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鄒吉表面氣哼哼的,但是心裡卻是盤算開了。

的確,正如蒼國軍使所說,他麾下的這些將士們,早已經對他頗有微辭,一些公然反對的,也被他用各種理由撤了職。

興王登基之後,只要一封詔書,下旨解除他的統帥之權,恐怕第一個拿他開刀的,就是底下那些充滿怨念的將士了。

相反,寧王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僅僅因爲兩人在過去有酒肉交情,更重要的是有了蒼國和聯軍支持,寧王能夠與諸國對話。

這種支持,將轉化爲一種極強的朝堂力量,一旦兩方爭奪皇位,就能夠成爲一個非常強大的籌碼。

譬如,晉國要是想談判,那麼肯定是要順從諸國的意思,寧王就成了雙方溝通的橋樑。

“怎麼樣,大將軍是否考慮好,本使還要着急回去覆命,就不在這營中久呆了。”

“這個……此事關乎甚大,本將還要與麾下商討一二。”

“心腹……呵呵,恕本使直言,大將軍在這軍中還有心腹?所提拔起來的,不過是一些趨炎附勢的將領而已,將軍若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官位和地位說服,難道還怕不成?”

聞言,鄒吉沉默了。

所謂的與麾下商討,不過是他的託詞罷了,真正的原因還是無法下定決心。

“貴國,能確保寧王能登大寶麼?”

“能。我蒼國只與寧王商討諸國事宜。”

“若是事敗……”

“若是事敗,將軍可自立爲王,在晉國內擇一地而登位,我大蒼第一個承認。”

“當真?!”

鄒吉駭然變色,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大將軍還有別的選擇麼?恕某直言,如今之際只能信任我大蒼了,聽聞將軍對我大蒼多有了解,那些滅國之君都能容得下,難道還會誆騙你一員武將?”

鄒吉點了點頭,略微有點激動,立即下了決心:“……好!本將答應了,立即便下令,對寧王效忠!”

“爽快!如此某便覆命去了,只待將軍宣佈此事,我大蒼必有迴應。”

“貴使慢走。”

……

九月初五,鄒吉率領大軍,在營外集結,宣佈率領大軍北上勤王,效忠寧王。

九月初六,蒼國宣佈收到了晉國寧王的求和書,同時宣佈酌情考慮停戰事宜。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消息迅速傳播開來。

各國的反應不一,楚國、雲國、康國、莽國、曹國、蘭國都是非常支持的,開始尋思着議和之事。

魏國和阮國這兩個國家,則是沒有表態。

從戰果上來看,四國聯軍一直被堵在陳步關一帶,這一戰打下的土地很少,若是伐晉之戰就此結束,除了瓦解晉國的霸權外,得到的利益很有限,或者說無法做到利益的最大化。

按理說,他們是應該反對的。

可是爲什麼沉默不表態呢?

實在是戰績拿不出手,眼看着蒼國爲首的三國聯軍將晉城都攻下了,而自己這一邊,卻還被擋在重重關外,一次巨大的勝利都沒有,實在是丟人,不願意停戰都不好意思說。

再說了,他們也知道友軍的處境,堅守在晉城內,糧草緊張,隨時面臨着被勤王大軍圍攻和斷絕後路的危險,此時停戰是最穩妥的辦法。

大勢不可違。

同樣明白大勢不可違的,還有興王。

當初,能參與到爭奪皇位,證明他也是有過人之處的。

他非常明白當前國內民衆的厭戰情緒。

所以在寧王宣佈,要與聯軍議和的時候,他也同樣釋放出議和的意願。

九月十六日,鄒吉與麾下將近七十萬大軍,徹底的退出了徹國。

九月十七日,徹國皇帝宣佈投降。

九月十九日,青龍軍團入駐徹國,接掌了徹國的三十萬大軍,同時宣佈了蒼國朝廷的詔告,對徹國內的貴族與百姓的財產秋毫不犯,同時保障皇族的安全,不會追究三十萬徹國軍隊的責任。

這一個消息傳出,諸國震動。

誰也沒想到,這次的伐晉之戰,最先滅亡的竟然是徹國。

徹國雖然是小國,但是其地理位置很重要,不僅有浦水這一道天塹,更能直通到王畿之地,它既然已經對蒼國投降,那麼也就代表蒼國的軍隊,能夠進入到王畿之內。

這個消息,讓華溫奇很被動。

他非常明白一個道理,在當下晉國內一片議和的聲浪中,王畿之地是絕對保不住的。

不如,直接將王畿之內的大軍,調撥回國勤王,這樣反而更好。

九月二十六日,華溫奇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

他同時邀請了青龍軍團的大元帥衛忠全和楚國的大將軍屈貫,雙方一起到王畿京都商談事宜。

此舉,實乃誅心之舉。

衆所周知,在吳國生亂之後,莽國就退出了王畿中的大戰,楚軍大敗之後,舉傾全國之力,再次調撥了大軍進入到王畿作戰,如今兵力約莫在五十萬左右。

也就是說,王畿這一大片土地,也只有楚國與蒼國完成了佈局,有爭奪的能力。

華溫奇同時邀請兩國的統帥會面,就是故意如此,讓兩國來爭奪地盤。

結果也正如他所想,屈貫與衛忠全鬧得很不愉快,雖然沒有到劍拔弩張地步,但是誰也不退讓半步。

於是,事情的發展再一次回到了問題的原點——議和。

……

得知前線消息的楊沐,久久無語。

果然,那句話說得沒錯,戰爭就是政治的延續,雖然這個世界沒有“政治”這個詞,但是卻有一個非常廣泛的替代——邦交。

這一場仗,打着打着,最後還是得要邦交來收尾。

談判,這是必須要談的。

可是,該和誰談?

