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簡單的方法

bookmark

“唉,你又口出大言了——”範亨不由得搖了搖頭道。

對於範無病的話,範亨也是隻能選擇聽其有用的,對他那些類似於憤青的言論,範亨自動選擇了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否則的話,大腦內存被浪費掉的實在是太多了。

新加坡在過去幾年也成爲國內富豪青睞的理想之地,尤其是據說新加坡正打算取消遺產稅,這對對國內打算移民的富豪們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與加拿大不同的是,新加坡對移民沒有居住時間的限制,因此許多獲得新加坡綠卡的中國富豪仍可以持續在國內經營企業,這點也對國內業務存續的企業傢俱有很大的吸引力,許多國內的富豪們都在新加坡的商業中心地帶烏節路購買公寓房,或者是在聖淘沙購買別墅,形成了一個新的生活圈。

投資移民這一羣體在技術移民的印象當中,是封閉而光鮮的,他們完全就是兩個世界的人,這些投資移民們從不參與任何華人社團活動,全都住在當地高端社區,有的甚至把名字都改了。

前一段兒時間看過一個專訪,一位移民律師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他曾被國內某部門要求配合調查他的一名客戶,據說此人出境後,被查涉嫌挪用上億公款,當時這位律師就拒絕了,他表示保護客戶的隱私是律師的義務,這一點不會因爲政斧部門有要求據違反原則。

其實在技術移民的世界裡,他們首先得適應謀生的艱辛與社會地位的落差。

各國在制定技術移民政策時,都將本國急缺的人才類型作爲優先考慮對象,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現在比較青睞IT工程師和會計師等。

但是由於兩國各大公司只認可本國及北美的工作履歷,大多數來自中國的技術移民都無緣從事原先的職業,這就使得大量技術移民在國外的生活雖然平穩卻遠不如國內光鮮,在遙遠的異國他鄉,他們中的大多數需要褪去在國內成功人士的光環,迴歸普通到平淡的生活。

也不是每個技術移民都想得開,去年,讓加拿大移民圈內轟動的兩起事件,一是某省前理科狀元讀完博士後,只在一家工廠找到一份體力工,於是選擇跳樓自殺,另一名中國博士在被公司辭退後,選擇跳橋自殺,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我覺得新加坡挺好的——”沈盈對於範無病的話顯然比較反對,“前一陣子我去新加坡,就發現那裡的城市環境非常好,而且大家的法律意識相當濃重,違法犯罪的人很少,如果說有什麼缺點的話,就是城市規模太小了。”

“那是你不瞭解他們的發展經歷——”範無病曬然道。

“新加坡被標榜爲全球化的成功故事,但事實上,新加坡的成功主要來自爲印度尼西亞貪官及商人洗黑錢,現在印度尼西亞已經無黑錢可洗,所以新加坡正在蓋賭場,以吸引他國的貪污資金。”範無病對衆人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本身,這個方圓幾十公里的城市國家,混合了最爲離奇的社會特徵,一方面,它的經濟自由度很高,在廣受關注的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全球評比中,連續多年蟬聯亞軍,僅次於香港,另一方面,它在新聞自由和政治明煮方面表現得相當落後。”範無病對大家說道,“新加坡只有兩大媒體集團,報業控股、新傳媒。這兩家傳媒中,一家以報紙爲主,一家以電視廣播爲主,都由政斧百分之一百控股,外國媒體對新加坡政斧的批評往往會導致誹謗官司,在記者無國界的全球新聞自由評比中,新加坡排名一百四十多名,與朝鮮、津巴布韋等國相差不遠,其新聞自由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而事實上,新加坡的家族式管理也倍受詬病,李光耀執政多年卸任總理後,擔任內閣資政,其長子李顯龍則是作爲接任下一任總理的候選人來培養的,同時還兼任財政部長、金融管理局主席等,其次子李顯揚責擔任最大國營公司新加坡電訊的總裁,李顯龍的妻子何晶則掌管淡馬錫投資公司。

“整個新加坡,其實就是李氏家族的家天下而已,而整個新加坡的繁榮,也不過是李氏家族一家之繁榮而已。”範無病對衆人說道,“因爲輿論媒體掌握在李氏家族手中,所以你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真實的,對於新加坡的瞭解,也是片面的。”

長期以來,大部分中國人對於新加坡的瞭解,不過是從八十年代比較流行的新加坡電視劇中得到的印象而已,事實上這種官方的輿論宣傳基本上是爲李氏家族歌功頌德的,自然也就不能夠真實地反應出其發展軌跡來。

