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羅天秘法

眼見那絹布古籍已經泛黃,長生知道那是有年頭的東西,搞不好很可能是龍虎山法術的原本,“師叔,這秘籍是不是不該我看?”

“對你沒什麼該不該的,”張墨隨口說道,“早些看完,早些還給我。”

聽張墨這般說,長生這才雙手接過那本秘籍,封皮上的羅天秘法四個字竟然是秦漢時期的古篆,這也證實了他的猜測,這是秘籍的原本。

“師叔,如此重要的東西……”

不等長生說完,張墨就擺手打斷了他的話,“裡面的法術大致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作用於活人或是活物的,另一類是作用於陰魂異類的,道士替天行道,濟世救民,故此上天降下法術,助道人行善除惡,學會之後定要明辨是非,小心慎用。”

“是,師叔,您說的我記住了。”長生鄭重點頭。

張墨又道,“這是羅天秘法的原文,未經刪改過,龍虎山的所有法術都記在其中,有很多不該外姓道人研習的也在其中,其中不乏威力驚人的法術,你一定記住不可濫用,要知道陰陽均等,天道昭彰,用了不該用的法術可是要折損壽數的。”

聽得張墨言語,長生正色點頭,張墨所說並沒有言過其實,先師羅陽子就是前車之鑑,羅陽子在尋找古墓的過程中很可能用了不該用的法術,由此導致他未老先衰,白髮滿頭。

張墨再度說道,“龍虎山的法術大部分都需要畫寫符咒,練習的草稿也不要隨意丟棄,以免有心之人得知,盜學偷習。”

“是。”長生再度點頭。

交代完正事兒,張墨走出房間,來到院外。

長生將那本羅天秘法揣進懷裡,跟着張墨走出了房間。

長生居住的院落原本是老虎棲息的山洞,洞外有塊兒丈許見方的青石,先前應該是老虎趴伏的地方,後來套砌院牆的時候也套了進來,張墨自青石上坐了,轉頭看向長生,“問你點私事,你喜不喜歡倪晨伊?”

“我也不知道喜不喜歡。”長生實話實說。

“倪晨伊的父親名叫倪倬,此人不止是長安首富,還是大唐首富,據我所知此人不管是廟堂之上還是綠林之中都有很深的背景,”張墨說道,“你若想與倪晨伊交往,首先要獲得他的認可,此番去往長安,倪晨伊勢必會帶你去見他,你一定要察言觀色,小心應對。”

“師叔,我沒想跟她交往,”長生搖頭說道,“我只想做龍虎山的道士,沒想做她家的上門女婿。”

張墨笑了笑,沒有再談論此事,轉而伸手指着黑公子說道,“還有十餘日便要往長安去,這匹黑馬你準備交給誰來餵養?”

“它也快斷奶了,應該能騎了,但道士不能騎馬……”

“只有無能之輩纔會墨守成規,你別穿着道袍騎不就成了。”張墨隨口說道。

“可以騎?”長生大喜。

“當然可以。”張墨點頭。

“那行,這幾日我就往鎮子上給它配上馬鞍。”長生笑道。

張墨點頭過後站了起來,“好了,沒什麼事我先走了,你崢嶸已現,前途不可限量,不要無端分神,自滿懈怠。”

長生連聲應是,送張墨出門。

出門之後長生並沒有止步門外,而是陪着張墨往東去,“師叔,羅字輩誰跟咱們一起去長安?”

“我大哥親自去。”張墨回答。

張墨的回答令長生頗爲意外,要知道張善可是龍虎山住持,他親自出馬說明龍虎山非常重視這次比武。

不等長生追問,張墨主動說道,“朝廷這次召集武林中人前往長安比武,目的只爲招攬人才,不管比武誰贏誰輸,都會被朝廷敕封徵用,無非是官職的大小,但凡接到聖旨的門派,誰也別想全身而退,獨善其身,既然如此,還不如力壓羣雄,躋身廟堂,捨己入世,輔佐君王。”

“這是住持師伯自己的意思,還是朝廷的意思?”長生問道。

“都有,”張墨點頭,“時逢亂世,我們總要爲世人做點什麼,降妖除魔固是道人本分,但禍國殃民的往往不是妖魔,而是惡人。”

張墨說到此處略作停頓,不等長生接話,再度說道,“道人不同於僧人,消極避世,四大皆空,道士心繫黎民,忠君愛國,眼下大唐風雨飄搖,大哥有挽狂瀾於既倒之心,有扶大廈於將傾之志,倘若真能正本清源,重振朝綱,便是拯救了天下萬萬蒼生。”

聽得張墨言語,長生心裡有數了,張善心繫天下,憂心黎民,有入朝爲官之心。

二人在一起一直是張墨說的比較多,此番亦然,張墨移步向東的同時繼續說道,“我之所以將羅天秘法給你研讀記憶,是因爲眼下你的重中之重是習練武功而不是學習法術,比武的正式日期是下個月初七,還有不足二十天的時間,這段時間你要抓緊時間練習武功,以求比武當日一鳴驚人,道術你先記下來,待得他日有了時間再細細推敲也不遲。”

