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

歐陽適拂袖而去後,衆大臣仍聽楊應麒安排各處事務方纔一一告退。

四下無人時,折允武才道:“七叔,你這麼決定,會不會有點……有點不夠謹慎?”

楊應麒反問:“太子覺得不爽?”

折允武失笑道:“爽,我自然是覺得爽,但國家大事,總不能用爽不爽來決斷吧?”

楊應麒微笑道:“太子你覺得爽就行了。人有時候不能太委屈了自己。就算委屈了自己,也不能委屈了邊疆上的將士,不能委屈了一直高昂奮勇的部民國民。輸什麼也不能輸了軍心,丟什麼也不能丟了氣勢。我大漢有眼下這等雄吞四海的氣象不易,土地可以因戰而失,不能因約而失——以戰失,他日以戰取之則理直氣壯;以約失,他日以戰取之則理曲氣餒。今日如果我們忍氣吞聲,縱然求得一時平安,也會讓國人丟了野心——一個國家一旦喪失了野心,有時候便永遠也找不回來了。”

折允武聽得連連點頭,楊應麒繼續道:“太子,執政也好,打仗也罷,第一要義是分清楚哪些是鐵了心支持你的人,哪些是可以團結的人,哪些是註定要和你爲敵的人。對於鐵了心支持你的人,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們失望;那些可以團結的人儘量團結;至於那些註定要和你爲敵的人,不要手軟,該打壓的時候就打壓——內部的事情如此,外部的事情也如此。就內部而言,二哥、三哥是可以完全信任的,他們代表的是從遼南帶過來的老部民。對這批人,無論如何不能寒了他們的心。”

折允武道:“那陝西那邊呢?”

“陝西那邊,是個異數。”楊應麒道:“這些年來,中樞對西北的實質支持其實不多,而秦隴兵將卻在這特殊的形勢下形成了獨立作戰的傳統。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們不給太多的制肘,任由秦人打拼奮鬥,他們也許反而能爆發出更強的力量來。從長遠來說太過放任邊遠地方是不好的,但至少劉錡、種彥崧這一代將領還值得我們信任,給他們幾年的時間,應該不會出亂子。他們雖遠在陝西,但只要我們繼續強硬的政策,這些有野心的將領,以及那些期盼着我們一統天下的邊疆將士,是會支持我們的。我這次對夏人如此強硬,除了要讓南宋君臣不敢看輕我們以外,更是要讓西北兵將知道我們的決心!因爲我知道:如果我們抗戰而失去陝西、秦鳳,那裡的兵將也不會怪我們,撤到河東的會繼續在劉種的帶領下打仗,留在河西的淪陷地軍民也會翹首等待我們再次西進。但如果我們割地求和,不管真割還是假割,都會讓陝西、秦鳳的將士對我們失去信心,以爲我們和趙宋沒什麼兩樣,都是爲了中樞的利益而放棄他們——太子,當初劉錡種彥崧進軍陝西、秦鳳,可不是因爲劉種的兵力夠強,而是因爲趙氏在陝西的人心已經解體,一旦我們在陝西的民心解體,那時我們便將和趙構一樣,真正地把西北丟了。”

折允武道:“那曲端呢?”

楊應麒嘆道:“曲端那邊,情況可有些複雜了。不過現在有韓昉過去,文武相濟,應該不會出事。”

折允武低下頭,許久才小聲道:“可我對韓昉有些不放心。他方纔似乎……似乎有些怨氣。他和曲端似乎又有勾結,可別鬧出什麼事情來纔好。”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太子,你在這個位置上,對人要有防範,但也不能因人廢言。尤其是那些似乎和自己不大齊心的人,更要仔細體會,要看到他的利益究竟在哪裡,看看他的用心究竟是什麼。比如韓昉你就可以放心,有他去了晉北,那邊纔不會有事。韓昉是否顧大局不好說,但他的根基在大哥那裡,一定會對大哥盡忠的。”

折允武道:“聽七叔這麼一分析,似乎我們內部沒什麼事情了。”

“說不上沒什麼事情,”楊應麒道:“不過,至少在中樞,會冒頭出來的,昨天都出過招了,而我們剛剛也都拆解過了。按現在的情況看,我們接下來能集中精力對付外部的事情了。”

折允武聽到“外部的事情”眉間就蒙了一層陰霾,道:“七叔,你實對我說,就算我們內部團結一致,以我們現在的財力軍力,能否扛住四家一齊進攻?”

楊應麒道:“如果大哥沒有北征的話,可以扛住。”

折允武道:“我是說現在!父皇已經北征了的現在!”

楊應麒搖了搖頭說:“那多半扛不住。”

折允武道:“那七叔你還對西夏這麼強硬?”

