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零章、爲爾等備下棺木

秋八月,上旬,洛陽。

今日的朝議,君臣一片興高采烈。

他們的開心,是督戰在揚州的曹休,讓人傳來捷報了。

去年的二徵江東之戰,東線曹軍大敗,也被江東趁勢佔據了皖城。而如今,狡狐陳恆大舉進攻交州與荊南,將南線的兵力也吸引走了不少。

是故,曹休便調動揚州、徐州的兵馬,攻破了皖城。不僅斬殺守將審德,還將前來支援的吳將韓綜、翟丹擊潰,等於將長江北岸的揚州疆域徹底收復。

得到消息的天子曹丕,大喜過望,將戰報傳閱朝中百官,還讓他們商議着該如何封賞曹休的戰功。

其實呢,這就是走個形式而已。

因爲百官們都知道,應該建議給曹休升遷什麼官職。

或者說,天子曹丕想給曹休升遷什麼官職。

自從曹仁病故後,位列三公之上的大司馬,就一直空缺着!這個官職,是不可能給外姓將領的。而剛好,曹魏宗室大將,資歷最深、年齡最大的就是曹休了。

輪也輪到了也不是?

所以呢,在朝議之上,曹休升遷爲大司馬的事情,順利得一塌糊塗。上演一幕,君臣其樂融融的場景。

但是呢,樂極生悲這種詞語,就是在這種時候用上的。

荊州的軍報,終於來到了。

夏侯儒全軍覆沒、江陵城失陷、夏侯尚病危、荊北黔首百姓棄曹魏而奔往孫吳治下....

這些事情,任何一樣,都能大魏朝的君臣們震驚不已。更別說是,事情全都擠在一起到來。可憐的天子曹丕,直接復發了驚悸之症。

還是特別嚴重的那種,陷入了面如金紙的半昏厥狀態。太醫令幾乎用盡了辦法,纔在半個時辰後,讓他舒緩痛楚了。

也讓他陷入了國事的憂愁,“諸卿,爲今之計,當如何是好?”

不過呢,朝中百官對於他問計,人人面面相窺,相顧無語。

事情在發生之前,就有無數人諫言過,當日汝個天子一意孤行,誰都勸不聽。現在鬧出事情了,纔來問怎麼辦,是不是太晚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這片沉默,良久後,最終還是被鍾繇的一聲咳嗽打斷了。

他是三公之一,又是掌管軍事的太尉,這種時候不站出來,也沒人能站出來了。

“陛下,老臣以爲,當立即發兵馳援荊州,先穩住軍心,然後再打算其他。”

www▪тт kān▪C〇

好嘛,他也沒有辦法,只是建議了當務之急。

不過也是老成謀國之道,天子曹丕當即就準了。不但立刻傳召讓豫州刺史,領郡兵先行進入荊州駐守;還讓洛陽禁軍和虎豹騎即刻整隊,明日一早他要親自率領去荊州防禦江東繼續攻擊。

雖然百官們都諫言,說天子當爲國保重萬金之軀。如今不適,就先留在洛陽養身體,讓其他將領率兵去就好了。

但是曹丕拒絕了。

他知道,如今的荊州局勢,他這個天子不露個臉,讓人心安定,也許就要上演舉郡縣降了江東的事情。

但是呢,當他一路不顧身體不適,緊趕慢趕的到了荊州襄陽,卻發現江東只留了萬餘人守戎江陵城,其他的將士都回去了荊南。

對此,他有些不解。

隨軍的蔣濟、劉曄等人,也有些不解。

按道理來說,江東在荊州人心惶惶之下,不是應該大舉進攻荊北其他郡縣,將疆土都納入囊中嗎?

再怎麼不濟,也應該將黔首百姓,和曹軍囤積的糧秣與軍械都劫掠走不是?

“莫非,陸伯言回軍荊南,是爲了圍困徵南大將軍?”

蔣濟,在捏了一會兒鬍鬚後便出聲言道。

這個猜測,讓天子曹丕默然。

他終於想起來了,攻入荊南的狡狐陳恆,在夏侯儒的大敗後,等於被斷了後路,變成了江東軍的甕中之鱉。

試想下,若是陸遜轉道去進攻西陵城和武陵郡的辰陽城,狡狐陳恆還能往哪裡退兵呢?

