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三路開戰(3)

國防軍出兵向‘俄國國境’跟‘外蒙古國’進軍了!

這一消息隨着國防軍東北、蒙古、伊犁三大軍區共九個國防師踏出‘國境線’,向俄國跟外蒙主動發起進攻,一舉震驚了整個世界。

“大總統閣下,我國對貴方無視國際法律承認之法案,悍然出動軍隊進入蒙古併入侵俄國表示嚴重抗議。我國政府要我向貴國轉達我英國的意志,請不要玩火自.焚,試圖挑釁協約國的盟約……”能把一向在中國外交圈裡最注重形象的英國公使,氣得面色有些扭曲起來。可見他現在所承受的壓力了。

任誰都沒有想到,中國竟然在對俄主動宣戰之後,派兵攻入了俄國‘國境’內。這消息從遠東傳往歐洲之後,英法兩國高層俱都爲之震動。只能說在遠東問題上他們再一次犯了個大錯。本來當中俄兩國因爲在外蒙的交惡而走到戰爭線上的時候,兩國內還有些外交官樂觀的認爲。中國人的強硬態度僅僅是源自他有一個強硬的,又民族主義者領導的中樞。但是協約國都認爲,中國人主動向俄國宣戰,並作出廢除俄國在華一切特權等舉動,是對國際秩序的挑釁。爲此他們也趁機向中國.政府多次施加外加壓力。

在這種外交壓力下,中國國內的一切親近跟畏懼歐洲列強的媒體口風最先軟了下來。最近幾日來中國國內的媒體主流仍在爲中國.政府出兵外蒙跟向俄國國境派兵主動進攻俄軍歌功頌德,但異議逐漸多了起來。

緊跟着這些媒體加入‘異聲’中的還有某些政客們,他們是擔心中國以羸弱的國力主動挑起大戰,恐再走上當年西太后的悲劇。

他們的擔心其實不乏道理,中國現在的實力的確太弱了一些。李漢心裡未嘗不知道這些,但是他也不得不有所動作。一來趁機收復外蒙跟中國失地,二來做一把推手,用俄國在遠東的第二次慘敗,逼迫俄國失去中亞跟遠東的補給,讓沙俄徹底被埋葬在這個冬天裡。

他對於自己的計劃有着很大的信心,偏偏還不能將自己的先知先覺告訴任何人。只能以強硬的態度跟集中在自己手上的權力掌控力度,以個人的聲音暫時凌駕於反對他的聲音之上。

眼看着中國國內雖有反對之聲,卻始終達不到和平‘推翻’這位年輕大總統的地步。也難怪左右爲難中的協約國要憤怒了!

爲什麼不憤怒,一是怒俄國沒事找事。中國在過去歐戰爆發之後的兩年裡,一直都是協約國最大的物資輸入國之一。這也是協約國默認了中國在以中立國的身份,保護了在華德國人的產業跟安全的原因之一。俄國在法國在西線打死打活,英國正忙着從世界各地向歐洲大陸運送物資的時候,趁機抽調東線的兵力,在遠東因外蒙跟中國走向戰爭,協約國如何不怒。

自開戰至今,英法兩國戰爭支出已經高達40多億英鎊,如果算上軍費跟損失,已經超過了兩百億英鎊。半個法國都被兩大集團的炮彈炸成廢墟,這筆損失沒有半個多世紀,是根本恢復不過來的了。開戰以後,英法兩國先後向俄國提供了四十多億盧布的貸款跟扶持,如果不是來自英法兩國源源不斷的資金,俄國早就因爲參政破產而退出戰線了。現在俄國人拿着協約國的錢去遠東擴張殖民地,協約國不怒纔怪呢。

第二則是怒中國,中俄兩國因外蒙產生的衝突,本來中方若是稍作讓步,或者繼續維持前幾年在外蒙問題上的沉默態度,這件事情也就揭過去了。但是協約國萬萬沒有想到,中國的反應竟然如此之強烈。他們不但跟俄國針鋒相對,更是主動向俄國宣戰,收繳了俄國在華一切產業。廢除了俄國在華一切特權並且不承認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訛詐的全部領土。中國軍隊出兵攻入俄國境內,此舉很有可能釀成中俄兩國之間的全面開戰,現在彼得格勒俄國高層已經出離的震怒了。

