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筵開場

雖然陸三郎心癢癢地極其想知道自己的表字到底是什麼,會不會和他父親陸綰起的名字陸築那樣難聽到極點,但是,張壽既然就是賣關子,那麼他也完全沒辦法。畢竟,相比讓自家哪個不靠譜的老爹取,他多少還信得過張壽。

而在他冠禮日的前一天,文華殿的第一場經筵,便在十月初一開始了。因爲是大朝會的日子,在大朝會結束之後,皇帝事先指定的一批文武官員就已經聚集到了文華殿。除此之外,皇子公主,宗室和勳貴官宦子弟,滿滿當當把文華殿填了個水泄不通。

太祖祖訓雖說在很多時候都被人拋在了腦後,但今天這場合,卻還是多少發揮了相應的作用,因爲一道紗簾把男女隔開,公主和宗女們,以及那些素來往來清寧宮較多,因而頗受太后喜愛的勳貴和官宦千金們,也都得以躋身此地。

如朱瑩便是左手邊坐着素來關係很好的手帕交劉晴,右手邊坐着德陽公主。身後則是另外兩位郡主。最初的座次自然不可能這麼不分尊卑,任由她一個勳貴千金和公主宗女們混坐一氣,可誰也奈何不了大小姐的特立獨行。誰讓太后都沒開口喝止?

再加上永平公主看見太后不做聲,原本緊挨着德陽公主的她索性讓了自己的位子給劉晴,這才能讓兩人坐在一塊,而她自己則換到了兩個縣主那邊。

對此,其他人雖說羨慕嫉妒恨,卻是誰都不敢說什麼,只能眼睜睜看着朱瑩連劉晴都拉了過去坐在公主和宗女們當中小聲說笑。

至於偷瞥紗簾之外是否有什麼才貌雙全的才俊,也好成就姻緣……

那可不是平紋的亳州輕容之類的薄透輕紗,而是分量十足,用來做紗袍的那種,隔着那樣厚實的一層紗,頂多影影綽綽地看到對方是胖是瘦,至於容貌五官如何,看得清楚纔有鬼。

曾經有女子隔着窗紗選婿,結果選到一個身材極其端正挺拔,然而容貌卻醜到慘不忍睹的傢伙。以至於如今談婚論嫁的相看這一關,如今大多數官宦人家都不再是隔着紗窗看蕭郎,而是未婚女子帶上丫頭,男子帶上隨從,兩撥人大大方方地彼此見一面,以免成就怨偶。

再加上今天置身此地的大多數未婚千金不是有婚約在身,就是婚事不得自主,縱使看到再好的青年才俊也只能黯然神傷——當然,更大的原因是人家和她們一樣,大多也是名草有主的人,因此女孩子們也就是間或分神聽一聽外頭的動靜,看人的興致着實不大。

就和女孩子們需得在太后面前表現出規矩和儀態,就連朱瑩也頂多只是和人竊竊私語一樣,外間那些官宦子弟,也大多都相當矜持,畢竟,今日在此的是四品以上邁入高官序列的朝廷大佬,誰也不希望被人認爲自己不穩重。

要說完全一副無所謂態度的人,不是剛剛接管南城兵馬司,素來不太在意功名前程的朱廷芳——朱大公子倒是坐如鐘,那坐姿引得不少官員點頭稱讚,儘管很多人看到那副冷臉也無奈——而是以張琛和陸三郎爲首,此時正在合計怎麼給張壽加油助威的弟子團們。

他們平常最討厭這種聽講的場合,可今天開講的是自家老師,他們當然人人重視。

從前張琛那纔是紈絝子弟中的頭頭,如今張武和張陸雖說已經是鐵板釘釘的準駙馬和準儀賓,卻也沒自立門戶,照舊唯張琛馬首是瞻,可陸三郎卻已然成了另一座山頭。

他利用豐厚的財力,成功籠絡了一羣爹不疼娘不愛,號稱紈絝,實則卻是窮鬼的。此時此刻,他就旁若無人地說:“回頭老師講學,你們聽我吩咐,該撫掌叫好時,那就整齊劃一,該安靜時,那就一點聲音都別發出來。至於那些雞蛋裡挑骨頭的傢伙,呵呵,別放過他們!”

