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

聽了阿骨打的話,宗望沉吟道:“這種事情,常人自然是十分樂意,彥衝卻是難說。常人便是不樂意也不敢不從,彥衝的脾氣卻又硬又臭,認定的東西死不肯改。我猜父皇若是強令改俗,他定要率漢部出走。”

阿骨打道:“漢部在會寧早已安定,不比當初流亡時。他如果這樣決定,肯跟他走的能有幾個!”

宗望道:“就算只剩下他兄弟七人,我估計他也會走的。父皇,對彥衝太強硬,只怕到頭來會弄得兩頭不好看。難道我們還真能殺了他不成?”

阿骨打揮手道:“別亂說話!我大金能有今日,便是海納百川所致!那麼多比漢部疏遠得多的部族我們都容得,還容不下他們?再說自他們來歸,行止謹慎,有功無過,若無故怪罪,將來天下還有誰會服我?”

宗望道:“若實在改不得他漢部風俗,便只有別遷了。父皇有打算讓他們去哪裡麼?”

阿骨打道:“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近了怕有腹患之禍。雖然彥衝料來不至叛逆,但是將來之事,誰敢保證。人只有在無機可趁時,才能保證絕無邪心。但遷得遠了,又怕鞭長莫及,日久成獨立之勢。”

宗望道:“寧遠莫近。若能令其聚居之地無險阻可守,則漢部可永爲我完顏氏藩籬之族。”

阿骨打道:“上次應麒曾說,若真要裂土封侯,他漢部不敢要大金已有之地,要憑漢部鐵騎,到大遼境內去打下一塊疆土來。這次彥衝出徵遼南,功勞不小,不如就在遼南一帶選一塊地皮讓漢部遷過去繁衍生息,也算彼此有個好始好終。”頓了一下又道:“應麒去年獻上一幅上京新圖,言如何築建上京,我見了十分喜歡。他作的這圖把漢部各村都包含進去,現在想來他也早有把漢村獻出來的意思,忠心可嘉。最近這些事情,多半是下面的人不識大體才弄出來的。不過咱們得了漢村這麼多好田好屋,也不能太過虧待了他們。別遷之時,儘量給他們選塊水土肥美的地方吧。”

宗望拜服道:“父皇英明!”

阿骨打道:“你發書讓折彥衝回來一趟,至於他所部人馬則暫留南方。免得將來一朝議定,又要南北遷徙。這事你手書便可,不必經那些漢臣的手了。”

大金開國後收錄不少漢族、渤海的士人,數量上和楊應麒所招攬的相當。這些人士人官位頗優,但完顏一族始終蓄之如同家奴,他們對阿骨打等皇族也自稱奴才。以國臣而在皇帝面前自稱奴才,實由此而起。

經過幾年苦學,宗望也已粗通文字,當下以阿骨打的名義發了封簡單的文書招折彥衝北上。其時自會寧以至於遼陽都已經被大金鐵騎踏平,快馬傳書,不幾日到了東京城下,折彥衝接了書信,心中不免奇怪。等了兩日不見楊應麒書信到,卻等來了完顏虎的家書。見家書中妻子大吐苦水,反覆地催他趕緊回去,折彥衝這才知道會寧發生的事情。

這時阿魯蠻助守保州,楊開遠和曹廣弼還在遼口築城,歐陽適更是遠在津門,折彥衝身邊只有狄喻和蕭鐵奴,便召來兩人商議。

蕭鐵奴道:“大哥還記得我們踏出大鮮卑山後應麒的話麼?他說他心目中最佳的定居地點,第一要和大宋能夠溝通,第二要有礦產物產,第三要避免和契丹人衝突。第三條現在我們已不需考慮。見了歐陽的船隊後,我便知道老幺心中想要的地方一定就是遼南!老麼這個鬼靈精其實早就想脫離會寧了!只是臨事之際卻總是把心裡的想法藏了一層又一層,讓女真人以爲我們捨不得漢村。”

折彥衝道:“應麒這叫以退爲進,是策略而不是矯情。”

蕭鐵奴哼了一聲道:“說到底,老麼還是怕女真人不肯讓我們自立!現在會寧的形勢多半也是他的計謀所致,大嫂不知就裡,我們兄弟幾個卻是心知肚明。既然國主有召,大哥你就趕快辭了斡魯北上,順水推舟把別遷的事情給定下來,免得夜長夢多。”

折彥衝沉吟道:“我們在會寧雖然安樂,但很多事情辦起來總覺縛手縛腳,若能別遷復州,背山面海,確實能大有發展。我現在躊躇的是要向國主開出什麼條件。再則,我現在上去,時機上也不知是否合適。”說着面向狄喻,示意諮詢。

狄喻道:“我漢部自出死谷,一切根基謀劃無不出應麒之手。他把棋局布到今日這個地步,想來心中自有主張,回會寧後和他商議就是。至於是否該現在回去……彥衝你可收到應麒的來信了?”

折彥衝一愣道:“沒有。我知道會寧的事情,只是因爲收到了阿虎的家書。”隨即恍然大悟,知道狄喻的意思,對蕭鐵奴道:“六奴兒,你太着急了。”

蕭鐵奴皺了皺眉頭,狄喻道:“你沒發現從國相議遷,到現在完顏貴族侵佔我部良田逼我們遷移,表面上我們都顯得十分被動麼?應麒做事向來如築渠山下,只等水到自然渠成。他人在會寧,對各方形勢知道的比我們清楚。現在他沒有書信來催,多半時機尚未成熟。”

蕭鐵奴冷笑道:“他做事的手段我自然清楚!分明想走,卻偏偏弄得好像是被別人逼走的,是吧?他這一肚的花花腸子,也不知道是怎麼長出來的!”

狄喻微微一笑道:“其實我看得出應麒不併不喜歡秘謀,只是寄人籬下,不得不小心婉轉些。”

三人議定後,折彥衝便給宗望回了一封信,說契丹在東邊蠢蠢欲動,鞍坡與遼口都未築成,開州人心不穩,東京庶務煩雜,不可暫離。若會寧有公家要事,且調宗翰來替自己;若是私事,且等東京一切就緒後再作理會。

宗望收到回信後跟阿骨打說知,阿骨打不怒反喜,說道:“彥衝知大局,識大體,實爲我族佳婿。你告訴他,不要着急,把東京的事情理順了,再和斡魯一起回來。我要邀集全族給他擺酒慶功!”

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9章 塞外(上)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12章 鷹兔(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96章 夜訪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16章 入女真(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8章 伏擊(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0章 絕地(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2章 鷹兔(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5章 出谷(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7章 去向(下)第2章 部勒(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181章 責第9章 塞外(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5章 出谷(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352章 勤王(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6章 邊關(下)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199章 老臣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
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9章 塞外(上)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12章 鷹兔(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96章 夜訪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16章 入女真(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8章 伏擊(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0章 絕地(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12章 鷹兔(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5章 出谷(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7章 去向(下)第2章 部勒(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181章 責第9章 塞外(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5章 出谷(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352章 勤王(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6章 邊關(下)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199章 老臣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