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吹響了戰爭的號角

“先生……”

“坐……”

李漢招了招手,示意他坐下。侍從官從旁邊多了一盆水來,他洗了洗手,用乾毛巾擦拭之後,嘆了一口。

“你來了,說明東北那邊還是發生了吧?”

皇姑屯!

腦海裡一瞬間想到了某一處他親自圈定的地點,另一個時空另一個時間段,在那裡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幾乎改寫了民國近代史的大事。而現在,在他的親手策劃之下,另一件大事也在同一地點發生,只不過時間不同了,雙方類比實力也不相同。

“先生,一切按照計劃進行。我們通過已經確定的日本間諜,將李承晚等人乘坐的車次故意暴露出去,又加派了人手跟沿岸護衛,最終逼迫他們在唯一一處放鬆警惕的地方動手。日本人炸了我們的軍列,李承晚已經得到確切消息,死了!”

命令雖是西安下達的,但是執行者卻是調查局跟東北軍區。直到整個計劃的,估計不會超過十人。李漢他們這是挖了一個坑,就等日本人跳進來。

“戰爭似乎要來了吧!”他嘆了口氣,示意李東來噤聲,拿起桌子上的電話,撥通了秘書室,“喂,秘書室嗎……通知總參跟陸、海軍部、軍需部主次長官,兩個小時候在總統府第一會議室開會……”

掛上電話,李漢坐下,給自己點了根菸,長吸了一口,“立刻通知調查局在日本跟南洋的全體骨幹探員轉入潛伏狀態,只保留盯住‘鯨魚’的那部分。隨後我會安排日本跟南洋領事館,對我僑民進行疏散撤離。我們在日本跟南洋的一些產業,該變賣的就賣了吧。儘量賣給洋人,別讓日本人討了好處……”

李東來身子一震,仰頭吃驚看他,“先生……”

他搖搖頭,“昨天美國新任大使司戴德前來見我,拐彎抹角的談了一通,重點無非就是兩條。第一希望我們出兵干涉俄國革命,第二就是美國國務卿蘭辛準備二度訪華!雖然時間還沒定,但聽他的意思,應該是在六七月份。至於談判內容……”

他微微頓了頓,“遠東!”

他的情報長官自然知道,美國人想要插手遠東不止一天兩天了。滿清時期,美國人在虛僞的包裝下,一直都是列強侵華急先鋒,妄圖瓜分中國,進一步擴大美國在華影響力。革命之後,美國逐漸改變了策略,希望像拉丁美洲一樣,通過經濟輸出的方式,控制中國。

1914年,美國與南美貿易額僅有不足7億美元,截止到去年年底,這個數字已經變化成了26.32億美元。在成功將拉丁美洲變成了自己的後花園之後,儘管美國佬還沒完全消化這裡,美國人也開始逐漸將注意力轉向了舊大陸的歐洲跟亞洲了。

美國人已經參加了歐洲,不過因爲李漢從前幾年便開始的佈局帶來的蝴蝶效應,同盟國雖然已經處於下風,但是要想同盟國徹底崩盤,恐怕還需要一些時間。美國人已經向協約國提供了五十多億美元的鉅額貸款,同時提供了330萬軍隊,只可惜因爲同盟國仍在苦苦堅持中,協約國無力立刻戰勝歐洲,而美國也沒有辦法拿到英法許諾的德國殖民地。

於是,一部分美國人開始將視線轉向了遠東地區,尤其是近幾年來他們打量投資的中國,在一些人看來,已是長成的韭菜地,可以收割了。

從13年到19年,五年多的時間裡,美國先後有7億美元之巨的資本流入中國,不但大量參股鐵路建設,還在民國開放的造船業跟發電廠等行業,佔去了很重的份額。美國佬之所以投資中國,雖然一部分是爲了扶持這個國家,好讓他壯大起來,加重跟俄國跟日本之間的矛盾。但更多的還是希望將中國培養成南美那樣的半主權國家,只需要具備一定的軍事力量,能夠在俄國跟日本入侵時給予一定的重創就行了,太過強大了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正是因此如此,這兩年來美國政府不斷向中國施壓,希望李漢在更多領域跟行業開放美資進入渠道。比方軍事重工、比方全資水電站跟地產等。

雖然目前中美兩國尚處於蜜月期,但是這一次的蘭辛來訪,李漢隱隱感覺到來者不善。

“先生,您的意思……”

“鄭和計劃必須提前,這一次的皇姑屯事件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藉口,無論如何,讓你的人盯住了‘鯨魚’,我們的鄭和計劃很可能就要在這兩月!”

