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

業洲遠在黔中道,離長安頗爲遙遠,擔心不能及時趕往,長生便將靈氣催到極致,黑公子冒雨踏雲,一路飛馳。

眨眼之間又行出幾十裡,穿過一片雨幕之後,大雨突然驟停,眼前瞬時一片開朗。

察覺到異常,長生急忙四顧張望,此時乃下午申時,夏日白晝較長,太陽尚未落山,向南望去,陽光和煦,萬里無雲。轉身回望,卻是烏雲籠罩,大雨傾盆。

長生心中存疑,便驅乘黑公子落到前方山頂詳加觀察,下雨的區域和無雨的區域涇渭分明,筆直分割,陰沉的雨幕由西向東覆蓋綿延,西不見首,東不見尾。

雖然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情況並不罕見,但眼前的這種情況長生卻從未見過,因爲即便是某一區域下雨,也不會呈直線分割,而且覆蓋的範圍如此廣闊。

如此詭異的情況令長生多有緊張,第一時間想到是不是有妖邪異類在興風作浪,意圖不軌,難不成是李保手下的妖人得知李保逼宮被擒,試圖呼風喚雨,趁亂營救?

不過這一猜測很快就被他自己給否決了,因爲雨幕綿延的範圍很大,遠不止長安這片區域,應該不是衝着長安來的。

但眼前的這種情況絕非正常,肯定有人在施展法術,感召風雨。

此時光線良好,長生東西能看出兩百多裡,視線所及之處全是刀切一般的平直雨幕,作法之人得多高的道行才能自如此廣闊的範圍內呼風喚雨,興風作浪?

長生急着趕往業洲,但出現瞭如此詭異的情況,他豈能安心離開,他是道士,知道多高的修爲能召喚多大的風雨,如此恐怖的呼風喚雨絕非尋常紫氣高手可爲,有此手段的人,移山動嶽也不是難事,想要闖入長安殺掉皇上更是易如反掌。

急切的思慮過後,長生縱身躍起,凌空催動純陽靈氣,施展浴火凌空扶搖直上,自地面上看不出什麼端倪,也不見妖氣,只能去往高處,看看雲層之上有沒有什麼東西。

長生元氣未復,虛弱非常,全靠靈氣支撐,到得高處呼吸不暢,越發難受,好在很快到得雲層之上,放眼望去,並不見可以行雲布雨的龍蛟蛇蟒,也不見凌空施法的左道妖人,只能看到一條灰色的雨幕蜿蜒向東。

自地面上視線受限,只能看出兩百里,故此看雨幕似乎是筆直的,但到得高處便發現雨幕其實並不是直的,而是幾度彎曲。

雨幕籠罩的區域什麼也看不到,但長生能看到雨幕外的地形地勢,仔細觀察之後發現雨幕的彎曲是隨着上下游的山川變化的,而雨幕籠罩的區域與漕河的河道走向竟然不謀而合。

漕河是漢時挖掘的一條人工河流,當年漢武帝爲了能自長安和洛陽之間快速運糧,才命人挖掘了漕河,而漕字本身就是水運的意思。

到得這時,長生心裡大致有數了,這場大雨是有人故意爲之,目的是積水成洪,淹沒洛陽的某處區域,至於這場大雨背後的始作俑者是張善還是朱全忠,目前還不得而知,因爲敵我雙方都有藉助洪水攻擊對方的動機和實力。

張善缺糧少餉,之前攻打洛陽傷亡慘重,爲了儘快拿下洛陽,張善的確有可能劍走偏鋒,水淹洛陽,而張善作爲上清宗天師,只要他開口,不但上清宗的道友會出手相助,連太清和玉清的道友他也請得動。

而朱全忠眼下是大唐勢力最大的藩鎮,連漢中的楊守亮都能召集一羣妖人爲己所用,朱全忠自然也可以,而且只要是爭鬥,雙方一定都會有所損傷,之前的戰事張善折損了十幾萬,朱全忠肯定也不好過,如果繼續耗下去,即便最後打退了張善,自己的實力也會大減,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事情是朱全忠最不願意看到的,故此他也有引發洪水的動機,如果沖毀了新軍的營地,那就一勞永逸,永絕後患了。

長生收斂靈氣,飄身下落,黑公子被他之前的不辭而別搞怕了,唯恐又被他拋下,便自山頂上躥下跳,它並不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夠凌空飛渡是得益於長生,沒有了長生的靈氣灌注,它飛不起來。

長生落地之後喊住黑公子,撫摸安撫的同時急切思慮,片刻過後打定主意,翻身上馬,繼續南下。

人每時每刻都面臨着各式各樣的選擇,關鍵時刻做出正確選擇是大部分人都不具備的能力,所有的黑白顛倒,輕重不分,顧此失彼其實全都來自錯誤的選擇,長生並不確定這場洪水是哪一方引發的,他之所以沒有趕往洛陽察看情況而是選擇急赴業洲,是因爲他想到了張墨的遲遲未歸。

他是凌晨發出感召的,而這場雨是下午未時下的,張墨遲遲不來,很可能與這場大雨有關,如果張墨提前不知道午後會爆發洪災,肯定在第一時間趕來長安了,由此可見這場洪水即便不是己方所爲,己方也必定知情並有所防範。

再者,己方此時肯定需要外來助力,但在此之前己方並不知道他還活着,故此在前瞻應對的時候就不會將他考慮在內,而太平道人則不同,太平道人此前多次渡劫皆以失敗告終,而今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他的身上,一方是壓根兒就沒指望他,而另外一方則是眼巴巴的全指望他,如何選擇,並不難。

