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生是唐人,死是唐鬼

高陽公主與褚遂良一行,從長安出發,往蘭州而去了。

臨行時,高陽公主都沒有去向李世民辭行。雖然她心中對自己這位父親也是十分不捨的,但不知爲何,卻又有一絲恨意揮之不去。

雖然李世民暈厥的那段時間,她也曾憂心忡忡傷心難過,他甦醒時說過的那番肺腑之言,也讓高陽公主感動得痛哭流涕。但是,前事種種,李世民在她的心目中早已不是早年的那個對她百般驕寵的慈父。尤其是這一次他對待秦慕白的態度,間接的“逼迫”秦慕白辭官而去,就像是在高陽公主種下了一根刺,怎麼也拔不去。

“父皇,我知道你既想當一位名垂千古的好皇帝,也想做一位讓子女敬愛的好父親。可是當二者發生衝突時,你總是選擇顧全你的霸業,而割捨你的親情。”高陽公主心中嘆道,“作爲帝王,你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你註定名垂青史爲後世所稱讚;可是作爲父親,你太令人失望!……相比之下,我比我哥哥、太子和魏王甚至包括吳王他們,都要幸運!也幸虧我沒有生爲男兒身,否則,我的命運肯定比他們更加悲慘!所以,身爲大唐的臣民,是幸運且幸福的;但作爲你的兒女,卻是悲哀和不幸的!”

車馬逐漸西行,高陽公主的心中百感夾雜,無可陳述。一來,她捨不得母親與生活了這麼多年的故鄉,二來,她又期待與秦慕白的重逢與廝守。

“爲什麼二者就不能同時顧全呢?”高陽公主悶悶不樂,“至今我仍未想明白,慕白爲何辭官?難道我父皇真的準備對他下手?……等見了面,我定要問個清楚明白!”

數日後,高陽公主與褚遂良一行終於抵達蘭州。可是秦慕白已走多日,瓊玉山莊人去樓空。

高陽公主氣煞,褚遂良也驚愕不已。找來刺史肖亮問話,方纔知道秦慕白早已舉家北上,前往北方草原,說是要與阿史那公主舉行婚禮!

“賊軍校,臭男人,居然不等我!”高陽公主氣急之下跺腳直罵,當下決定——“我要去草原尋他!”

褚遂良等人可就犯難了。他們奉皇命而來賜婚,同時帶來了皇帝陛下對秦慕白的封賜,意欲雙管齊下,勸秦慕白回朝。

可是現在人音杳無,如何是好?難不成和高陽公主一起,北上尋找?萬一到時候又錯過了怎麼辦?北上行程數千裡,往來數月,朝廷那邊還等着迴音呢!

正當衆人猶豫不決時,有人來求見高陽公主。原來是武氏商號曾經的商舍掌櫃之一,現今仍然留守蘭州。他帶了秦慕白留下的兩封書信。

其中一封,是秦慕白留給高陽公主的;而另一封,則是出自秦霜兒的手筆,轉呈吳王。

高陽公主急急的拆信而觀,信中寫道,秦慕白讓高陽公主來到蘭州之後,不必北上草原,直接向西而行,相約在高昌匯合。同時跟高陽公主說,如果李恪前來求親秦霜兒,就讓她將霜兒留下的信轉交李恪,他自然會明白。

“這傢伙,料定我會回來還不等我?真是可惡!”高陽公主看了信,心裡塌實了許多。嘴上雖然是依舊在碎碎唸的罵咧,但她也照秦慕白說的做了,將秦霜兒的信交給了褚遂良,讓他帶回長安交差。

褚遂良拿着信可就爲難了,人沒找到皇差沒辦成,卻只帶回去一封信,如何是好?

這次的賜婚,明眼人都清楚,可不僅僅是一樁兒女婚事那麼簡單。在當前局勢下,可以說是一樁牽動全局的政治聯姻。皇帝的用意十分明顯,就是要讓秦慕白成爲軍方領袖,站在李恪的身後全力支持他坐穩東宮,並在將來接掌大唐的江山。

褚遂良心忖,以秦慕白的智慧,不難聯想到這一層。可是他偏偏在皇帝封賞與賜婚之前就開溜了,顯然是心中另有想法的在逃避。

皇帝與秦慕白在博弈,他二人心中有何想法,身爲棋子的衆人哪裡猜得透徹、想得明白?如果自作主張壞了棋局,那是誰也擔待不起的。

無奈之下,褚遂良只好拿着這一紙書信,即刻返回長安向皇帝交差。

高陽公主可就樂壞了——終於徹底的自由了!

