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興兵

宋國對幽燕,確實是志在必得的。因爲宋得天下,先天不足,宋朝不比漢唐,漢唐繼承的分別是秦隋兩朝的疆域,北疆西域盡在手中,而宋得天下前,唐朝已滅亡一百多年,中原諸侯混戰,及至宋朝一統中原時,西域和北方都已被外族掌握並統治多年了,在當地已經有了紮實的基礎。

佔據北方的是遼帝國,擁有幽雲十六州這塊戰略要地,居高臨下,隨時可以鐵騎南下,策馬中原。而西北本來還是有希望收復的,問題是遼帝國的統治者也並非鼠目寸光的平庸之輩,他們知道一旦宋國得了西域,便如虎添翼,那時再攻幽燕勢在必然。

而遼國一旦失去幽燕之地,不只是淪喪大片領土的問題,而且戰與和的主動權將操之於宋人之手,宋國一旦出現一個志在四方的君主,大軍隨時可以出雄關,將他們打敗,甚至落得個像匈奴和突厥一樣的下場,被漢人趕到西方去。所以爲了保住幽燕,必先保西域,以牽制宋國,不能傾力北伐。

這一點宋國也看的很清楚,所以立國之初就定下了先南後北,一統天下之策。趙匡胤建封樁庫以儲備軍資,對外只說有朝一日要用錢贖回幽燕,以此迷惑北國,而到了趙光義的時候,南方已經完全平定,偶有叛亂已不能撼搖宋國的根本,宋國十年生聚,兵強馬壯,封樁庫錢糧堆積如山,足以支撐一場動員全國兵力的大戰了。

所以,趙光義登基伊手,就已接手皇兄的準備,繼續從各個方面做着北伐的準備,在北方沿線設置糧倉、軍械庫,抓緊訓練軍隊,他現在所欠缺的僅僅是一個鍥機,一個合適的機會。

現在,似乎機會已經到了。

女真和室韋分別派來了秘使,向宋國稱臣,並乞請宋國出兵,討伐遼國。

女真和室韋是遼國的藩屬,他們背遼向宋,對宋國來說是一件揚眉吐氣的大事,要知道宋現在的藩屬國遠不及遼國之多,如今隔着遼國有異族來降,豈不正是四夷臣服的徵光。趙光義當然高興,可是這種順服是有代價的,那就是宋國要出兵討伐遼國,以解女真與室韋之圍,爲此,趙光義立即召集心腹重臣,商討此事。

此時的大宋朝廷,經過一番大清洗,已經徹底換上了趙光義的人,潘美、曹彬這樣的軍中鼎柱,現在都賦閒在家,貽養天年了。而文臣方面,更是煥然一新,除了一個牆頭草的張洎,幾乎全都是趙光義在開封府潛邸時的舊人,諸如程羽、賈琰、宋琪等人。

儘管現在的文武臣僚都是趙光義的心腹,但是羣臣議事,對是否徵遼,發動多大規模的戰爭,要達到什麼戰略目的,仍是意見相左,僵持不下。對於發生在遼國東北的這場戰亂,朝中文武都認爲應該加以利用,只是在如何幫助他們方面,以及是否出兵方面,達到何種目的方面各有異議。

羅克敵目前在武將序列中排名第一,雖然樞密使曹彬仍然在位,卻已託辭重病賦閒在家,只掛着個空銜,羅克敵目前是掌握軍中實權的第一號人物。這是他主掌軍權後所遇到的第一樁戰爭,對頭又是強大的遼國,羅克敵不無謹慎,經過一番慎密的思索,他纔出班奏道:“聖上,臣以爲,遼國如今是當之無愧的北方之王,雄踞草原的一頭猛虎。而北方諸部族與之相比,皆豺狼也。以狼搏虎,無異於以卵擊石,然而若是羣狼搏虎,則虎雖兇悍,亦首尾不得相顧,其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

因此,女真、室韋之亂,對我宋國是一個機會,我們不應該放過。依臣之見,憑女真、室韋之力不足以撼動遼朝根本,我們若想利用這個機會,可予女真和室韋財帛糧米軍械方面的支持,以助其支撐下去。同時,可效仿宋攻西夏遼國出兵牽制之策,調一路兵馬北伐,牽制其主力,使其無心兩面做戰,迅速結束對女真和室韋的征討。”

趙光義聽到這裡,有些不悅地道:“羅卿不知朕的心意麼,這麼做,與我宋國有何好處?”

