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九月革命

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剛處理完一份文件的李漢擡頭看了一眼,陸徵祥被他的侍衛官引領進來。?

“坐!等我處理完這幾份文件!”?

他敲了敲面前的一疊文件,已經不多隻剩下四五份了!?

“總統,你先忙吧。我過來並無急事!”?

陸徵祥應了一聲,在旁邊坐了下來,面上卻有掩不住的喜色,顯然是好事。?

李漢看了他一眼,按下了好奇心開始埋頭繼續處理公務。?

翻開一份文件,看了一眼後就笑着拿起晃了晃,“呦,還真趕巧。你們外交部的文件,我看看!”?

他翻開一看,原來是有關南洋方面的。隨着年初日本大量向南洋派遣開拓團,三四十萬在國內混不下去的貧苦日本農民及武士、浪人踏上了東印度羣島殖民地。因爲他們的到來,當地的華人移民遭到開拓團搶奪種植園跟田地,整存空間跟環境開始惡化。?

微微皺眉,他開口道:“南洋那邊的地理位置何其重要,時間最強的六個海軍強國中,英法日美四國都被吸引在了那裡。莫要說我民國不是海軍強國,便真是,恐怕外國斷難接受我民國向南洋再輸出影響力。不但會惡了英法兩國,連美國也要心生二念。”?

陸徵祥道:“南洋華人與我民國同根同源,不能不管不顧。且我民國能有今日,南洋華人同胞出錢出力,說一句元勳也不爲過。不可不管,不可不顧!但是,日本現在已經將東印度羣島殖民地當成了自己的私產,我華人又在當地多有產業,過半都是肥美之土地。日本南洋殖民當局現今兒雖沒有名來,也怕日後政策有變。現如今,我外交部還在跟日本政府接觸中,但日本態度曖昧,有時強硬有時模糊。更添現如今,我中華與日本三年之約將到期,合約一旦到期,日本必叫我中國賠付前三年之庚子款,左右不是個法兒。”?

李漢懂他的意思,1914年中日山東衝突後,日方戰敗中日於上前和談簽訂了停戰協議。因爲當時中國勢弱,戰場雖勝合約卻也要顧及日本的面子,庚子賠款這一條就給他們拖延到三年後開始重新支付。合約從15年元旦生效,到17年12月底結束。按照規定到期後中國需向日本支付近四千萬日元的庚子賠款。?

中日兩國之間的氣氛隨着合約的到期逐漸變得古怪起來,在兩國明眼政客看來,剛剛打贏了中俄戰爭的中國斷沒有可能重新屈辱的向日本支付賠款。而四千萬鉅款跟中國的特權也是日本無法放棄的東西,所以,外交部看來南洋華人的生活環境惡化,應該是日本試探中國態度的一種舉動。他們很可能,也擔心中國拒絕支付庚子賠款。?

“外交部繼續跟日本談,讓南洋那邊的領事館跟政府機構做好撤離的準備。順便通知南洋那邊的華人,如果可以,儘可能的轉向暹羅跟菲律賓、新加坡。暹羅被我們打怕了,現在老實了許多;菲律賓只要我們跟美國的關係不變,在哪裡就是天堂;英國人現在用得到我們,還不會太得罪我中華,新加坡現在還是很安全的!”?

他雖然沒有直接回答陸徵祥,但是陸徵祥不是笨蛋。從他這些交代的措施裡,已經明白了些什麼,猶豫了一陣,終究沒有開口。?

往下幾份文件不是民政就是有關去年中俄戰爭中的負傷老兵跟戰死士兵家屬補償情況的報告,期間也夾雜着幾分地方官員挪用跟干涉補助款發放的問題。對於這些被發現的情況,李漢的態度只有一個,查,堅決查到底,發現一個處理一個。?

現在民國經過了幾年的努力,政治總算有了幾絲清明之象,可不能因爲一時的疏忽,寒了數百萬將士之心,寒了四億六千萬國民之心。?

