十三馬來之戰

十三、馬來之戰

在馬來半島登陸的第一支部隊是海軍陸戰3師,登陸作戰的總指揮是剛剛晉升海軍中將的魏子浩。在主力艦隊出發之後的第2天,已經在湛江集結的陸戰3師30000多名官兵分乘26艘運輸船,在由“江西”號、“安徽”號航空戰艦,”秦嶺”號戰列艦、“鄭和”號重巡洋艦和4艘巡洋艦、10艘驅逐艦組成的護航艦隊保護下,也開始向南行進。

半路上這支登陸部隊差點撞上法國人的“遠征軍”。

新任的法國遠東軍司令旺熱因新加坡英軍不能提供足夠的住房一怒之下帶着9艘運輸船在兩艘巡洋艦的護衛下前去西貢的法國殖民地。

根據後來的航海記錄,兩支艦隊在金甌半島以東海域基本上在相距不到5海里的地方擦肩而過,由於下雨天氣,兩支艦隊都沒有發現對方,否則魏子浩的護航艦隊可能成了第一個中獎的選手。

在共和海軍對樟宜軍港發起攻擊的同時,魏子浩所率領的登陸部隊也在關丹附近水域換乘登陸艇後開始登陸。

在提前到達的先遣人員和當地的華人接應下,陸戰7旅一槍未發,全部順利登岸,其後,這個旅7000多人很快佔領了關丹的港口,在這裡共和軍只遇到了很輕微的抵抗,防守關丹的一個團的印度兵稍做抵抗後即開始後退。

陸戰3師利用關丹港的設施只用了3天就將全部的重裝備卸到了岸上。

11月8日,陸戰9旅又攻佔了馬來半島東岸另一個重要的港口哥達巴魯,這樣馬來半島的東海岸基本上就已經在共和海軍的控制之中。

共和軍在緬北和越北同時向英法遠東軍發起了攻擊,緬北作戰由李漢銘任總指揮,下轄共和軍第七、十五、十六集團軍,越北作戰由華南軍區司令蔣承渝任總指揮,下轄第四、第十七集團軍,南洋作戰由羅炳南任總指揮,下轄第五、第二十一集團軍和海軍陸戰一、三、四共三個陸戰師。

魏子浩將指揮權移交給了與第五集團軍一起登陸的南方軍總指揮羅炳南上將。羅上將與蔣承越、李之樑、李漢銘並稱爲陸軍中的“四大金剛”,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曾做過總統的貼身衛士和衛兵隊長,與陸軍中的保定系和士官系不同而自成一體,做過總統衛士長的這些年下來也有二十多人,但能夠做到獨擋一面的領軍大將,這四人自有過人之處。不過由於是“嫡系中的嫡系”,這四人也讓陸軍部時時頭痛。

羅炳南早年因家貧曾在廟裡做過和尚,因爲武功不錯被總統招爲衛士,故有“羅和尚”之稱,由於沒有受過多少正規的軍事教育,打起仗來別具一格,花樣百出。

與作戰計劃中各港口和登陸點戒備嚴密,登陸部隊要經過一番艱苦的戰鬥才能奪取各個登陸點正相反,共和軍幾乎沒遇到過像樣的抵抗,順利地就佔領了關丹和哥達巴魯這樣重要的港口。

唯一激烈一點的戰鬥發生在丁加奴,英國人在海岸上佈置了岸防工事和炮兵陣地,登陸部隊在這裡遭到了海岸炮兵的攻擊,但在海軍重炮的轟擊下,防守這一帶的印度第7師在堅持了4個多小時後就扔下火炮開始全線撤退。

因爲印7師的指揮官們聽說中國人從哥達巴魯包過來抄了他們的後路。

實際上那支包抄部隊是陸9旅派出的一支偵察分隊,這個時候陸9旅還有一半的官兵還沒登上碼頭。

沒想到敵人的戰鬥力如此不濟,羅炳南在登岸後果斷調整部署,將原來計劃在丁加奴登陸的陸4師調往南方戰線,在海軍的掩護下直接從巨港登陸,佔領整個蘇門答剌。

在安南的法國艦隊在得到樟宜海軍基地遭到攻擊,英法遠東艦隊主力被困在港內的消息後,意識到自己成爲共和海軍的下一個重點攻擊目標,扔下安南的數萬法軍,連夜逃往菲律賓。因美國人現在還處於中立,這支法國艦隊只好又輾轉到了爪哇。

