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說親事(上)

華元一六七七年秋天,就在趙桓因軍事失利而再次派遣使者北上求和之時,金人已經在準備着第二次侵宋。這次仍分東、西兩路,由宗望、宗翰率領了分道進攻。而這時纔剛剛進入津門的劉錡還沒有收到消息。

完顏虎早從楊應麒那裡聽說大宋要派人來說曹廣弼的婚事,她爲人並不糊塗,也不是完全沒有政治頭腦,聞訊先問楊應麒:“這事若是成了,對漢部不會有壞處吧?”

楊應麒道:“二哥不是一個女人就能拴住的人。他這次派石康回來幫我,那意思已經很明顯:他人在大宋,但仍然是在爲漢部辦事。只要他心中這樣想,那無論在哪裡都是漢部的二將軍。這次的婚事,做媒的是种師道,女方是大宋名將遺女,二哥若娶了她,長遠來說對他和對漢部應該都是有好處的。只是這事卻不能像四哥那樣大肆操辦,我們只能完全把它當一場私事來辦,私事私了,並非宋、漢聯姻,要不然刺激了宗望、宗翰,大哥那邊只怕會有些爲難。”

完顏虎道:“宗望他不會因這件事情就害了你大哥吧?”

楊應麒道:“不會,宗望害不害大哥,不是依情緒上的喜怒,而是看金軍和我們漢部的力量對比,以及看我們在行動上是不是還把大哥的生死放在心上。這次他們侵宋時我們漢部官方並沒有拖他們的後腿,雖然在滄州、登州這邊有些小動作,但也未曾和他們直接產生衝突,所以眼前這關係應該還維持得下去。至於曹、劉如果聯姻,宗望聽說了不免會產生疑慮,但也不至於就此動手。嗯,要是趙桓想把女兒嫁給允文允武,或者要招雅琪做媳婦,那事情可就大了。”

完顏虎啐了一聲道:“讓我把女兒嫁給那種軟蛋的兒子?我哪裡捨得!”又道:“這些國事上考慮,你多掂量,既然你說行得,那我就不擔心了,**心家事就好。這媳婦的人品模樣,我還是得仔細看看,若是我覺得配不得二弟,不管這事對漢部多有利我都不許!咱們漢部又不是沒刀馬沒錢糧沒力量,就算是要人家的城池,甚至是要人家的天下,發兵打下來就是,何必靠聯姻來辦事?”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是。不過這女方遠在汴梁,可來不了啊。”

完顏虎道:“她家兄弟不是來了麼?一對父母生下來的種,一家人過下來的日子,看看弟弟,就知道姐姐的品行脾氣了——差不到哪裡去!”

楊應麒道:“二哥一直不娶媳婦,我都要以爲他是斷背了。這次看他的舉措,多半已是有意了,就差大嫂答應。他自己願意成親了,這倒也是件難得的事。”

完顏虎道:“是啊。我一直就摸不準他的心思,不知道他要和什麼樣人家的女兒他才肯娶,沒想他去了一趟大宋,竟然自己找了個人家。嘿,看來今年咱們漢部婚星大動,先是四弟,然後又是二弟……應麒,現在就差你一個了。”又問:“你剛纔說的斷背是什麼意思?是背脊斷了麼?那和娶親又有什麼關係?”

楊應麒被完顏虎問道愕住,不知怎麼回答,幸好這時下人來報:劉家說親的船已經到了。完顏虎便讓楊應麒去接,楊應麒道:“我去接?用不用啊?”

完顏虎問:“你現在有事情急着忙?”

楊應麒道:“現在倒也沒有什麼事。不過我身爲漢部執政,去接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太擡舉他了。”

楊應麒對道君朝之前的歷史,大多是夢醒後讀書惡補回來的。他在夢中對大宋這段歷史其實並不怎麼熟悉,對於大宋人物充其量也就知道宋徽宗、蔡京、趙構、秦檜這些人,在建炎名將裡他聽過的也就岳飛韓世忠等人,因爲心裡沒印象,所以劉錡在他眼裡也就一無名小卒。

完顏虎卻道:“現在不論國事,就論家事。你是最小的弟弟,人家來給你二哥說親,你一個小弟弟去接一下親家有什麼大不了的?你要是有事忙那也勉強不得,現在左右無事,幹嘛不去!”

