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這些小國家的賠款,大多是賠償給其餘小國的,佔了總數的一半有餘。

這也無可厚非,畢竟九個小國的財力是很有限的,加起來都還沒有一個晉國富庶。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賠款並不是湊到一起劃分給各個國家,而是劃分給周圍的那些勝利的小國。

從金額上來看,各大戰勝國都獲得了一定的利益,比如武國就獲得了一千萬兩白銀的賠款,相當於其國內兩年多的賦稅結餘,而當初的付出,只有區區不到兩百萬兩而已。

一直炎國,因爲在大戰後期支援了蒼國五十萬石軍糧,也獲得了五百萬兩的賠款,獲利何止十倍!

小國的賠款問題商議完畢,就到了主要的晉國了。

晉國的富庶,在整個大禮王朝都是有名的。

自古以來,晉國所佔的廣大地區,水系發達,是盛產糧食的地方,礦產豐富,自從晉國吞併各國以後,就獨佔了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國力強橫,足以支撐起源源不斷的大戰。

所以,到了賠款的時候,晉國一下子成了當之無愧的大戶,幾番商討下來,一共需要付出八千多萬兩。

聽起來,似乎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如果把那些失地撇除在外,那麼被瓜分過後的晉國,負擔就非常之大了。

且不說其餘的國家如何,就說蒼國,就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賠款,總計五年還清的賠款,一共高達兩千多萬兩。

這個賠款數額,是根據出兵人數與傷亡兩個因素一起確定的,蒼國出兵人數雖達到了將近百萬,但是整體傷亡並不是很高,所以也兩千多萬兩的數額,倒也正常。

由於時間有限,後續的計劃只是暫緩了下來,留待明日再議。

待散場之後,各國皇帝陸陸續續回到了行宮。

只有阮國女帝與邵國皇帝,慢吞吞的留了下來。

果不其然!

楊沐暗自偷笑,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前者是食髓知味,在不勝簪的藥力下,對他難捨難分,並且在生理本能的驅使下,不自覺地留了下來。

而後者,則是國家利益。

很明顯,眼下的蒼國是邵國的唯一希望,邵國皇帝緊緊抓着蒼國這根救命稻草,此時表現得急不可耐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你還沒有回去?”

楊沐看着阮國女帝,似笑非笑。

“你管得着麼。”

阮國女帝一副冷淡的樣子,沒給他好臉色,轉身對身邊幾個侍女低說了一聲。

“陛下,這……”

聽了她的話,爲首的侍女很是遲疑,頗有爲難之色,而後警惕的看了楊沐一眼,雖然一句話都不說,但是其中的警惕之意不言而喻。

把我當賊一樣防麼?

楊沐心裡裡暗暗不爽,他知道,這些人都是阮國女帝的貼身侍女,肯定是心腹中的心腹,昨晚發生的事情肯定是知道一二的,或許昨天皇后與妙曦二人在擄人的時候,還將她們制服,這個時候表現出一些敵意,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什麼時候幾個侍女,也敢給皇帝臉色看了?

當即,楊沐的臉色就掉了下來,變得十分難看,重重地哼了一聲,對沈安使了一個顏色。

立即,沈安從楊沐的側面衝了出來,拂塵一抖,直接攻向了幾個侍女。

“嘭!”

一聲悶響,爲首的侍女直接飛了出去,後退了十丈有餘,直接靠在一張案几上,頗爲狼狽。

楊沐的眉頭皺了一下。

怎麼說,他也不是以前那個什麼都不懂的武學小白了,一眼就看出來,這個侍女的武功其實並不比沈安弱,在對招之前,也有足夠的準備時間,可以看出整個過程中,侍女根本沒有抵抗的心思。

顯然,她是在忍讓。

當然,承受這一擊的阮國侍女並未受太重的傷,只是咳嗽了幾聲,就再次站起身來。

楊沐明白,這是作爲一個侍女的基本素養,沒有皇帝的授意,不可因爲任何的己身因素,貿然做出什麼有深意的行爲。

因爲,在外人看來皇帝身邊的貼身之人,就代表着皇帝本身的態度,一旦造成了誤解,那就是無法挽回的後果。

“真是沒勁,朕想找個機會懲罰一下幾個侍女都不可能了,實在是太無趣了。”

無趣,這是楊沐心裡最直接的想法。

身爲帝王,特意爲難幾個侍女那就太沒勁了,其實他也有一些旁敲側擊的意思,想要探一探阮國女帝的虛實。

“陛下萬乘之尊,何必爲了一點點小事動怒,朕留下來是要商討會盟中的幾處大事,可沒時間在這裡乾耗。”

喲!