“好。”長生點頭。

“而且你要做好準備,此番離山,你很可能回不來了”張墨嘆了口氣。

“回不來?”長生不很明白。

“我是女子,朝廷不會封女子爲官,比武過後我會重回龍虎山,”張墨說道,“但你是男子,倘若比武時技壓羣雄,朝廷一定會封你官職。”

“我沒想當官兒啊。”長生好生愁惱,他很喜歡龍虎山的環境和氛圍,並不想離開這裡。

“由不得你。”張墨搖頭。

二人說話之間來到上山石路,張墨又勉勵了他幾句,這才拾階上山。

長生目送張墨離開,這才轉身回返。

回到住處,立刻關門閉戶,拿出了那本羅天秘法。

他悟性過人且過目不忘,連複雜的醫術都能背誦的一字不差,更何況這本記載着法術的古籍了。

正如張墨先前所說,法術可以分爲兩部分,一是作用於陽屬事物的法術,二是作用於陰屬事物的法術,道家認爲世間萬物皆有陰陽二氣凝聚化生,法術的本質就是通過符咒,真言,指訣來借用天地靈氣來對由陰陽二氣凝聚化生的各種事物進行或消或長的影響。

世人不明所以,對法術的理解很是片面,認爲法術就是抓鬼的,認爲法術能抓鬼也沒錯,但法術可不只能用來抓鬼,還可以用來降妖,但“妖”並不是個正確的說法,羅天秘法裡沒有單獨的“妖”字,而是稱之爲妖怪,妖精,單獨用“妖”字來形容有了道行,可以爲害作祟的異類是很令行家彆扭的一件事情。

除了捉鬼降妖,法術還可以用來治病延年,自強傷敵,土遁穿牆,疾行隱身,乃至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諸如此類,等等等等,堪稱包羅萬象。

法術大致可以分爲辨察和改變兩大用途,比如說普通人是看不到陰魂鬼魅的,而道士則可以通過施法來看到它們。又比如說地下藏着什麼東西,普通人自然不知道,但道士也可以使用相應的法術來窺探感知,似這類法術,都可以歸爲辨察。

而像張墨先前用來定住母羊的法術,就屬於改變,當然用來改變陰陽的法術遠不止這一種,事實上龍虎山的法術有三成是用以辨察,七成是用來修正改變。

換成旁人,見到法術如此玄奇,威力如此驚人,定然喜不自勝,興奮莫名,但長生卻是越看越緊張,越看心情越沉重,正如張墨先前所說,陰陽均衡,毫釐不爽,越是霸道的法術,用錯了後果就越嚴重,直接折壽,或多或少。

不過轉念再想也就釋然了,任何東西都需要有所約束,法術亦是如此,如果沒有約束和限制,可以根據道人自己的意願肆意作法,那就徹底亂套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主政戶部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五百二十二章 只爭毫釐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天第三百一十六章 南國煙雨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一十一章 黃衣女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色長安第三百零二章 倒黴透頂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一十七章 滯留海島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開始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和之人第五十三章 結下善緣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生變故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四百六十五章 喝酒誤事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五十章 佛骨舍利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灑異域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三百一十章 料理後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審問妖孽第二百六十章 如實啓奏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三百七十四章 正是此時第九十五章 羅天秘法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離不棄第二百四十二章 禍亂民生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五百四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三十一章 岐黃寶典第五百六十八章 墓中古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一百二十八章 瘸腿駝背第一百九十三章 宮中告急第四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三百四十五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八十九章 默契無聲第五百三十二章 任人擺佈第一百七十七章 真情流露第三百零八章 斷臂砍頭第五百六十八章 墓中古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痛毆親王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三百章 寺志所載第二百五十七章 苦口婆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夜尋經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二百二十五章 平安無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傷敵自傷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生機第二百零二章 律法無情第二百三十章 正大光明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五百一十七章 僥倖脫困第一百四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五百九十三章 集思廣益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四百五十八章 殫精竭慮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四百一十七章 滯留海島第十九章 兩枚紅杏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二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四百零五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二百八十八章 深夜驗屍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主政戶部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五百二十二章 只爭毫釐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天第三百一十六章 南國煙雨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一十一章 黃衣女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色長安第三百零二章 倒黴透頂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一十七章 滯留海島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開始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和之人第五十三章 結下善緣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生變故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四百六十五章 喝酒誤事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五十章 佛骨舍利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灑異域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三百一十章 料理後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審問妖孽第二百六十章 如實啓奏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戰在即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三百七十四章 正是此時第九十五章 羅天秘法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離不棄第二百四十二章 禍亂民生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五百四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三十一章 岐黃寶典第五百六十八章 墓中古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一百二十八章 瘸腿駝背第一百九十三章 宮中告急第四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三百四十五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八十九章 默契無聲第五百三十二章 任人擺佈第一百七十七章 真情流露第三百零八章 斷臂砍頭第五百六十八章 墓中古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痛毆親王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三百章 寺志所載第二百五十七章 苦口婆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夜尋經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二百二十五章 平安無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傷敵自傷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生機第二百零二章 律法無情第二百三十章 正大光明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五百一十七章 僥倖脫困第一百四十八章 委以重任第五百九十三章 集思廣益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四百五十八章 殫精竭慮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四百一十七章 滯留海島第十九章 兩枚紅杏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二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四百零五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二百八十八章 深夜驗屍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