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進

張壽帶着葛雍齊景山和褚瑛這三位老大人大搖大擺地到外城會館區連吃了蘇州、揚州、山東會館三家,這才找了一家偏僻的小茶館,出錢包下了這地方,請了三位長者小憩消食。阿六客氣卻不失強硬地請看店的老掌櫃自己去休息,自己權充端茶遞水的夥計在旁邊伺候。

而這時候,張壽方纔將皇帝之前交託內庫審計之事道來。對此,葛雍早已知情,齊景山和褚瑛卻不免有些意外,可再一想,張壽門下這些人縱使出身各異,但在九章堂中磨礪至今,也確實值得皇帝託付重任。然而,張壽接下來說出的話,就讓他們全都愣住了。

“四柱結算法從唐宋沿用至今,雖說也有不斷完善,但正因爲時間太長,也已經被不少人找出了可以鑽的空子。正如同光祿寺的弊病和虧空擺在那裡已經很多年,可卻一直不好動,也許是因爲盤根錯節,但何嘗不是記賬的時候,有太多可以做手腳的地方?”

“老師之前已經寫了那樣一套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算學教材,如今何不與齊先生褚先生聯手,爲天下苦於賬目的東主、官衙乃至於朝廷,改革一下記賬法?”

看到齊景山和褚瑛對視了一眼,全都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來,葛雍終於忍不住罵道:“你小子既然有主意就直說,我老人家已經給你背鍋背習慣了,你還要再拉兩個墊背的,這也未免太黑心了吧?這種小事,就算沒有我們三個,你一個人難道就不能承擔嗎?”

他話音剛落,就發現褚瑛面色微妙地盯着自己,他頓時悻悻說道:“別看我,我老人家被這小子算計很多回了。我也不怕告訴你們,什麼葛氏算學新編……全都是這小子寫的!”

儘管齊景山和褚瑛早在這一年琢磨那《葛氏算學新編》中層層遞進的算學體系時,就隱隱覺得,葛雍雖說確實算學造詣更勝過他們一籌,可要說本來還挺固執的老傢伙突然就完全接受海外泊來的那一套數字符號,甚至將其整理提煉成一整套更完備的體系,這不正常。

畢竟,年紀大了的人,接受新鮮事物會更困難且不提,就算能扭轉舊有的認識,可要說把新鮮事物融會貫通,然後變成自己的一整套東西,那就更難了。

如今,葛雍竟是主動吐露真相,褚瑛就忍不住重重一巴掌拍在方桌上,隨即怒視張壽:“好啊,原來是你小子借用你老師的名義招搖撞騙!”

張壽早知道紙裡包不住火,遲早會有穿幫的一天,此時不但不慌不忙,反而神情誠懇地說:“褚先生錯了,這不是招搖撞騙,憑藉老師算學宗師的威德,那就能讓我想傳播的算學知識散佈更廣。這充其量只能說是借用偉力,造福於人。”

“如今也是一樣,我一個人去做,別人只會在背後譏刺說,不過是一個因緣巧合得了皇上眼緣,因而倖進的小子,那所謂的龍門賬也許能在光祿寺暫時用起來,但更多的人卻會抱着警惕提防乃至於排斥的心思。但有你們三位師長參與,就不一樣了。”

說到這裡,他就乾咳一聲道:“之前的算學新編,用了不少西洋算學的原理,然後和九章算術中某些章目結合,其實更多的是整理,並非新創。”

“但這一次龍門賬,是新創,但也借用了一些外來會計知識,而我也僅僅只有個思路。”

張壽一邊說,一邊直接在桌子上倒了茶水,開始蘸着茶水寫寫畫畫,給三位老大人講解“進”、“繳”、“存”、“該”四項分賬的原理,然後是進繳表和存該表,最後纔是合龍門。然而,關於這其中那些細節問題,完全沒做過賬的他就只能兩手一攤了。

而這時候,他只能用真誠的眼神看向面前的三位長者,一臉我只能想到這些,接下來就看你們了的表情。

葛雍是早就熟悉了張壽這個關門弟子的德行,齊景山卻是第一次見識,而褚瑛卻還忙着考慮張壽剛剛那四項分賬的事——某人曾經在戶部當過司官,對於核帳這種事,卻是比另兩位更在行。

至於研究理論數學卻蔑視實用數學這種事……在如今這年頭,純粹的數學家那是不存在的,因爲活不下去,會餓死!數學家素來兼朝廷官員,兼文學家,兼西席先生,甚至於……兼詩人,兼清客捧哏。一人多能,在如今這年頭是再平常不過的。

阿六一點都沒去聽張壽和葛雍三人的談話——因爲他老早就發現了,自己和那些數字之類的東西完全不合。如果說詩詞他還能在張壽強壓下背個幾十首的話,那算學這種東西,他能把加減乘除都弄清楚,就已經很滿足了。

於是,他只是時不時去給四人斟茶,時不時去到後頭茶爐上燒水續水,而一面做這些枯燥的事情,他還不忘一面在心裡琢磨花七夤夜過來教導他的那門新武藝,同時盤算怎麼更嚴格地訓練家裡那些人,讓他們更具戰鬥力。

眼看葛雍等人喝水喝多了,連淨房都去過兩次,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終於聽到了一聲大喝:“好,這件事就算別人不應,我褚瑛第一個應了,嘿,三老帶一新,我纔不怕沾你的光!光祿寺那邊要是出了什麼問題,張壽你儘管來找我!”

