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生而卑微的祈盼

若單以口舌之利而論,兩個黃權加在一起,都不是狡狐的對手。

所以呢,他還是被狡狐給說服了。

因爲狡狐的一連串問題。

“公衡,汝覺得劉季玉能執掌巴中多少年?”

“公衡,汝覺得日後巴中易主,若無巴人在軍中任職,巴中子民可悲善待否?”

“公衡,汝覺得他日入主巴中的,是我軍,還是馬家軍亦或者漢中張魯?哪一家機會更大一些?”

......

黃權對這些問題,每一個都有答案。但是,他一個都不願意回答。

而且呢,深諳人心的狡狐,還給了他一個無法拒絕的誘惑:荊州販賣入南中之地的鹽巴,可以再減少一成份額。

也意味着,劉璋的巴中之鹽,可以多賣出去一成。

看起來,黃權此次前來參與陳仇的婚宴,不光證實了曹軍在短時間內,的確是無意進攻巴中;還讓巴中之鹽多賣出了一成,算是滿載而歸。

但是黃權一點興奮的心情都沒有。

還惆悵無比。

他答應了狡狐,採用了個掩耳盜鈴的辦法。

他將隨行來南郡的,自己的親兵隊率,留給了陳恆。這名隊率,將隱姓埋名的取小路進入巴西郡,爲狡狐去問一問,他的鄉里是否有人願意來荊州否。

好像如此,自己不過是讓出了一名隨從而已。

然而,這名隨從,只要出現在巴西郡的時候,問起賢良俊才意願的時候,都不可避免的,被動的借了他黃權的名聲。

哎,不過是讓自己心裡好受了點而已。

亦或者,就如狡狐說的,爲鄉里留個希望。爲了在曹軍入主巴中後,也好讓有個人爲巴人子民請求被善待。

是的,留個希望。

狡狐是這麼說的,他也是這麼安慰自己的;他的親兵隊率回到巴西郡後,也是這麼勸說別人的。

黃權給了他四個人的名字,都是巴西郡年輕一輩的佼佼者。

第一個人,是王平。

字子均,乃巴西宕渠人也。本來因爲養在外祖家,跟着姓何;後來復歸爲王姓。爲人不曾讀書,不識字,卻能嚴以律己,頗有聲望。

不過呢,他拒絕了來荊州的提議。

理由是他如今已經在賨人七大姓之一,樸姓首領樸胡的賬下任職。雖然不是朝廷任命的官職,卻是賨人以部落傳統的頭目。頗受樸胡信賴及器重,不忍棄之。

第二個人,是張嶷。

字伯岐,巴郡南充國人也。年少喪父,家境貧困,但卻自幼便豁達豪壯。如今已經被推選爲郡縣裡的功曹。

所以呢,他也拒絕了狡狐之意。

理由是:食君俸祿,當爲君分憂。他已經出仕成爲劉璋的臣子,此刻在危難之際離去,怎麼說不是爲人臣者之道。

好嘛,黃權的那名親兵隊率,都有點沮喪了。

他本人就是巴人,跟隨黃權身邊多年,耳讀目染之下也有了些見解。對巴中以後的結局,也有了明悟。

在他的心目中,無論巴中之地,被冠上的姓氏是“劉”、“曹”或者是“馬”,都是無所謂的。反正無論是誰,他與他的鄉里,都得繳納賦稅;都得服徭役,等等。

他只是希望,鄉里能少招來點戰火。

讓那些兒時就一起玩耍的友朋,不要死於溝壑,或被迫淪爲賊寇。

讓那些依然年少的稚童們,不要經歷失去父母的人間慘劇,和飢惡的倒斃於路邊。

讓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依然有機會在田野裡看着麥苗青青,裂開掉了好幾顆牙齒的嘴,幸福而滿足的笑着,直到被老天爺召喚的來臨。

而這個卑微而又渺小的希望,他和他的鄉里,卻沒有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有資格、有能力改變,或者影響這個希望的人,卻爲了自己的信念,爲了各自的恪守,而拒絕了。

他沒有讀過書,也不知道“人各有志不可強求”這幾個隸書怎麼寫。

更不懂意思相反的,“忠臣不事二主”和“良禽擇木而棲”這兩句話,爲什麼都能被世人稱讚,被人奉信。

他只知道,生逢亂世,生而卑微的他們,好生艱難。

帶着這樣的沮喪,他拜訪了黃權給點明的第三個人。這個人,姓狐名篤,字德信。

嗯,這次應該可以成功吧?

他想。

畢竟狐篤是黃權同縣人,而且年方弱冠,尚未出仕。如今也沒什麼名聲,就是個有點才學的士人而已。

面對赫赫有名的世之狡狐,應該會心有仰慕吧?

