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要帶血的GDP

bookmark

範亨和範無病父子等人在自治區領導的陪同下視察了南丹縣的一些情況,在路上他們也注意到一個事實,雖然這裡地方不大,但是好車的數量相當多,尤其是一些限量版的高級轎車,適合越野的高級車,基本上過一陣子就能在路上遇到幾輛。

“剛纔開過去那輛,好像是六百多萬吧——”坐在車裡的範無病隨口對範亨說道。

“有錢啊!”範亨淡淡地答了一句。

說實在的,大小差不多的礦,礦主們都開得起這種車,一天上百萬的進賬,開輛千萬之內的車子算得了什麼?身價過億的人在這裡並不是少數,只不過是這種錢來的太快太容易,大家又有財不露白的心思,所以比較低調而已。

如果說將中國採礦業中的老闆拉一些出來加入福布斯百富榜的話,估計現在榜上的很多人都是要被擠下去的,尤其是很多礦老闆的財富都是見不得光的,數量上難以估計,只要不交稅,誰能知道他究竟有多少錢?

也正因爲這樣,所以每當礦上出了事兒的時候,礦老闆們總是喜歡直接在車子上拉上幾麻袋現金,跑到京城去打點關節,一般情況下,結果不會令人感到失望的。

“現在的礦老闆們賺了錢之後,一般都喜歡換個環境,最有錢的移民了,差一點兒的也是到了一線大城市,再差一點兒的也到了省級城市,以此類推。”範無病想起了什麼,便對老爸說道,“最近有人在抱怨房價上漲,實際上跟他們不無關係的。”

“爲什麼?有那麼多的礦老闆嗎?”範亨感到有些詫異。

範無病解釋道,“除了老闆之外,馬仔們的收入也頗豐,所以也是房市的中堅力量。”

尤其讓人感慨的,因爲錢來得太容易,所以這些人去購房的時候,一般都是帶了現金過去,直接就拍板購房的,這也讓很多房地產開發商們感到無比舒爽,並且深刻地體會到了先富起來的人的魄力和經濟實力,心有所感之下,自然而然地就不斷地將房價提了起來,這也算是見賢思齊了。

返回南寧之後,範亨在考慮該如何寫這個調查報告,雖然說秘書們和自治區方面已經擬定了一些稿子,但是官話連篇,並不是範亨想要的那種,他等閒不下來視察,偶爾下來一次就是這種大案要案,而且是有針對姓的,當然要親自寫點兒東西出來,好讓高層作爲下一步工作的參考。

事實上,南丹礦透水事故出來以後,大家異口同聲的檢討南丹礦上的事故的多發,管理部門的失責,地方政斧的監管不力等等,而實際上,這種事情早就有了,全國上下也不僅僅只是一個南丹這麼簡單。

從事故可以看出,企業無論是建設的安全還是生產的安全,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管理,光靠政斧的幾個人去檢查督促,根本不可能使企業實現真正安全,一句話,縣長撤了,市長、廳長撤了都沒用,重在企業。

出了事故,政斧有責任是肯定的,但一味強調什麼監管,那已經是誤入歧途了。

看看美國、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怎樣使企業有責任心,使其無法承擔事故的後果,不敢把安全不當回事,纔是真正要做的事情,從而變事後處理爲事前預防。

另外一個,就是很多礦的管理,權力並不在當地政斧,錢和好處拿了,發證管理都在國家部委,而把事故、安全等責任留給地方政斧,地方政斧卻沒有有效手段去進行管理,或者根本管不了,這纔是真正最大的安全隱患。

如今一些礦上的管理極其混亂,責、權、利極端不對等。國家現在是九龍治水,一片亂象,多個部門亂管、不管,有了好處大家都出來,有了責任都相互推諉,發改委、國土部、公安部、環保部、能源局、安監總局、煤監局、工商局等幾十個部委都在發證奪權,都知道礦產這方面是一個香餑餑,裡面的油水大大的,而到了出事故的時候,一個個把自己推的乾乾淨淨,真不知道發證時候的勇氣都到了哪裡。

事故處理到最後,可憐的是地方政斧成立的礦產管理部門,實際上權力並不大,但幾十個部門和政斧的責任都給擔了,上頭沒人說話,處理起來都一批批的,弄得地方人人談到礦難就色變,分管領導們也是頭痛萬分,在這種情況之下,也是抱着沒出事兒是運氣,出了事兒的倒黴的心態,有錢的時候就多貪點兒,多花點兒,省得出了事情享受不到不說,還要擔責任,久而久之,就是一個行業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事故處理亂,責任不清。建設的事故,建設部門、建設單位來承擔責任,超層越界由國土部門、煤礦企業來承擔,生產事故應由發安全證的煤礦監察部門來承擔責任,民爆物品的事故應由公安部門來承擔,其它事故由相應部門來承擔,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往往是把地方政斧亂處理一通,有權的部門沒事,沒權的部門處理的反而很重,這樣根本起不到警示的作用。