蒼國、楚國、康國、雲國,這四個出兵的國家,要求讓寧王登基,代表晉國參與談判。

阮國、魏國支持興王登基,代表晉國談判。

蘭國、曹國、莽國,這三個國家則是未曾表態,因爲無論是這兩者誰登上了晉國的帝位,對他們兩個國家的利益而言,都沒有什麼區別。

“這麼一說,就是沒得談咯?”

楊沐捏着阮國女帝的書信,喃喃了一句,拳頭捏得作響。

在這信中,阮國女帝的態度很強硬,甚至用撤兵相脅迫,要求楊沐顧全大局,讓興王平穩登基。

可是,這事楊沐怎麼可能答應?

“陛下,何必這麼大火氣,這兩人誰做皇帝又有什麼關係呢。”

一旁,妙曦纖纖小手伸了過來,一邊給楊沐捏着肩,一邊寬慰。

“去去,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麼。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晉國縱使丟掉了霸主之位,也還是一個大國,若是讓興王登基,日後就倒向了阮國一方,豈不是爲了蒼國豎立了一個大敵?”

“有這麼嚴重嘛……”

“當然。”楊沐非常嚴肅,道:“你一直跟在朕的身邊,也應該知道朕經常拿上古之時的典故說事,話說那個時期,就因爲一個半島之地,引得當時的兩大勢力角逐,爲的就是今後百年間的戰略格局,是一步很重要的棋。”

“阮國皇帝既然要撤兵,就讓她撤好了,少它一個也不少。”

“不能這麼說,阮國一旦撤兵,晉國西境再無壓力,讓我三國聯軍如何自處?”

“那……”

“好了,你也不需要懂這麼多,好好給朕捶背,晚上再賞你一頓飽的。”

第180章 炎國第599章 舊戲重演第574章 莽軍士氣第591章 海軍構想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127章 援軍覆滅第340章 工業污染第489章 楚瓊第451章 沒有資格的楚國商隊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526章 勾心鬥角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492章 運兵船第31章 奇人軍師第321章 深夜探討第306章 渡河戰役打響第315章 兩路夾擊第83章 登記造冊第64章 胡駭的遭遇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476章 爭辯第76章 鍊鋼法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599章 舊戲重演第54章 申城之戰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405章 宮中有變第616章 擴散第29章 顧接不暇第423章 身份曝光第231章 大混亂!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151章 後宮等級第468章 屈丹的茫然第34章 再次沸騰!第201章 將帥謀算第359章 阮國女帝與天子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542章 重創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360章 跪下第339章 伐晉終結第532章 紅衣大炮第442章 天子璽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257章 入宮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68章 補償第486章 雲國大亂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333章 牆倒衆人推第6章 攻心之計第31章 奇人軍師第569章 謀劃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521章 兩皇談心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124章 圍城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385章 深夜有事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399章 吳邵之策第9章 利益分配第306章 渡河戰役打響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377章 工業城第549章 筵席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15章 政令推行第44章 構築營寨第302章 佈局出兵第523章 蒼國很好欺負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262章第86章 路見不平第114章 義軍第328章 圍城第427章 大宏王朝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207章 敗逃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493章 蒸汽運兵船第463章 碾壓第550章 筵席爭論
第180章 炎國第599章 舊戲重演第574章 莽軍士氣第591章 海軍構想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127章 援軍覆滅第340章 工業污染第489章 楚瓊第451章 沒有資格的楚國商隊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526章 勾心鬥角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492章 運兵船第31章 奇人軍師第321章 深夜探討第306章 渡河戰役打響第315章 兩路夾擊第83章 登記造冊第64章 胡駭的遭遇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476章 爭辯第76章 鍊鋼法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599章 舊戲重演第54章 申城之戰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405章 宮中有變第616章 擴散第29章 顧接不暇第423章 身份曝光第231章 大混亂!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151章 後宮等級第468章 屈丹的茫然第34章 再次沸騰!第201章 將帥謀算第359章 阮國女帝與天子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542章 重創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360章 跪下第339章 伐晉終結第532章 紅衣大炮第442章 天子璽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257章 入宮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68章 補償第486章 雲國大亂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333章 牆倒衆人推第6章 攻心之計第31章 奇人軍師第569章 謀劃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521章 兩皇談心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124章 圍城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385章 深夜有事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399章 吳邵之策第9章 利益分配第306章 渡河戰役打響第466章 轟動天下第377章 工業城第549章 筵席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15章 政令推行第44章 構築營寨第302章 佈局出兵第523章 蒼國很好欺負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262章第86章 路見不平第114章 義軍第328章 圍城第427章 大宏王朝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207章 敗逃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493章 蒸汽運兵船第463章 碾壓第550章 筵席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