幾份文件很快被他處理的差不多了,就只剩下最後一份,竟然也是來自外交部的函文。?

“看來多事之秋將起,你們外交部最近的函文比年初足足多了兩倍!”?

李漢伸了個懶腰,玩笑一句之後這才翻開那份文件。面上微楞片刻之後便嚴肅起來,沒想到自己玩笑一句話,竟然真成了現實。?

這原來是外交部遞交的有關英法兩國第三次聯名提案,要求調停中俄爭端的意見書。只不過這一次跟前兩次不同,不只有英法兩國,還多了一個國家的名字,赫然是美國。?

早年今年四五月份,這眼看着俄國經歷了革命之後,國內逐漸安穩起來,新政權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也願意主動承擔沙皇俄國時期的債務跟責任。加上俄國臨時政府的統治根基一直不穩,爲了安撫國內。俄國迫切希望能夠通過一些措施強化國民跟國內各勢力對新政權的信心。?

於是,他們除了在戰場上發動了一場對同盟國的強攻,希望能夠獲得勝利以提振軍心。同時,政治上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不斷在協約國體系內部向英法兩國施加外交影響力,希望英法兩國能夠聯手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再一次坐在談判桌上,通過談判解決了中俄衝突,維護中亞地區跟遠東地區的利益。?

今年六月底,英法兩國駐華公使向民國外交部遞交了意向書,希望能夠居中調停,再一次恢復中俄之間有關爭議領土的談判事務,被民國政府斷然拒絕。?

7月,俄國依約向同盟國發動強攻後,英法兩國支持俄國的態度也開始強硬起來,第二次聯合向外交部遞交了調停意向書,再一次被民國政府以不合時宜,尚未接到俄國照會拒絕。?

誰料之後俄國在前線迅速慘敗,國內又有工兵代表蘇維埃政權開始奪權,俄國政局重新不穩起來。爲了儘快穩定局勢,重新恢復躁動中的國民對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信心,這個國家就把所有籌碼全壓在了中國身上。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中有眼光的人有些,他們倒是打了個好算計,讓英法兩國私下跟中國透了氣,西北界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可以交還中國,其他兩國的爭議領土也可以慢談,最重要的是讓中國先交還了控制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恢復中國對俄國的生活必需品出口,而一旦中國交還了西伯利亞大鐵路,日本製造也能源源不斷的重新流入俄國國內。一旦物資充盈,俄國不但國內的民心憂慮可破,就連國力也能快速恢復起來。?

俄國人的險惡用心還不止這些,西伯利亞大鐵路最東段全部都是修建在俄國吞併的中國領土內,若是中國頂不住英法兩國的壓力答應歸還,則不僅重新將日本商品流進俄國的通道打開,也等同於承認了俄國對東北中國領土的佔領。?

李漢看完之後冷笑連連,不過對於外交部上面所備註的拖字訣十分滿意。?

他點頭道:“現如今的外交策略便是拖,多拖一日,我中華便強盛一分,俄國便衰弱一分。說到理兒,其實還是我們太弱了。否則怎麼可能戰場上得到的東西,還得磨破嘴皮才能留下來。”?

陸徵祥笑道:“總統說得是,若不是總統處處落子快俄國人一把,目光比洋人更長遠。咱們國家哪有現在的繁榮...”?

“行啦行啦,幾天不見你拍馬屁的功夫也漸長了!”?

“呵呵,總統我說的可都是真心話!”?

“我想聽的是你怎麼看這談判的事?”?

“談判?呵呵,看來最近的俄國情報還沒送來,總統,我剛從外交部過來,咱們駐維也納的使館剛傳過來消息,說俄國首都彼得格勒發生大規模的騷動,俄國臨時政府跟蘇維埃政權打起來了!”?

“什麼!”?

李漢吃了一驚,站起身來。趕忙追問了起來。?

