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

“昨日,潘帥部下800餘人,自願留下助陣。文淵一旦不守,鎮南關必獨力難支,下官在後面聽前方炮聲隆隆,實在呆不下去,特率兩營人馬前來,聽候楊將軍調遣。”沈從雲其實是不放心楊玉科,藉口自己呆不下去。

楊玉科露出憨厚的笑容來,拍拍沈從雲的肩膀道:“那日一見,本將便曉得,沈大人絕對不會棄我於不顧的。在下是個行伍的粗人,不會說話。心裡覺得與大人甚是投緣,以後這稱呼上,就不要將軍將軍的叫了,看的起楊某,兄弟相稱如何?”

沈從雲露出笑容來,拱手道:“如此,在下高攀了。楊兄!”

“哈哈,沈老弟。”楊玉科拱手大笑,這時候,一陣炮聲又響了起來,法軍的進攻又開始了。

一發炮彈落在十米之外,楊玉科拉着沈從雲蹲下,大聲道:“沈老弟,這一帶地形險要,人多在上面反而展不開。我的意思,你領着部下做預備隊,隨時準備增援如何?”一發炮彈落在十米之外,楊玉科拉着沈從雲蹲下,大聲道。

沈從雲想了想,從清朝開始,幾乎所有多外的戰爭,清軍在炮火上總是吃虧的,人多放陣地上就是靶子,於是點頭答應道:“行,就這麼辦。小弟又帶來快槍五百條和一些子彈,這就讓下面給送上來。”

打仗沈從雲是外行,生怕自己在影響楊玉科的指揮,自覺的下去了。

在山腳下,聽着上面的槍炮聲不絕於耳,沈從雲心裡如同貓撓似的,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法軍的這一次進攻,足足持續了兩個小時。眼看天近正午,沈從雲想起史書上楊玉科就是殉國於午後,不由的眼皮一陣猛跳。看看槍炮聲漸漸的稀疏了,親自領着一營人馬,帶着送給楊玉科部的快槍和子彈,上了陣地。

才上陣地,老遠就聽見有人在埋怨:“奶奶的,越南這鳥地方太潮溼了,炮彈打出去,好多都不炸。”

沈從雲順着聲音看過去,說話的正是楊玉科。

“楊兄,小弟前來助陣也。”

楊玉科擡頭看見沈從雲,上前笑道:“我就知道老弟在下面呆不住,來的正好。這一上午下來,陣地上的兄弟死傷過半,這仗打的太艱苦了。”

沈從雲一看陣地上,居然連戰壕都沒有挖一條,心中不由的一陣懊喪,早知道這樣,不如多帶一點鐵鍬上來好了。

望遠鏡裡,對面法軍已經開始吃午飯了,看看一時不會繼續進攻,楊玉科拉着沈從雲在陣地上走了一圈,來到大炮跟前時,楊玉科不由的又道:“奶奶的,炮彈不炸,快成擺設了。”

沈從雲第一次上戰場,近代戰爭的模式也不清楚,不過看了這一圈子後,沈從雲發現陣前山腳處,有一片叢林,和適合隱蔽。不由的心生一念,拉住楊玉科道:“楊兄,小弟有一個想法,說出來您別笑話。”

“沈老弟只管說就是。”

沈從雲指着那片叢林道:“法軍人多,老這麼被動挨打不是辦法,那片叢林至少可以隱蔽五六百人。我手下有一支龍州團練,都是本地人,擅長在山林裡作戰。您看是不是趁着中午法軍吃飯的時候,我帶着一營團練摸上去,等下午法軍進攻的時候,抽冷子從側面給他一下狠的。如何?”

楊玉科聽了眼睛瞪的老大,猛的一陣大笑道:“行啊老弟,不愧是讀書人,腦子靈活。這主意好,就這麼幹了。”

沈從雲見楊玉科贊同,心道這歷史會不會因我的出現而改變呢?楊玉科沒準就不會死了也不一定。

“如此,小弟這就下去,領着人馬埋伏過去。”沈從雲說罷,楊玉科也知道此刻不是感動廢話的時候,也就沒有多說什麼,叮囑一定小心,便讓沈從雲走了。

沈從雲心裡惦記歷史上楊玉科被炮彈擊中殉國的事情,心裡老放不下,便叫來一個長夫,讓他領着手下的人,隨時跟在楊玉科身邊,保護楊玉科的安全,然後在下去了。

緊急着急龍州團練集合完畢,宣佈了覺得後,一營龍州團練立刻出發,這一下顯出這些龍州團練的長處來了,在山路上行走,靈活的像一羣猴子。

沈從雲倒是累的快趴下了,這山路也太難走了,走了半個小時後,道路開始難走了,一人高的茂密的雜草遮蔽的根本沒有路可走。前面的士兵抽出砍刀開出一條臨時的通道,隊伍緩慢的朝前摸去。