唉....

良久,天子曹丕一聲深深的嘆息,轉身離開了議事的廳堂。

他倉促帶來的軍隊,只有萬餘人,根本無法對有同樣兵力的江陵城,形成威脅。更別說是想攻破城池,爲狡狐陳恆將江東的兵力吸引在這裡了。

他也只能黯然離席,讓所有人心中都有了答案:徵南大將軍陳恆,就自求多福吧....

而且,天子曹丕本來也沒打算,要議事多久。

吐了好幾次血的夏侯尚,病危了。太醫令已經隱晦的說出了,讓天子曹丕節哀,準備後事的言語。

作爲異父異母的親兄弟,曹丕對夏侯尚此次戰績大爲惱火,也對他即將離世悲傷不已。

唉,人死爲大,就不追究了。

就算想追究,也不知道能追究什麼了。

曹丕帶着惆悵,來到夏侯尚的病榻前,執着這位幼年玩伴的手,涕淚不已。然後,在夏侯尚斷斷續續的請罪和愧疚中,說了好多安慰的話,許下必然善待子女的承諾,讓對方終於找到點心安,閉目離世。

第二代曹魏宗室大將,由夏侯尚開始,奏響了凋零的鐘聲。比原先的歷史軌跡,早了兩年的時間。

天子曹丕下令厚葬,追贈爲三公級的車騎大將軍,諡曰悼侯,令其子夏侯玄嗣之。並分了夏侯尚的食邑三百戶,封其從弟子夏侯奉,爲關內侯。

至於兵敗退守到西陵城的夏侯儒,也被天子曹丕唸了舊情。

沒有被追責,只是令劉曄持節,前往廢了他荊州督軍的兵權,降職爲譙郡太守。不出意外的,他這輩子就都在曹魏的故里呆着了。

而且,還是不需要去覲見天子謝恩,立即趕往兗州任職的那種。曹丕這輩子,都不想再見到他了。

而荊南各部曹軍,暫時歸於王昶統領。

也就是這個任命,使者前往武陵郡辰陽傳令給王昶時,也帶回來了關於徵南大將軍陳恆的消息。

還解答了天子曹丕,和隨徵智囊們的疑問:爲何陸遜不繼續進攻荊北諸郡縣呢?

陸遜不是不想進攻,而是不敢再進攻。

因爲合兵三萬五千人的朱桓和孫韶部,被只有一萬兵卒的狡狐陳恆,殺得大敗,僅僅剩下兩千餘人逃了回來。

而且狡狐陳恆,還挾大勝之威,兵臨益陽城!

如此情況下,陸遜怎麼敢發兵去荊北!除非是他想被狡狐陳恆,率兵北上將老巢公安城給踹了!

所以呢,他看着荊北的大好河山,長嘆不已。

然後收拾心情,將諸部將士調度安排職守後,便率軍急匆匆的趕往益陽城。

雖然朱然的能力是被呂蒙稱讚過的,固城而守應該問題不大,但是陸遜心中還是沒有底,覺得親自趕去增援會穩妥一點。

畢竟對面的統帥,是世之狡狐!

征戰數十年,未嘗一敗的陳恆!經常以弱勢兵力,創造戰爭奇蹟的曹魏徵南大將軍!

同時,他在趕路之餘,心裡也在納悶不已。

朱桓和孫韶,這兩個人在江東諸多將領裡,能力是排前的!爲何兵力三倍於敵,還能敗得如此的慘呢?!

嗯,這個答案,還得從孫韶大怒,奮力追擊狡狐開始。

話說孫韶被狡狐陳恆,以火燒營地爲戲弄,挑撥得肝火大勝,發出了“勢必擒殺狡狐”的誓言,帶兵奮力追擊。

對此,身爲主將的朱桓,還特地讓僚佐前來勸說過。

很隱晦的說什麼,追擊的時候,行軍速度不要太快,不要和他率領的主力隔得太遠,要兼顧相互支援的軍事常識。不要被狡狐抓緊戰機,給圍殲了。

孫韶也讓人回覆說,他曉得輕重。之前的作態,是爲了激勵將士們同仇敵愾的士氣。畢竟,他統領的將士是“殺狐軍”,以誅殺狡狐陳恆爲任務的江東精銳。

這個回覆,讓朱桓放心了。

然後呢,他就覺得孫韶的追擊速度,太慢了!