“四家聯手,我們多半扛不住,但他們現在還沒正式聯手啊。”楊應麒道:“是和是戰,宋夏二金是不同的。就和戰的可能性來說,宗翰、宗弼和我們勢不兩立,所以交涉求和的事情基本不用和他們談。夏人本來在徘徊,不過從昨天的形勢看來,他們似乎已經傾向於與我們爲敵;至於趙構的態度,則尚在進退之間,所以我們要盡力爭取宋廷,讓趙構繼續忌憚、繼續觀望。就威脅的大小來說,其餘三家齊動,還不及宋室和我們正式翻臉來得嚴重。所以我們也必須和宋廷伐交。”

折允武道:“宋室的兵力比三家聯手還強麼?未必吧。”

“不僅僅是兵力上的問題。”楊應麒道:“東海經濟圈對江南的依賴甚大。在現在這個情況下,如果趙構能夠下定決心和我們兩敗俱傷,是有可能將我們逼入絕境的。東海的經濟如果崩潰,遼南也會跟着遭殃,到時候別說兩河、山東、陝西秦鳳,就是北征大軍的補給也會斷絕——那纔是我最怕見到也不知如何應對的局面。”

折允武聽到這裡也感悚然:“可看現在趙構的舉措,似乎來者不善。”

楊應麒道:“如果單純考慮可能性,趙構的確可能這麼做。不過那樣他要付出的代價也很大,大到他自己也可能跟着滅亡。所以,如果我們把人心和習氣也計算在內,那麼趙構和乾順也許就會作出不同的選擇。太子,你想想當初金人勢力最盛時,乾順和趙構是如何應對的。當金軍勢力極盛、舊遼將滅時,乾順是馬上派兵援遼,這裡面固然有遼夏舅甥情誼的考慮,但也體現出夏人希望以殘遼爲屏障的政治策略。一直等到夏人發現他們絕不可能戰勝金軍,才轉爲向吳乞買求和。而趙構則不然,從他做兵馬大元帥開始,就有不止一次的機會可以混一宇內重振宋室——如果他能冒險進取的話。但他都沒有這麼做,而是一路南逃。也不能說他這麼做就錯了,畢竟他這樣做是最保險的。即使是導致我們真定大敗的那次偷襲,對趙構來說已經算是極大膽的舉措了。但現在回想一下,當時宋軍其實也沒有真的挺進到我們的腹地,更沒有直接對我們進行毀滅性的打擊,而只是在邊境上擺擺樣子。反而是劉種和四哥主動出擊才發生了戰鬥。所以我纔會覺得,夏人也許會比較大膽,但趙構……只要我們應付得當,應該有很大的機會能讓他的舉措變成空頭威脅。”

折允武道:“七叔要利用的,就是趙構不敢冒險的心性。”

“不僅是他本人不敢冒險的心性。”楊應麒道:“還有宋廷的那股從我岳父那裡,傳到趙構的哥哥,再傳到趙構身上,至今還在的習氣!”

折允武問:“哪股習氣?”

“防內重於防外!君位重於社稷!”楊應麒道:“這次如果向西夏妥協,雖然也許能安撫夏人,但卻會讓南宋因此而認爲我們不敢使出兩敗俱傷的招數!這對我們接下來對南宋伐交大有影響。所以我寧可和夏人全面開戰,也絕不願讓宋室現在就看到我們的虛弱。因爲乾順看起來似乎比欺軟怕硬的趙構要勇敢些。”

聽了楊應麒這番長長的分析,折允武大感心安。

楊應麒走後,安塔海進來稟告已經安排好押解李壽歸夏的事情,折允武見他神色遠不如昨日沉重,忍不住問起原因,安塔海微笑道:“我見丞相步履安然,又見太子面無憂色,想必對此事都已有把握,所以我也就不擔心了。”

折允武哦了一聲,心想:“莫非方纔七叔和我說了那麼長一番話,就是爲了讓我安心?”但想想方纔楊應麒的分析,又覺得自己實在沒有理由不安心。

晚間來給完顏虎請安,完顏虎見兒子的氣色比前兩日清朗了許多,大感奇怪道:“聽說你爲了國事,昨夜一夜沒睡,怎麼今天反而精神?”

折允武便將這兩天朝堂上發生的事情簡略和完顏虎說了。完顏虎聽到割地一議時臉色就變了,但也沒有立即開口打斷,直等兒子把整件事情說完,才道:“幸好有應麒在。”

折允武道:“母后也覺得割地會貽誤國事?”

完顏虎道:“是否貽誤國事,我不清楚。你四叔既那樣說,也許是有道理的。但你要真的簽了這文書,你父親回來,非把你這太子給廢了不可。”

折允武一聽這話,臉上蹭的一下白了,彷彿瞬間被人抽乾了血。

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15章 誓約(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62章 講演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174章 逆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178章 會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195章 李綱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楔子終極遊戲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77章 勢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344章 北遊(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78章 會第350章 迎敗(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162章 講演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14章 烏古(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172章 信任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202章 自辱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
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15章 誓約(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62章 講演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174章 逆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178章 會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353章 屠營(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142章 入太行第195章 李綱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楔子終極遊戲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77章 勢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344章 北遊(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178章 會第350章 迎敗(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162章 講演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14章 烏古(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172章 信任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202章 自辱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