作爲從小就養在外祖家,家境不豐實的人,應該能懂得巴人的疾苦、願意挺身而出做點努力吧?

“某如今已經復爲本姓馬,改名爲忠。”

面對親兵隊率的殷殷期盼,狐篤的回答,卻是先糾正了自己的姓名,然後就變成了疑問,“黃從事將某舉薦於荊州狡狐,是何道理邪?豈不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乎!”

哎......

親兵隊率聞言,便深深的嘆息了一聲。

他有些絕望了。

對面這位同爲鄉里的人,開口之言,同樣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忠義道德與個人恪守。而不是落腳於塵埃,傾聽黔首們的期盼。

“在下只是一個兵卒,粗鄙之人,不能回答閣下之問。冒昧而來,多有打擾,還請恕罪。告辭。”

親兵隊率學着黃權平常的口吻,很謙卑的告了聲罪,也是告辭之言,便將離去。

他不想再多請求了,也不願再糾纏了。

反正也沒有意義,不是嗎?

他還要去下一家走個過場,好完成這次的任務。

是的,走個過場。

因爲黃權推薦的第四個人,是漢昌縣人,家中是縣裡首屈一指的大族!

這是也他將這個人,當成最後一個拜訪的原因。

大族啊,巴西郡的太守,見到其家主了,都會很親切的、很客氣的打招呼呢!這種人怎麼可能願意去荊州呢?

別的不說,就連出身一般的狐篤,哦不對,現在姓名應該是馬忠,都不願意去呢....

對吧!

但是呢,就當親兵隊率剛轉身的時候,馬忠又開口了,“這位壯士,還請稍等。某還有一事,想相詢於壯士。”

不願意就不願意,還問那麼多幹嘛!

親兵隊率心中有些氣。

但長期當親兵的薰陶,讓他還是壓下心頭的誹意,很好脾氣的聲音淡淡,“閣下但問無妨,在下若知,定會明說。”

“多謝!”

馬忠拱了個手,言辭也沒有最初的激盪,“壯士此來目的,某一時不能有定論。因某不曾見過世之狡狐矣。便想跟隨壯士去一趟荊州,觀其人再做決定,不知可否?”

“自然可以!”

頓時,親兵隊率就大喜過望。

他覺得自己終於,成功的拉到一位!就連久負盛名的黃權,都在口舌上敗給狡狐!馬忠要去觀人,豈不是步入後塵?

“不過,閣下要等數日。某還要去一趟漢昌句家,再回荊州覆命。”