而範無病的手下金融團隊可以說是全世界的金融精英所匯聚起來的小集團,對於新加坡的發展過程,自然是有過一番仔細地研究的,因此才能夠抓住新加坡發展起來的根源所在,並非是自由經濟成就了新加坡,也不是李氏家族的集權[***]成就了新加坡,而是他們利用島國優勢,幫助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高管們洗黑錢,獲得了豐厚的報酬,這才成就了李氏家族的財富。

“因爲新加坡實在是太小了,一家財閥足以支撐起整個新加坡的繁榮,所以你們纔看到了現在的新加坡,事實上新加坡的窮人們也不少,只不過是李氏家族對於治下的民衆的生活保障做得比較好,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範無病說道。

“剛剛我們談到哪裡了?怎麼感覺好像跑題了?”範亨對兒子批評新加坡沒有多大的興趣,於是就問道。

“移民嘛——”沈盈在一旁提醒道。

“嗯,對,要解決人才的流失問題,有沒有什麼好辦法?”範亨問兒子道。

範無病回答道,“最簡單的國際通用做法,一般就是承認雙重國籍。”

範亨一聽這話,頓時不不做聲了。

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萬隆會議上,由周總理向東南亞各國承諾過的,當初的目的,是爲了避免東南亞的華人華僑陷入雙重政治效忠的尷尬和危險。

“近幾年,多有商界、文化節、知識界高層人士通過與中央高層見面的渠道呼籲實施雙重國籍,這一問題也數次被高層討論,但很快給否決了——”範亨隨後對兒子說道,“在身份證問題、戶籍問題、遷徙自由問題等一系列身份界限沒有解決之前,承認雙重國籍,仍會帶來新的甚至是更大的不公平”。

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爲,中國實施雙重國籍,是國際趨勢,目前全球一半以上國家承認或默認雙重國籍,韓國、印度等在轉型期一度流失大量精英人才的國家也已開始默認雙重國籍,吸引精英回巢,站在全球化人才流動、合作的角度考慮,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而這些高素質人才往往都是耗費了本地社會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資源才培育出的精英,恰是當下稀缺的人力資本,如此輕易就流失海外,中國怎麼辦?

其實,亞洲的不少後發國家和地區也都經受過類似的困擾。

英國在南亞次大陸漫長的殖民歷史,爲印度留下了全套英文教育的傳統,英校出身的印度學生能直接與西方人溝通,聽說讀寫都不成問題。

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階段,印度學生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學習數理、財會、商貿、管理、醫學等等專業課程,這使他們能夠更容易地與西方社會接軌,加上海外印度人社羣也有着悠久的歷史,跨國移民網絡很自然地將大量印度青年才俊送往西方社會。

印度社會也曾爲人才外流而感到憂慮,甚至有人提議應對這類移民徵稅,以彌補本地社會的公共資源流失。不過,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印度逐漸意識到,移居海外的留學生和專業人士儘管遠離故土,但是卻沒有中斷與家鄉的聯繫和互動,並且不斷爲印度本土及其國際形象輸送價值。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印裔移民的僑匯多年來佔據全球僑匯排行的榜首,海外印籍印裔學者和專業人士每年都爲印度國內機構帶來衆多國際交流合作的機會,今年《時代》週刊對美國各族裔移民進行評比,印度人被評爲最聰明的移民羣體,因爲全美有超過二十萬印裔富豪,他們不僅富有,而且受過高等教育,同時,他們在硅谷及其他領域的突出成就,也令印裔美國人的正面形象時常上鏡。

這些事實漸漸平復了印度本土對於人才外流的不滿,並開始視這類移民爲一股潛在的積極力量。

“那麼,你除了最簡單的辦法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嗎?”範亨停了許久之後,又向兒子問道。

“當然不可能沒有,不過那就比較麻煩了,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起作用的。”範無病回答道。