還挺傲!

楊沐怎麼能不知道阮國女帝的真實想法,他非常理解這種表面上的傲氣,只是一種在外人面前的堅強掩飾罷了。

或許,她以前並不是這樣,但是當久了皇帝,或多或少都會沾染這種上位者的氣息。

上位者,就該是高傲的。

楊沐也是上位者。

所以,他也有自己的高傲。

於是,乾脆就不管不顧,直接撇過頭,對邵國皇帝道:“還請陛下移步,共參大事。”

這一句話,引得邵國皇帝心花怒放。

這正是他所期待的。

所謂大事,除了支援邵國之外,還能有什麼?

“蒼皇陛下不必客氣,你我同屬國君,蒼國又爲天下做出了莫大貢獻,乃我崇尚之人。”

“哈哈哈……”

楊沐哈哈大笑,心裡並不言破。

邵國的身份是戰敗國,而造成邵國成爲戰敗國的最大因素,就是蒼**隊的逆襲。

邵國皇帝這句話,可能說言不由衷。

果然,一切都是實力說話呀!

今日的會盟商談,給楊沐最深的感覺應該就是實力二字了,第一次會盟的時候,很多國家其實並不把蒼國當回事,但是第二次會盟中,他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有一言九鼎的作用。

譬如,劃分地盤的策略,戰敗國該賠款多少,自談判時開始,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沒人敢直接反駁,頂多也就迂迴探討一下,到了最後的決定時刻,還得要他同意,才能最終拍板。

“羣敵環飼,與當初的蒼國處境何其相似,朕很能體會邵國的處境。”楊沐頓了頓,道:“陛下也不必憂心,朕相信邵國一定能衝破眼前的困境,成爲諸強之一!”

邵國皇帝心頭熱血沸騰,這句話從諸強之一的蒼國皇帝嘴裡說出來,與臣子說的就是不一樣。

不過,馬上他就是神色一黯:“蒼皇陛下高擡了,邵國尺寸之地,邦弱國小,何德何能可以成爲諸強之一,眼下能保住國家宗廟,就謝天謝地了。”

“區區小事,何必勞煩天地大駕?”楊沐開了一句玩笑,大手一揮:“有我蒼國的相助,邵國滅不了!”

頓時,整個大殿詭異地安靜了幾秒。

然後,邵國皇帝忽然漲紅了臉,退後了一步,深深的一拱手:“若果真如此,蒼皇陛下大恩大德,邵國舉國上下沒齒難忘,從以後定爲蒼國馬首是瞻,絕無二心!”

喲!

還挺上道!

楊沐心裡暗自點頭,他想要的不多,就是邵國皇帝的這種態度!

縱橫之道,多幾顆棋子,蒼國以後的路會好走很多。

這時,只見邵國皇帝又退後了幾步,從懷裡摸出一把匕首,左手指天:“今我邵國在此立誓,願與蒼國永修盟好,同進共退,有違此誓,有如此指!”

一道寒光閃過,一截手指掉落在地上,鮮血四迸。

“邵皇陛下……這又是何必……”

楊沐嘆息了一聲,從邵國皇帝后退,摸出匕首的那一刻,他就約莫知道了什麼,但是沒想到邵國皇帝還真是豁得出去。

看來,蒼國確實是成了邵國最後的救命稻草。

緊接着,他叫人過來扶着邵國皇帝包紮去了,有了這個誓言,蒼國與邵國結盟一事算是鐵板釘釘上的事,餘下細節再商量也不遲。

整個過程,都被阮國女帝看在眼裡,眸子中異彩連連,感覺有些疑惑在一瞬間茅塞頓開。

“好了,女帝看了這麼久也該累了,不如就去找個地方坐坐,探討一下細節吧。”楊沐一本正經。

阮國女帝沒有反駁,只是不發一言,率先向後宮的方向走去。

其餘的侍女,也不知道是得到了什麼命令,守在後宮之外,不再進去。

諸國皇帝動心,楊沐便順勢推進。

“朕決定,只要是與我大蒼有邦交關係的國家,在不損傷我大蒼利益,不威脅我大蒼安全的同時,朕願意與之分享我大蒼的各種武器,也就是說只要是得到我蒼國認可的國家,就能夠獲得我大蒼包括兵器在內的諸多物品。”

此言一出,一些皇帝的眸子一亮。

如果蒼國的武器和水泥等戰略物資可以當作尋常的貨物一般販賣,那麼哪一國就都將有機會得到。

換句話說,這給了一些軍事羸弱的國家一個機會。

只要捨得花大價錢從蒼國購買武器和戰略物資,那麼何愁不能強大?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又是一個騎虎難下的事。

如果敵國購買了武器,自己能不購買嗎?