在俄國“十二月革命”之後,正當其國內兩大政治力量爲爭奪國家政權斗的不可開交時,德國統帥部一直密切注視着俄國國內的動向。至8月1日,興登堡指揮的東線德軍,利用俄國和俄軍司令部的混亂,決定向里加地區發動一次進攻,企圖對臨時政府施加壓力。里加是屏障俄國首都彼得堡的門戶,德國統帥部認爲,奪取里加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這次行動,史稱里加戰役。德軍發起戰役後的第3天,俄國最高統帥部宣佈放棄里加,全線後撤,從而向德軍敞開了通向彼得格勒的大門。但德軍並沒有積極追擊,主要是因爲德國統帥部急需抽調第8集團軍部隊加強西線和意大利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的大規模行動至此結束。里加戰役後,極端仇視革命行動的當時俄軍最高統帥科爾尼洛夫,把俄軍失敗的責任全部推倒布爾什維克身上。他在國內反布爾什維克勢力和英法美協約國的支持下調動騎兵第3軍進入首都,準備解散蘇維爾,公開鎮壓革命。但是,布爾什維克黨動員工人和士兵羣衆,實行武裝自衛,粉碎了科爾尼洛夫叛亂,保衛了首都,保衛了蘇維爾政權。?

時間緩緩走到了1917年的9月29日,列寧跟托洛茨基兩大布爾什維克黨領袖確定要舉行武裝起義的日子。?

9月29日列寧秘密來到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武裝起義。從9月29日夜見到9月30日上午,二十多萬革命士兵和起義工人迅速佔領了彼得格勒的各個戰略要地。?

30日凌晨1時起義部隊佔領了郵政總局。2時攻佔了波羅的海火車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車站。接着關閉了政府大樓的照明電路,電話局切斷了臨時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電話。6時左右,赤衛隊員、士兵和水兵已經佔領了皇宮大橋。除了宮廷廣場和伊薩基耶夫斯卡廣場地區,其他地區幾乎都掌握在起義者的手裡。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坐上美國大使館的汽車倉皇逃跑。?

10時,革命軍事委員會散發了列寧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宣佈臨時政府已被推翻,政權已轉歸蘇維埃。但臨時政府仍負隅頑抗,2000多名軍官和士官生繼續盤踞着冬宮。30月7日下午5~6時,2萬多名革命士兵和赤衛隊員、9輛軍車包圍了冬宮。革命軍事委員會向臨時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命令它於9月30日6時20分繳械投降。?

8時過後,革命軍事委員會向臨時政府下達了無條件投降的最後通牒書,遭到拒絕。晚上九點四十五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開炮,發出了總攻的信號。赤衛隊員和革命士兵在雷鳴般的“烏拉”聲中越過了街壘,迅猛的衝向冬宮,在冬宮的樓梯間裡和樓梯上,革命士兵和工人赤衛隊員同士官生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到10月1日凌晨1時50分,臨時政府的成員除總理克倫斯基逃跑外,其餘全部被擒終。?

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被推翻。當天上午,列寧會同托洛茨基在斯摩爾尼宮召開了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確定廢除土地私有制,礦藏、工廠收歸國有,宣佈政權已轉歸蘇維埃,次日成立了以列寧爲首的蘇維埃政府,從此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正如李漢跟陸徵祥他們欣喜看到的,俄國九月革命爆發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忙於鞏固自己的統治,已經根本無力向中國要求什麼解決爭議。中俄領土糾紛跟和談再一次的無限制延期。而面對這個紅色政權的誕生,英法兩國普遍是帶着恐懼、憎惡與不安,更加不願意再爲它出頭。?

革命勝利後,布爾什維克黨採取了一系列重大的革命措施,鞏固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此時的俄國因爲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決定,俄國尚處在同德、奧交戰的狀態,同時國內被推翻的地主資產階級正在進行破壞,妄圖復辟。爲了鞏固蘇維埃政權,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和平法令》,建議交戰各國立即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

眼看着俄國盟友被推翻,新生的紅色政權要退出歐戰。同時,俄國新政權拒絕承認英法美三國在戰爭期間向俄國提供的鉅額貸款,並拒絕承認其他國家在俄一切特權及產業。種種的種種,都嚴重的刺痛了英法美等國家。?

