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訪問武國

最終,孟火還是沒能找到更好的辦法,在孤立無援死守和撤退保存實力之間,他選擇了後者。

消息傳出,引來無數唏噓。

雲國爲了這塊地盤,費了多大的勁?可謂是處心積慮挑動與楚國的戰爭,還兩次挫敗楚國主力,然後又牢牢拖住了大批的楚軍。

對於滅楚的貢獻,可謂是最大的。

蒼國,只不過是在後期用巧妙手段,憑藉裝備與手段,才一路高歌猛進,撿了個大便宜。

相比於蒼國來說,雲國更加需要擴張,更加需要土地。

這就好比是,一個十分飢餓的漢子,剛剛嚥下一口肉,又被人活生生的打得嘔吐了出來。

蒼國的朱雀軍團,這是在雲國的身上,剜下了一塊肉呀!

當然,雲國失地,被打回原形,這並不讓人意外,因爲朱雀軍團一戰擊敗雲國大軍的消息,早已經傳遍了諸國。

戰敗一次,肯定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

丟失土地,是雲國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諸國所關心的,並不是雲國戰敗,而是重騎兵!

作爲過去的一年裡,風頭最盛的一個兵種,重騎兵是諸國最爲重視的兵種,比之當初的騎兵還要重視。

道理很簡單,輕騎兵就已經非常厲害了,那麼能夠輕易戰勝輕騎兵的重騎兵,豈不是更加厲害?

從蒼國購買重騎兵,甚至被提上了各國的第一要務。

在蒼國覆滅楚國之前,各國都從蒼國的商務部,下了大量的訂單,最少的範國都下了五萬套的訂單,而讓人意外是武國,出強敵環伺的考量,竟然下了大決心,幾乎搬空了國內近半的糧食和生鐵儲備,訂下了二十萬套重騎兵裝備。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期望?

相當於,武國把整個國家的希望,整個國家的未來,能不能改變命運……所有的一切,都寄託在了這批重騎兵的上面!

本來,各國都還在期待,裝備重騎兵後,怎麼獲取最大的利益,該怎麼去碾壓對手,需不需要再多購買一批……反正,諸國之間發展重騎兵之風,已經到了愈演愈烈的事態,就像是一場軍備競賽。

更讓人吐血的是,時至今日,蒼國都還只是交付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裝備,大部分裝備都因爲契約上的時間沒到交付時間,加上各國對蒼國宣戰,暫時架在那裡,沒有一個好的處理辦法。

當然,對於這一批裝備,蒼國的商務部也做出了表態,戰爭與貿易無關,就算是各國對蒼國宣戰,那些重騎兵裝備,也一件都不會少。

這是何等的諷刺?

假如這是重騎兵在戰場上,能夠稱雄稱霸,蒼國會將之交付給各國嗎?

肯定不會!

就是因爲,它對蒼國沒有威脅,甚至說是蒼國嘴裡的肥肉,所以蒼國纔會這般肆無忌憚,等於是在大聲地告訴大家,我不怕什麼重騎兵,給你也無妨,你要是派他們到戰場上送死,我們也笑納。

頓時,各國是有苦說不出。

特別是武國,本來就國力虛弱,耗盡了大半的國庫底蘊就是爲了打一次漂亮的翻身仗,不再被阮國和魏國欺凌,可是沒想到,變故這麼突然,那二十萬套重騎兵裝備,就要等同於一堆廢銅爛鐵!

畢竟,蒼國有能力抓住重騎兵的弱點,其餘的各國也能呀!

眼下,各國都已經通過一些途徑,打聽到了雲國重騎兵戰敗的原因,聽起來似乎也沒什麼技術含量,這些剋制重騎兵的方法,是非常有用的。

武國君臣的心就像是一下子,從雲端跌落到了谷底。

不過,讓武國君臣十分意外的是,就在消息傳開後的幾天,蒼國便派出了使臣來訪。

這次來武國的使臣有些特別,乃是外交部的尚書——嚴華!

這意味着什麼?

嚴華作爲一部尚書,地位僅僅在兩位丞相之外,尤其是在邦交方面,那是絕對的一把手。

可以說,他若是出使武國,那麼他的地位,代表的就完全是蒼國皇帝的意志,轉達的是第一手的蒼國皇帝旨意。

這一下,可把武國君臣給高興壞了,蒼國重臣來訪,帶來的十有**,是好消息無疑了。

而恰恰,武國最需要的,也就是好消息。

總之,事情出現了轉機!