(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八章 掉坑裡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大局爲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最能忽悠是大師第五十二章 合股第四十七章 進一步是這麼難!第一百一十七章 強勢到底第六百五十三章 緩和關係第六百二十六章 想要出頭的女明星們第七百四十三章 要有自己的特色產品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後一戰來臨第三十一章 小雞快跑第二百章 沒有那麼容易!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南丹礦難事件第十一章 稀土的利害第四百四十六章 地下長城第七十五章 我們不僅要抄底股市,還要搞風險投資!第二百三十一章 條件交換第一百四十四章 找到一個發泄的目標第四章 彪悍的女少校第四百五十九章 另類高端話題第六十六章 有家黑店!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差距第七十三章 我不要名只要利第二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七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五章 細分的汽車製造業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富寬的選擇第八百七十三章 現場大拍賣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TF卡第十二章 鐵口神斷範大師第三百六十章 離任第六百三十二章 明槍暗箭的糾纏第六十八章 給你一個吻第八十七章 查房第八章 打人要打臉,罵人要當街第五十章 歡迎您,公主殿下(二)第八十二章 有人想入夥兒第七十四章 對自己沒自信吧?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把人帶走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漸行漸遠的一九九五第十七章 熊媽發飆記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誰偷了屠龍刀?第一百一十二章 倒黴的投湖者第九百二十三章 調侃盛致第一百九十四章 標王爭霸第九十九章 整體包裝藝術第二百六十二章 認不清形勢第三百八十一章 只是跺了跺腳而已第九百三十三章 黑衣女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含笑半步顛第五百七十七章 揮掌留念第四十九章 三個半第八十八章 終於有人要造反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家長有特長第八百六十八章 國家戰略和市場行爲第九章 背後有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打不完的口水戰第六百三十章 不怕傳緋聞第三十四章 初下羊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訓練場衝突第二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百五十五章 巧遇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勇士們第三百五十三章 洗錢大計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企業與陰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的鐵礦?第四十九章 京城全攻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範婷看房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秘密賬號第七百七十八章 鬼子來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倒黴的蔣略第九百八十六章 贖人第九十章 中國人民很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熱起來的網絡第五百一十六章 傳說和現實第一百六十三章 前無古人的事業第四百八十七章 肥羊不宰,天理難容!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傳奇的《傳奇》第一百六十二章 本地媒體人士第五百一十六章 傳說和現實第四百六十七章 慢慢地接近目標第七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推銷漲停板第六十一章 有心同行第二百五十七章 基礎工業的重要性第三十一章 做或者不做第四十六章 什麼是投桃報李?第二百六十九章 智囊第二十九章 這錢拿着也有點兒燙手啊第八百九十五章 種植基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初入杏林第一針第八十章 一張月票引發的血案第八百八十章 網遊的創業者們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教育致貧第九百三十五章 漸漸浮出水面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發的危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無招勝有招第四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零六章 宋遠平來訪
第二百七十八章 掉坑裡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大局爲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最能忽悠是大師第五十二章 合股第四十七章 進一步是這麼難!第一百一十七章 強勢到底第六百五十三章 緩和關係第六百二十六章 想要出頭的女明星們第七百四十三章 要有自己的特色產品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後一戰來臨第三十一章 小雞快跑第二百章 沒有那麼容易!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南丹礦難事件第十一章 稀土的利害第四百四十六章 地下長城第七十五章 我們不僅要抄底股市,還要搞風險投資!第二百三十一章 條件交換第一百四十四章 找到一個發泄的目標第四章 彪悍的女少校第四百五十九章 另類高端話題第六十六章 有家黑店!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差距第七十三章 我不要名只要利第二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七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五章 細分的汽車製造業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富寬的選擇第八百七十三章 現場大拍賣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TF卡第十二章 鐵口神斷範大師第三百六十章 離任第六百三十二章 明槍暗箭的糾纏第六十八章 給你一個吻第八十七章 查房第八章 打人要打臉,罵人要當街第五十章 歡迎您,公主殿下(二)第八十二章 有人想入夥兒第七十四章 對自己沒自信吧?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把人帶走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漸行漸遠的一九九五第十七章 熊媽發飆記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誰偷了屠龍刀?第一百一十二章 倒黴的投湖者第九百二十三章 調侃盛致第一百九十四章 標王爭霸第九十九章 整體包裝藝術第二百六十二章 認不清形勢第三百八十一章 只是跺了跺腳而已第九百三十三章 黑衣女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含笑半步顛第五百七十七章 揮掌留念第四十九章 三個半第八十八章 終於有人要造反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家長有特長第八百六十八章 國家戰略和市場行爲第九章 背後有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打不完的口水戰第六百三十章 不怕傳緋聞第三十四章 初下羊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訓練場衝突第二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百五十五章 巧遇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勇士們第三百五十三章 洗錢大計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企業與陰謀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的鐵礦?第四十九章 京城全攻略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險惡用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範婷看房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秘密賬號第七百七十八章 鬼子來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倒黴的蔣略第九百八十六章 贖人第九十章 中國人民很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熱起來的網絡第五百一十六章 傳說和現實第一百六十三章 前無古人的事業第四百八十七章 肥羊不宰,天理難容!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傳奇的《傳奇》第一百六十二章 本地媒體人士第五百一十六章 傳說和現實第四百六十七章 慢慢地接近目標第七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推銷漲停板第六十一章 有心同行第二百五十七章 基礎工業的重要性第三十一章 做或者不做第四十六章 什麼是投桃報李?第二百六十九章 智囊第二十九章 這錢拿着也有點兒燙手啊第八百九十五章 種植基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初入杏林第一針第八十章 一張月票引發的血案第八百八十章 網遊的創業者們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教育致貧第九百三十五章 漸漸浮出水面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發的危機第二百六十一章 無招勝有招第四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零六章 宋遠平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