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

縣裡非常積極地運作表叔陳元帶回去的設想,雖然還沒有得到具體批覆,但是可以肯定,這個以收費公路抵押貸款修路的想法很有搞頭。

齊政也就放下心來。此時,建設養豬場的廠家也應邀前來,爲嘉穀的養豬場做整體規劃。

豬場整體規劃對於豬場建設,特別是對於後期的管理運營,起到一個相當關鍵的作用。

在規劃設計一個新的大型養豬場的初期,就需要考慮建設規劃的方方面面。

這不是像當初村裡建設雞鴨養殖場那樣,召集一幫村民抄起傢伙就幹。

現代的大型養豬場,前期投入巨大,必須經過專業的建設廠家進行規劃設計。

廠家帶隊前來的是周延亮,他跟着齊政、鄉書記趙樹根在官亭鄉規劃的養豬場場址進行考察。

周延亮指着眼前的地域侃侃而談:“養豬場場址選擇是否得當,不僅關係到豬場的衛生防疫、豬隻的生長以及飼養人員的工作效率,而且關係到養豬的成敗和效益以及周圍環境的保護。”

“這邊地形整齊、開闊,有利於充分利用場地和合理佈置建築物,減少施工前清理場地的工作量。”

“因豬場的防疫需要和對周圍環境的污染,規模豬場應建在離城區、居民點、交通幹線較遠的地方。這邊有林帶作爲屏障,周圍人煙稀少,這點也沒有問題。再加上你們配套有機肥製造廠,豬糞便可以得到充分的消納。”

“交通條件差了點。無論是進出飼料,還是運出商品豬和肥料,交通不便都會給生產帶來巨大困難。不過,這點只要捨得投入,改善起來也不難。”

“再就是水源和電源。大規模豬場必須有一個質好、量多而無污染的可靠水源,一般一個五萬頭豬場日用水量在一千噸左右。而且有成套的機電設備,包括供水、保溫、通風、飼料加工、清潔、消毒、沖洗等設備,加上職工生活用電,如果當地電網不能穩定供電,大型豬場應自備相應的發電機組。”

“這樣看來,這邊的水源是靠地下水了,地下水資源豐富是吧,那就沒問題。那麼供電呢,哦,政府保證供電是吧,那就行,不過最好還是自備一組小型發電機組,以防萬一。”

“嗯,最後面積也夠大,擴建起來也不難。”

周延亮不時在本子上寫寫畫畫,並向齊政諮詢相關的信息,最後綜合起來,就有了養豬場的大致規劃。

“齊總,按照你們的要求,就是要建設一座存欄五萬頭的現代化養豬場。要求能實現從配種、懷孕、分娩、哺乳到育成、育肥、銷售的流水線生產,並且在排污和環保方面嚴格要求,結合有機肥製造廠實行‘零排放’的目標。對吧!”

齊政點點頭。

周延亮接着說:“這都沒問題,我們公司有豐富的設計經驗。但是齊總,我必須提醒您,這麼高標準的養豬場,投入可不小的。”

齊政斬釘截鐵道:“投入不是問題,我的要求是養豬場至少十年內不會落後,並且有相應的改進冗餘。對了,你們的五萬頭規模的養豬場自動化能做到什麼程度,需要多少名工人?”

周延亮一愣,想了想回答道:“如果單單是養豬場的話,大概需要四十名員工。”

隨後他看到齊政撇撇嘴,不由得解釋道:“這已經是國內的先進水平了,還能比我們強的廠家,在國內你也找不到了。”

齊政估摸着國內的水平,知道他沒說假話,雖然跟國外相比有明顯差距,但是也只能選擇慢慢改進了。

“行吧,還有一點,我們的養豬場會以牧草養豬爲主,飼料加工和添加設備這一塊你們要做好設計。”齊政補充道。

周延亮再次感到意外,他還是第一次碰到大型養豬場用牧草養豬的。

齊政見狀解釋道:“這邊的土質非常適合牧草種植,通過種養結合,還能帶動周圍致富。”

周延亮恍然。

理論上,豬常年飼餵青綠飼料,可以收到“以青補精,降本增效”的作用。

從收益上看,種草養豬也可以省下更多的精飼料,降低生產成本的幅度更大。

事實上,少有人用牧草養豬,不過是因爲國內牧草資源相對短缺,主要用以養牛或羊而已。

如果周邊有這麼好的資源條件,不失爲一個好法子。

周延亮思考片刻,肯定地答覆道:“沒問題,相應的設備只需要作一些改動,就能適用。這一點可以放心。”

齊政頷首,想了想,又對他提出一些要求:“我這還有一些小小的個性化要求你看怎麼設計一下……”