提到礦產問題,各級政斧動不動就講監管,實際上監督就不能管理,管理則不能監督,這是一對矛盾。既監督又管理,就象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比賽就無法正常進行下去。

比如說安監總局和安監局國土部,又發證又驗收又監管,又負責處理事故,這就是典型的監督管理不分,這樣根本無法做到安全的管理和保障。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安全管理的責任在企業,出了事故要從重從嚴處理,讓其從經濟和刑事上無法負擔事故的懲罰,政斧是監督,發現問題要進行制止或處罰,企業不執行的要靠國家力量進行強制,直至法律制裁,這纔是治本之策。

父子二人在路上討論了一路,宋晴在一邊兒用筆記本電腦來做記錄,等到了南寧之後,整個調查報告和針對姓的處理意見也就出來了,還有兩個人關於這方面的一些看法和解決方案,零零總總地湊在一起,足有幾萬字之多。

範亨在電腦上翻看了一下稿子,覺得還是比較言之有物的,至少比先前自治區和秘書們弄出來的稿子強了很多,於是回到了南寧之後,範亨就把這些稿子中關於南寧礦難的部分讓自治區的領導們看了看,看他們是否還有什麼補充意見,如果沒有的話,那就算是定稿了。

事實上自治區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什麼發言權,範亨的稿子又是針對實際情況做出的一些整改意見,他們看了之後確實感到非常有見地,提不出什麼更好的意見來了。

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對於這個對企業的懲罰力度,看了之後讓人感到心驚,畢竟現實情況下,如果礦山發生了安全責任事故,只要事情不是太大,一個人幾萬塊錢,私了的時候居多,成本也不大,可是要按照範亨稿子中的說法,對負有安全管理責任的企業從重從嚴處罰的話,很可能就導致一個企業破產了,老闆手裡面有幾個億也是不夠填窟窿的。

對此,大家的意見是不統一的,認爲處罰過重的話,怕是沒有多少企業肯來落戶了,而如果沒有了這些企業,像是南丹縣這樣的完全是依靠採礦業生存的政斧,怕是就連發工資的錢都沒有了。

如果這樣的話,那麼地方政斧靠什麼來發展經濟呢?

對此,範亨也是有一番意見的,“地方經濟的發展,並非只有採礦一條路,這種以出賣資源來牟利的手段,在所有的經濟活動中是最爲下乘的。即便是真的剩下采礦一條路,那也要有一個運作的方法,像南丹這種情況,實際上一兩個大礦就解決問題了,不但對於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礦產資源也不容易因爲開採手段低下而浪費,同時地方政斧的收益也可以得到保證,出口時候由於沒有太多的無序競爭,也可以賣一個好價錢。但是現在的情況剛好是相反的,地方政斧的官員們爲了謀取私利,故意在很小的範圍內造成激烈的競爭,小小的一個鎮子上,居然有上百家採礦企業,這合理嗎?”

自治區的領導們被範亨的話問得啞口無言,事實上這一次的事情已經牽涉到了自治區裡的一些領導身上了,既然前面出了有成克傑這樣的榜樣,那麼後面就不可能沒有學習這個榜樣的繼承人。

因此範亨的一番話,讓他們感到了很不安。

“說到底,還是個人私慾在作祟,都想從胡亂中撈一把!”範亨明確地指出了這個問題,“就目前而言,發展經濟是必須的,我們要讓地方經濟搞上去,要讓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搞上去,但是發展經濟的方法有很多種,無論哪一種都好,就是不能要那種帶血的GDP!”

(未完待續)

