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鍊鋼法

陳佑在一邊點頭迎合,額頭上的汗珠卻是越來越濃密。

皇帝陛下不滿意,豈不就是對他陳佑不滿意?

“你們冶鐵的地方在哪裡?”楊沐找了一下,整個工部建造在外廷中,當然是不可能在皇宮裡冶鐵的,那麼肯定是將一部分特別的器物拿到這裡來進行加工。

陳佑連忙道:“回稟陛下,工部各司監,在本署之外都有一個下級衙門,一些低賤的活計,就交由下級衙門做完,然後再送進工部本署,其實大部分的工匠都是沒有資格進入到本署的,今天的幾個製作兵器的工匠只是寥寥幾個。”

“朕上次看到,衛忠全大將軍手裡寶劍,鋒利無比,那是如何鑄造出來的?”楊沐好奇問道。

陳佑恍然大悟:“原來陛下說的是衛將軍的寶劍,那柄劍乃是我蒼國第一鐵匠歐冶所鑄,在鐵礦中加入了一些其他的金屬,然後經過十幾次錘鍊,最終才鑄成那等利器,但是製作起來太過於複雜,也不知道摻雜多少合適,所以並沒有大批量生產,每年鑄造出兩三柄寶劍,都被一些將軍和禁衛取走了。”

“成分……”楊沐眼睛一亮,在鐵中摻雜其他的金屬,那不就是催化劑嗎?使鐵中的含碳量分佈均勻,經過多次捶打煉出雜質,這不就是滲碳鍊鋼法嗎?

或許,這種技藝還不成熟,煉出的也不是真正的精鋼,但是已經比生鐵高級太多了!

兵器和裝備的先進程度,對一支軍隊來說太重要了,想象一下,當敵人祭出銀光閃閃的寶劍,己方拿着生鏽的鐵疙瘩,對砍在一起,誰會贏?

一柄好的兵器,往往在戰場上能夠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以寡敵衆都不是問題。

而讓他更感興趣的是那個叫做歐冶的鐵匠,能夠發現這種方法,並且不斷的探究實驗,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所欠缺的只是系統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支持。

要知道,目前的冶鐵工藝中,鐵中都會無可避免的摻雜一定的碳,而鍊鋼最主要的就是去處雜質,調整碳的含量,目前的鐵匠們基本靠效率低下的煅打,別的國家有沒有發明炒鋼之類的技術他不知道,但是目前的蒼國來說,是絕對沒有的。

緊接着,楊沐讓陳佑等人帶領着,來到了城外的冶煉工棚。

所謂的工棚,就是軍器監在城外的下級衙門,是工匠們幹活的地方。

從遠處看,其實就是一間間簡陋的土屋子,裡面擺放着鑄鐵用的火爐、鐵架子,以及一些相應工具,比如火鉗等等。

一行人聲勢浩大,自然是吸引了工棚中的人注意,當得知是皇帝陛下和尚書大人駕臨之後,立即慌亂起來,不知所措。

陳佑下令,讓他們一切如常,然後領着楊沐,開始在工棚各處參觀。

隨意在一間工棚處停下,只見一位鐵匠正在錘打鐵鐵胚,將其鑄造成矛頭的模樣。

或許是因爲有大人物在邊上觀看,鐵匠很緊張,高舉鐵錘的手有些顫抖。

見此,陳佑提醒那名鐵匠道:“繼續。”

那名鐵匠點點頭,旋即又是一錘一錘地敲打架子上的鐵胚。

看了一陣子後,陳佑又領着往工棚深處走,旁邊一排排禁衛開道,警惕的看着四周,防止什麼不測。

一段時間之後,楊沐對這工棚也有些一些簡單的認識。

窮!

是的,在參觀完整個工棚後,讓楊沐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軍器監鑄造司署簡直窮地叮噹響,堂堂一個國家機構,就像是一個打造農具的鐵匠鋪一樣。

楊沐簡直難以想象,蒼國兩萬士卒的裝備,竟然是出自這樣一個簡陋的地方。

用粗製濫造來形容都不爲過!

饒是楊沐早有準備,心裡預算出一筆銀子投資軍器,也被這樣艱苦的條件給怔住了。

說得好聽點,軍器監是工部下面的一個司監,但實際上就是一個給兵部打工的作坊,還要天天看戶部的臉色,鐵礦、木頭、煤炭等,都要受制於人。

環境是這樣的簡陋,那工匠們的薪資肯定就可以想象了,比普通種地的平民好不了多少,微薄的餉銀,估計也就只夠維持溫飽。

又看了一陣,楊沐搖搖頭,皺眉說道:“陳尚書,朕看了這一圈下來,有些失望。你工部是全國的基礎用具和軍隊戰鬥力的保障,爲何工作條件如此簡陋?那些土坯工棚,爲何不改成青磚石瓦的房子。”

聞言,陳佑臉上浮現出惶恐之色,連忙解釋道:“陛下恕罪,實在是工部的錢財太過緊張,大家恨不得一個銅板掰成兩半花,等今日一回去,臣就與戶部申請,看能不能撥放一筆款項,修葺房屋。”

“不必了,朕今日就是爲此而來,會從國庫中撥款五萬兩給你工部,其中三萬兩用於軍器監……不過,這筆銀子不是給你們這樣花的,要按照朕的設計來。”

“還請陛下明示。”陳佑一聽有十萬兩的銀子,頓時大喜過望,至於陛下是什麼設計……只要有錢,什麼事不能幹?