俄國人雖然仍在同協約國談判,但是沙皇跟俄國高層貴族們拒絕向中國人妥協,高吼着懲戒中國的口號,又從東線抽調了十個師的兵力。

倘若中俄之間直接的衝突加劇,俄國持續向遠東增兵並不是不可能。畢竟中國如果全面廢除了滿清時期跟俄國簽訂的特權,並沒收俄國在華產業。保守估計俄國將損失至少三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跟近四百萬平方公里的附庸國領土。經濟上俄國將損失包括一千多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四五百公里的支線鐵路、俄國銀行以及俄國在華產業等等,保守估計損失高達十億盧布,而且只多不少。

在歐洲都是驕橫霸道的俄國人什麼時候吃過這麼大的虧,中國沒有一方做出妥協,歐洲的東線不穩了!

李漢穩坐釣魚臺,臉上帶着淡淡的笑容,似乎全然不被英國人的威脅嚇到。事實上他的確有自信,爲什麼自信,還不是中國的百萬國防軍。

都說將熊熊一窩,近代以來中國的局勢就是這樣。政府高層的無能導致整個中國多次失去大好的局勢。中法戰爭,中國軍隊在前線打得法國軍事行動都維持不下去了,如果是一個英明的政府領導,完全可以趁機狠狠宰上法國一筆,爲中國爭取到更多的利益。甲午戰爭陸地上如果不是前線的將領一個個膽小如鼠,政府高層更是因爲畏戰不願意動員軍力支持,否則如何會出現那種情況。

自近代以來中國就是世界上少有的軍事大國,李漢有着滿清時期滿人朝廷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經營的新軍基礎。在他掌握了全國政權之後,不但吸納了滿清的新軍,更是通過幾年的對國防軍尤其是陸軍的傾斜式扶持,現在中國九十多個師的陸軍,在陸地上不畏懼任何國家的挑戰。正面挑戰英法德俄這樣的國家中國的確沒有半分勝算,但是戰爭若發生在中國國土跟臨近國境線上,天時地利人和全佔,以優勢兵力摧毀不遠萬里來華的軍隊,焉有不勝!

“公使先生,請您不要生氣,我這裡有一份外交部起草的國書,不日將向全世界公佈,就我國的立場等都有闡述,您不妨好好拜讀一下。”

他笑着把那份已經送往外交部的國書遞給英使,他的翻譯接了過去。因爲是中文,加上對中國翻譯的不信任,英使的翻譯是從香港招募的來華三十多年的白人。他的翻譯看得十分費力,結結巴巴的英語向公使做了翻譯:“……此次中俄之衝突,罪責全在俄國政府之無賴。外蒙爲我國恆古不變之領土,俄國炮製諸般協議意圖分裂我國,削弱我國,滅亡我國,最終令我中華如同其在中亞之奴國。彼時俄國可謂之爲‘黃俄羅斯’。面對領土被侵犯,我愛好和平之政府再三之妥協,而俄國再三之威逼。嗚呼哀哉,彼時今日,我中華禮讓之美,竟被認作無能、懦弱之表現。”

“祖宗有云,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此番戰事,無論進軍外蒙或者進攻俄國,都不過爲剷除一小撮目外蒙與俄國遠東敵視中國之分子,非中國之慾交惡與俄國……吾聽外蒙及遠東部分俄人,爲一己之私,窮奢極欲,對百姓橫徵暴斂,或罔顧我國之國防,多次派兵侵入我國境內燒殺掠奪。此類之禽獸,若不早除必成禍國殃民之根,非欲爲,實不得不爲也……無論如何,蒙古自古是我中華神聖不可分割之一部分,今日出兵,實屬我國內政,與他國無關,各國在蒙古之正當利益、僑民安全,國防軍當依據法律,一體保護,絕不稍有侵害。俄國近代窮兇極惡,在我中國國土之上燒殺掠奪,搶我財物、割我疆土,所犯之舉人神共憤、料來世界聞名之各國必當理解……”

“您在玩火,大總統閣下,請您立即下令國防軍停止前進,立即收兵回營,否則我協約國將保留採取任何手段之權利……”

“公使先生,俄國雖與貴國爲盟友,但俄國屢次挑釁我中國,侵犯我國之主權也是事實。我國主權被侵犯,國防軍出兵與否,純屬內政,他國無權干涉。”李漢強硬的回絕了英國公使之要求,協約國出兵遠東...他們還有兵可用嗎?再等兩天...等到遠東更亂一些,就讓英國人明白,這遠東的局勢,已經不是他們所能掌握的了!