現在除了在爪哇的荷蘭艦隊、英國遠東艦隊的一支擁有2艘輕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的巡洋艦分隊,稍稍還有威脅外,整個南中國海已經成了共和海軍的天下。

關丹、哥達巴魯和丁加奴的港口都不大,四於下來,第五集團軍雖然人已經上岸,但大部分的重裝備還都在港內等待缷船。

羅炳南可等不了這麼久,命令部隊迅速向內陸穿插。

陸戰第9旅7000多人在哥達巴魯登陸後即奉命向西攻擊,僅用了兩天的時間即攻佔了亞羅士達和檳州,從而切斷了馬來半島與緬甸之間的陸路聯繫。11月16日,陸軍第14師全部在哥達巴魯登陸,進一步加強了對這一地區的控制,第31旅奉命接管了丁加奴地區的防衛。

11月12日,薩穆埃爾欲乘暴雨之機率殘餘的軍艦衝出樟宜海軍基地,結果旗艦馬來亞號撞上共和海軍潛艇在航道佈設的水雷,馬來亞號嚴重受損,其後遠東艦隊一直呆在港內,再也沒有任何行動。

由於從11月8日起馬來半島一直風雨交夾,這給共和軍的行動增加了許多困難,停泊在海面的六艘航空艦上的飛機一直也沒有能夠起飛。

英國人在整個馬來半島總共有不到160架飛機,由於檳州、丁加奴和關丹的機場被共和軍陸續攻佔,英國空軍還沒有升空作戰即已經損失了近一半的飛機,現在整個馬來半島只有柔佛的空軍基地還有不到90架老式飛機,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威脅。

12月18日,陸戰第8旅佔領了幾乎無人防守的吉隆坡。

陸戰1師在關丹登陸後,徑直插向柔佛。

馬來半島的作戰比預想的要順利得多,英軍配備的37毫米反坦克炮對共和海軍陸戰隊裝備的33式兩棲坦克構不成絲毫威脅,英國的殖民地軍隊作戰意志本來就差,到後來成了聽見了發動機的動靜就開始潰逃。

羅炳南電告總參謀部預計投入馬來作戰的第21集團軍暫時不用登船,自己僅憑2個陸戰師其實都能解決馬來半島的英軍,況且手下的第五集團軍也已經快完成了登岸。

總參謀部提醒他馬來半島的英軍總兵力超過了13萬人,要注意敵人的反擊。

羅炳同回電:你們現在可以把敵人的數量減去3萬,在5天的作戰之中,我們已經抓住超過3萬的俘虜,雖然在戰鬥中僅打死了不到1000個敵人。我們現在的敵人主要是馬來半島泥濘的道路,若不是因爲這個原因,我現在已經站在了新加坡總督府的大廳裡。

12月21日,陸軍第13師攻佔了由印度第11師把守的士林河防線,第27旅僅有的72輛坦克僅用了一次衝鋒就沖垮了印度兵把守的防線,24日,陸軍第14師和15師攻佔柔佛,英軍全部撤入新加坡,並炸燬了聯繫星島與馬來之間柔佛海峽上的長堤。

8萬軍被困星島,現在新加坡成了一座孤城。

第五集團軍七萬餘人完成對新加坡的合圍,共和海軍則控制着水路。陸戰1師繼續清除着馬來半島上的殘敵,主要是抓捕潰逃的英軍。

共和軍並不急於進攻,新加坡有16萬華僑,城內約有百分之六十五的房產是這些華人的財產,從海面和陸地上起飛的飛機對樟宜海軍基地又進行過兩輪空襲,現在英國人只剩下兩艘驅逐艦和幾條魚雷艇還能動彈,所有的主艦都已經癱瘓。

共和海軍可以放心地撤出一大半的主力用於對東印度羣島方向的作戰。

至此,馬來戰役基本結束,共和軍以不到2000人的傷亡,殲滅英軍3萬多人,整個馬來半島僅剩下新加超一座孤城還在抵抗之中。

咣噹,咣噹!