李東來身子一震,低下了頭:“是!”

一個強大的中國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所以,打從一開始,李漢也就沒將美國人當成救世主。均勢戰略是美國從他的祖先英國人那裡學來的東西,這些年來一直在遠東用的得心應手。美國可以武裝日本對抗俄國,也可以武裝中國抵抗日本,但是美國絕不會容忍自己所扶持的一方太過強大,以至於影響到了地域平衡,在這一點上,美國人完全繼承了英國,並且青出於藍。

不過這個粗大腿民國也不會隨意的扔掉,畢竟以目前中國的國力,雖然也逐漸的展露出了地域強國之姿,但是遠沒有成爲東北亞、東亞甚至遠東霸主的能力。先不說別的,光是俄國跟日本兩個龐然大物在,就讓美國佬十分放心,或許在他們看來,適當的在經濟上迫使中國作出讓步,並不妨礙他們扶持中國對抗日俄的計劃。也是因爲這一點,美國國務卿蘭辛的第二次訪華雖說來者不善,但對於中國而言,也不是全是壞處,至少在李漢看來,這就是一個機會。

因此當前,在遠東的平衡策略之中,美國人無疑是站在扶持中國立場上的。中國海軍的羸弱,讓這個國家在未來十幾二十年內,都沒有能力威脅到美國。但是日本卻完全不同,先不說日本吞併了南洋之後,間接與英國聯手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就是其不斷向太平洋擴張的野心,也令美國在中日兩國爆發戰爭後,七成可能是站在中國這邊的。

李漢淡淡一笑,美國政府現在的主要戰略他大致能猜出來。

在歐洲,美國可以在戰爭的前期採取中立的策略,後期則主動介入歐戰奪取勝利果實。在亞洲尤其是遠東地區,他們採取的策略則是分化扶持,挑撥矛盾,重點打擊日俄兩個有礙他們插手遠東事務的地域性強國的戰略。

並不算太過強大的中國,擁有着太過美國利益的中國,自然是美國主要考慮扶持的國家。所以一旦中國與日本之間爆戰爭,出於削弱日本跟中國的戰略,他們在前期恐怕是以默不作聲爲主,中期則開始介入調停,後期若是中方吃虧,很可能將公然偏袒中國,以確保不叫日本一家獨大。

爲什麼只考慮美國,因爲如今整個世界能夠影響到遠東地區的,也就只有美國一個國家了。

而一旦歐戰結束後,英法等國捲土重來,恐怕這樣的機會也就會越來越少,到時候,中國再想趁機收回被日本所佔領的遼東半島跟臺灣等地區,幾乎無疑要少得多得多。而且到時候,英法兩國出於同仇敵愾,也很可能將站在中國的對立面上,成爲日本人的天然盟友。

仔細算算,留給李漢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從今年年初開始,李漢就一直關注世界局勢尤其是歐洲局勢的發展,爲了迎接這場即將到來的中日戰爭,他不僅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部署,同時也密切關注着歐州外交界的一舉一動。

儘管驚奇的看到,本該在去年年底就結束的歐戰,如今又拖延了長達小半年的時間,不過現在種種不利都襲向了同盟國。英美兩國重新組建了聯軍,準備強攻奧斯曼帝國,準備先迫使礦產資源跟人力資源豐富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先退出歐戰,然後趁機攻入巴爾幹半島,威脅奧匈帝國跟保加利亞。

歐戰將在一年內結束,是他心裡的一種理想化預測。從目前來看,協約國因爲美國的參戰,潛力還沒到達上限。同盟國諸國雖然在他的建議下,出臺了一系列的國家互補合作策略,但是畢竟人多口雜,內裡也是矛盾重重。以至於同盟國現在基本上潛力已經被挖掘的差不多了,只要出現幾場大敗之後,就算不是兵敗如山倒,也很可能將引起其他負面連鎖反應。

所以,雖然他不願意承認,但是現在一個不利的情況擺在他面前,美國若繼續增加對協約國的援助,歐戰很可能在今年年底就要結束。

對於歐洲而言,歐戰改變了整個歐州的政治格局。而對於中國而言,歐戰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戰略機遇,民國正是因爲抓住了這個戰略機遇,才能在短時間內,無論經濟還是軍事、政治上,都出現了良好轉變。租界跟領事裁判權等都只是民國傷口上的膿包,只需要有耐心去清理,收回只是早晚的問題。