如果敵國與蒼國交好了,而自己能與之交惡嗎?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從而,就會像是比試一樣,互相之間競爭追逐,一旦軍隊對蒼國的武器產生了依賴,爲了維持軍隊的戰鬥能力,就只能是源源不斷的購買蒼國的兵器了。

在這些國家中,最吃虧的應該是阮國。

衆所周知,在此之前阮國與蒼國的關係一向非常的密切,包括蒼國內最先進的武器,譬如騎兵所有用的彎刀與步兵所用的朴刀等等,蒼國都非常慷慨的賣給了阮國。

除了阮國之外,就只有楚國和魏國在幾年前因爲戰略需要,購買了一批。

而其餘的物資,例如大白紙和壓縮餅乾,或者是書本與雨傘之類的,民間的商隊來往密切,兩國都從中獲得了實打實的好處。

從某種意義上來,阮國就是在借勢。

借用蒼國先進的技術,壯大本國的力量。

這一點,楊沐非常的清楚。

因爲,在地球上的十九世紀時期,尋求對外擴張的日本也是這麼做的,在其軍工產業上,其實在尖端之處也非常的弱小,但就是通過不斷的購買其餘國家的裝備,比如軍艦和火炮飛機等等,迅速壯大己國,而後一躍成爲亞洲的軍事第一強國。吳國皇帝的心情,猶如黑暗中的一盞蠟燭。

他明白,四周都是黑暗。

但是不知道在前方的什麼地方,肯定還會有希望!

希望在哪裡?

會盟結束後,他連夜率領人馬出城,快馬加鞭返回國內。

由於今日天氣晴朗,所以道路也都通暢,在蒼國內有水泥路和軌道輔助,出了蒼國之後又有四通八達的商道,只是十幾日的時間,他便返回到了吳國。

一回到國內,便緊急召開了一次大朝議。

商討會盟之後,吳國的避難之策。

一時間,國內人心惶惶,貴族勢力紛紛外逃。

吳國皇帝也不後悔,畢竟這個消息遲早要傳到吳國,不如趁早平息負面影響好。

於是,在幾位皇族大臣的建議之下,吳國皇帝下令,以鐵血手段接連殺了上千貴族,終於暫時止住了這一股外逃風。

其後,就是振奮人心的策略了,散盡皇宮內庫之財,賞賜給邊關將士。

同時,目標一致對邵國開戰!

此時,諸國皇帝都還在會盟商討細節,周邊各國的皇帝都好不在國內,這便給了吳國一個很大的可趁之機。

策略一立定,立即開始了緊迫有序的運轉。

大軍正在雲集,頭一件大事是任將。

目下,吳國大將吳賁與楚國交戰之外,其餘的諸多大將也都有使命在身,原本一班齊整整的大將頓時顯得單薄起來。

反覆思忖,吳皇接受了臣下的建議,賜幾位遭受貶謫的大將無罪,重新啓用。

中軍司馬、幕府大將、統帥、先鋒等等,任將之事方初告了結。

第二件大事,是會同國尉府等相關官署,一一確定調兵事宜。

自滅國大戰開始,無論分合,吳軍對外出動的總兵力始終保持在一個範圍之內,也就是說,當年所有的大軍始終在關外作戰。

伐晉之打了一年多,因始終未出現兵力匱乏之困境,也就沒有再行徵發國人入軍。

目下,傷亡連同既往傷亡,新軍兵員已經銳減三十萬餘,再減去留鎮邊疆的,主力大軍統共只有二十萬餘,距預計的五十萬大軍相差尚遠。

故此,要調集五十萬滅邵大軍,實際上便是要以這二十餘萬新軍爲主力並聚合整個吳國的兵力。

大舉調兵關涉各方,須得皇帝親自出馬籌劃並隨時決斷。

丞相人等,由四方各出一名精幹大吏組成一個聚兵署,依照四方長官商定的方略實施調兵,主要關塞守軍,一律調出由副將率領的三成兵員,合計二萬上下,另外的駐兵重地是拱衛皇都的,同樣調出八成,最後總共合計,堪堪五十萬大軍。