“我僅代表英國及協約國集團再次聲明,希望大總統閣下收回命令,否則我兩國之關係將陷入難以挽回之局面。”

“公使先生,中國雖然是如果,但也不代表任何人,任何國家都能隨意對我國進行威脅。我國有百萬國防軍,從陸地上我們可以摧毀任何一個國家跟聯盟,尤其是在現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北邊還是南邊!”李漢斬釘截鐵地說道,“哪怕是一個歐洲強國集團欲侵犯我國之主權,我國也會斷然舉兵,與之死戰到底!我也請您替我向貴國轉達一句話中國不希望與協約國交惡,也請英國不要成爲第二個俄國!”

英使臉上一青,這已經是赤果果的武力威脅了。他冷哼一聲,起身道:“大總統如此言語,讓人失望,我希望您不會爲此而後悔。”

“公使先生,您又何必大動肝火呢?我國跟俄國在遠東存在着諸多的矛盾,尤其俄國亡我之心不死,自11年來五年間炮製四次意圖分裂我之外蒙跟東北之舉動。我國無意與協約國交惡,戰事將只維持在中俄之間,一旦我國收復失土,戰爭也將隨之結束。貴國不要表現的太過,如果想要找到突破口,主動挑起中俄爭端的俄國比之中國更加可惡,不是嗎?貴國政府爲何不向俄國施壓外交壓力,反而三番五次包庇俄國,以協約國之名義威脅我國?”

“多說無益,大總統閣下,既然如此本人就告辭了。閣下的說辭我會如實稟告我國國內,貴國如此無視國際秩序,日後定將受到裁決!”英國公使揚長而去,留下李漢在背後冷笑,“戰後打壓中國嗎?你們還有那個機會嗎?”

感覺到英使走遠了他也不起身,坐在沙發上拍了拍手掌,不一會功夫,他的情報官走進了房間內。

“你的人在日本那邊做得乾淨嗎?”

“先生請放心,我們這一次是通過袁世凱時期在日本埋了多年的‘地鼠’,向近衛師團中的‘血手會’提供的資金支持。暗殺大隈重信之後,我們已經放棄了這一條線的全部聯絡,不會存在任何問題!”

李漢靠着椅子,閉着眼睛微微點了點頭,“很好!”

五月爆發了紫禁城事件後,調查局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查到了可能跟日本人有關。只是日本那邊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也掩飾的太好了,以至於調查局根本追查不下去,無法確定日本人的打算。不過這幾年來,日本一直都是調查局重點經營的地區,日本高層密集走動,似乎要對首相大隈重信開刀的消息被調查局得到不久之後,日本海軍動員跟本土陸軍秘密集結,都被調查局所掌握。

起先,中國這邊還嚇了一跳,李漢壓下了躁動的國防軍,很長一段時間內除了物資不斷在集結外,軍隊也只往前線調集,卻始終沒有跟俄國主動對上。直到八月初,才從一位醉酒的近衛師團軍官口中,無意中得知了日本將重啓南下計劃,有意向東印度羣島動手的消息。

這可着實令他高興了好多天,日本暫時的南下並不代表着北上派的失敗,這個道理他是明白的。日本在外蒙有着太多的傷害了中國的權利,尤其以滿鐵跟遼東半島的駐軍更是令中國無法接受。短時間內現在中日兩國都在大口的吞吃着歐戰帶來的戰爭分紅,沒有就此開戰。一旦歐戰結束後,日本陷入生產力過剩的時候,勢必舉國又將重新關注近在咫尺的中國市場,到那時一個處理不好,第三次中日交戰又將爆發。

只是這些都是未來,現在,中國需要日本向南方挺進。雖然眼紅東印度羣島那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富饒海島,但一來中國就算佔領中國之海軍也難以保住東印度羣島,還將暴露了中國對海洋的野心。這些都是他不能允許的,現在從陸地上向中亞跟西伯利亞擴張,數萬、十數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可趁機吞併,反正不久之後就是俄國大混亂,不比向南方擴張差多少。