但是被割佔的領土,尤其是日本強佔的遼東半島跟臺灣,卻是刺入身體裡的長刺,不趕快挑出來,以後就會跟肉長在一起,再難有機會了。

也正因此,李漢毅然決然選擇了戰爭。

爲了這場對日戰爭,李漢從14年中日衝突之後便開始準備。16年中俄衝突正是常年的備戰,才保證了物資運輸渠道的穩定。如今又堅持了幾年,民國爲此準備良多,他有信心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無論代價多大,他都決定一勞永逸的解決中國境內的日本勢力,廢除日本人在中國的特權跟租界,吞併滿鐵、收回遼東半島跟臺灣,至於朝鮮跟更遠的琉球羣島,也必須在這一戰中得到初步解決。

導致中日兩國走向戰爭的罪魁禍首隻能是日本,這一點母庸置疑。

李漢手上有幾張牌可以拿來大打,第一張牌就是過去兩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中,因爲日本人的故意放縱,臺灣同胞死傷慘重,因此死亡者少說五六萬,多則過十萬人。第二張牌,自然就是李承晚所乘軍列被炸案。

第一張牌只是爲了加重國民的排日之風,爲政府幹涉臺灣製造藉口,爲什麼呢,因爲根據滿清與日本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臺灣已經被‘合法’的劃歸日本管理,而這一條是列強各國都承認的,所以中國只能拿來指責日本,不能拿來主打。

第二張牌則是中國拿來主打,指責日本妄圖挑起戰爭的手牌了。軍列保護下的李承晚等人被炸,而且還是在中國國境內,根據民國憲法規定,但凡國外勢力蓄謀惡意毀壞民國一切之軍事設施,均可以被視作對民國之戰爭挑釁。有這一條就足夠了!

皇姑屯事件不會成爲中日開戰的直接導火索,這件刺殺案只能是點燃導火索的一根火柴,而一旦導火索被點燃,那麼,中國的戰爭機器將立即全速運轉起來,即使局勢的發展不像李漢所預期的那樣順利,這場戰爭也必須進行下去,直到中國取得勝利。

戰爭的號角已經吹響了!

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688章 行動第73章 有人惦記第431章 刺宋案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59章 恩威並重(下)第五百六十一章第六百一十章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280章 內閣總理大臣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361章 餘波(上)第84章 進城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607章 和談第421章 伍廷芳與拖拉機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7章 指點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450章 大戰(七)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100章 新兵第13章 義莊(上)第312章 資州軍變第461章 桌下2第100章 新兵第六百二十二章第648章 反攻3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505章 雷霆(1)第242章 局變(2)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326章 12月7日,黑風山事件第664章 面見第423章 亂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473章 變局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242章 局變(2)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411章 大選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257章 奪關(中)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670章 新德里風雲第743章 旅順陷落1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724章 偷襲戰果(1)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12章 離開第67章 低調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465章 蕪湖陷落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81章 第八鎮殘兵第560章 法幣跟央行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299章 枝江(上)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361章 餘波(上)第270章 暗爭施南府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55章 全面進攻(上)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448章 大戰(五)第六百章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535章 進京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362章 餘波(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688章 行動第73章 有人惦記第431章 刺宋案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59章 恩威並重(下)第五百六十一章第六百一十章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280章 內閣總理大臣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361章 餘波(上)第84章 進城第271章 河水已渾、引魚上鉤第153章 惡戰一家嶺(5)第607章 和談第421章 伍廷芳與拖拉機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7章 指點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450章 大戰(七)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100章 新兵第13章 義莊(上)第312章 資州軍變第461章 桌下2第100章 新兵第六百二十二章第648章 反攻3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505章 雷霆(1)第242章 局變(2)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326章 12月7日,黑風山事件第664章 面見第423章 亂第171章 河口之變(上)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473章 變局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329章 河南!四川!第242章 局變(2)第253章 誓師奪關(上)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359章 湖北變(中)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71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下)第411章 大選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257章 奪關(中)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670章 新德里風雲第743章 旅順陷落1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724章 偷襲戰果(1)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12章 離開第67章 低調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465章 蕪湖陷落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81章 第八鎮殘兵第560章 法幣跟央行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299章 枝江(上)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361章 餘波(上)第270章 暗爭施南府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55章 全面進攻(上)第309章 戰重慶(下)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448章 大戰(五)第六百章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535章 進京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362章 餘波(中)第七百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