一列滿載着士兵的軍用列車開往邊境的小站畹町,1928年成昆鐵路通車,總統不顧他人的反對一力促成滇西鐵路的修建,如今這條通車不到兩年的鐵路成了共和軍入緬兵力和物資運輸的主要保障,正因爲有這麼一條鐵路的存在,才使得共和軍能夠在這一地區投送30萬的兵力而不必擔心後勤供應的問題。

西南軍區司令李漢銘特意趕到畹町參加共和遠征軍出兵的誓師大會。

遠征軍先遣隊由第16集團第47師組成,第16集團軍由舊滇軍改編而來,集團軍司令葉蓁,47師師長龍雲出身滇西土司家庭,其部約有三分之一出身滇西各少數民族,其中不少人爲傣族、苗族、佤族、侗族、怒族、瑤族、景頗青年,與緬北各民族語言相通,許多人還有親戚在緬北,這對於共和軍進入緬甸作戰是極爲有利的。

自英國人1889年將緬甸變成其殖民地後,這塊原屬於中國的孔雀之國就被割裂在祖國的懷抱之外。

英國人數十年的殖民統治並不能割斷緬甸與祖國的親情,特別是在緬北,兩地民衆仍然如過去一樣往來,視英國人擅自劃定的邊界如無物。實際上英國人的統治也從來沒有到達過緬北,這一地區一直處在大清國任命的土司們的統治之下。

爲了加強對緬甸的控制,英國人修建了一條由仰光經曼德勒到臘戍的鐵路,當然修這條鐵路的目的主要是爲了臘戍地區的鎢礦,緬北的白鎢產量曾佔到世界鎢產量的三分之一。

現在,中國人回來了。

“還我河山,光復緬甸!”畹町城外新平整出來的校場上,47師的將士們高喊着響亮的口號,似乎在發泄着曾經飽受的屈辱。

一隊隊的**走過了畹町河上的木橋,前去收復這片曾經屬於我們的秀麗河山。

英國人在緬北只有2個步兵團,一個在密支那,一個駐紮在曼德勒,駐曼德勒的爲皇家第31來複槍團,這個團的一個步兵營駐紮在臘戍。

畹町到臘戍之間爲了方便緬甸與雲南之間的貿易修建有一條簡易公路,共和軍順着這條公路只用了4天的時間就抵達了臘戍,駐守在這裡的英軍早就聞風而逃,乘火車跑到了曼德勒。

臘戍倒是有鐵路,但是機車都已經被英國人開走,遠征軍看着鐵路也只能乾着急。

英軍在緬甸的軍隊總共有一個師的殖民地軍隊,另外是印度第17師,澳大利亞的第63步兵旅和英軍第7裝甲旅,總人數約5萬多人,在馬來半島迅速陷落後,英國人根本沒有計住緬甸的信心,在共和軍發起緬甸戰役之前,英國人早已做好了退守印度的準備。

在英國人看來,緬甸的得失並不重要,如果共和軍攻進了印度,那麼大英帝國將會失去它最重要的殖民地。

相比較而言,印度人的溫順和服從在英國人看來這纔是最佳的奴才。這是受到反抗最少的殖民地,印度人以得到英國人的歡心爲榮,所以,大英帝國絕不能輕易放棄這塊“領土”。

1938年1月16日,法屬印度支那被共和軍分割包圍的3萬法國遠征軍在得到共和軍允諾保障在印度支那的16萬法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給予法國人在印度支那投資和貿易的優先權後宣佈投降,法國人的投降讓困守新加坡的英軍再次受到嚴重的打擊。