“當然有好處。”

羅克敵已思慮清楚,侃侃而談地道:“據臣所知,遼朝對其藩屬壓迫盤剝甚重,各藩屬勢力皆懷怒而不敢言,如果女真和室韋安然渡過難關,得以保全並壯大,必然鼓舞其他草原部落,羣狼皆生異心,處處與遼國爲難,遼國便要顧此失彼,國力必然削弱,到那時我朝再以傾國之力行致命一擊,必可一戰而鼎定。同時虎狼畢竟是虎狼,不管是虎還是狼,皆非善類,只可利用,不可寄以心腹,這一點還請聖上三思。”

趙光義聽的有些焦燥起來,或依着羅克敵的主意,要扶持培植這些對遼國懷有貳心的這些藩屬都得拿捏好分寸,不能一蹴而就,得逐步滲透,在扶植的過程中,逐漸把他們控制起來,僅這一步恐怕要取得成效都得一二十年的光景。

而遼國呢,瘦死的駱駝還比馬大呢,何況現在的遼國遠非瘦駝可比,現在遼國主少國疑,孤兒寡母,這樣的好機會不利用,要等到一二十年之後,那時少帝已成壯年,還能這麼好對付麼?最重要的是……,到那時,這收復燕雲的功勞屬於誰?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雖說這建功立業的不是自己的兒子就是自己的孫子,總不如這榮耀加諸己身來的快意。這計策實不可行。

趙光義轉眼看見了國舅李繼隆,顏色又轉柔和,忙問道:“霸圖啊,你怎麼看?”

李繼隆,字霸圖,祖籍上黨,其父是大宋開國名將李處耘。李繼隆的妹妹經趙匡胤撮合嫁與趙光義爲妻,便是當今的李皇后,因爲李繼隆的父親李處耘與趙匡胤的結拜大哥慕容延鈞不和,所以李繼隆雖滿腹韜略,卻受到父親的牽累,始終受到壓制。

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是趙匡胤的死黨,趙光義上位之後,因爲口口聲聲說一切都要遵循先皇舊制,所以當時沒有大的動作,直到這次藉着清洗前朝老臣的機會,才把李繼隆提拔起來,如今李繼隆是侍衛馬軍都虞侯,在軍中也是個實權人物。

李繼隆思索片刻,謹慎地道:“聖上,臣以爲,今日之遼帝國,遠非昔日匈奴、突厥那種部落聯盟可比,遼國實力較之以前那些爲禍中原的單于可汗強大十倍,想當初漢唐兩朝對付匈奴和突厥這樣的大部落時尚且要大費周章,我宋國如今面對強敵,更不可貪功冒進,輕率行事。臣以爲,羅大人所議甚有道理。”

趙光義一聽國舅也這麼說,不禁大失所望,武將班中有一員將,乃是殿前都虞侯崔翰。崔翰,字仲文,京兆萬年人。少有大志,風姿偉秀,曾從周世宗徵淮南,平壽春,取關南,以功補軍使。宋初,遷御馬直副指揮使,後委端州刺史。他是前朝老將,因爲近幾年一直在地方上任職,所以沒有受到大清洗的波及,朝中武將提拔了太多的新人,總得有幾個老將壓陣才行,這崔翰帶兵頗有一手,趙光義便把他調回京,充任殿前都虞侯,算是樞要部門的職務了。

崔翰眼見曹彬、潘美等老將一個個都靠邊站了,抱着明哲保身的態度,爲人處事甚是小心,也特別注意體察上意,一見聖上滿臉不愉,曉得聖上有心北伐,他略一思忖,便迎合奏道:“聖上,臣以爲,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乘此破竹之勢,取之甚易。