實際上,嚴華這次出訪武國,是花了很大一番功夫的。

由於阮國和魏國已經對蒼國宣戰,所以嚴華並不能直接從兩國取道,而是從晉國再經過魏國的邊境,從沙漠地帶穿越而過。

當然,這也是得到了魏國默許的結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六國共同攻伐蒼國是大計,在沒有發動全面戰爭之前,魏國並不想當出頭鳥,只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再說嚴華,此次出訪武國的確是身負重命,如今的諸國只有晉國和武國沒有對蒼國宣戰,前者是出於戰略考量,隨時都有可能對蒼國宣戰。

但是後者,卻是蒼國的天然盟友。

因爲,武國夾在阮國和魏國中間,是兩個國家都想要吞併的對象,恰巧蒼國又不與它爲鄰。

至少,只要蒼國沒有吞併晉國和魏國,兩國就不會爲鄰。

而吞併這兩個國家……

簡直不敢想象!

若是真有這麼一天,蒼國也就不是武國能抵抗的了。

所以,與蒼國交好,對於武國來說,利是遠遠大於弊的。

這就是遠交近攻的最大意義所在。

哪怕,明知道蒼國的目的也不純,但是出於國家利益的考量,武國會同意蒼國結盟。

這就是兩國結盟的基礎,楊沐就是料定了武國有這個意向,所以纔會派出嚴華這個最高級別的外教使臣出使。

當然,楊沐也給了嚴華一些特權,譬如可以允諾一些武器裝備和條件,化解武國的擔憂。

要想馬兒跑,馬兒得吃草,哪怕是蒼國再強大,一點好處都不給武國,那麼這個盟結得也不牢靠,雙方之間也沒什麼信任。

而嚴華此次,帶來的好處可以稱得上是非常有誠意。

第256章 錦衣衛的干涉第538章 雲國滅亡第517章 兩國結盟第18章 二桃殺三士第563章 貨幣戰收穫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112章 內情第102章 叛亂之後第156章 老嬤嬤第93章 吮吸毒素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132章 冬陽城陷落第489章 楚瓊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405章 宮中有變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68章 補償第112章 內情第458章 重騎兵!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51章 後宮等級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247章 合議第395章 不死不休第397章第431章 遷都第409章 皇帝愛聽故事?第602章 浩蕩大勢第119章 襲營第551章 殺使臣第419章 影響第194章 皇見皇第458章 重騎兵!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207章 敗逃第414章 應對第239章 姓氏秘辛第541章 炮彈?天雷?第82章 賣個人情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14章 第一道政令第46章 夜襲之前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第227章 拖油瓶第574章 莽軍士氣第370章 閱兵進行時(二)第334章 興王與寧王第520章 軍中謠言第446章 交易(上)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51章 奔襲糧草第114章 義軍第236章 惶恐的王膺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454章 楚皇的憤怒第189章 抵達晉國第198章 邦交第119章 襲營第374章 營中兵法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318章 不知情的萬喜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182章 霸主之爭第272章 亂局第526章 勾心鬥角第139章 撒錢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308章 成功第30章 談判結盟第281章 對策第478章 驚天鉅變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43章 抉擇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191章 繁華晉城第197章 諸國伐魏第54章 申城之戰第109章 爲蒼國之崛起而讀書第566章 勸降第137章 座上賓與階下囚第389章 會盟之日第375章 女帝的興趣第617章 降!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538章 雲國滅亡第67章 太極第105章 小太監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402章 邵國皇帝的求救第112章 內情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
第256章 錦衣衛的干涉第538章 雲國滅亡第517章 兩國結盟第18章 二桃殺三士第563章 貨幣戰收穫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112章 內情第102章 叛亂之後第156章 老嬤嬤第93章 吮吸毒素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132章 冬陽城陷落第489章 楚瓊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405章 宮中有變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68章 補償第112章 內情第458章 重騎兵!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51章 後宮等級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304章 百萬晉軍南下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247章 合議第395章 不死不休第397章第431章 遷都第409章 皇帝愛聽故事?第602章 浩蕩大勢第119章 襲營第551章 殺使臣第419章 影響第194章 皇見皇第458章 重騎兵!第292章 令人忌憚的楚皇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207章 敗逃第414章 應對第239章 姓氏秘辛第541章 炮彈?天雷?第82章 賣個人情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14章 第一道政令第46章 夜襲之前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第227章 拖油瓶第574章 莽軍士氣第370章 閱兵進行時(二)第334章 興王與寧王第520章 軍中謠言第446章 交易(上)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51章 奔襲糧草第114章 義軍第236章 惶恐的王膺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454章 楚皇的憤怒第189章 抵達晉國第198章 邦交第119章 襲營第374章 營中兵法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318章 不知情的萬喜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182章 霸主之爭第272章 亂局第526章 勾心鬥角第139章 撒錢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308章 成功第30章 談判結盟第281章 對策第478章 驚天鉅變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43章 抉擇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191章 繁華晉城第197章 諸國伐魏第54章 申城之戰第109章 爲蒼國之崛起而讀書第566章 勸降第137章 座上賓與階下囚第389章 會盟之日第375章 女帝的興趣第617章 降!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538章 雲國滅亡第67章 太極第105章 小太監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402章 邵國皇帝的求救第112章 內情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