彈盡糧絕,外無援兵,英國人絕望了。

1938年1月21日,被圍困一個多月的新加坡英軍八萬多人投降,“東方的直布羅陀”沒有了,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如今卻如殘陽夕照。

四宣戰十八託博爾戰役102 目標歐洲二風起臺灣三去歐洲的郵輪85 東線一十招商局之爭第498章 不差錢十七中國採購團第449章 總裝備部的要求十六積蓄力量1 卡那封二三福建船政二四潛艇與航空艦66 蘇與德一出航38 歸國的航班十七召見二一給德國的禮物111 維希的希望第429章 基地無害第370章 有槍就有理十二啓航之前第469章 飯碗51 大漠狼煙一三去歐洲的郵輪第437章 上中下14 駑炮行動四104 漸進戰略第444章 付出代價第488章 要賣個好價錢第413章 書記拉客八圍殲十八英國的謀略四德軍中校十六戰爭的原因第464章 零花錢十七中國採購團18 撤離埃及103 等待十五烏拉爾戰役第390章 第一眼看到五張勳復辟3 武裝日本第375章 磨棱角12 駑炮行動二92 戰略調整十一從自行車起步第354章 哆啦a夢第401章 有房子了二十光復會80 中途島四十八託博爾戰役二十大鬧新華宮107 進軍亞速海二一行蹤暴露31 撤退計劃二四開拓西北六突擊87 叢林血戰二第425章 第一位15 駑炮行動五第351章 不一樣的孔天順第343章 三百萬七調令二四開拓西北第344章 有人肯嗎49 呂宋二第447章 分量很重第440章 控股權108 庫班草原九安定四川一裝甲師20 日本的心機36 巴黎餐廳裡十八英國的謀略2 登陸西澳46 馳騁大西洋第431章 分家第428章 海盜第353章 多能手第401章 有房子了十二受傷第466章 收購十三軍政學校第377章 讓給我第491章 胃口大13 駑炮行動三18 撤離埃及二二工商的發展二四袁去黎繼第450章 新任命第359章 老師要失業第356章 第四桶油八在德國88 叢林血戰三第455章 不要浪費十八教育二二戰前之夜十一等待
四宣戰十八託博爾戰役102 目標歐洲二風起臺灣三去歐洲的郵輪85 東線一十招商局之爭第498章 不差錢十七中國採購團第449章 總裝備部的要求十六積蓄力量1 卡那封二三福建船政二四潛艇與航空艦66 蘇與德一出航38 歸國的航班十七召見二一給德國的禮物111 維希的希望第429章 基地無害第370章 有槍就有理十二啓航之前第469章 飯碗51 大漠狼煙一三去歐洲的郵輪第437章 上中下14 駑炮行動四104 漸進戰略第444章 付出代價第488章 要賣個好價錢第413章 書記拉客八圍殲十八英國的謀略四德軍中校十六戰爭的原因第464章 零花錢十七中國採購團18 撤離埃及103 等待十五烏拉爾戰役第390章 第一眼看到五張勳復辟3 武裝日本第375章 磨棱角12 駑炮行動二92 戰略調整十一從自行車起步第354章 哆啦a夢第401章 有房子了二十光復會80 中途島四十八託博爾戰役二十大鬧新華宮107 進軍亞速海二一行蹤暴露31 撤退計劃二四開拓西北六突擊87 叢林血戰二第425章 第一位15 駑炮行動五第351章 不一樣的孔天順第343章 三百萬七調令二四開拓西北第344章 有人肯嗎49 呂宋二第447章 分量很重第440章 控股權108 庫班草原九安定四川一裝甲師20 日本的心機36 巴黎餐廳裡十八英國的謀略2 登陸西澳46 馳騁大西洋第431章 分家第428章 海盜第353章 多能手第401章 有房子了十二受傷第466章 收購十三軍政學校第377章 讓給我第491章 胃口大13 駑炮行動三18 撤離埃及二二工商的發展二四袁去黎繼第450章 新任命第359章 老師要失業第356章 第四桶油八在德國88 叢林血戰三第455章 不要浪費十八教育二二戰前之夜十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