小胖子這叫囂雖說聲音並不是很大,但也沒有藏着掖着,一時間頓時引來了不少人側目,就連張琛也不由得瞪了人一眼,隨即小聲警告道:“喂,你別給老師惹是生非!”

“我惹是生非?”陸三郎目露兇光,毫不畏懼地和張琛對視,“要是別人先挑釁,怪得了我?當我不知道是誰說什麼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揪着我還沒成婚,還沒冠禮,在那嘀嘀咕咕說什麼亂七八糟的話!哼,一大把年紀卻只知道噴人的大叫狗,又做過什麼實事?”

“我陸三郎至少還兢兢業業帶了一羣同學,挖出了一羣貪得無厭的碩鼠,解開了前人束手無策的太祖密匣!就連如今軍中復行的密文,也有我這個九章堂第一任齋長一份貢獻!”

就算陸綰,此時此刻也不禁被幼子這近乎於四面樹敵,全面開炮的言語給氣得鼻子都快歪了。明天就是陸三郎的加冠禮,被這死小胖子這麼一鬧,回頭會不會連某些親友都不敢來了?會不會家裡被某些人的門生弟子圍了?

得罪人也得有個限度,而且聽陸三郎這字裡行間的形容詞,懟的那一位赫然是都察院的頭面人物,這真的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和張壽一樣初生牛犢不怕虎!

陸綰越想越覺得頭疼,可他因爲皇帝欽點而躋身於那些部院高官的行列,距離那個大胖兒子實在是有點遠,此時鞭長莫及,又不能在文華殿中大聲呵斥,只能在那生悶氣。

而他更沒有想到的是,原本坐在文武百官最前列的葛雍,不知道是耳朵太好聽到了陸三郎的鼓譟,還是早就和徒孫商量好了這一出,竟是呵呵笑了一聲。

“年輕人真好,朝氣蓬勃,意氣風發,比那些垂垂老矣卻還戀棧不去,甚至還瞧不得年輕人好的老傢伙要強得多!”

此話一出,內閣衆人倒是神情淡定。別說孔大學士,就連資歷實質上最老的吳閣老,其實也還剛過五十。就連六部尚書侍郎這一級裡頭,年紀特別大的也不多。而都察院和六科廊的御史和給事中們,則是同樣反應平平,因爲太祖訓示,基層言官年紀不可超過四十五歲。

而反應最大,是都察院某位確實上了年紀的副都御史。可他才怒形於色地想要硬頂葛雍,試圖在這位老太師身上刷出一個不畏強權的名聲,可誰曾想葛雍突然就直接打了個呵欠。

就只聽這位老太師懶洋洋地說:“沒有成婚就不能擔當重任,這也不知道是哪門子的歪理……難道就沒聽過霍去病那句出了名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爲?”

“霍去病功勳彪炳卻沒有娶妻,說起來其實怪可惜的,相形之下,還是某些人一大把年紀卻爲老不修,六十五六歲的人,孫子都已經十五六了,居然還新納了個十五歲的小妾,嘖嘖,這還真是一段佳話。”

雖說經筵原本該是很莊嚴肅穆的場合,可自打皇帝擺出了不太重視這件事的態度,這些年來,經筵之前的文華殿裡就從來都不是一片安靜的。因爲朝會上糾正禮儀(包括天子)的鴻臚寺官被皇帝給強硬地請出了文華殿之後,經筵之前各方針鋒相對就成了保留劇目。

而葛老太師這突如其來的開炮,登時使得原本略有些嘈雜的文華殿瞬間安靜了下來。雖說大多數人都有些茫然,不知道葛雍到底說的是誰,但隨着陸三郎的嘿嘿一聲笑,以及張琛那恍然大悟似的一聲原來如此,知情者便唯恐天下不亂地往外擴散着他們知道的消息。