……

大規模養豬從來都是一門技術活。

大規模養豬並不是簡單的餵食、長肉、送去屠宰就行了——母豬與肥豬的飼養方式完全不一樣;豬成長的每個階段的餵養也不一樣;母豬何時適合配種;如何在一羣豬裡快速、準確找到生病的那頭,避免大規模感染;不同的季節容易感染哪些疾病……這些都需要生物學、獸醫學、營養學、管理學的多學科交叉融合。

養豬前期投入大,後續的收入卻並不穩定。

大名鼎鼎的“豬週期”就是因此而來。

簡單來說,就是一輪“肉價高;養殖戶一擁而上,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養殖戶退場,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周而復始的循環軌跡。

如果再碰上“千年一遇”的災害譬如非洲豬瘟,那樂子就大了。

後世那場疫病來得突然,迅速爆發,席捲全國,所有養豬場場主都束手無策,只能採取隔離、封閉的手段。

養殖場員工的內褲甚至都要統一採購,一應生活起居全部在豬場裡進行,“員工連錢都不能帶進去,因爲紙幣上可能帶有豬瘟病毒。”

在豬肉價格不斷上漲的年代,真的是連買豬肉都要分期付款——想要證明你是有錢人,也不用掛什麼金鍊子了,在脖子上掛一條五花肉,你比誰都土豪。

很多人總結,養豬行業的基本規律是,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所以第一年必須把後兩年的錢掙回來。

“二師兄們”如此身嬌肉貴,由不得養殖戶們不小心翼翼。

即使如此,面臨的困難是實實在在的。

養豬場大多在偏僻的農村或郊區,且有一定規模的養豬場都已經全封閉式管理,這意味着,員工需要長時間待在充滿異味的封閉環境裡,重複餵食、清理糞便、檢查疫病等工作。

想想那銷~魂的味道,難怪年輕人寧願去富士康打工,也不會來養豬了。

沒有人願意來做,那就只能上機器設備。隨着設備的普及,各養豬場的員工數量已經開始縮減。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愛吃豬肉的羣體。每年全世界出欄的豬,有一半都進了中國人的肚子,但中國的養豬效率遠低於歐洲與美國。

在這方面效率最高的國家是丹麥。

而其中最奇葩的養豬場就是丹麥皇冠養豬場:餵豬的飼料人可以吃,豬每天喝的是礦泉水,不止給豬聽音樂和洗澡,還設立專門法律……

簡直是人不如豬系列……

但每一條讓你覺得匪夷所思的規定,都是人家成功的關鍵。

所有豬農都有學位,不但要學習專業養豬知識,還要學管理和哲學;

高度的機械化和智能化,讓大部分繁重的體力活被機器取代;

飼料更是精品中的極品,由小麥、大麥和礦物質混合而成,口感甜而細軟,連人都能直接食用;

一生喝礦泉水長大,沒有污染,遠離疾病;

每隻豬都是運動家,運動累了、髒了,還有洗澡的自動化設備給豬清洗……

仔細想想,除了被殺的命運,在丹麥皇冠當個二師兄其實也是蠻幸福的!

但其實仔細思考,就會發現,丹麥的養豬場能夠做到高效率,並不是僅依賴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還得有一整套配套的管理方式。

最難管理的永遠不是豬,而是人。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養豬場的人。

隨着中國養豬業乃至整個養殖業的技術升級浪潮的到來,不少科技巨頭迫不及待地踏進養豬業。一夜之間,感覺大家都不務正業了。

將AI技術融入養豬,豬臉識別,物聯網改造……

你很難說這是不是殺雞用牛刀,畢竟,很多時候,只是解決一個身份識別的問題,用計算機視覺的方式,採集數據、訓練模型,技術很複雜,成本太高了。

方向和邏輯是對的,但成本和性價比是不是值得,就各有各的考慮了。

齊政並不指望現在能達到後世的技術水平——現在他自己用的手機都還是諾基亞“砸核桃機”,蘋果的時代都還遙遙相望,還要啥自行車?

他只是希望能通過靈陣的配合,提高養豬的效率,提升管理水平,進而在“豬週期”中屹立不倒。

目前他還不懂行業,不着急,慢慢來,只要願意繼續深耕行業,這些問題都會逐步解決。

可以說,一切都纔剛剛開始,齊政也是在摸索中前進。

……

第259章 風口上的豬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658章 勾人(1/3)第664章 崇拜(2)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80章 合作愉快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668章 得罪人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128章 我懂(1/3)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77章 策略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128章 我懂(1/3)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732章 緊張感(1/2)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10章 合股經營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615章 “豆”爭(下)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592章 利益動人(1/2)
第259章 風口上的豬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658章 勾人(1/3)第664章 崇拜(2)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80章 合作愉快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668章 得罪人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128章 我懂(1/3)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77章 策略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128章 我懂(1/3)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732章 緊張感(1/2)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10章 合股經營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615章 “豆”爭(下)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592章 利益動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