如今女真、室韋棄遼來投,便是我宋國藩屬,遼人侵我藩屬,我朝出師有名,此之爲勢。女真、室韋居遼之東、遼之北,有他們牽制遼朝,我宋國趁機出兵,遼國便得腹背受敵,必難支絀。所以,臣以爲當趁此良機,大舉北伐,光復幽燕,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趙光義一聽龍顏大悅,轉首又問一衆文官。張洎此人雖然品行差些,但是確有實才,而且不僅通古博今,善理民政,對於軍事也不是一個門外漢,曾向朝廷獻練邊軍之策,朝廷依此辦理,卓見成效。他仔細想想,也覺得以宋國此時強大的實力,而遼朝又恰有內患,如果準備充分、指揮得當,北伐未必不可成功,便也應聲附和。

不過賈琪、宋琰、程羽等人的意見卻不統一,他們都是真心輔佐趙光義的人,也都是有真才實幹的人,不過這三人說好聽點叫做爲人謹慎,說不好聽點,那就是守成有餘,進取不足,三人思慮良久,總覺得出兵北伐有些冒險,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可是遼宋除了在打漢國的時候藉着漢國的由頭小有切有磋,兩國還從未直接向對方宣戰過。

勝了於聖上來說是錦上添花,一旦失敗,豈非得不償失?有此考慮,三人表達的意見便比較保守。趙光義對他們的意見還是頗爲重視的,見他們也有些猶豫,那熱切勁兒便又淡了些。

這廂商量了兩天,還沒一個結果,王科從遼朝派回來的人便把秘信送到了趙光義的御案前,趙光義看罷來信,不禁又驚又駭:永慶已然流落北朝?不問可知,蕭太后必然以之爲奇貨可居,一俟平定內部,兵馬強壯之後,她就會祭出永慶公主這件法寶,大舉揮軍南下了。

王科信上還說,此事還待仔細打聽,眼下尚無十分把握確定,可是……這種事怎能等他查個水落石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結合眼前對遼是戰是和的僵局,由於這封信,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北伐,不止是他大哥趙匡胤的夙願,也是他的夙願,因爲北伐的成功,代表着無上的榮光,帝王尚有何求呢?不就是彪炳千秋的功業嗎?

而對他來說,還有一層目的,他需要這曠世之功來爲他文過飾非。隨着宋皇后母子三人被擄走以及離奇而死,有關先帝駕崩的種種謠言又開始甚囂塵上,重新被人提起。別看這些都是無形的力量,可是那種無形的壓力,也能讓人寢食不安,尤其叫人擔心的是身後之名。

如果他能奪回幽燕,那就再也不必爲此擔心了。他是宋國的二世皇帝,將來的諡號必然是太宗,他宋太宗的命運就會像唐太宗一樣,不管弒兄殺弟滅其子嗣,幹下多少齷齪事,都可以被讚譽爲雄才大略的千古明君。

因爲儒子們一直宣揚國之四維,禮義廉恥。守國之度,在飾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如果一個君王身上有着不可洗刷的污點,德行大大地有虧,可這他卻能立下不世功業,天下在他治理下卻是國泰民安,那該如何向世人解釋?

所以,英雄必然是和聖人劃等號的,有功者必然有德者,縱然他真的有什麼劣行惡跡,也可藉一支妙筆避重就輕,矯飾過去。

而現在,他又有了第三個理由:永慶!

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

趙光義拍案而起,厲聲道:“顧若離,立即宣文武兩班重臣到皇儀殿候駕!”

顧都知見他臉色駭人,不敢多問,連忙答應一聲,匆匆退了出去。

趙光義雙手據案,又看一眼平攤於書案上的那封秘信,眼中射出慄人的光芒:“北伐,必須馬上北伐!趁你病,要你命,一箭三雕,一併了結!”

羣臣應召來見,發現態度一直有些搖擺不定的聖上忽然變得異常堅決起來,他已經不再詢問衆臣是否應當北伐,而是命令衆文武立即擬定北伐的詳細計劃,馬上就到六月份了,北伐正當其時,時不我待,不可再延貽半日。

趙光義的一道聖諭,整個宋國龐大的戰爭機器都開始運動起來,籌備糧草、軍械、軍餉的,集結、調遣軍隊的,動員州縣民工的,徵調馬匹車輛的,翰林院的學士們也不閒着,咬文嚼字地弄出一篇討伐遼國的檄文,其內容無外乎是先歷數幽雲十六州的歷史歸屬問題,再談幽雲十六州的漢人百姓如今處於何等的水深火熱之中,再說遼國部落這麼些年來打草谷、劫掠犯邊的劣跡,最後再提一下女真、室韋千里來投,我朝聖天子的仁義王道。