楊沐點點頭,叫沈安取來了木炭,鋪開一張粗糙的大紙張,在上面畫了起來。

炒鋼法!

炒鋼工藝約在西漢中晚期就出現了,是一種半液態冶煉,它以生鐵爲原料,把生鐵加熱到液態半液態後,利用鼓風中的氧使生鐵脫碳到鋼和熟鐵的成分範圍,冶煉過程中要不斷地炒動金屬,所以也叫做炒鋼法。

而楊沐所畫的,主要就是炒鋼爐,是一個缶形小坑,內塗耐火泥,築爐於地面以下,狀如缶形或直筒形,爐口與地面平直,冶煉時先放木炭,後放生鐵,上面再蓋以煤末,之後再點火、送風、封閉爐口,生鐵接近熔化時,啓開爐口,用鐵棍或木棍不斷地攪動金屬,隨着炒煉之進行,碳分不斷降低,金屬熔點升高,便粘結成一個海綿狀固體塊,之後夾出錘擊,排除夾雜,並賦予一定形狀,便是炒煉產品。

這是一種單室炒鋼法,設備簡單,是目前蒼國工匠們最容易學習的一種方法,熟練掌握之後,可以再向灌鋼,甚至高爐液態鍊鋼過渡。

可以說,這一張圖紙,直接讓整個蒼國的鋼鐵行業跨進另一個時代,鋼是工業之母,接下來一些改革就會容易很多。

然後,楊沐再在上面寫上了一些訣竅,召見了一些工匠,特別是歐冶等人,詢問一些情況,包括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誰知,這十幾個工匠非常的窘迫緊張,結結巴巴,口齒都不清楚,他只好作罷,尋思着今天晚上寫上一些鍊鋼制模的方法,提高鍊鋼質量和兵器打造效率。

當然,要想馬兒跑,得讓馬吃草,楊沐頒佈了制度,只要他們能夠將圖紙上的東西打造出來,並且成功鍊鋼,就賜予三星爵民,賞銀百兩。

這一下,直接讓鐵匠們大喜,千恩萬謝。

第162章 封地和報紙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484章 抉擇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431章 遷都第152章 聰明的女子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41章 投名狀第521章 兩皇談心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548章 君臣討論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114章 義軍第6章 攻心之計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259章 三國使臣覲見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79章 毒瘤第494章 投降共識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118章 出征!第389章 會盟之日第497章 楚國徹底滅亡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159章 加徵和改革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489章 楚瓊第75章 巡視工部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475章 楚國窘境第242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40章 大勢已去第173章 醒來第86章 路見不平第503章 戰書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470章 大運河第155章 諾妃有身孕了第118章 出征!第23章 失職領罰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237章 獻俘大刑第70章 《周易》問世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290章 劍擊比試第263章 暗棋第291章 賭注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184章 燭光晚餐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247章 合議第86章 路見不平第19章 解惑陽謀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543章 神威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360章 跪下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第158章 奴隸稅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229章 摧枯拉朽第325章 糟糕的消息第85章 落魄母子第18章 二桃殺三士第99章 現身第98章 叛軍入宮第238章 湯餅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111章 可願歸順?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583章 阮軍敗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517章 兩國結盟第80章 熱鬧的上官府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517章 兩國結盟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433章 混戰開始第335章第63章 論功行賞第365章 募兵制第134章 貴族的議和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
第162章 封地和報紙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484章 抉擇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431章 遷都第152章 聰明的女子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41章 投名狀第521章 兩皇談心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548章 君臣討論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114章 義軍第6章 攻心之計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259章 三國使臣覲見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79章 毒瘤第494章 投降共識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118章 出征!第389章 會盟之日第497章 楚國徹底滅亡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159章 加徵和改革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489章 楚瓊第75章 巡視工部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475章 楚國窘境第242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40章 大勢已去第173章 醒來第86章 路見不平第503章 戰書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470章 大運河第155章 諾妃有身孕了第118章 出征!第23章 失職領罰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237章 獻俘大刑第70章 《周易》問世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290章 劍擊比試第263章 暗棋第291章 賭注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184章 燭光晚餐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247章 合議第86章 路見不平第19章 解惑陽謀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543章 神威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360章 跪下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第158章 奴隸稅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246章 壓力釋放第229章 摧枯拉朽第325章 糟糕的消息第85章 落魄母子第18章 二桃殺三士第99章 現身第98章 叛軍入宮第238章 湯餅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111章 可願歸順?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583章 阮軍敗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181章 諸侯會盟第517章 兩國結盟第80章 熱鬧的上官府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517章 兩國結盟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433章 混戰開始第335章第63章 論功行賞第365章 募兵制第134章 貴族的議和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