日本現在一旦佔領了東印度羣島,最尷尬的莫過於協約國。因爲東印度羣島的宗主國荷蘭雖然被德國佔領了國土,但其也是協約國集團的一員。而日本根據英日協議,也屬於協約國的一員。日本佔領了荷蘭的東印度羣島,不但暴增了近兩百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也將威脅到英國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失去了大隈重信這樣的穩重派領袖後,以寺內正毅爲首的新首相可是來自陸軍的強硬派,李漢現在就需要日本在東南亞的強硬擴張,吸引英法協約國的注意力,以便中國全身心的投入‘毀滅俄國’的大戰中。

這可着實令他高興了好多天,日本暫時的南下並不代表着北上派的失敗,這個道理他是明白的。日本在外蒙有着太多的傷害了中國的權利,尤其以滿鐵跟遼東半島的駐軍更是令中國無法接受。短時間內現在中日兩國都在大口的吞吃着歐戰帶來的戰爭分紅,沒有就此開戰。一旦歐戰結束後,日本陷入生產力過剩的時候,勢必舉國又將重新關注近在咫尺的中國市場,到那時一個處理不好,第三次中日交戰又將爆發。

只是這些都是未來,現在,中國需要日本向南方挺進。雖然眼紅東印度羣島那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富饒海島,但一來中國就算佔領中國之海軍也難以保住東印度羣島,還將暴露了中國對海洋的野心。這些都是他不能允許的,現在從陸地上向中亞跟西伯利亞擴張,數萬、十數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可趁機吞併,反正不久之後就是俄國大混亂,不比向南方擴張差多少。

日本現在一旦佔領了東印度羣島,最尷尬的莫過於協約國。因爲東印度羣島的宗主國荷蘭雖然被德國佔領了國土,但其也是協約國集團的一員。而日本根據英日協議,也屬於協約國的一員。日本佔領了荷蘭的東印度羣島,不但暴增了近兩百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也將威脅到英國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失去了大隈重信這樣的穩重派領袖後,以寺內正毅爲首的新首相可是來自陸軍的強硬派,李漢現在就需要日本在東南亞的強硬擴張,吸引英法協約國的注意力,以便中國全身心的投入‘毀滅俄國’的大戰中。

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281章 信陽動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99章 鹽業(4)第554章 入京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234章 戰起(3)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445章 大戰(二)第391章 拉薩戰役(二)第446章 大戰(三)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20章 逃脫第62章 城內形勢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376章 會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312章 資州軍變第158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4)第104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下)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235章 戰起(4)第404章 飛機與假鈔第433章 輸血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七百二十二章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461章 桌下2第260章 拿下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344章 交鋒(1)第193章 三府合併第708章 將戰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148章 買賣(下)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331章 抵達重慶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四百七十八章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26章 此公---熊秉坤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519章 刺袁(下)第446章 大戰(三)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14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18章 刀第21章 遭遇革命新軍(上)第145章 酒宴(2)第五百九十四章第662章 和談第19章 暗殺奎盛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602章 大選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436章 訂婚第1章 貨幣金融情報科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330章 惡戰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53章 伏擊瑞澄第243章 局變(3)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243章 局變(3)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352章 暗流涌動(下)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三百二十三章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164章 棋局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585章 發現第269章 情報司
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281章 信陽動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99章 鹽業(4)第554章 入京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234章 戰起(3)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445章 大戰(二)第391章 拉薩戰役(二)第446章 大戰(三)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20章 逃脫第62章 城內形勢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376章 會第540章 過渡內閣(上)第312章 資州軍變第158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4)第104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下)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235章 戰起(4)第404章 飛機與假鈔第433章 輸血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七百二十二章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219章 孝感集合(下)第461章 桌下2第260章 拿下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134章 骯髒的政治(中)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344章 交鋒(1)第193章 三府合併第708章 將戰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148章 買賣(下)第676章 昂首走進1917年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331章 抵達重慶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四百七十八章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26章 此公---熊秉坤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519章 刺袁(下)第446章 大戰(三)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14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18章 刀第21章 遭遇革命新軍(上)第145章 酒宴(2)第五百九十四章第662章 和談第19章 暗殺奎盛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602章 大選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436章 訂婚第1章 貨幣金融情報科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379章 迫在眉睫第330章 惡戰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197章 卡倫?比利斯?韋伯第53章 伏擊瑞澄第243章 局變(3)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243章 局變(3)第91章 虎踞鄂中(1)第352章 暗流涌動(下)第35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2)第574章 山東危機(6)第三百二十三章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164章 棋局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129章 落魄的騙子(中)第585章 發現第269章 情報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