第四七五章、西國有蒲萄第一六六章、繞道而行謀先機第三五七章、生而卑微的祈盼第一七七章、萬馬奔騰踏敵陣3第三六零章、審時度勢求自貶第二五零章、孤任司空久矣第二零三章、窮途之路莫倉惶第四一三章、仲達反其道行之第四十一章、匡亭之戰第四二零章、益州狼煙起第三四七章、匈奴隱患可除之第四一七章、羅侯寇氏子封第二六六章、法孝直第一五三章、司空府論策1第四五四章、河北多義士第二七二章、某隻好先“死”第三九七章、歲月如白駒過隙第三四六章、鳳雛未艾臥龍顧第四零一章、爲何悲觀狡狐邪1第一三九章、人情練達第十一章、圉縣蔡家第一九四章、軍有司馬名郝昭第三九四章、此豎子不堪大用第二零一章、一襲風雪故人來第三十一章、緝拿孝子第三零二章、人心之種子說第四二三章、無殘暴何來仁義之說第一三四章、初見曹丕第二章、我要學藝第三五六章、不負氣節不負仁第二二五章、破敵之策第三五二章、劉子初與陳子初第三五一章、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百章、未建全功第二二零章、狡詐者謀第四一八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十八章、婢生子第三七四章、誰人可繼某之後第一三七章、私德有虧第四一三章、仲達反其道行之第二零一章、一襲風雪故人來第四五八章、雄心父輩壯志子第六十八章、秦孝公之舉第四七零章、爲爾等備下棺木第一八一章、仕途之鄉黨說第四八九章、欲滅吳,先得蜀第一八四章、來自關二爺的威脅第九十八章、伏擊之兵第九十章、此獠當殺第五零零章、此消彼長第四一二章、涇渭分明情分了第三三九章、傳唱不衰孫十萬第一零九章、江表虎臣第三三四章、劉玄德的逆襲第四六六章、兵者詭道也第四二四章、一啄一飲皆門道第二零二章、問君幾多剛愎第二二八章、迎來送往皆學問第二九七章、荀彧之殤第一七九章、河北文丑安在否2第五十七章、俸三百石第四五八章、雄心父輩壯志子第二七四章、公瑾之嘆第五十七章、俸三百石第二六零章、望赤壁第一八四章、來自關二爺的威脅第三三二章、壯志凌雲劉玄德第三五一章、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八零章、自古燕趙多豪傑第三三零章、大言不慚馬壽成第一四九章、有矛名丈八第四十五章、溫侯呂布第二八一章、既生恆,何生瑜第四六三章、制衡第四二二章、拿來儆猴的雞第二六九章、萬物皆棋子第一六零章、天下皆爲利來第六十一章、騷擾敵後第二四五章、議封侯第二四五章、議封侯第四二九章、瞞天過海第一七六章、萬馬奔騰踏敵陣2第二六三章、巡農桑第六十四章、貪功弄險第六十八章、秦孝公之舉第四七三章、棄劍於崖第十一章、圉縣蔡家第三八七章、漢中戰雲卷天來1第三六八章、梟雄狡狐皆奸詐第四三一章、何爲知天文地理邪!第二四五章、議封侯第三一七章、將離間進行到底2第四三九章、漢中誰可守之第三五六章、不負氣節不負仁第一三五章、放手施爲第四四一章、官拜徵南大將軍第七十四章、與子同袍第五零一章、孤注一擲第四七九章、胸有猛虎,細嗅薔薇第四七三章、棄劍於崖
第四七五章、西國有蒲萄第一六六章、繞道而行謀先機第三五七章、生而卑微的祈盼第一七七章、萬馬奔騰踏敵陣3第三六零章、審時度勢求自貶第二五零章、孤任司空久矣第二零三章、窮途之路莫倉惶第四一三章、仲達反其道行之第四十一章、匡亭之戰第四二零章、益州狼煙起第三四七章、匈奴隱患可除之第四一七章、羅侯寇氏子封第二六六章、法孝直第一五三章、司空府論策1第四五四章、河北多義士第二七二章、某隻好先“死”第三九七章、歲月如白駒過隙第三四六章、鳳雛未艾臥龍顧第四零一章、爲何悲觀狡狐邪1第一三九章、人情練達第十一章、圉縣蔡家第一九四章、軍有司馬名郝昭第三九四章、此豎子不堪大用第二零一章、一襲風雪故人來第三十一章、緝拿孝子第三零二章、人心之種子說第四二三章、無殘暴何來仁義之說第一三四章、初見曹丕第二章、我要學藝第三五六章、不負氣節不負仁第二二五章、破敵之策第三五二章、劉子初與陳子初第三五一章、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百章、未建全功第二二零章、狡詐者謀第四一八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十八章、婢生子第三七四章、誰人可繼某之後第一三七章、私德有虧第四一三章、仲達反其道行之第二零一章、一襲風雪故人來第四五八章、雄心父輩壯志子第六十八章、秦孝公之舉第四七零章、爲爾等備下棺木第一八一章、仕途之鄉黨說第四八九章、欲滅吳,先得蜀第一八四章、來自關二爺的威脅第九十八章、伏擊之兵第九十章、此獠當殺第五零零章、此消彼長第四一二章、涇渭分明情分了第三三九章、傳唱不衰孫十萬第一零九章、江表虎臣第三三四章、劉玄德的逆襲第四六六章、兵者詭道也第四二四章、一啄一飲皆門道第二零二章、問君幾多剛愎第二二八章、迎來送往皆學問第二九七章、荀彧之殤第一七九章、河北文丑安在否2第五十七章、俸三百石第四五八章、雄心父輩壯志子第二七四章、公瑾之嘆第五十七章、俸三百石第二六零章、望赤壁第一八四章、來自關二爺的威脅第三三二章、壯志凌雲劉玄德第三五一章、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八零章、自古燕趙多豪傑第三三零章、大言不慚馬壽成第一四九章、有矛名丈八第四十五章、溫侯呂布第二八一章、既生恆,何生瑜第四六三章、制衡第四二二章、拿來儆猴的雞第二六九章、萬物皆棋子第一六零章、天下皆爲利來第六十一章、騷擾敵後第二四五章、議封侯第二四五章、議封侯第四二九章、瞞天過海第一七六章、萬馬奔騰踏敵陣2第二六三章、巡農桑第六十四章、貪功弄險第六十八章、秦孝公之舉第四七三章、棄劍於崖第十一章、圉縣蔡家第三八七章、漢中戰雲卷天來1第三六八章、梟雄狡狐皆奸詐第四三一章、何爲知天文地理邪!第二四五章、議封侯第三一七章、將離間進行到底2第四三九章、漢中誰可守之第三五六章、不負氣節不負仁第一三五章、放手施爲第四四一章、官拜徵南大將軍第七十四章、與子同袍第五零一章、孤注一擲第四七九章、胸有猛虎,細嗅薔薇第四七三章、棄劍於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