這時候,高地上炮聲又響了起來,法軍的進攻又開始了。

陣地對面,是法軍第二旅尼各里所部,一上午的進攻,由於清軍炮彈大多數沒爆炸,法軍傷亡不大,死傷不過百人。

感覺到陣地上清軍的槍炮聲漸漸的稀疏,甚至多次出現兩軍肉搏的態勢,尼各里判斷清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頂多再來一次猛攻,清軍就擋不住了。

三千法軍吃飽喝足,尼各里下令開炮,四十門大炮一起猛烈的轟擊了半個小時後,清軍陣地上一片硝煙瀰漫,望遠鏡裡只看見少數清軍在活動。

“清國軍隊快不行了,士兵們,喝下手中的白蘭地,然後給我衝上陣地上去。”一千法軍,人手半缸子白蘭地,喝完之後,一個個臉紅脖子粗的開始嗷嗷叫的往上衝。

法軍開始衝鋒的時候,沈從雲率部總算是及時的出現在埋伏的叢林裡。找了一顆枝丫比較多而且粗的樹爬上去,用望遠鏡仔細的一番打量,注意到法軍的炮兵陣地大致的方向後。沈從雲溜下樹來,叫來李耀祖道:“耀祖,你帶上嚮導領一哨人馬,順着東邊的山腳悄悄的摸過去,給我找到法國人的炮兵陣地,天黑的時候摸上去,打他一傢伙。”

李耀祖點點頭,惡狠狠的應道:“大人放心,保證搞掉法國的大炮。”

………………

正面陣地上,楊玉科得到了沈從雲的增援後,剩下的一千多人,全部都換上了快槍不說,彈藥也充足的很,唯一遺憾的是大炮不爭氣,炮彈保管不好,受潮嚴重,打出去的炮彈,十有八九不炸。

底氣足了很多的楊玉科,這一次下令把法軍放近一點打,同時下令大炮開炮,就算炮彈不炸,嚇一嚇法國人也是好的。

嗷嗷叫的一千法軍很快就分別衝到兩側的陣地一百米前後,望遠鏡裡看着清軍炮火零星,尼各里心情大好,覺得勝利應該就在眼前了。

陣地上,不用望遠鏡,士兵們就已經能看見法軍士兵的表情了,一個一個的眼珠溜圓,臉紅脖子粗的往上衝,嘴巴里嗚哩哇啦的亂叫喊。

“開火!”

楊玉科一聲令下,一千五百條快槍一起射擊,頓時陣地上一陣白煙密佈。說起來還是要感謝越南的這些山,如此複雜的地形上,大炮的威力減弱了幾分,法軍半個小時的炮火準備,只是給楊玉科部造成了幾十人的傷亡而已。

對面的尼各里,剛把望遠鏡放下,遠遠看見山頭上突然一陣白煙冒了起來,猛的心臟一陣劇烈的跳動,急忙端起望遠鏡再看時,氣的脖子都粗了一圈。

陣地之上,衝鋒的法軍被打的鬼哭狼嚎,這年月的的法軍還是以密集隊形衝鋒爲主要戰術,這樣才能發揮步槍最大的威力。尼各里哪裡曉得,這一個中午吃飯的時間,山頭上的清軍裝備幾乎全是快槍了,人數上也接近兩千,一輪射擊下來,衝在前面的法軍倒下了上百人。

一百米的距離跑過去,又是仰攻,跑到陣地前至少要而是秒,足夠陣地上的清軍發射五輪密集射擊了。

之間陣地上清軍彈如雨下,面對着密集隊形的法軍,兩輪射擊下來,法軍倒下三百來人。這時候衝鋒的法軍察覺到不對了,紛紛開槍還擊,雙方在大約八十米的距離上,展開了一陣對射。