楊應麒笑了道:“好好好,我去,我去。”出得門來,心道:“既然國事、家事分開,那麼宋廷派來的人和劉家的人也分開。趙桓在宗望面前如此自辱,我若是親自跑去接宋使,連帶着我也掉價了。”便吩咐下去,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卻說大宋的說親使團一下船,在碼頭休息片刻,就有官員分頭把人接了去:虞琪等由漢部官員接了前往官方驛舍,胡宏等由李鬱接往朱虛山,而來接劉錡的卻只是一個楊府的家人。

虞琪等見漢部官員要他們分開居住雖然也感有異,但想畢竟是入鄉隨俗,再說漢部的安排也不算不禮貌,就沒多說什麼,各自隨人去了。但劉錡這邊見接虞琪等人的是漢部的重臣,而來接自己的卻是一個下人,他以爲自己受了冷落,所以不忿,因有石康陪着不好發作。石康卻認得楊應麒派來的這個家中下人,見楊應麒不派官員來而派家中下人來,那是視自己爲自己人了,所以心下反而欣然。但他究竟是武人,心較粗,也沒考慮到劉錡的感受,一路之上也就沒有解釋。

進城後不久又有一隊人馬來迎接,領頭的是一個和自己差不多年齡的青年,一身書生打扮,見到劉錡施禮道:“這位就是劉錡兄吧?我是曹廣弼的弟弟小七,因爲公務耽擱沒能親自到碼頭迎接,多有怠慢,恕罪,恕罪。”

劉錡呆了一呆,一邊還了禮一邊說:“沒聽曹大哥說他有個弟弟叫小七的啊。”

那青年自然就是楊應麒,他怔了一下慍道:“二哥好薄情啊!去了大宋纔多久,就連兄弟也忘記了!”

石康忙道:“七將軍,沒這事!”又對劉錡道:“劉兄弟,這位就是我們的七將軍。”

劉錡恍然大悟,楊應麒的身份地位、才能功業石康李鬱在船上早和他說過了,他對這個比自己還小一兩歲的漢部執政是既敬佩又好奇,沒想到竟在這裡遇上!想到楊應麒親自來迎接自己,這面子可比派個官員去碼頭迎接大多了,所以剎那間便把心頭的不忿丟到麻逸去了,拱手道:“劉錡糊塗了,還請七將軍見諒。”

楊應麒笑笑道:“大嫂說了,我們這一行就談私事,你就別叫我七將軍了,叫我小七吧。”

劉錡倒也灑脫,又素聽石康等人說折曹楊等七兄弟十分義氣,雖居高位並無官樣作派,便道:“那好,既承厚愛,我們私下裡便兄弟相稱。”從此有些場合就叫楊應麒作小七哥兒或七郎。

楊應麒接了石康、劉錡進楊府,對劉錡道:“你是來給我二哥說親的,就住在我大哥的府第中不太合適。二哥的府第又在遼口,所以我安排你在我府上居住。晚間我給你接風洗塵,先把海風海浪的鹹味脫了,明日再去見大嫂。”

劉錡道:“甚好。”

第二日楊應麒引了劉錡去見完顏虎,北國民風淳樸,沒有大宋那麼多繁文縟節,完顏虎雖爲漢部主母,但接見劉錡也不用什麼珠簾之物隔開,兩人就近相見說話,完顏虎把劉錡看了又看,中午又留他吃飯。

劉錡不但相貌長得好,就是路也走得好,話也說得好,儀態言語都不愧爲將門之後,完顏虎越開越高興,心道:“有這樣的弟弟,姐姐定然不錯!怪不得二弟肯答應這門親事。”心裡已是準備答應這頭親事了。

她看重劉錡,本是關心曹廣弼而愛屋及烏,但見面之後覺得這年輕人比幾個弟弟也不差,就對劉錡本人也喜歡起來,還沒說到婚事就已經送了他一把寶劍,一副戰甲,一匹良馬,又命楊應麒好生招待,不可虧待了人家。

第184章 戰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183章 臨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199章 老臣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11章 夜遁(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186章 窮第28章 稱帝號(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356章 蝶夢(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5章 誓約(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96章 夜訪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8章 伏擊(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42章 入太行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6章 邊關(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9章 塞外(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163章 表決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17章 建村落(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171章 文詞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19章 議婚姻(下)
第184章 戰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183章 臨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199章 老臣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11章 夜遁(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186章 窮第28章 稱帝號(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356章 蝶夢(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5章 誓約(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96章 夜訪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8章 伏擊(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42章 入太行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6章 邊關(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9章 塞外(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163章 表決第129章 仁義之師>第17章 建村落(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171章 文詞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19章 議婚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