她也不再做片刻停留,催促自己的護衛車仗,即刻西行,出玉門關,前往高昌與秦慕白匯合。雖然高陽公主身邊,一直帶着早年皇帝賜予她的一支百騎衛隊,可是刺史肖亮不敢有半分怠慢,仍派了關西兵馬千餘人沿途開道護送。

一行人馬,浩浩蕩蕩的向西行進。

與此同時,秦慕白一行沿黃河北上、循賀蘭山脈、過黃河、跨陰山,已經抵達漠北草原,來到了昔日阿史那族的棲息地,於都今山腳下。

沿路行程甚遠,所幸是與家人一道出行,全當是旅遊觀光了。一路走走停停遊山玩水,倒是沒有半點累乏,反而十分開懷輕鬆。

自從李勣統率大軍平定薛延陀之亂後,就在原來突厥牙帳的舊地於都今山,建立了新的單于建都督府,開衙駐兵,治理大草原。協助叛亂有功的回紇部歸附大唐,大唐在他們的領地也開置了瀚海都督府,隸屬於單于大都督府治下。原來的回紇部大首領,也就是阿史那雪蓮的舅舅吐迷度,被大唐賜封爲第一任瀚海都督,成爲大唐的封疆大吏。

秦慕白等人抵達於都今山時,早有人通報給李勣知道。李勣親自帶兵前來相迎,將秦慕白一行接到了單于大都督府。聽聞秦慕白的來意之後,李勣當下就爽快的答應,要一力承辦秦慕白與雪蓮的婚禮,並派人去了瀚海,將雪蓮的舅舅吐迷度與妹子夕言,一併接到於都今山來。

“慕白,我雖是遠在漠北,但是聽聞了許多關於你的事情。”李勣對秦慕白道,“我思來想去,皇帝陛下與大唐朝廷,並沒有對你做出十分過分的事情來,你因何就要辭官遠遁呢?”

“世叔,這可就說來話長了。”秦慕白說道,“陛下與朝廷一向待我不薄,這我知道。雖然此前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那些並非是我辭官的所有原因。我秦某人的心胸,不至於如此狹窄。”

“那你因何辭官?就因爲擔心自己功高震主,要避禍遠走獨善其身?”李勣道,“如果是這樣,那你真是想多了。我等老臣追隨陛下許多年,哪一個不是有功在身?卻未曾像你怕成這樣!”

“不是。”秦慕白淡然微笑,說道,“我知道皇帝陛下並無害我之心,多番試探,也只是想在將來對我委以重任。我若歸朝,必定出將入相,輔佐新太子入主東宮。”

“這不是很好嗎?”李勣迷惑不解的道,“你我這些軍旅之人,拼死廝殺這麼多年,還不就是爲了等待這一天?”

“未曾見得。”秦慕白搖了搖頭,說道,“以前,是文強武弱,長孫無忌等人執掌朝堂權柄。可是如今,只要我率領關西軍回朝,以我與吳王的交情關係,以及此前立下的戰功和麾下衆多將軍們的支持,我勢必平步青去,早晚凌駕於長孫無忌之上。這樣一來,朝堂平衡再度被打破,變成武強文弱。這時候,皇帝陛下會怎麼做?”

李勣頓時恍然大悟,點了點頭,卻未將話說破,只是道:“原來你心繫大局……沒錯,滅吐蕃、平西域,你功高寰宇;關西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聲勢浩大,良將輩出猛者如雲。這些將士們歸朝之後,也一定會受功封賞。到時候,你可就門生故吏遍天下,聲望權勢無人可及。說要超越長孫無忌……的確是不難!”

“可是大唐不需要權臣。”秦慕白微然的笑了一笑,說道,“而且我秦某人很有自知之明,要說治國安邦,我遠不如長孫無忌與褚遂良、房玄齡這些人。今後的幾十年,大唐必須偃武修文,我不想回到朝堂執掌權柄卻尸位素餐,成爲長孫無忌等人的阻滯,成爲大唐文治的絆腳石,從而引發許多不必要的爭鬥與內耗。而且,凡事物及必反。今日,我秦某人早早的位極人臣,如同已經攀上了頂巔,只等下落。常言道爬得越高摔得越慘,與其這樣,我還不如急流勇退,將權力與責任都一同讓給後來者,讓他們也爲大唐建功立業。”

李勣這才欣慰並認可的點了點頭,說道:“慕白,難得你能如此明悟。但凡身陷名利場中的人,都只想削尖了腦袋往上爬,你卻能夠頭腦清楚的認清大局與處境,做出這樣的決定,非大智慧不可爲。”

“哈哈,世叔過獎了。”秦慕白笑道,“其實我也沒什麼,只是這官,做得膩了。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唐不缺人才。少了我秦慕白,還會有張慕白、李慕白,層出不窮。因此,沒有人是不可或缺的!沒有人能做完所有的事情!——當我認清了這一點,我就釋然了!”

