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兩軍對壘

楚國很悲催,好不容易擊敗了無吳國那個宿敵,馬上就又多了一個雲國作對。

雖然,從目前來看雲國對楚國的威脅遠遠不及過去的吳國,但是如果在楚國與蒼國開戰的時候,雲國突然從旁邊來上那麼一刀,那絕對是致命的。

說不好,莽國也會在邊上趁火打劫。

即便是在當初晉國說要討伐楚國的時候,他也沒這麼憂慮,因爲那個時候他知道,晉國遠來之師,一定不能久戰,對於楚國來說,定然關係不到存亡,只要嚴防死守,沒有亡國之憂。

第一次,楚國感覺力不從心了。

萬喜受命,已經趕赴邊疆,接下來就看蒼國到底是何用意,如果真的要打一仗才肯罷休,楚國也只能是奉陪。

總之,這一戰就是要告訴世人,楚國大軍強於蒼國,之前的主動緩和兩國關係,不過是爲了兩國之間的和平而已,諸國莫要錯判情勢輕視楚國!

但凡用兵,便當以奪地滅敵二者兼得爲上,邵國不是蒼國的領土,但卻與真正的蒼國地盤無異,青龍軍團在其中深耕,早就如銅牆鐵壁一般,再加上邵國的地形,簡直就是騎兵的天下,若是選擇在邵國開戰,對楚國極爲不利。

次日,楚國便點齊了三十萬步卒,兼帶三千鐵騎,兼程北上了。

從楚國邊境大營,往邵國的邊境有一百多裡地,經過半個多月的秘密踏勘與斥候偵探,楚國對青龍軍團的動向基本摸清楚,可以確定對邵國邊軍情勢已經瞭如指掌,確定青龍軍團是在針對楚國無疑。

此時,蒼國的十萬青龍軍分做三大營駐紮,營寨堅固深溝高壘,一遍遍地在向楚國的方向進行演練。

這讓楚國的將士們好一陣心驚肉跳,遠遠聽到那一陣陣戰馬的嘶喊之聲,就忍不住雙腿發軟。

三十萬楚軍嚴陣以待,如臨大敵。

可是,馬上讓人不解的事出現了。

一連半個月,這十萬青龍軍士卒都只是演練,從未跨出邵國邊境一步,邵國的十幾萬新軍,也都只是進行防守的操練,反倒像楚國是攻伐的一方,而邵國是自保一樣。

事出反常必有妖,誰都明白這個道理。

向來穩妥的萬喜,於是又向楚國皇帝奏報,請求增兵,說是預料到蒼國有大動作。

然而,楚國皇帝熊敏訥卻猶豫了。

增兵,雖然能夠以防不測,但是同時也在擴大事態。

想一想,若是兩軍對壘,雙方都死不相讓,最後陳兵百萬,誰來收拾殘局?

一不小心,就是一場無可避免的大戰。

於是,一方面楚國發布詔告,公示天下,說邵楚邊境不寧,邵國有侵犯楚國之心。

另一方面,又徐徐增兵,在楚國與蒼國的邊境上,投入了大兵力。

絕口不提蒼國,彷彿這一切都與蒼國沒有任何的關係。

幾乎在同時,蒼國朝廷也發佈了詔告,譴責楚國在邵國邊境大規模陳兵,並且以宗主國的身份,提出嚴正的交涉,勒令楚軍撤出邊境。

同時,又派出了三萬麒麟軍,支援邵國。

楚國沒有辦法,只能是迎頭趕上,同時派出使臣到蒼國,責問蒼國爲何會突然調動青龍軍團。

意思很簡單,等於就是在說:我不是來向你示弱求和的,我楚國之所以調動兵馬到邵國邊境,都是因爲懷疑你蒼國有入侵楚國的跡象,如果你蒼國能給楚國一個解釋,把這個當做誤會,雙方就有緩和的餘地。