在趙光義的催促下,滿朝文武的通力合作下,再加上這麼多年來爲了北伐早已開始的先期準備,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所有準備工作便一切完成,趙光義御駕親征,統率戰將百員、健卒虎士三十萬,揮戈北向,浩浩蕩蕩直奔遼國。

趙光義主意既定,便召集衆臣早已商量妥當,幽雲十六州地理,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北支的東南方,其餘九州在山的西北方。幽州居中,最是險要,他的主意就是揮軍北上,直取幽州,奪下這一點,便可以此向兩翼擴張,東與女真聯通,再藉女真與室韋聯通,形成一張鯨吞大遼的鉗口。

遼朝文臣得知宋國大舉興兵北伐,不禁嚇了一跳,消息急急傳到宮裡去,蕭綽聞訊不禁勃然大怒。

她立即召集文武商量對策,文武百官在宮中計議半日,一道道徵調錢糧、兵馬的詔書便飛出了上京城。

蕭綽令韓侼、耶律善布、耶律漭等兵發固安、涿州,命北院大王耶律希達、伊實王薩哈等率兵戍守燕地,遼在幽州屯駐的漢兵有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軍調撥北院大王麾下;又有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的族帳軍盡皆聽用。與此同時,馬不停蹄地從東京(遼陽府)、中京(大定府)調集兵馬,預計總兵力可達二十五萬。

軍事上如此安排,嘴仗也是要打的,遼國文人殫精竭慮,也炮製出了一篇討伐宋國的檄文,同樣先從歷史上講唐亡近五十年後,契丹已然立國,彼時世間尚無宋國,晉皇帝石敬瑭年割“幽雲十六州”與契丹,從法律上、事實上,該地都已成爲契丹領土,而此時周和宋還沒建立。不管是周世宗北伐還是趙光義北伐,實際上都是對契丹的侵略。

檄文又講宋立國之初,國小力微,故交好契丹,開寶七年主動遣使至遼,與遼簽定和約,兩國友好,互不侵犯,如今一統中原,立即撕毀和約,興兵侵略,出爾反爾,利慾薰心,盡喪大國風範云云……

趙光義親率大軍闖入遼國,待見了遼人的這篇檄文,通篇看罷不見一字提起永慶,心中稍安。他本已做了最壞的打算,準備一旦遼國祭出永慶公主這招棋來,就把宋娘娘母子三人被擄的罪名強行栽到遼人頭上,永慶公主身陷敵手,說什麼自然由不得自己的本意,這裡又是遼國境內,麾下兵馬與遼人除了在戰場上不可能有什麼接觸,他完全可以控制得住局面,如今遼人不提永慶,他自然也不會自找沒趣,只冷笑一聲,把檄文棄之地上,拔劍北向,揮軍突擊猛進……

“去,把繩子系在樹上。”

小楊佳把繩頭兒遞給猴子,那猴兒接過繩子,鬼頭鬼腦地四下看看,縱身便躍上樹上,很快就按着楊佳的比劃,把繩子繫好。楊佳拍手大笑,另一頭也已係好,繩下綴着一塊板子,一具鞦韆這便做好了。楊佳坐到板上,雙手抓着繩子,興奮地對丫環道:“快,快快,推我,再高一些。”

“楊佳,你忘了,上回摔個屁墩的事兒啦嗎?”

楊姍領着一隻小白狗,像個小大人兒似的走過來,很嚴肅地訓斥弟弟:“再摔得慘兮兮的,看誰給你擦鼻涕,去,玩別的去。”

楊佳愣頭愣腦地從鞦韆上下來,楊姍眼中精光一閃,突然閃到他身後,一屁股坐到了鞦韆上,哈哈大笑道:“我的啦,鞦韆是我的啦,哈哈哈哈……”

“你……欺負人!”楊佳氣極敗壞地叫起來,楊姍晃着腦袋眉開眼笑地氣他:“不服氣呀你,狗狗,把他給我趕開。”

“汪!汪汪!”小狗狗狗仗人勢地叫起來,雖然狗兒不大,呲牙咧嘴的樣子卻很兇,楊佳掉頭就跑,楊姍樂不可支,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笑了出來:“膽子真小,太沒出息啦,小狗狗都怕,哈哈哈哈……”

她只得意了片刻功夫,就聽大姐楊雪叫道:“小佳,你帶小白乾什麼去?”