李勣微笑的點了點頭:“沒有人是不可或缺的,沒有人能做完所有的事情——說得不錯!你很難得,因爲,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這樣的覺悟,尤其是一些執掌了權柄的人。每當人的手中有了權力,私慾、野心就都會膨脹,最終卻成爲名利的奴隸,迷失甚至斷送自己。”

“是啊!”秦慕白笑道,“我就是怕我回朝之後忘乎所以飄飄然,於是早一步主動退下來了。”

李勣笑道:“我看你不會。你都已經看穿了名利富貴也厭倦了權謀爭鬥,不管你辭官還是回朝,我想你都能遊刃有餘。”

秦慕白笑了一笑,“怎麼世叔的話聽起來,像是在遊說小侄?”

“哈哈!”李勣拍腿而笑,“實話實說,我也是不想你就此一走了之的。大唐好不容易纔出了一個秦慕白。別的不說,只要有你在,今後的幾十年裡至少無人敢兵犯大唐。我們這一輩人,老的老死的死,還能撲騰幾天?遲早,還是得由你們來輔佐大唐啊!”

“世叔,我剛說過,大唐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秦慕白笑道,“我今次北上,一個原因是要兌現承諾與雪蓮完婚。另一個動機嘛,是想把一個人,親手託負於你。”

“誰?”

“薛仁貴!”

李勣先是一驚,隨即大喜:“所言當真?”

秦慕白笑道:“人各有志,秦某人雖是淡泊名利厭倦官場了,總不至於讓手下的兄弟也都追隨我而去吧?仁貴是個人才,而且才德兼備。有一句話說得好,是金子總會要發光的,仁貴這樣的人,無論身處哪朝哪代、無論在任何的環境之中,都能發揮極其巨大的價值。此前他雖然也立下不少功勞,但始終屈身在我之下。以他的能耐與德行,萬萬不止這一點成就。因此我想將他託負給世叔,讓他在世叔的提拔之下,建功立業!”

“好啊,好!”李勣歡喜又欣慰的撫髯而笑,點頭道,“實不瞞你,老夫垂涎薛仁貴好久了,哈哈!——他這樣的良臣猛將,真是百年難見哪!你放心,老夫一定着重栽培他!”

秦慕白笑了一笑,說道:“關西軍衆將中,薛仁貴的本事最大,但爲人德性卻是最爲謙和。他這樣的人與我不同,我太過輕浮與張狂,難免讓君王忌憚。但是,假使某天仁貴坐到了我的位置,卻依舊能讓君王放心。因此,我也才放心大膽的將他交負於世叔,讓他追隨世叔,去斬立不世之功勳!”

“聽你這話,我彷彿有點明白你爲何辭官了。”李勣說道,“你這一走,關西軍羣龍無首,朝廷也就不必擔心軍方勢力過分膨脹打破平衡,從而又要轉手來打壓軍方了。你一方面是爲了照顧朝廷的大局穩定,另一方面,也是爲了保全關西軍的功臣良將們,對嗎?”

“知我者,世叔也!”秦慕白長吁了一口氣,微笑道,“其實,男兒志四方,當立不世勳。誰又真的願意庸庸碌碌,死於無名呢?出生入死拼搏了這麼年,到手的成就說扔就扔,要說沒有一點不捨,那是騙人的鬼話。只是,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我見過太多的生死,也就更加的珍惜生命。但凡我今天有半點的成就,那也是萬人白骨堆徹而成;今後,我不想再用他人的血,來染紅我的官袍衣帶,尤其是……曾經與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們!”

“我聽得出來,這是你的肺腑之言。”李勣嘆息了一聲,說道,“慕白,自古忠義難兩全,你能做到今天這樣,殊屬不易。人各有志,不可強求。雖然我很想你留下來,繼續與我並肩作戰爲大唐建功立業,但你說的也有道理。換作我是你,也許也會那麼做。但世事無常,如果哪天環境改變了,大唐真的需要你,你……還會願意回來,繼續爲大唐效力麼?”

秦慕白笑而答道:“我已看透名利厭倦官場,要我再回來做官,這個可能性不大。但就算我歸隱西域後,也一樣可以爲大唐謀福,不是麼?別忘了,大唐西域初定,還有個重要的鄰邦,昭武國。”

“沒錯。看來你選擇歸隱西域,也不全是爲了自己。有你在,西域就亂不了;大食,也就不敢輕易進犯;昭武國,就一直會是大唐的友好鄰邦!”李勣點頭讚許,然後嘆息了一聲,“慕白,你用心良苦。這些話,將來我一定轉達給陛下與吳王知曉。”

“不必了。”秦慕白微微一笑,說道:“只請世叔向陛下與吳王轉達一句話就行——秦某,生是唐人,死是唐鬼!”