此後,一旦被外邦軍隊突破邊關,吳國內再無抵抗之力。

但是,他只能這樣了。

冒險一戰。

吳國皇帝給所有的發令官署都明白限定了時日,無論艱難險阻,十日之內所調軍馬必須開到指定大營,完成兵將統屬之整編。

第三件大事,備細確定兵器打造修葺與糧草輜重方略。

吳**隊的兵器裝備經歷了諸多大戰,早已經殘敗不堪,此時便要湊出一套可用的兵器。

根基疏浚完畢,已是十日之後了。

此時,各國皇帝剛剛回國。

譬如邵國皇帝,還在蒼國皇宮。

幕府人馬轔轔上路。

“諸位將軍,滅邵之功,在此一役!”

幾日之後,幕府人馬抵達南陽大營,

第307章 孔明燈第119章 襲營第27章 頭腦風暴第447章 交易(下)第481章 世族反應第25章 全盤否定第110章 戰前巡營第421章 玻璃鑑賞大會第63章 論功行賞第576章 欲取晉第147章 大禮史書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488章 向蒼國投降第99章 現身第392章 矛盾第492章 運兵船第503章 戰書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426章 六十億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604章 血戰前奏第272章 亂局第128章 皇子府邸第42章 收服第155章 諾妃有身孕了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73章 怎麼是你!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47章 潰敗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605章 前途之戰第58章 商議戰略第12章 皇后娘娘(求收藏)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373章 懲罰第335章第463章 碾壓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404章 世族發難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503章 戰書第525章 魏晉會師第90章 遭遇追殺第213章 奔襲糧草第128章 皇子府邸第424章 競拍第384章 確立貨幣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542章 重創第119章 襲營第481章 世族反應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461章 好戲即將開始第48章 一字長蛇陣第220章 突變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173章 醒來第2章 亡國氣象第277章 無情屠殺第435章 何去何從第309章 聲東擊西第61章 班師回朝第65章 毓靈宮赴宴第538章 雲國滅亡第174章 紡織機第269章 內商第373章 懲罰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118章 出征!第59章 會面第51章 奔襲糧草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424章 競拍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311章 不對勁第160章 大蒼時報第29章 顧接不暇第450章 增加關稅第451章 沒有資格的楚國商隊第95章 奪位陰謀第184章 燭光晚餐第141章 馳援?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568章 範國投降第258章 卷軸第511章 又是夜襲?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543章 神威
第307章 孔明燈第119章 襲營第27章 頭腦風暴第447章 交易(下)第481章 世族反應第25章 全盤否定第110章 戰前巡營第421章 玻璃鑑賞大會第63章 論功行賞第576章 欲取晉第147章 大禮史書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216章 國富論與貨幣戰爭第488章 向蒼國投降第99章 現身第392章 矛盾第492章 運兵船第503章 戰書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426章 六十億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604章 血戰前奏第272章 亂局第128章 皇子府邸第42章 收服第155章 諾妃有身孕了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73章 怎麼是你!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47章 潰敗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605章 前途之戰第58章 商議戰略第12章 皇后娘娘(求收藏)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373章 懲罰第335章第463章 碾壓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404章 世族發難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503章 戰書第525章 魏晉會師第90章 遭遇追殺第213章 奔襲糧草第128章 皇子府邸第424章 競拍第384章 確立貨幣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542章 重創第119章 襲營第481章 世族反應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461章 好戲即將開始第48章 一字長蛇陣第220章 突變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173章 醒來第2章 亡國氣象第277章 無情屠殺第435章 何去何從第309章 聲東擊西第61章 班師回朝第65章 毓靈宮赴宴第538章 雲國滅亡第174章 紡織機第269章 內商第373章 懲罰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118章 出征!第59章 會面第51章 奔襲糧草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424章 競拍第459章 蒼國真面目第311章 不對勁第160章 大蒼時報第29章 顧接不暇第450章 增加關稅第451章 沒有資格的楚國商隊第95章 奪位陰謀第184章 燭光晚餐第141章 馳援?第331章 喪家之犬的晉國皇帝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568章 範國投降第258章 卷軸第511章 又是夜襲?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543章 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