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

要給折彥衝的兒子起個正經一點的名字了。徵集!可以直接放在書評裡。(折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

林翎來到津門的時候,整個港口都已經陷入一種嗷嗷待哺狀。一開始,這個年輕人的到來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雖然儒巾儒服的林翎在商賈堆裡顯得那麼風度翩翩,但整個碼頭的販夫走卒對之卻一點興趣都沒有。現在他們關心的只有兩件事情:一個是錢,一個是糧!前者是他們來津門的目的,後者卻是眼下困擾他們的最大問題。

林翎在一個老者的引導下悄沒聲息地隱身於人流之中,到第二天,碼頭上才發生“鉤破米袋”的事件——那當然不是意外,而是一次別有用心的策劃。

等到所有人知道那兩艘千料大海船裡裝的都是他們迫切需要的救命糧時,掌控這些救命糧的林翎卻已經消失在衆人的視野中了。

又過了兩天,林翎纔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來到津門城西的一處別苑。這處別苑若在泉州只能算是中等偏上的一處房子,然而在房屋奇缺的津門,此刻這座別苑一日的租金就夠一箇中戶人家在江南一月的生活。

別苑外,黃家在津門的主管黃旌正微笑等待着,看見林翎後忙走上來招呼道:“林大少,向北刮的海風還吹得習慣麼?”

林翎笑道:“向北向南,其實也沒什麼區別。”

這兩個商人站在一起,登時就顯出不一樣來:黃旌分明是頭髮福的老狐狸,林翎卻很清瘦,甚至有些弱不禁風,一點也不像經常出海的男兒。

兩人相攜進門,廳內早擺上了酒席,桌上卻只有四菜一湯,濁酒一壺。黃旌道:“如此待客,實屬怠慢。只是現在津門糧食大是緊張,雖然餓不着我們,但掌控津門的這位七將軍對浪費食物之事極爲厭惡。此席只有林大少與黃某兩人,若是太過鋪排,傳入那七將軍耳中只怕會招了他的忌。”

林翎淡淡道:“黃叔叔太過客氣了。家父生性也不喜豪奢,我在家裡吃的比這還簡單。”

黃旌道:“林氏家風,泉州誰不仰慕?林老先生富而好禮,固然令人欽佩不已。而林大少向來深居簡出,這次肯冒着風浪北來,更是給足黃某人面子!黃某人敬你一杯!”

林翎微微一笑道:“黃叔叔帶契林家一條好財路,該謝謝的是我們。”竟是酒到杯乾。兩人吃飯喝酒,談天說地,漸漸轉入正題。黃旌道:“林大少來津門也有兩天了,覺得這個地方如何?”

林翎道:“比起泉州,那還差遠了!”

黃旌微微一笑道:“這個當然!我們泉州背靠大宋,面向大海——那是千百年積下來的基業,這津門如何能比?眼下它如此興旺,也不過是因爲那七將軍手裡有些奇貨罷了。”

林翎搖頭道:“那又不然!我看津門雖然建築還顯得粗陋,但那也是它時日短淺的緣故。若說到商規建制之精妙,泉州市舶司實在是有所不如!別的不說,就是黃叔叔你代爲宣揚的那本《律法禁令三十六則》,便不是普通人能寫得出來的。”

黃旌道:“沒想到林大少對這本小書評價如此之高。”

“評價高的不是我,而是家父。”林翎道:“這次黃旅伯伯相邀北上,我家固然是盛情難卻,但若不是家父看好這津門港,也不會特地遣我前來。但和別人不同,家父對戰馬、琉璃興趣其實也不是很大,我林家有南洋一路商貨,只要媽祖保佑,一切順風順水,足保我林家十族無財米之憂。所以家父他老人家在收到黃伯伯書信以後,一開始只是準備讓我堂兄前來。但後來翻開黃伯伯隨信附來的那本小書,只讀了兩行便爲之動容。當時我侍立在旁,見他老人家讀完第一章後掩卷長嘆,說此書寥寥數句話便道出了他心中許多說不出來的從商心得!之後再讀其它章節,越讀越是欽服,馬上改了主意,要我放下手頭其它事情,整裝北上,代他老人家向撰寫此書的大賢請益。”

林翎的父親林珩在泉州商人中威望極高,因此黃旌聽說他對這本小書如此推崇頗感詫異。

林翎又問道:“黃叔叔,這本冊子,真是那位七將軍所作麼?”

黃旌道:“不是他還能有誰!據說這位七將軍是大金境內第一才子。我曾兩次蒙他接見,確實是極爲厲害的一個人。不但詩書經史無不精通,而且連海外的事情也知道得不少。有些事情連我都不知道!比如南洋諸島的一些奇風異俗,我們以前看見只是覺得奇怪而已。那位七將軍卻能說出這些風俗的來歷,我在旁聽着,只覺絲絲入扣,絕不是憑空杜撰而來。”

林翎奇道:“他懂得經史詩文那不奇怪,這些海外異域的事情如何也知道?莫非他也出過海?”

黃旌道:“沒有。據七將軍說,這些他是在書上知道的。”

“書上?”林翎更是驚奇:“我家遍收域外域內航海書籍,可從來沒見過有哪本能真正剖析出海外風俗來歷的。”

黃旌道:“你莫非懷疑這位七將軍誇口不成?我當初也曾這麼想。不過後來跟他談起南洋的一些特產,他隨口道出,許多花鳥魚蟲我們只是見過,他卻能叫出名字。還有南洋的物產,海道的遠近,他都能說出個輪廓來!林大少是自己人,我也不怕你笑話。上次七將軍要我辦一件事情,當時我畏難推脫海道太遠,說怕要十年才能來回。他一聽大怒,隨手取出一張海陸全圖來,那上面竟然把麻逸、占城等的所在標得明明白白。這麼清晰的海圖,便是我也沒看過!當時嚇得我瞠目結舌不能自辯。不過還好七將軍也未怪責,但從此之後我便打定了主意,再不敢在他面前扯謊了。”

林翎嘆道:“沒想到遼東域外僻壤,居然也能出這樣一個奇才。”

黃旌一聽,故作神秘地壓低了聲音道:“其實這位七將軍並非遼東人士!”

“哦?那是哪裡?”

黃旌道:“江南!”

林翎大奇道:“江南?江南人怎麼會到萬里之外的遼東來做官?”

“這些我也只是聽說。”黃旌道:“據傳,這位七將軍是受花石綱暴政,合族遇害,這才被迫出海,流落到此。沒想到卻另外闖出一番事業來。”

“哼!又是花石綱!”林翎道:“那個姓朱的狗官,不知害得江南多少人家破人亡!”

黃旌忙道:“這些我也只是向七將軍的舊部打聽,沒有坐實。林大少千萬不可亂傳,免得遭了七將軍的忌。”

林翎掃了他一眼,心道:“說起做生意,這黃旌也算滑頭,只是爲人卻太沒氣魄,幹不了大事!黃真的子孫看來已經不如往昔了。”又想:“他把那個七將軍吹得天花亂墜,卻不知究竟是怎麼樣一個人物!”

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8章 伏擊(下)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180章 異第10章 絕地(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199章 老臣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163章 表決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6章 兵滿萬(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355章 姻幻(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77章 勢第2章 部勒(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344章 北遊(上)第9章 塞外(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165章 陰陽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8章 伏擊(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
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8章 伏擊(下)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152章 舟中議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180章 異第10章 絕地(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199章 老臣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163章 表決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6章 兵滿萬(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355章 姻幻(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77章 勢第2章 部勒(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344章 北遊(上)第9章 塞外(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165章 陰陽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8章 伏擊(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