第535章 則天女王第334章 徹頭徹尾第545章 勝券在握第66章 小惡魔拜師第150章 不說分離第378章 無野心,不誅心第418章 仇人相見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27章 擇木而棲第87章 皇帝要嫁女第54章 將進酒第122章 勝南侯第235章 萬全之策第223章 寂寞煙花第538章 英雄本色第246章 玉井之龍第433章 舉孝出擊第196章 老虎不發威第504章 獨屬江山第184章 難以取捨第305章 天降神威第431章 布達拉宮第447章 大反擊!十萬生靈助妖焰第183章 再狠一點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27章 擇木而棲第164章 高陽,高陽第7章 拳法切磋第39章 西市偶遇第465章 自掘墳墓第558章 長安,長安第223章 寂寞煙花第144章 回報第474章 風雲突變第47章 賓至如歸第501章 涅盤第377章 誰,願死於無名?!第459章 大唐霸業第320章 不忍觸碰第274章 李恪的義氣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458章 參天巨樹,終不過天第521章 藍圖末筆第202章 漕運碼頭第491章 義薄雲天,鐵心鐵血第479章 峰迴路轉第302章 奇謀妙計第360章 赤子之心第183章 再狠一點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365章 無把握的戰爭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473章 浩世之戰第325章 妖孽紅杏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219章 宣戰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317章 千年一嘆第385章 英雄志,梟雄膽第86章 與衆不同第42章 暗藏隱患第99章 天堂之音第55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86章 五百火神第47章 賓至如歸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425章 陰謀,陽謀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360章 赤子之心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254章 王妃之死第206章 跟我走第404章 獨行萬里,鷹擊長空第4章 秦府大院第85章 皇宮急召第560章 生是唐人,死是唐鬼第179章 跳槽計劃第171章 四處逢源第22章 校場比槍第227章 一樓棲雙鳳第35章 軍令如山第242章 大殺器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330章 芳影無蹤第195章 挑戰命運第220章 轅門立威第113章 好戲開臺第404章 獨行萬里,鷹擊長空第124章 大開殺戒第333章 公主捉姦第482章 恐狼之慌第13章 門庭若市第207章 蛛絲馬跡第6章 武無第二第180章 高陽VS媚娘第38章 如父如師第107章 迷霧重重
第535章 則天女王第334章 徹頭徹尾第545章 勝券在握第66章 小惡魔拜師第150章 不說分離第378章 無野心,不誅心第418章 仇人相見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27章 擇木而棲第87章 皇帝要嫁女第54章 將進酒第122章 勝南侯第235章 萬全之策第223章 寂寞煙花第538章 英雄本色第246章 玉井之龍第433章 舉孝出擊第196章 老虎不發威第504章 獨屬江山第184章 難以取捨第305章 天降神威第431章 布達拉宮第447章 大反擊!十萬生靈助妖焰第183章 再狠一點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27章 擇木而棲第164章 高陽,高陽第7章 拳法切磋第39章 西市偶遇第465章 自掘墳墓第558章 長安,長安第223章 寂寞煙花第144章 回報第474章 風雲突變第47章 賓至如歸第501章 涅盤第377章 誰,願死於無名?!第459章 大唐霸業第320章 不忍觸碰第274章 李恪的義氣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458章 參天巨樹,終不過天第521章 藍圖末筆第202章 漕運碼頭第491章 義薄雲天,鐵心鐵血第479章 峰迴路轉第302章 奇謀妙計第360章 赤子之心第183章 再狠一點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365章 無把握的戰爭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473章 浩世之戰第325章 妖孽紅杏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219章 宣戰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317章 千年一嘆第385章 英雄志,梟雄膽第86章 與衆不同第42章 暗藏隱患第99章 天堂之音第55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86章 五百火神第47章 賓至如歸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425章 陰謀,陽謀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360章 赤子之心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254章 王妃之死第206章 跟我走第404章 獨行萬里,鷹擊長空第4章 秦府大院第85章 皇宮急召第560章 生是唐人,死是唐鬼第179章 跳槽計劃第171章 四處逢源第22章 校場比槍第227章 一樓棲雙鳳第35章 軍令如山第242章 大殺器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330章 芳影無蹤第195章 挑戰命運第220章 轅門立威第113章 好戲開臺第404章 獨行萬里,鷹擊長空第124章 大開殺戒第333章 公主捉姦第482章 恐狼之慌第13章 門庭若市第207章 蛛絲馬跡第6章 武無第二第180章 高陽VS媚娘第38章 如父如師第107章 迷霧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