慢得他親自率領的三萬大軍,都跟上“殺狐軍”的速度,幾乎是前後腳的距離。

好吧,不是孫韶不想快點,而是他實在沒辦法快得起來。

狡狐陳恆,在撤退的路上,還扔下了不少兵力,高據山頭而守。當江東軍路過的時候,就往下扔石頭,傾瀉弩箭。

雖然這些守軍並不多,每個山頭約摸三五百人不等。對江東軍的殺傷力也不大,讓兵卒們頭頂着大櫓防備,被砸死射死的沒幾個。

但是呢,當孫韶讓兵卒們,付出了數十條性命後攻上山頭,卻只能得到一堆麻繩。

好嘛,山頭的背面是懸崖,曹軍用繩子綁在山石上,順着下去逃命了。

尤其是,這種小據點,每隔十里地,總會有那麼一個!

讓人煩不勝煩!

在連續遇上了十幾個據點後,不光是孫韶,就連朱桓都產生了這樣的猜測:合着,這些曹軍抱的心思,是砸不死射不死汝,也能噁心死汝!

孫韶氣得暴跳如雷,甚至還不顧大將的身份,做出了親自帶領部曲攻上山頭的事情了。

理由,是他想用精銳部曲,來縮短攻上山頭的時間,試一試能不能抓住來不及逃跑的曹軍,拿來泄憤!

當然了,他忙活了好幾次,都是徒勞無功。

最後,還是朱桓的一番話,才讓他的怒火熄滅了。

朱桓覺得,狡狐陳恆佈下了那麼多的小據點,不求殺傷只爲拖延江東軍的追擊速度,其目的,只有一個可能:巴蜀之地恐怕有變,導致曹軍歸心似箭!

不然的話,實力沒有損傷半分的狡狐陳恆,爲何要多此一舉呢?

只是爲了挑逗江東軍的怒火嗎?

孫韶也覺得這個推斷,很有道理。沒有別的解釋了不是?

是故,充當前部的他,改變了追擊的策略。

他讓兵卒們,在遇到曹軍小據點的時候,不做理會。只需要將大櫓盾牌護住要害之處,衝過去即可。攻上山這種事,就交給朱桓後續的將士代勞了。

他要保證追擊的速度,咬住曹軍的尾巴,不讓狡狐陳恆逃去巴蜀。

然後呢,他就悲劇了。

當他沒有再遇上小據點的時候,當他遙遙看到灕水畔的曹軍大營的時候,被早就埋伏在側道的曹軍襲擊。

可以想象的,拼命趕路的“殺狐軍”驟然遇伏,就算是精銳無比,也避免不了潰敗的結局。孫韶付出了六七百將士的傷亡,才堪堪穩住了陣型。

結果呢,曹軍此時開始撤退了。

似乎這點戰果,已經心滿意足了一樣。臨走時,有一名將領還高聲喊了一聲:“孫公禮,某家將軍說,在灕水爲爾等江東軍準備了棺木!”

孫韶沒見過這位將領,但是能猜到這個讓人想砍一千刀的人是誰。

五溪蠻王,沙摩訶!

隸屬狡狐陳恆的將領,也就只有他,纔會在頭上插着鳥羽,頸上掛着獸牙;提着鐵蒺藜骨朵,壯實得跟只山魈一樣。

狡狐陳恆,調遣了五溪蠻來此地助陣?

孫韶對沙摩訶的挑釁,並沒有在意,而是心生謹慎。尤其是,看着遠處那座,扎得無比簡陋的營寨。

簡陋的防禦工事,意味着曹軍並不準備固守,也意味着曹軍要出來野戰!

