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瑾伺候楊厚照以來,第一次捉摸不透自己的直覺。
可帝后還等着呢。
趙瑾道:“能爲萬歲爺和娘娘解憂,是奴婢分內的事,奴婢什麼賞賜都不要,也不能要,這是奴婢的職責。”
李昭看向楊厚照道:“萬歲爺,趙公公這樣忠心耿耿,臣妾也不知道賞賜他什麼好,不過臣妾覺得趙公公是個難得一見的人才,人才,應該要有更好的賞賜。”
趙瑾聽了心頭又一動,皇后是不是想讓皇上提拔他。
如果是這樣,方纔倒是錯怪了皇后了。
楊厚照也覺得李昭話裡有話,想了想道:“可是現在沒有好位置,這樣吧,朕去池子裡釣兩條魚,暫時先賞賜給老趙。”
楊厚照除了騎射,剩下最喜歡的積極向上的業餘愛好就是釣魚了,釣到了他還喜歡吃,但有時候釣多了,就會賞賜給身邊至今的人。
別看魚輕,情意重。
趙瑾至今還沒得到皇上這個賞賜呢,因爲皇上很久沒釣魚了,再有就是皇上覺得他總是不如馬永成等人親近。
如今竟能讓皇上因爲他親自去釣魚,他在宮裡的地位會突飛猛進。
而且皇上也說了,這個賞賜是暫時的,以後還會有更大的。
趙瑾把李昭的眼神和給他的不安感覺頃刻間拋到九霄雲外,立即跪地,磕頭謝恩。
看着那認真行禮的內侍,李昭的目光盯上他潔白的後頸,趙瑾這個人聰明絕頂,她在沒有屠刀之前,還不能打草驚蛇,只能借刀殺人。
…………
內侍宮女魚貫而入,又魚貫而出,寢殿裡傳來帝后陣陣的笑聲.
也就一晚上時間,這兩個人又和好了.
馬永成像每天早上一樣,在寢殿外等着皇上起牀,聽着那陣陣笑聲,不由得心灰意冷.
這帝后二人成親兩個月,鬧了很多次彆扭了,每次他都以爲皇后會失寵,可是每次都讓他十分失望.
所以這兩個人根本就是故意聯合起來整他吧
馬永成將佛塵摔在肩膀上,而他還上了太后的賊船,可能下不來,以後會不會被皇上和皇后給玩死
正想着,聽玄關的簾子一響,小寶在門口探出來一個頭,看見他,小寶忙揮着手.
小寶是他的乾兒子加眼線,外面有什麼風吹草動,他都讓小寶去搜集消息,所以小寶現在是有什麼事要跟他說嘛
馬永成見帝后二人應該還要甜蜜一會才能起牀,於是悄悄退了出去.
等他到了殿外,把小寶叫到沒人的房間,後關上門看着小寶:“什麼事“
因爲只有他們兩個人了,小寶臉上頃刻間顯出興奮激動的表情.
“乾爹,是大好的事啊.“
越是好事,馬永成才急的抓心撓肝,道:“你快說,別賣關子.“
小寶道:“還不是關於趙公公的,趙公公昨天給皇上出了主意,讓皇上在宮裡搭了一個商業街,宮女內侍充當顧客老闆,皇上自己當顧客還充當市監。”
“萬歲爺穿着燈籠褲,儼然一個街頭混混,這件事在宮裡宮外都傳開了,兒子方纔去通政司走了一圈,都在說這件事呢,造成了這麼不好的影響,外政大臣們能饒得了趙瑾嗎通政司那邊暫時沒接到彈劾摺子,但是都說趙公公這次是懸了。”
通政司是專門蒐集奏本傳達聖旨的地方。
大臣們在上朝之前需要把當天的提議也就是奏摺交上來,由通政司收集管理,然後謄抄兩份,各送到內閣和司禮監。
內閣司禮監挑選重要的事情,早朝的時候好集思廣益,再行議論。
但是皇上已經好幾天沒上朝了。
國家政務多有內閣大臣一手操持,所以通政司就變成了跑跑腿的部門。
不過也不能小看這個部門,除了傳送奏章之外,通政司還要蒐集給地送來的“邸報”。
“邸報”上抄寫的一般都是各地發生的大事要事。
通過邸報,可以看出一個地方的民風和官員管理情況,還能摸到一些政治動向。
所以京城官員都要看通政司“邸報”
故而這通政司往往是消息最靈通的地方。
馬永成聽得微愣,後語氣興奮道:“果真影響不好嗎”
小寶點着頭:“影響十分不好,大家都在傳萬歲爺讓趙瑾給帶壞了。”
那如果這樣,憑藉着內閣首輔劉健的剛直和迂腐,說不定會給皇上建議,讓皇上遠離趙瑾。
趙瑾可是他的心腹大患。
若是如此,他豈不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把趙瑾除掉了?
馬永成心有餘悸的搓着手,本來帝后和好了,都是趙瑾的功勞,他還很嫉妒,如此一來,幸虧自己立場是個皇后相反的。
忽然,他眼睛一動,然後跺着腳在屋子裡擠走,最後用懊惱的目光看着小寶,後長嘆一聲.
這一些列動作分明是那心事很心煩的樣子.
小寶不解道:“乾爹,這對咱們來說不是好事嗎您怎麼還心煩呢”
馬永成停下來連連嘆氣,懊惱不已的看着乾兒子,就是好事才心煩啊,如果早知道趙瑾這麼容易會被人排擠,他當初投靠太后那條賊船幹什麼
趙瑾越是倒的快,他就越心煩.
*******
鐘鼓司的公廨坐落在皇城最北面,也就是午門附近。
趙瑾閒來無事都會到公廨裡走一圈,看看有沒有什麼新鮮玩意兒進來,然後他做到心裡有數,再去伺候楊厚照。
今日照常如此。
不過鐘鼓司實在太不被人重視了,公廨不大,喝口茶功夫就能走完。
他問了一圈,一切都如往常,沒什麼特別的。
但就在要走的時候,發現往日最機靈回話的小太監目光閃爍,欲言又止。
趙瑾心中一動,叫道:“武兒,跟咱家進來。”
他說着,進了公廨中做左邊的稍間裡,隨後那個叫武兒的小太監就跟了進來。
趙瑾站道地中央陡然間轉過身:“有什麼事?”
武兒躬身道:“公公,奴婢聽到了關於公公不好的傳聞,說公公蠱惑皇上,是奸佞之人,奴婢怕外政大臣會對公公不利,所以爲公公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