自歐戰爆發以來,英國向俄國提供了3.79億英鎊的貸款,約摺合38億盧布。法國最悽慘,這個國家向俄國提供了100多億法郎的貸款,幾乎用去了法國國內七成的閒置資金,同時法國在俄國國內有着大量的產業跟工廠,保守估計因爲紅色政權的成立,法國直接損失便超過180億盧布,間接損失更是無可計量。?

美國雖然損失不多,但也十分惱怒。以摩根爲首的銀行團在過去幾年裡爲沙皇跟臨時政府在美國發行了九億多美元的債務。儘管沙皇跟臨時政府時期,俄國曾經向美國運送了五億美元的黃金,但他們依舊因此有14億盧布的鉅額債務無法收回。?

同時,英法美三個協約國國家無法坐視俄國退出歐戰,令德國跟奧匈帝國東線的兩百萬大軍調離前線。?

在試探性的幾次跟俄國接觸未果後,三國大爲惱怒,轉而支持俄國反革命勢力,徹底撕破了臉反對新生蘇維埃政權。這樣蘇維埃政權就不得不單獨和同盟國進行和談。德、奧兩國因爲處境極爲不利,因此同意與蘇俄締結和約,以便擺脫國內外的困境。然而,他們故意擡高要價,對新生蘇維埃進行勒索和要挾。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內的“左”傾分子也反對列寧的方針,和談時斷時續。

第99章 鹽業(4)第479章 永不合作第607章 和談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11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下)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518章 刺袁(中)第164章 棋局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463章 桌下4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527章 和談(一)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2章 這裡是哪?第658章 試探性接觸第257章 奪關(中)第389章 交底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460章 桌下第352章 暗流涌動(下)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488章 整軍第112章 杜家齷齪(3)第300章 枝江(下)第164章 棋局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178章 全雲南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351章 暗流涌動(上)第737章 罵名我來當2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680章 蘇俄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612章 一年(二)第7章 指點第625章 三路開戰4第61章 張彪逃了第32章 買槍(上)第六百一十章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687章 入甕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415章 西巡第33章 買槍(下)第731章 金州破第95章 應城某處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559章 本位與紙幣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258章 奪關(下)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72章 後手第740章 抉擇下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236章 證據第115章 掃平內患(1)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8章 馬賊來襲(1)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348章 談判(下)第509章 雷霆(5)第441章 湖南攻勢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724章 偷襲戰果(1)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750章 和談(完)第69章 第二標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六百三十七章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
第99章 鹽業(4)第479章 永不合作第607章 和談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11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下)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518章 刺袁(中)第164章 棋局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463章 桌下4第198章 禮和洋行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527章 和談(一)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174章 三人同行(中)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580章 青島之戰(4)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2章 這裡是哪?第658章 試探性接觸第257章 奪關(中)第389章 交底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460章 桌下第352章 暗流涌動(下)第117章 掃平內患(3)第488章 整軍第112章 杜家齷齪(3)第300章 枝江(下)第164章 棋局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178章 全雲南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124章 杜家妥協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351章 暗流涌動(上)第737章 罵名我來當2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680章 蘇俄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612章 一年(二)第7章 指點第625章 三路開戰4第61章 張彪逃了第32章 買槍(上)第六百一十章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687章 入甕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415章 西巡第33章 買槍(下)第731章 金州破第95章 應城某處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559章 本位與紙幣第538章 巨頭北上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258章 奪關(下)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72章 後手第740章 抉擇下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236章 證據第115章 掃平內患(1)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8章 馬賊來襲(1)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348章 談判(下)第509章 雷霆(5)第441章 湖南攻勢第497章 不惜開戰(上)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724章 偷襲戰果(1)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727章 遼東惡戰2第477章 戰後新氣象第750章 和談(完)第69章 第二標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六百三十七章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