就見楊佳得意洋洋地又跑回來,那小狗一見跳上去又叫,再只汪了兩聲,楊佳伸手一指,叫道:“給我咬它!”

“嗷~~”地一聲狼嗥,從楊佳背後躥出一條通體雪白,體形龐大的巨狼,兩耳尖削如刀,牙齒雪白鋒利,兩隻兇睛放出碧幽幽的光芒。

那小狗嗚咽一聲,趴伏在地上,連動都不敢動了,楊佳一見捧腹大笑,笑得正得意,心疼自己小狗的楊姍從鞦韆上蹦下來,跑到他身邊,在嘴裡哈了哈手指,便往他的頭上使勁一彈。

“哎喲!”楊佳捂着腦袋,眼淚汪汪地叫:“大姐,大姐,二姐打我……”

一旁花叢中走出了楊雪,楊雪已出落成了一個水靈靈的小姑娘,杏眼桃腮,膚如沃雪,酷肖乃母羅冬兒,她身着一身武士短打扮的夾紅襖,腳下鹿皮的抓地靴,頭戴雉羽白鳳盔,小蠻腰上挎一口金吞口鑲寶石的羅馬風格腰刀,肩後背一具量體打造的小弓,嗬!雖還未到十歲,已經有點小美人兒的韻味了。

“小姍,你又欺負弟弟!”

大姐頭就是大姐頭,楊雪瞪了楊姍一眼,便摸着楊佳的頭哄他道:“乖啦乖啦,你可是男子漢喔,別叫人笑話。爹爹說啦,再等你大兩歲,送你去天山靈鷲峰隨靜音師祖學幾年武藝呢,等你有了大本事,二姐彈你多少下,你都彈回來。”

楊佳一聽破啼爲笑,伸着手指開始數起來:“一下,二下,三下……”

楊姍翻了翻白眼兒,哼道:“敢打我,我告訴大娘,大娘說啦,男人不許打女人。”

楊雪瞪她道:“就許你欺負弟弟?走,二孃要打獵去,你跟我一起去,練練騎射。”

“我不要。”楊姍轉身就跑:“我纔想起來,孃親要我練的字還沒寫完呢,我去寫字啦,大姐你自己去吧。”

楊姍說着,一溜煙兒地跑開了。

不遠處,土丘堆築的假山軒亭上,楊浩含笑看着兒女的打鬧,耳朵聽着蕭儼的稟報:“定國節度使宋偓已自府州調回汴梁,隨駕出征,宋廷另遣指揮使孔守正駐守橫山,並帶來兩萬兵馬,以補允麟府兩州兵力。同時……隴右尚波千已遣人與夜落紇、羅丹議和,雙方約定以會寧關、白石山爲線,各據東西而停戰,由此收縮童羽、巴薩、狄海景等人回返,增兵於蕭關,對我蕭關守軍加強了攻勢。”

楊浩微微一笑:“這個結局,想必是宋廷出面調和的結果了,麟府增兵,嚴陣以待,蕭關那邊促使尚波千加強攻勢,趙光義是怕我扯他後腿呀,呵呵呵,由他去,我們就和尚波千好好地掐一架,讓他老人家放心地北上好了, 不過……要是萬一打過了頭,那可純屬意外……”