孫韶也讓兵卒落下營寨,等朱桓後續兵力到了以後,便將這個推斷說了出來。

然後呢,他得到了朱桓一句,看似豪邁無比,實則憤怒不已的話語:“狡狐若想戰,我等便戰!”

好吧,那些沿路小據點,讓他怒火也壓抑不住。

不過呢,他的慨然應戰,不過持續了半天的時間。

當他派遣兵卒往始安城趕去,催促軍糧的運送時,得到了一個令人驚懼無比的消息。

前去催糧的僚佐,帶回來了始安城的逃亡縣令。

在數日前,忽然有一股約摸兩千人的曹軍殺出,一舉攻破了防禦鬆懈的始安城,還將所有糧秣都一把火給燒了!

朱桓與孫韶對此,都無法置信:始安城外,何來的曹軍?!

而更加令人沮喪的問題,也擺在了面前。

他們的追擊,是輕裝而來的,各部兵馬只帶了少量的軍糧!而這麼一路,被曹軍的小據點拖延時間,消耗下來,軍中僅剩下不足十日的軍糧了!

就這麼點糧秣,能支撐到自己攻下狡狐的營寨,就食於敵嗎?

朱桓與孫韶都一臉慘淡,相顧無語。

第一五四章、司空府論策2第一六三章、此子行事奸詐第四四一章、官拜徵南大將軍第二七九章、狡狐必善待之第四九九章、昔日崔琰今鮑勳第三六二章、大漢將迎異姓王第一五七章、孤拭目以待第二八四章、江東子弟今猶在第一三四章、初見曹丕第一三七章、私德有虧第一五三章、司空府論策1第四五五章、殿前對第二二九章、夜半無人私語時第九十三章、唯恩威耳第四零零章、不見狡狐避禍乎2第二十三章、多事之秋第四三零章、匪夷所思的命令第一四四章、貌合神離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漢第三七一章、此乃神來之筆也第四六三章、制衡第四四七章、挖坑待君自跳第二六零章、望赤壁第一章、陳家呆子第二十八章、賊寇廖化第三三四章、劉玄德的逆襲第三六九章、浮雲半生如夢寐第三三三章、諸葛臥龍之謀第一零八章、初見武聖第四二五章、自信亦是自負第一四零章、能征戰否第一六零章、天下皆爲利來第一五零章、汝遺言可信否第三十五章、年少者說第二七七章、進退兩難美周郎第二零四章、汝將此戰稟主公第三二一章、君子藏器於身2第五零零章、此消彼長第一零九章、江表虎臣第三八四章、鼙鼓遠去桑鬆近1第四四五章、將欲取之第三三零章、大言不慚馬壽成第三五八章、陰狠仁義殊途歸第二零零章、假運糧計入泫氏第四一三章、仲達反其道行之第三五二章、劉子初與陳子初第三七七章、無父輩羽翼庇護第二八八章、天意薄周郎第二二二章、梟雄與毒士之略第二一六章、兵無常勢謂虛實第四七九章、胸有猛虎,細嗅薔薇第一八三章、世家的嘴臉第三六四章、勝負非止於戰場第三七四章、誰人可繼某之後第一三五章、放手施爲第三九五章、否極泰來伏隱患第三五九章、魏公酷虐再現時第四四九章、所信非人第一五五章、司空府論策3第五十九章、先發制人(求波收藏)第二八三章、一意孤行孫仲謀第四零一章、爲何悲觀狡狐邪1第六十五章、夜破樑縣第一六一章、爲何壞他人謀第一五六章、虎豹騎曹子丹第四一一章、荊楚再迎狡狐歸第一七三章、文丑的環形奔射第七十六章、梟雄心術第二七二章、某隻好先“死”第八十二章、命運軌跡第一八六章、程昱與汝同爲兗州人第二七七章、進退兩難美周郎第五十四章、夏侯妙才第三二九章、春風得意馬孟起第二五四章、爭權自重第四一九章、迫鳳雛之謀第二三九章、有心人的趣談第二零八章、百戰餘生爲悍卒第三一二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1第四九九章、昔日崔琰今鮑勳第四二九章、瞞天過海第八十八章、授官第三六三章、平南將軍門下督第三八九章、漢中戰雲卷天來3第四七七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七零章、出師未戰已兵敗第一二三章、汝非將才第六十九章、曹昂有邀第三六四章、勝負非止於戰場第二八三章、一意孤行孫仲謀第一一四章、再臨當塗第七十二章、老少奸雄第四二八章、該兵行險招了第五十章、虓虎之怒第一六零章、天下皆爲利來第二七四章、公瑾之嘆第二二二章、梟雄與毒士之略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孫計第五零三章、大局已定第四零一章、爲何悲觀狡狐邪1