從國家邦交的層面上講,這個外交辭令,已經極爲示弱了,意思就是說楚國不想打仗,但是也不怕打仗,是你先惹我的,只要把話在桌子上談清楚了,能不打仗最好。

可是,蒼國的迴應也很堅決:這件事的決定權在邵國,蒼**隊只是爲了應附屬國的請求,出兵協助而已。

末了,還宣佈蒼國的軍事行動不針對任何一國,並且呼籲天下各國保持克制,避免摩擦和戰爭。

這一下,楚國使臣除了無可奈何,也就只有無可奈何了。

一來二去,這件事拖了一個月有餘,兩軍對壘的緊張態勢,依舊沒有任何的改善。

最後,楚國也沒有辦法,只能是繼續增兵,在國內開始了動員,各大世家出錢出力,凡事私兵一律組織起來,時刻準備投入到全面的戰爭中。

這一下,諸國朝堂可就有樂子看了,經過這麼一番操作,誰看不出來蒼國與楚國的狀態?誰也沒想到,雙方竟然把戰場直接放在了邵國。

蒼國佔據了大義,諸國也沒什麼好說的,也不必擔心蒼國會自己出手,都在等着蒼楚兩敗俱傷。

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爲炎熱的時候。

兩軍對壘,萬喜急得想罵娘。

自己這邊,五十多萬大軍整天高度緊張,時刻準備大戰,將士們的心理壓力大得不得了,反觀對面的青龍軍團的士卒,悠閒得不得了,就偶爾拉着部隊出來操練一下,雷聲大雨點小。

這一個月來,萬喜已經下達了六次準備全面迎戰的命令。

每一次,都是幹看着蒼軍把程序走完,然後又收兵回營。

別說底下面的士卒了,就是他這個統帥,也有點疲累了,感覺每次都像是例行公事一樣。

而這兩個月來,大軍消耗的糧草不計其數,五十萬大軍在前方駐紮,後面有三百萬民夫搬運糧草和輜重。

再拖上兩個月,糧草的消耗就抵得上一場滅國之戰了。

反觀對面的蒼軍,十三萬人的糧草,再加上三萬匹戰馬,全都由邵國提供糧草,後方有一條軌道,飛馳着一輛輛馬車,只需要少量的駕車人員,再加上押運的護糧兵,就可以解決後勤問題。

這就相當於,這場對壘中,楚國這邊是三百五十萬人在吃飯,而蒼國只有二十餘萬人吃飯的樣子,而且吃的還不是自己的。

其中的糧草消耗,就是十幾倍的差距!

更不要說,後方爲了準備戰爭,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了。

“什麼時候纔是個頭?”萬喜呢喃自語,作爲一個統帥,他壓力十分的大。

難道,就任由蒼國的這十幾軍隊,吊着楚國?

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第286章 論說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299章 軍備第397章第124章 圍城第478章 驚天鉅變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106章 伐鄭第104章 大蒼律令第595章 阮貴妃第522章 父與子第9章 利益分配第200章 戰爭前奏第526章 勾心鬥角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490章 留給陛下的時間不多了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422章 鑑賞進行時第110章 戰前巡營第97章 宮禁之變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238章 湯餅第336章 族議第215章 不平等條約第477章 楚皇入蒼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259章 三國使臣覲見第194章 皇見皇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554章 講個故事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33章 一箭雙鵰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65章 毓靈宮赴宴第132章 冬陽城陷落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65章 毓靈宮赴宴第220章 突變第171章 長春功與素女功第443章 楊鈞的變化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193章 軟禁?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105章 小太監第237章 獻俘大刑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92章 妙曦第70章 《周易》問世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284章 進擊的火鍋第328章 圍城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63章 論功行賞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473章 主動出擊第11章 戰爭賠償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262章第516章 互換質子第58章 商議戰略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509章 圍困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125章 伏擊第571章 秦堪的無奈第395章 不死不休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293章 晉皇態度第227章 拖油瓶第607章 大慶薨第164章 造紙廠和印刷廠第525章 魏晉會師第480章 女帝猜測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376章 拒絕邀請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88章 村長第89章 貪腐問題第591章 海軍構想第43章 積分的威力!第477章 楚皇入蒼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603章 太年輕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431章 遷都第324章 伊水城下
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第286章 論說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299章 軍備第397章第124章 圍城第478章 驚天鉅變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106章 伐鄭第104章 大蒼律令第595章 阮貴妃第522章 父與子第9章 利益分配第200章 戰爭前奏第526章 勾心鬥角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490章 留給陛下的時間不多了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422章 鑑賞進行時第110章 戰前巡營第97章 宮禁之變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238章 湯餅第336章 族議第215章 不平等條約第477章 楚皇入蒼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259章 三國使臣覲見第194章 皇見皇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554章 講個故事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33章 一箭雙鵰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65章 毓靈宮赴宴第132章 冬陽城陷落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65章 毓靈宮赴宴第220章 突變第171章 長春功與素女功第443章 楊鈞的變化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193章 軟禁?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105章 小太監第237章 獻俘大刑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92章 妙曦第70章 《周易》問世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284章 進擊的火鍋第328章 圍城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63章 論功行賞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473章 主動出擊第11章 戰爭賠償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262章第516章 互換質子第58章 商議戰略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509章 圍困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125章 伏擊第571章 秦堪的無奈第395章 不死不休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293章 晉皇態度第227章 拖油瓶第607章 大慶薨第164章 造紙廠和印刷廠第525章 魏晉會師第480章 女帝猜測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376章 拒絕邀請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88章 村長第89章 貪腐問題第591章 海軍構想第43章 積分的威力!第477章 楚皇入蒼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603章 太年輕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431章 遷都第324章 伊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