第31章 雙僧第239章 想的美第312章 有客迭來,不亦亂乎第258章 舵把子的家事第32章 活寶將軍第30章 興師問罪第260章 驚聞第78章 天不佑第21章 宮闈第316章 終日奔波苦第62章 分岐第148章 乞丐欽差第122章 千鈞一髮第215章 日上一杆第281章 一粗人第28章 逐而不得第307章 雷霆所至第1章 純屬意外第4章 盡統諸將授師五州定難節度使李光岑第77章 一石三鳥第11章 驚變第61章 二少迎歸第24章 夜魅影第183章 酒色財氣呂洞賓第23章 城破第237章 再面君第121章 鷹豢市井,安有凌雲志第12章 佈局第5章 睚眥必報第315章 罵楊浩第33章 九月鷹飛第144章 寶光之盟第154章 一嘯退千軍第13章 糾葛第20章 當衆挑情第87章 連橫第244章 陰差陽錯第201章 赴會第50章 崔大郎的苦惱第59章 偶遇第57章 左膀右臂第314章 孽緣難了第283章 清風樓第2章 圍城第83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234章 各西東第26章 兄弟第16章 混沌之戰的開始第13章 來使第263章 女兒情思第7章 禮物第11章 合縱第306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235章 赴東京第229章 漫下金鉤釣黿鰲第226章 對景難無心第31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25章 中計第24章 夜魅影第105章 志向第28章 初履夏州第110章 草莽輩第66章 各有胸懷第2章 交鋒第110章 草莽輩第29章 第二張臉惹的禍第102章 期待第34章 王妃末路第287章 碼頭第100章 魑魅魍魎第14章 大帥瘋了第308章 鳳兮鳳兮第41章 下詔第18章 李光睿出兵了第2章 聰明人第68章 佈局第41章 造化鎮第275章 集思廣益第15章 戰未央第19章 美麗的母豹第37章 哭靈第6章 羯鼓聲催入西涼第262章 誘第280章 兩千歲第41章 下詔第83章 釵兒第6章 請借浴桶一用第1章 殺虎第129章 一怒爲紅顏第27章 普濟禪寺第56章 豔豔炎炎第87章 連橫第5章 回京師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12章 浴蘭令節第15章 上兵伐謀第29章 得隴望蜀第19章 上京第240章 另闢蹊徑第277章 孽緣難了
第31章 雙僧第239章 想的美第312章 有客迭來,不亦亂乎第258章 舵把子的家事第32章 活寶將軍第30章 興師問罪第260章 驚聞第78章 天不佑第21章 宮闈第316章 終日奔波苦第62章 分岐第148章 乞丐欽差第122章 千鈞一髮第215章 日上一杆第281章 一粗人第28章 逐而不得第307章 雷霆所至第1章 純屬意外第4章 盡統諸將授師五州定難節度使李光岑第77章 一石三鳥第11章 驚變第61章 二少迎歸第24章 夜魅影第183章 酒色財氣呂洞賓第23章 城破第237章 再面君第121章 鷹豢市井,安有凌雲志第12章 佈局第5章 睚眥必報第315章 罵楊浩第33章 九月鷹飛第144章 寶光之盟第154章 一嘯退千軍第13章 糾葛第20章 當衆挑情第87章 連橫第244章 陰差陽錯第201章 赴會第50章 崔大郎的苦惱第59章 偶遇第57章 左膀右臂第314章 孽緣難了第283章 清風樓第2章 圍城第83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234章 各西東第26章 兄弟第16章 混沌之戰的開始第13章 來使第263章 女兒情思第7章 禮物第11章 合縱第306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235章 赴東京第229章 漫下金鉤釣黿鰲第226章 對景難無心第31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25章 中計第24章 夜魅影第105章 志向第28章 初履夏州第110章 草莽輩第66章 各有胸懷第2章 交鋒第110章 草莽輩第29章 第二張臉惹的禍第102章 期待第34章 王妃末路第287章 碼頭第100章 魑魅魍魎第14章 大帥瘋了第308章 鳳兮鳳兮第41章 下詔第18章 李光睿出兵了第2章 聰明人第68章 佈局第41章 造化鎮第275章 集思廣益第15章 戰未央第19章 美麗的母豹第37章 哭靈第6章 羯鼓聲催入西涼第262章 誘第280章 兩千歲第41章 下詔第83章 釵兒第6章 請借浴桶一用第1章 殺虎第129章 一怒爲紅顏第27章 普濟禪寺第56章 豔豔炎炎第87章 連橫第5章 回京師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12章 浴蘭令節第15章 上兵伐謀第29章 得隴望蜀第19章 上京第240章 另闢蹊徑第277章 孽緣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