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遠交近攻

曾十三所列舉出的前三點,不就是昨天他與兩位丞相重點討論的問題麼?

至於第四點,那就是前瞻了。

通貨膨脹,這是楊沐從很久以前就開始忌憚的東西了。

再多的銀子,如果不能兌換成實打實的國力,堆在倉庫裡又能有什麼用?

在中國的歷史上,統治者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就算是大一統的王朝,在不同的時期,銀子的購買力也是不同的,有的時候甚至是天差地別。

統治者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推出過很多強有力的舉措。

其中比較的有名的,比如漢武帝時期的五銖錢,明朝時期的大明寶鈔,這些都是官方爲了穩定金融秩序而做出的努力。

不同的是,五銖錢成功的穩定了西漢的市場局面,而大明寶鈔,卻因爲不懂得通貨膨脹的道理,最後成了廁紙一般的存在。

如今的蒼國,若是要消除這種境外錢財流入的影響,就只有一種辦法。

那就是放棄銀本位制。

所謂的銀本位制,就是以白銀爲本位貨幣的貨幣制度,楊沐以前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曾經瞭解過世界的貨幣史。

總的來說,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地充當本位貨幣。

但在充當貨幣商品方面,黃金遠勝於白銀,隨着經濟的發展,銀本位制先是過渡到金銀複本位制,然後又爲金本位制所取代,到了十九世紀末的時候,隨着白銀採鑄業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白銀價值不斷降低,金銀之間的比價大幅度波動,影響了經濟的發展,除了中國以外,各國先後放棄了銀本位制。

而在中國,白銀自漢代就逐漸成爲貨幣金屬,到了宋代開始流行,明代的時候就已經貨幣化,中國真正成爲用銀之國。

但是,實行的是銀兩制,滿清末年,正式採用銀本位,名爲大清銀幣,但市面上銀元和銀兩仍然並用。

後來,國民政府實行所謂的幣制改革,宣佈廢止銀本位。

總之,白銀作爲一種貨幣的使用,是受到其產量的影響的,白銀價格的起伏不穩,加之體重價低不適合鉅額支付,因而不同的國家先後放棄銀本位制。

如今的蒼國,就處在這樣一個外界白銀,造成本國市場的一個混亂狀態。

放棄銀本位制,改爲發行紙製貨幣,是大勢所趨。

就如同地球上的二戰之後,形成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將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也就是說美元成了一種另類的黃金,美聯儲就成了一個巨大的黃金礦,可以根據本國的金融市場情況和外匯儲備,調整美元的市場流通,相當於扼住了各國經濟的脖子。

這個道理,可以從歷次金融危機中看出來,美國自己的犯的錯誤,總是可以通過美元將危機轉移到其餘的各國身上,比如瘋狂的印製美元,加息等等……

可以說,如果蒼國能夠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貨幣體系,便能夠通過貨幣的信用方式,增強對民間的統治,加強對國家整體經濟的宏觀調控。

如果,能夠更進一步的,通過商務部和民間的各項貿易,讓各國都接受這套貨幣制度,那麼蒼國就將捏住了一張神主牌,在經貿上登上了霸主的位置。

當然,這只是楊沐的設想。

最起碼現在說出來,朝臣們肯定是不會相信的。

“不知道,孔尚賢能不能接受這種理論。”

楊沐心裡一念而過,心裡也不是很有把握,孔尚賢就算再怎麼會處理國政,終究也受制於時代和思想。

咦,這個叫曾十三的,既然能察覺到這一點,不知道能不能理解呢?

想到這裡,他將目光投向了曾十三,道:“人有痼疾,不可諱疾忌醫,不妨開一個藥方,在朝會上討論一二。”

有此一言,大殿便頓時平靜下來。

陛下尚且不忌諱這些話,做臣子的有什麼好說的?

“謝陛下。”

曾十三拜道:“消弭此四點,可有三策。其一,明法固本。當此之時,我大蒼應當在恪守舊法的同時,再推出新政,鼓勵百姓多加開墾田地,加速貨物流通。若得如此,三年之期,我大蒼必將迎來第二次國力大漲的浪潮,舉國奮進。”

“好!”

“沒錯,此舉倒是不錯。”

“陛下的之新政變法,是我大蒼崛起之基石,應當再加推進。”

一時間,舉殿大臣便是一片附和之聲。

“其二,便是改革府兵制度,各地安設常駐軍團,將邦交與戰事,合爲一體。”

合爲一體?

衆臣都不是愚蠢之人,自然一下子捉摸住了曾十三話中的關鍵。

“合爲一體?究竟何意?”範宏濟轉過身,問了一句。

“敢問諸位,自大禮王朝衰落以來,大戰數以千計,破城不計其數,諸國各自攻伐,兼併無數。但是,自從伐晉之戰以來,卻只有徹國被我大蒼所滅,其餘的各國疆域卻並無大盈大縮,大國還是大國,小國還是小國,微臣私以爲,無外乎局勢而已。”

“如何局勢?”