第六百一十章 被掃黃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攪局的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波士頓財團的繼承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發了財也是一頭霧水第九百九十章 吃飯吃出來的機遇第二十一章 無價可估第七百五十五章 誰來解決問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歪曲和誣陷第八百九十二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一些遠景規劃第五百零七章 被刻意隱瞞的真相第二百四十九章 橫生枝節第三百五十九章 任免令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介意多惹幾個人第二百零三章 投效第一千零三十章 扯皮第十章 出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辛苦又白費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時機的選擇第三十八章 服裝生產線第四百五十七章 範亨要海外開礦第五百三十九章 取捨之道第六百零五章 細分的汽車製造業第四百三十四章 地方保護主義第四十九章 聞風而動第四十六章 陰人總是最快樂的第二十五章 水晶玻璃也可以賺錢第八百九十五章 種植基地第三十五章 重任在肩《聖誕快樂》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觸目驚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話題第三百三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三天第九百九十章 吃飯吃出來的機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敗的投資者第二百六十九章 智囊第五百二十三章 打臉與合作第二百五十七章 基礎工業的重要性第八十三章 有人要送地皮第二百五十五章 銀雞案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好的時機第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來自臺積電的壓力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中心第四百四十章 核電構想第四百四十章 核電構想第七百一十八章 梓琪的新生活第九百九十三章 引起公憤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家都尷尬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敗的投資者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千年的氣象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好的時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陰謀論者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面第二十三章 凱文第九百三十章 悄然入侵的美國貨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火兒第七百八十六章 觸目驚心第七十二章 產品精細化第三十六章 基本上,很難啊!第十章 “逆流”第六十五章 同志,有發票!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鎖反應第八百七十二章 轉行兒的打算第二章 大勢所趨第六百八十一章 首位參觀者第九十三章 要有企業文化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階段性勝利第九百一十三章 被認出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新時代的御醫第七百三十八章 三峽上空的迷霧第七百七十五章 意外的發現第二百章 沒有那麼容易!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巨大的稅收漏洞第五百八十八章 羅素素的投資打算第七百七十四章 有熊出沒第二百五十章 小人物也有殺傷力第四百六十七章 慢慢地接近目標第四十章 給你們一個信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本地媒體人士第七百三十八章 三峽上空的迷霧第四十四章 鑽法律的漏洞第六百六十章 有人的膽子更大第六百六十三章 VC、PE和IPO第九百零四章 是韓國人!第五百七十章 製造綁架案第七百五十七章 停止採購第二十八章 遠客今又來第三十三章 報仇終有日,請先看賬單第六百一十四章 會場的記者們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碗酸湯麪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九章 鬼子來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無病拜師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形勢依然嚴峻第九百六十章 歪歪草第一章 故人歸來曾記否?第五百一十六章 傳說和現實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敗的投資者
第六百一十章 被掃黃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攪局的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波士頓財團的繼承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發了財也是一頭霧水第九百九十章 吃飯吃出來的機遇第二十一章 無價可估第七百五十五章 誰來解決問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歪曲和誣陷第八百九十二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開眼界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一些遠景規劃第五百零七章 被刻意隱瞞的真相第二百四十九章 橫生枝節第三百五十九章 任免令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介意多惹幾個人第二百零三章 投效第一千零三十章 扯皮第十章 出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辛苦又白費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時機的選擇第三十八章 服裝生產線第四百五十七章 範亨要海外開礦第五百三十九章 取捨之道第六百零五章 細分的汽車製造業第四百三十四章 地方保護主義第四十九章 聞風而動第四十六章 陰人總是最快樂的第二十五章 水晶玻璃也可以賺錢第八百九十五章 種植基地第三十五章 重任在肩《聖誕快樂》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觸目驚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話題第三百三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三天第九百九十章 吃飯吃出來的機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敗的投資者第二百六十九章 智囊第五百二十三章 打臉與合作第二百五十七章 基礎工業的重要性第八十三章 有人要送地皮第二百五十五章 銀雞案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好的時機第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來自臺積電的壓力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中心第四百四十章 核電構想第四百四十章 核電構想第七百一十八章 梓琪的新生活第九百九十三章 引起公憤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家都尷尬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敗的投資者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千年的氣象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好的時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陰謀論者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面第二十三章 凱文第九百三十章 悄然入侵的美國貨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火兒第七百八十六章 觸目驚心第七十二章 產品精細化第三十六章 基本上,很難啊!第十章 “逆流”第六十五章 同志,有發票!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鎖反應第八百七十二章 轉行兒的打算第二章 大勢所趨第六百八十一章 首位參觀者第九十三章 要有企業文化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階段性勝利第九百一十三章 被認出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新時代的御醫第七百三十八章 三峽上空的迷霧第七百七十五章 意外的發現第二百章 沒有那麼容易!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巨大的稅收漏洞第五百八十八章 羅素素的投資打算第七百七十四章 有熊出沒第二百五十章 小人物也有殺傷力第四百六十七章 慢慢地接近目標第四十章 給你們一個信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本地媒體人士第七百三十八章 三峽上空的迷霧第四十四章 鑽法律的漏洞第六百六十章 有人的膽子更大第六百六十三章 VC、PE和IPO第九百零四章 是韓國人!第五百七十章 製造綁架案第七百五十七章 停止採購第二十八章 遠客今又來第三十三章 報仇終有日,請先看賬單第六百一十四章 會場的記者們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碗酸湯麪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九章 鬼子來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無病拜師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形勢依然嚴峻第九百六十章 歪歪草第一章 故人歸來曾記否?第五百一十六章 傳說和現實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敗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