老牌強國的法軍底子這時候顯示出來了,快速密集的射擊,即便是仰攻,也很快就和陣地上的清軍打了一個平手,雙方形成僵持狀態,陣地上清軍不斷中彈倒地,幾分鐘甚至法軍還略佔上風。

藏在叢林裡負責打伏擊的沈從雲,見陣地上清軍不佔便宜,又見法軍的屁股正好在眼前,這還有什麼好客氣的。一聲大喊:“射擊。”

藏在樹林的五百團練,乒乒乓乓的一陣開火,法軍背後被襲,頓時陣形大亂。

沈從雲操起一杆上了刺刀的步槍,回頭朝兵勇們喊:“兄弟們,跟隨我殺賊啊。”

喊罷就要往外衝,結果身邊兩個不知道什麼時候一直跟着的士兵,一左一右同時伸手,鐵鉗一般的抓住沈從雲的雙手。

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砸鍋賣鐵也要辦水師第六部 第三十三章第四部第四章 進抵蓋平第二部 第二十章 傳喚這是百度上的潘鼎新,覺得有美化的成分第六部第五十七章 難啃的骨頭第四部第四十八章 政黨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二部 第六章 緊箍咒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三部第二十三章 勝利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談判第一部 第三十七章 南下西貢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棄守文淵第二部 第六章 緊箍咒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四部第四章 進抵蓋平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四部第四十九章 整風!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一部 第三十八章 進京第五部第二十八章 斷交宣戰第六部 第二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五部第十七章 六省聯保第四部第二十一章 必死之決心第六部 第三十六章 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六部第四十章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五部第三章 兵臨城下第二部 第二十九章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六部第四十章第一部 第八章 南下第五部第十一章 文化影響第三部第三十章 財神VS錢王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軍區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國革命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五部第十二章 搞錢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五部第六十章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四部第三章 北洋潰敗第一部 第十二章 嘉獎第四部第二十章 瓜分的開頭第二部 第二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六部 第十八章 帝國主義的頭子第五部第二十五章 豐收第二部 第二十九章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五部第六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五部第十三章 潛艇第五部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總攻第六部 第十七章 《中俄互不侵犯條約》第三部第三十章 財神VS錢王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五部第二章 雙煞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四部第三十五章 瀛臺秋雨第一部 第十三章 許諾第四部第二章 對比第六部 第四章 憂患意識第六部 第七章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軍區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第一部 第二十八章 圖遠(一次2更)第二部 第二十八章 祖制第二部 第六章 緊箍咒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六部 第三十五章 六月債,還的快。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問題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二部 第三十四章 從今天開始第五部第六十章第三部第二十三章 勝利第二部 第三十章
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砸鍋賣鐵也要辦水師第六部 第三十三章第四部第四章 進抵蓋平第二部 第二十章 傳喚這是百度上的潘鼎新,覺得有美化的成分第六部第五十七章 難啃的骨頭第四部第四十八章 政黨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二部 第六章 緊箍咒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三部第二十三章 勝利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談判第一部 第三十七章 南下西貢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棄守文淵第二部 第六章 緊箍咒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四部第四章 進抵蓋平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四部第四十九章 整風!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一部 第三十八章 進京第五部第二十八章 斷交宣戰第六部 第二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五部第十七章 六省聯保第四部第二十一章 必死之決心第六部 第三十六章 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六部第四十章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五部第三章 兵臨城下第二部 第二十九章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六部第四十章第一部 第八章 南下第五部第十一章 文化影響第三部第三十章 財神VS錢王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軍區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國革命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五部第十二章 搞錢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五部第六十章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四部第三章 北洋潰敗第一部 第十二章 嘉獎第四部第二十章 瓜分的開頭第二部 第二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六部 第十八章 帝國主義的頭子第五部第二十五章 豐收第二部 第二十九章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五部第六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五部第十三章 潛艇第五部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總攻第六部 第十七章 《中俄互不侵犯條約》第三部第三十章 財神VS錢王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五部第二章 雙煞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四部第三十五章 瀛臺秋雨第一部 第十三章 許諾第四部第二章 對比第六部 第四章 憂患意識第六部 第七章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軍區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第一部 第二十八章 圖遠(一次2更)第二部 第二十八章 祖制第二部 第六章 緊箍咒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六部 第三十五章 六月債,還的快。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問題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二部 第三十四章 從今天開始第五部第六十章第三部第二十三章 勝利第二部 第三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