“現如今,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疆域都非一戰可敗了!百年前,很多國家一國的軍隊,也就三四萬而已,一戰即敗得乾乾淨淨,國家三五日就可被踏平吞併,而今存世的諸國卻不同,大國之間的戰爭動輒百十萬,不是一戰就可以攻滅的,後勤糧草消耗無數,不是一國能夠承受。”

曾十三說着,又道:“自伐晉之後,將形成一個定則,即是城破取財,戰勝還兵,打來打去,你還是你,我還是我,皆不會打到根本。何謂戰爭之根本?無非就是土地和民衆。田土之大小,民衆之多寡,這纔是國力之根基。”

“說得沒錯。”

“很有道理。”

“大國之戰,哪怕是強如晉國伐魏,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頓時,舉殿大臣也不約而同地點頭。

“可有對策?”

楊沐思索良久,也問了一句。

“打壓鄰國,與阮魏等國爲善,開疆……”

“等等,慢點說。你的意思是……遠交近攻?”楊沐脫口而出。

“陛下……亦有此想法?”

曾十三眸子一亮,神采四溢,驚喜的望向了龍椅上的楊沐。

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140章 大勢已去第543章 神威第367章 諸國皇帝的震撼第523章 蒼國很好欺負第99章 現身第166章 銀票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93章 吮吸毒素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152章 聰明的女子第566章 勸降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446章 交易(上)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392章 矛盾第423章 身份曝光第327章 國師第131章 投石車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245章 軍制與產能第327章 國師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324章 伊水城下第328章 圍城第369章 閱兵進行時(一)第59章 會面第518章 火藥?第543章 神威第512章 撤退吧?第422章 鑑賞進行時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79章 毒瘤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272章 亂局第109章 爲蒼國之崛起而讀書第583章 阮軍敗第79章 毒瘤第273章 新版投石車第31章 奇人軍師第484章 抉擇第317章 震撼和疑惑第10章 強推政令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188章 會盟之期第607章 大慶薨第321章 深夜探討第6章 攻心之計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5章 甕中捉鱉第411章 戰後發展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第463章 碾壓第208章 死志第503章 戰書第128章 皇子府邸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315章 兩路夾擊第59章 會面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153章 往上爬第80章 熱鬧的上官府第528章 兩軍同攻第52章 罪俘第425章 被擒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487章 雲國皇帝駕崩第247章 合議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617章 降!第162章 封地和報紙第566章 勸降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596章 開闢戰場第120章 鄭軍後撤第126章 連弩顯威第493章 蒸汽運兵船第285章 火鍋外交第544章 撤退?潰逃!第467章 身份不夠第346章 天子之劍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141章 馳援?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32章 魚得水第41章 投名狀第156章 老嬤嬤第314章 親臨前線第162章 封地和報紙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54章 申城之戰第229章 摧枯拉朽
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140章 大勢已去第543章 神威第367章 諸國皇帝的震撼第523章 蒼國很好欺負第99章 現身第166章 銀票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93章 吮吸毒素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313章 驚天之變第152章 聰明的女子第566章 勸降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446章 交易(上)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392章 矛盾第423章 身份曝光第327章 國師第131章 投石車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245章 軍制與產能第327章 國師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324章 伊水城下第328章 圍城第369章 閱兵進行時(一)第59章 會面第518章 火藥?第543章 神威第512章 撤退吧?第422章 鑑賞進行時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79章 毒瘤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272章 亂局第109章 爲蒼國之崛起而讀書第583章 阮軍敗第79章 毒瘤第273章 新版投石車第31章 奇人軍師第484章 抉擇第317章 震撼和疑惑第10章 強推政令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188章 會盟之期第607章 大慶薨第321章 深夜探討第6章 攻心之計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5章 甕中捉鱉第411章 戰後發展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第463章 碾壓第208章 死志第503章 戰書第128章 皇子府邸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315章 兩路夾擊第59章 會面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153章 往上爬第80章 熱鬧的上官府第528章 兩軍同攻第52章 罪俘第425章 被擒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487章 雲國皇帝駕崩第247章 合議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617章 降!第162章 封地和報紙第566章 勸降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596章 開闢戰場第120章 鄭軍後撤第126章 連弩顯威第493章 蒸汽運兵船第285章 火鍋外交第544章 撤退?潰逃!第467章 身份不夠第346章 天子之劍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141章 馳援?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32章 魚得水第41章 投名狀第156章 老嬤嬤第314章 親臨前線第162章 封地和報紙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54章 申城之戰第229章 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