“還有,今年我會推薦幾個人去考你的九章堂!”

褚瑛這一說,葛雍立刻沒好氣地叫道:“褚老頭,你別自恃管過兩年戶部的帳就得意,這事兒還輪不到你佔先。老齊,你就別猶豫了,如此一改,賬冊更加明瞭,是好事不是壞事。這小子既然要擠兌我們三個老人家頂在前面,我們就替他背鍋好了!”

齊景山不禁苦笑。他當然知道這是好事不是壞事,如若推行下去,至少朝中戶部、光祿寺以及內庫、兵部、軍器局等最經常和銀錢賬目打交道的地方,一定會在皇帝的強力下最快推行開來。然而,那些藉着在賬目中做文章爲生的傢伙,卻絕對會恨之入骨。

他倒無所謂,就是張壽……這小子真的就不怕麻煩太多嗎?

看到了齊景山瞧自己的眼神,張壽就索性呵呵一笑道:“齊先生,蝨子多了不怕癢,我若要躲事,也不會惹那麼多事出來。在這龍門賬的教材編纂出來之後,我還想麻煩你們幫忙編一本《審計要訣》呢。”

說到這裡,他就若無其事地說:“說實話,在我看來,如若不是一個監生的名頭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挺重要的,我以爲九章堂不妨從國子監獨立出來,掛到公學名下。因爲短時間看來,是國子監成全了九章堂,讓九章堂能夠乍一重開就有人應考,但長遠看來……”

“難道不是因爲九章堂重開,而使人重新正視曾經被人視之爲雞肋的國子監?縱使皇上下令整頓學風,又撥巨資修整屋舍,獎勵好學監生,但只要六堂第一的率性堂出來的優秀學生依舊要和其他士子一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不是直接做官,那國子監就仍舊是雞肋!”

“而九章堂不一樣,能考進九章堂,而且願意去考九章堂的人,要麼是不那麼看重所謂功名出身的,要麼根本就是沒什麼前途的,因此大多數人根本考不出舉人進士的功名,也不指望能起居八座一呼百諾,成爲部堂乃至於閣老這樣名動天下的人物。”

“這些人,有的是爲了求一條不至於一生沉淪的出路,有的只是爲了能夠有機會學習自己喜愛的學問,這和那些願意把難得一點點玩耍休息的時間放在公學中,讀書認字學算,從而改變家庭命運的貧苦孩子有什麼兩樣?他們都是往日因爲機遇沒有上進希望的人。”

“而且,相比在國子監開諸科的難度,老師和齊先生褚先生不覺得,在大明公學中開諸科要簡單很多嗎?”

這一刻,三位長者盡皆無語。

葛雍素來注重算學,他人生鼎盛的那二十年間固然剛直不阿,等到後來年紀大了,又當上了帝師,卻漸漸盡力遠離政治,把更多的心思都放在學問上。

然而,他一面扼腕痛心於出色的人才卻得不到機會,於是有的受僱於海商在海上觀天文給船舶導航,有的爲做官而無暇研修學問,也有的則是沉醉學問,日子過得窮困潦倒。於是,在他看來,研究算學等各科雜學的人,最好朝廷供養,人少碰政治,一心一意鑽研即可。

可當初他一說出這樣的感慨,就被褚瑛怒噴飽漢不知餓漢飢。他至今還記得對面這個老頭兒氣咻咻對他說的那番話。

“你以爲你爲什麼能安安穩穩老來研究這些,那還不是因爲你姓葛!再說了,要不是有你前半輩子爲官耿介剛直不阿的名聲,你當得了帝師?你要不是當帝師,你能引導皇上重視算科?要不是皇上在算學上也有點天賦,還重視算科,能這麼重用你那關門弟子張壽?”

“飽漢不知餓漢飢,站着說話不腰疼!”

葛雍還記得,自己拿出當初沈括沈夢溪明明於算學和各科雜學上全都極具天賦和才能,卻因爲野心和嫉妒掀起政爭,在軍務上又選擇失誤,由是被人釘在小人這根恥辱柱上的舊例,結果卻被褚瑛給反駁了回來:“人家沈夢溪至少晚年退居夢溪,還出了一大堆書呢!”