第一五四章、司空府論策2第一六三章、此子行事奸詐第四四一章、官拜徵南大將軍第二七九章、狡狐必善待之第四九九章、昔日崔琰今鮑勳第三六二章、大漢將迎異姓王第一五七章、孤拭目以待第二八四章、江東子弟今猶在第一三四章、初見曹丕第一三七章、私德有虧第一五三章、司空府論策1第四五五章、殿前對第二二九章、夜半無人私語時第九十三章、唯恩威耳第四零零章、不見狡狐避禍乎2第二十三章、多事之秋第四三零章、匪夷所思的命令第一四四章、貌合神離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漢第三七一章、此乃神來之筆也第四六三章、制衡第四四七章、挖坑待君自跳第二六零章、望赤壁第一章、陳家呆子第二十八章、賊寇廖化第三三四章、劉玄德的逆襲第三六九章、浮雲半生如夢寐第三三三章、諸葛臥龍之謀第一零八章、初見武聖第四二五章、自信亦是自負第一四零章、能征戰否第一六零章、天下皆爲利來第一五零章、汝遺言可信否第三十五章、年少者說第二七七章、進退兩難美周郎第二零四章、汝將此戰稟主公第三二一章、君子藏器於身2第五零零章、此消彼長第一零九章、江表虎臣第三八四章、鼙鼓遠去桑鬆近1第四四五章、將欲取之第三三零章、大言不慚馬壽成第三五八章、陰狠仁義殊途歸第二零零章、假運糧計入泫氏第四一三章、仲達反其道行之第三五二章、劉子初與陳子初第三七七章、無父輩羽翼庇護第二八八章、天意薄周郎第二二二章、梟雄與毒士之略第二一六章、兵無常勢謂虛實第四七九章、胸有猛虎,細嗅薔薇第一八三章、世家的嘴臉第三六四章、勝負非止於戰場第三七四章、誰人可繼某之後第一三五章、放手施爲第三九五章、否極泰來伏隱患第三五九章、魏公酷虐再現時第四四九章、所信非人第一五五章、司空府論策3第五十九章、先發制人(求波收藏)第二八三章、一意孤行孫仲謀第四零一章、爲何悲觀狡狐邪1第六十五章、夜破樑縣第一六一章、爲何壞他人謀第一五六章、虎豹騎曹子丹第四一一章、荊楚再迎狡狐歸第一七三章、文丑的環形奔射第七十六章、梟雄心術第二七二章、某隻好先“死”第八十二章、命運軌跡第一八六章、程昱與汝同爲兗州人第二七七章、進退兩難美周郎第五十四章、夏侯妙才第三二九章、春風得意馬孟起第二五四章、爭權自重第四一九章、迫鳳雛之謀第二三九章、有心人的趣談第二零八章、百戰餘生爲悍卒第三一二章、天下安知法孝直乎1第四九九章、昔日崔琰今鮑勳第四二九章、瞞天過海第八十八章、授官第三六三章、平南將軍門下督第三八九章、漢中戰雲卷天來3第四七七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七零章、出師未戰已兵敗第一二三章、汝非將才第六十九章、曹昂有邀第三六四章、勝負非止於戰場第二八三章、一意孤行孫仲謀第一一四章、再臨當塗第七十二章、老少奸雄第四二八章、該兵行險招了第五十章、虓虎之怒第一六零章、天下皆爲利來第二七四章、公瑾之嘆第二二二章、梟雄與毒士之略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孫計第五零三章、大局已定第四零一章、爲何悲觀狡狐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