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

齊政不知道有人對嘉穀“大殺四方”信心十足。

此時他正批准了嘉穀沙漠治理開發部門的擴張方案。

如今,沙漠治理開發團隊已升級爲部門級別,作爲集團總部直轄,協調各子公司在沙漠開展相應業務。

嘉穀第二期治理開發沙漠的規模達到500萬畝,預期投資50億元——隨着嘉穀治沙技術的成熟,改造每一畝沙漠的成本已經開始降低。當然,第一期工程還沒有收回多少投資,又砸下去這麼大一筆金額,看上去還是有點嚇人的。

不過,經濟效益先不說,治理的成果——上百萬畝恢復綠色的沙漠實實在在地擺在那裡,而且嘉穀開始着手發展經濟產業,國家當然會一如既往地表示支持。

爲了協調嘉穀的勞動力需求,政府主導了分散在沙漠裡的遊牧村莊進行搬遷定居。由嘉穀出資在綠洲裡建了生態移民新村,爲遊牧民們提供安定的家。

敖特根圖一家是舉雙手雙腳歡迎。

沙漠裡的生活不過不知道,實在太苦了。

他們村有三十戶人家,說是村,但最近的兩戶人家也相距五六公里。沙漠裡沒水、沒電、沒路,去鎮裡靠騎駱駝,早上出發天快黑才能到,晚上只能隨便在鎮子裡過一夜,第二天起一大早,匆匆忙忙買完生活用品,緊趕慢趕往回走,天黑後才能趕到家。

這還不算什麼,關鍵是沒有收入。

敖特根圖一家五口人,住在低矮的土房子裡,靠遊牧爲生。

由於氣候乾旱,牧草零零星星的,要想讓羊活下來,他們必須不斷轉場,一個地方的草被羊兒啃光了,就到另一個地方,一年要轉場五六次。

天氣乾旱加上人爲活動,僅有的植被被破壞得太嚴重,現在是一年轉場七八次羊都吃不飽。在村裡,放眼望去,到處是茫茫沙海,他們的日子快過不下去了。

現在能搬到基礎設施完備,水電路都通了的新村裡,那簡直就是天堂。

更高興的是,他們夫妻都被嘉穀聘用了,成爲嘉穀綠洲的長期管理戶,有了穩定的收入。

因此,對於嘉穀開啓的大規模改造沙漠行動,像敖特根圖這樣“重獲新生”的遊牧民們,迸發出了強烈的工作熱情。

廢話,吃過沙塵暴肆虐的苦,誰也不想再看到昔日“莽莽黃沙遮天蔽日”的景象,眼前這樣梭梭成蔭、鬱鬱蔥蔥,是多麼的喜人啊!

這都是嘉穀的第一批“開荒牛”的成果,如今,他們要沿着“前輩”的腳步,深入腹地,將防風固沙的“綠地毯”鋪滿沙漠。

鋪設草方格沙障;生物土壤結皮;植樹種草……改造沙漠環境,就像打游擊戰一樣,根本無法一蹴而就,只能積小勝爲大勝。

累得直不起腰,坐在地上歇一會兒繼續忙活;白天沙漠中的氣溫高達五六十攝氏度,水管還沒鋪設到位,要一趟趟拉水澆灌,外衣在烈日照射下散發出一股股刺鼻的味道;成活後的防風固沙帶,要重點加強管護工作,每天分組扛着鐵鍬,不厭其煩地巡查,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上心……

……

又是一天傍晚,起早貪黑的“開荒團隊”經過一天的鏖戰,紛紛返回了營地或家裡。

營地裡的阿莫斯透過窗戶,看到雖然一臉疲憊卻歡聲笑語的人羣迴歸,驚訝之色難以掩飾。

他是以色列水管理、水技術專家亞伯拉罕的助手。

嘉穀的沙漠開發規模擴大後,有意向以色列學習,建造遍及沙漠的灌溉管道網絡,減少蒸發和滲漏,讓赤日炎炎下辛苦挑水澆田的景象一去不返。

爲此,嘉穀聘請了經驗最豐富的以色列水管理專家幫忙設計方案,於是亞伯拉罕率隊進駐沙漠。

安頓下來後,給以色列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國人的“拼命”程度。

“他們的治沙團隊好像又壯大了。我看,一箇中國人能當兩三個人用,他們幾乎只有睡覺的時候才休息,每天最少工作十幾個小時……”年輕的阿莫斯接觸更多的是歐美國家的民衆,在他眼裡,每週工作45個小時,已經是難得的勤奮了。

所以他對於嘉穀早出晚歸的治沙團隊,非常不理解,爲什麼有人能忍受酷熱的環境,一工作就是十幾個小時的?

亞伯拉罕放下手中的資料,走到窗邊,看着那一張張曬得黑紅卻保持堅毅的臉龐,有些失神。

他是50年代出生的。當他有記憶的時候,以色列幾乎是一窮二白,土地非常貧瘠,根本沒有水源,也沒有任何的自然資源,身旁還有敵人的威脅。亞伯拉罕至今還記得父親拼命工作的場景,那種辛苦到深夜,也不肯浪費一分鐘時間的模樣,給了他極大的刺激。

亞伯拉罕緩緩地說道:“曾經,我們也這樣。沒有任何的綠色,沒有遮蔽,什麼都沒有,但是我們有經受磨難的信念。人們極爲投入,抱着火一般的熱情,每個人都共同努力,去建造以色列這個國家……”

一旁的阿莫斯換上了凝重和尊敬的表情,儘管沒有經歷過那種開拓,但他深知,今天以色列的風光,是先輩們做牛做馬去貢獻,去犧牲換來的。

亞伯拉罕眼睛依然看着窗外,說道:“沙漠是個非常原始的地域,要征服沙漠,就要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所有人都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形成戰鬥力。這種情況下,拼命纔是常態!”

如果是其他西方人,對於中國這種集體力量是難以理解的。

但以色列不一樣,它首先是一個全民服兵役的國家,而且農業基層組織基布茲就是以色列版的農民公社,因此他們對於集體主義是打心底認同的。

集中、高效、目標明確的集體主義是中國模式不同西方模式的地方,也是西方模式想學也學不到的地方。

最關鍵是,這種模式是無解的。

原因很簡單,只要不胡來,十數億人擰成一股繩,集結十數億人的力量、智慧和精力,國祚自然強盛。

面對只有3億多人的歐洲,2億多人的美國,這種模式下的中國,只會變得越來越無解,並深入到越來越多的領域。

“這說明中國正走在復興之路上。”亞伯拉罕頓了一下,再輕聲道:“我看,他們必將實現復興!”

年輕的阿莫斯深以爲然地點頭。

……

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663章 崇拜(1)第27章 老油井入手(求收藏!)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636章 契機(1/3)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184章 狼來了(4/4)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656章 豬腦子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610章 草!草!(2/2)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37章 縱論(中)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554章 啪啪啪(3/3)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184章 狼來了(4/4)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
第566章 “瘋牛”來襲(2/3)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663章 崇拜(1)第27章 老油井入手(求收藏!)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636章 契機(1/3)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184章 狼來了(4/4)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656章 豬腦子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610章 草!草!(2/2)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37章 縱論(中)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554章 啪啪啪(3/3)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184章 狼來了(4/4)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