“人品卑劣歸人品卑劣,但這傢伙要是一個鄉野村夫,沒有在官場拼殺出一個名聲來,那《夢溪筆談》會這麼出名?他之後那些士大夫就算罵他,他的書還照樣有人看。”

而那時候褚瑛說完這話卻還沒完,又拿出元時那位名聲赫赫的郭太史郭守敬來打比方。

“郭太史從曆法到水利到算學,樣樣精通,樣樣頂尖,有人說他這輩子就沒怎麼參與政爭,還不是成就無數,著作等身。可等他到了晚年,說是還管着太史院不退休,但實際呢?朝中一亂,等我朝初年,他的學生他的後嗣還找得着一個?天下大勢,總要有人去摻和的!”

就因爲那次爭吵,最近這十年來,葛雍雖然和褚瑛是一見面就爭,但交情其實卻越發深厚,彼此互補不足的同時,都隱隱覺得,研究算學等各科雜學的人,那也不能真的就一心只讀聖賢書,該嶄露鋒芒的地方就不該退縮。

葛雍一直孜孜不倦致力於在國子監重開九章堂培養後繼者,最終在去年認了張壽這個關門弟子之後找到了機會。然而,如今張壽明言更希望另起爐竈,他自然意識到了張壽的不同。

這小子也許野心不足,但想做事的心思卻一點都不遜色!他張嘴就想罵人,然而,面對絲毫沒有玩笑之意的張壽,他到了嘴邊的話最終吞了回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聲深深的嘆息。

國子監因循守舊已久,與其對其開膛破肚,大動干戈,還確實不如另起爐竈……可是相比重開九章堂也好,新建大明公學也好,這其實是截然不同的事!

褚瑛卻嘿然笑道:“張壽,葛老頭成天誇你,我從前一直都覺得他言過其實,可現在我得說,你小子還真是有膽子!就衝這一點,九章堂那邊你若需要我去講點什麼,隨時對我說。但你真的要另立山頭,那動作得快一點,我半截都快入土了,希望快死之前能看到這情景!”

齊景山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見葛雍捂着腦門那頭痛的表情,他就沉聲說道:“以我之見,且等此次光祿寺之案有了結果之後,再徐徐圖之,那才更妥當。在此之前,我們先把書編出來,再看看光祿寺用新記賬法是否便利。要知道,欲速而不達。”

發現縱使自己那離經叛道的最後一個提議被齊景山忽略了,褚瑛則是明顯很感興趣——哪怕葛雍仍然有些氣鼓鼓地瞪他,張壽還是不禁喜出望外。他連忙滿臉堆笑地連連表示誠懇接受長輩意見,可這時候,葛雍卻突然重重一擱手中茶盞。

“好了,你小子別拍我們馬屁。你託付的這事情我們答應了,不就是推廣龍門記賬法,宣揚其優點嗎?就和你之前在軍中推廣密碼本和編碼方式一個道理。不過這事還不能太急,而我們三個老人家和你逛了一下午,又在這坐了這麼久,好歹得給人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說到這裡,葛雍一頓,隨即笑呵呵地說:“好歹我們三個今天一口氣吃了三頓飯,滋味倒是各具特色,大家挑兩家中意的寫了投票,選出來讓順天府衙和司禮監去查人根底好了!”

老人家說着就頑皮地眨巴了一下眼睛:“頂多讓別人把我們看成和你一樣的吃貨!”

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書達理?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暫消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深人不靜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記仇熊孩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君子坦蕩蕩?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纔有鬼!第四百零二章 祖制就是屁!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五十一章 救錯人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偷換概念第六百四十九章 假打不如不打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勝古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羞辱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七百八十二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四十三章 邊鎮需強人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間運行之理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七百六十七章 會客,師生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七百零二章 歪打正着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四十五章 生辰前的惡訊第三百零三章 考試第六百二十二章 決意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二百六十章 局中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兩百零八章 曆法是個坑第五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嚐後買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六百零五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三百一十章 鮎魚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關心則亂,天子挑刺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語的境界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妃和童養媳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訓熊孩子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奮,欠收拾第一百二十九章 陸三胖求萌妹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九十六章 表決心和不知道第六百零一章 貴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爲人父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挾持者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
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書達理?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暫消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深人不靜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記仇熊孩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君子坦蕩蕩?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纔有鬼!第四百零二章 祖制就是屁!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五十一章 救錯人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三百七十八章 偷換概念第六百四十九章 假打不如不打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勝古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羞辱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七百八十二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四十三章 邊鎮需強人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間運行之理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七百六十七章 會客,師生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七百零二章 歪打正着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四十五章 生辰前的惡訊第三百零三章 考試第六百二十二章 決意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二百六十章 局中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兩百零八章 曆法是個坑第五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嚐後買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六百零五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三百一十章 鮎魚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關心則亂,天子挑刺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語的境界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妃和童養媳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訓熊孩子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奮,欠收拾第一百二十九章 陸三胖求萌妹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九十六章 表決心和不知道第六百零一章 貴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爲人父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挾持者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