這般選擇看似是顧私情罔大義的不分輕重,實則卻是細心冷靜,理智清醒。

長生此前曾經多次去過業洲,熟悉路徑,但他卻並未沿着官道南下,爲了儘快趕到,他選擇翻山越嶺,直線前往。

長生自新羅滯留了三個多月,回返之後雖然自吳雨生等人口中得知了民生現狀,卻也想眼見爲實,親身體察,奈何直線前往需要翻山越嶺,沿途幾乎看不到村鎮人家,而長生也沒有故作圈繞,因爲他與己方約定的回返時間是三天,實則他用不了三天,回返途中可以親往城鎮,詳加體察。

雖然知道這場洪水即便是敵方所爲,己方也勢必有所防範,但長生還是很不放心,飛馳的同時自心中往復推度,但越是細想,心中越是憂慮,原因很簡單,如果這場洪水是敵方所爲,己方就算有所防範,也必定多有損傷,因爲如果己方早有察覺並做出萬全準備,張墨就會離開軍營趕來長安見他,張墨不來,就說明己方準備的不很充分。

如果這場洪水是己方所爲,那後果就更嚴重了,就算張善順利拿下了洛陽,付出的代價也極爲慘重,因爲洛陽城裡不止有叛軍,還有大量無辜百姓,而作法最大的禁忌就是殃及無辜,天道可不管你是不是壯士斷腕,是不是丟卒保車,只要使用法術傷及無辜就會降災折壽,此番降雨乃張善與一干道友聯手所爲,降雨本身不會折損壽數,但破開堤壩的那個人勢必難辭其咎。

長生的心情異常沉重,這兩種結果都不是他想看到的,但他也很清楚,不管自己願不願意,這兩種結果總要接受一個,不出意外的話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爲相較於錢多糧足,城高兵多的朱全忠,缺衣少食的張善壓力更大,打仗打的就是錢糧,糧草不足只能逼着主帥劍走偏鋒,兵行險着。

雖然心情沉重,長生卻絲毫不曾放慢速度,他不知道太平道人何時渡劫,早到一刻太平道人就多一分安全。

一路無話,二更過半,長生終於趕到了業洲。

臨近三更,長生來到了峨山縣,遠眺城西,異像已現,烏雲密佈……

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四百零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七十六章 周詳準備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四百四十二章 登陸上岸第二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七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九十九章 北上訪友第二百二十七章 回返長安第十八章 五件神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髮簪地圖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一百四十六章 九五之尊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一百一十三章 落魄少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差上門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驚無險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四百八十四章 初見曙光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舉正試第二百七十六章 周詳準備第三十二章 追兵現身第一百五十七章 罰沒充公第五百零四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零六章 再入江淮第二百四十七章 伊賀家族第一百九十七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八十三章 何人作祟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舉正試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召喚術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人心神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四百零六章 再入江淮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二百七十九章 學習日語第三百九十六章 對戰鬥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傷敵自傷第四百一十九章 黃毛怪物第一百二十六章 符紙聖諭第二百章 恩威難測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堂會審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天逆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監察考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第二十三章 打劫驛站第二百三十二章 妖孽橫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落魄少年第二百三十二章 妖孽橫行第六章 三教功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五百九十三章 集思廣益第四十六章 國之將亡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二百六十五章 蒙面女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伊賀家族第二百二十章 一語成讖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一百章 遊擊將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三百五十五章 召喚毛驢第五百七十三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一十一章 黃衣女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誘敵深入第四百八十六章 兌現承諾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四百五十一章 擎天保駕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援在後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二百一十章 臨別饋贈第一百一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大誤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回海島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七十二章 生死與共第三百九十五章 對戰妖人第三百七十章 默契聯手第一百零五章 殺入王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攻皇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九十六章 那一瞬間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得修爲第四百三十二章 千古奇書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返長安第一百二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五百九十章 前塵舊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
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四百二十七章 年輕母女第四百零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七十六章 周詳準備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四百四十二章 登陸上岸第二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七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九十九章 北上訪友第二百二十七章 回返長安第十八章 五件神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髮簪地圖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一百四十六章 九五之尊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一百一十三章 落魄少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差上門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驚無險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四百八十四章 初見曙光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舉正試第二百七十六章 周詳準備第三十二章 追兵現身第一百五十七章 罰沒充公第五百零四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零六章 再入江淮第二百四十七章 伊賀家族第一百九十七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八十三章 何人作祟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舉正試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召喚術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人心神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四百零六章 再入江淮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二百七十九章 學習日語第三百九十六章 對戰鬥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傷敵自傷第四百一十九章 黃毛怪物第一百二十六章 符紙聖諭第二百章 恩威難測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堂會審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三百八十二章 順天逆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監察考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時思退第二十三章 打劫驛站第二百三十二章 妖孽橫行第一百一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落魄少年第二百三十二章 妖孽橫行第六章 三教功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五百九十三章 集思廣益第四十六章 國之將亡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二百六十五章 蒙面女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伊賀家族第二百二十章 一語成讖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一百章 遊擊將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三百五十五章 召喚毛驢第五百七十三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一十一章 黃衣女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誘敵深入第四百八十六章 兌現承諾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四百五十一章 擎天保駕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援在後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二百一十章 臨別饋贈第一百一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大誤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回海島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七十二章 生死與共第三百九十五章 對戰妖人第三百七十章 默契聯手第一百零五章 殺入王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攻皇宮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九十六章 那一瞬間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得修爲第四百三十二章 千古奇書第三百三十一章 回返長安第一百二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五百九十章 前塵舊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