一傳十,十傳百,某副都御史一樹梨花壓海棠,頓時成了人盡皆知的秘密。雖說這種私生活的小情趣,大多數時候只是別人背後的閒談,可不少人都記得,之前反對張壽出任東宮講讀的人中,這位副都御史確實是態度最激烈的。

於是,剛剛還在和德陽公主談笑風生的朱瑩,不由得也嗤笑一聲道:“只許老來納妾,不許少年單身,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瑩是何等樣人,這聲音何其清脆響亮,再加上此時此刻大殿中頗爲安靜,那竟是和葛雍剛剛這話一樣,頃刻之間四面八方的人都聽到了。

陸三郎趕緊跟在後頭搖頭晃腦地說:“我從前只聽說過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大小姐這話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正當那位副都御史氣得七竅生煙,打算立時絕地反擊的時候,卻只聽外間傳來了一聲靜鞭,緊跟着傳來的,便是一個肅字。雖說經筵的繁複儀制,全都被皇帝大手一揮,挪移到了之前的大朝會上,可此時應有的禮儀當然不能全都減省了。

因而,不但那位副都御史連忙閉嘴,剛剛安坐的人也慌忙齊齊站起身肅立相迎,旋即就只見一行人從外間進來,天子閒庭信步一般走在最前頭,彷彿這是在大街上。

而他身後,就只見四個皇子一個不拉都齊全了,哪怕這幾個月來根本沒在人前出現過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也都緊隨在皇帝身後。然而,與三皇子和四皇子那鮮亮的冠服相比,兩人都沒身穿皇子冠服,尤其是大皇子,那一身褐色衣衫在這滿廷朱紫之中異常顯眼。

還不等消息閉塞的人去思考這一幕代表着什麼,就只見走到正中寶座上落座的皇帝微微一頷首,緊跟着,大皇子和二皇子身側就各自多了兩個孔武有力的內侍。

隨即,這兩位形容憔悴,再也不見往日飛揚跋扈的皇子,就被人名爲護送,實爲押送似的送到了他們各自的位子上坐定。他們的位子赫然位於一羣部院大臣的下首,不但遠離那些官宦子弟,就是和名士大儒們也隔着老大一段距離。

遙想從前經筵的時候,這兩位皇子那是一次不拉全都參加了的,那時候雖說沒有一個座位,但侍立在皇帝左右,自然而然凸顯出了他們年長且嫡出皇子的地位。眼下今非昔比,也不知道多少人看着這一幕在心中嗟嘆。

而此時此刻,被皇帝留在自己身邊侍立的,只有一個三皇子。

至於四皇子,他在衆人眼皮子底下溜到了太后那紗簾隔着的女眷那邊。雖說七歲不同席,然而,四皇子滿臉堆笑地到太后身邊剝橘子伺候,並沒有混到女孩子當中來,誰還能說他的不是?而太后心知肚明這個小傢伙的大心眼,當然不會把人攆走。

很明顯,四皇子既不想在皇帝身邊分擔去別人對三皇子這位未來太子的關注,也不想去和大皇子二皇子混在一塊,更不願意孤零零地去原本的座位上呆足一場經筵的時間。

她正想叫朱瑩過來把四皇子給帶走,突然就只聽皇帝咳嗽了一聲:“今日是經筵第一天。經筵並非我朝獨有,但從有到如今,多年來大多數是老調重彈,雖也能說是溫故知新,但總歸沒什麼新意。今日經筵,先請朕的老師,葛太師講算經吧。”

下頭的文武官員正等着皇帝直接把張壽叫出來,然後也好在事前事後挑刺,卻沒想到皇帝一開口竟然直接挑上了身爲帝師,早就已經官居一品太師的葛雍!

就算是之前被葛雍當衆諷刺過,此時氣得肺都快炸了的那位副都御史,臉色再鐵青,卻也不能對這番安排說什麼。畢竟,不論是從和皇帝的親疏遠近,又或者是在朝堂和士林中的尊崇地位來說,說葛雍是當朝除掉皇帝之外的第一號人物,那也很正常。

然而,葛雍要是講那些經史也就算了,人竟然講算經?放眼這偌大的文華殿,有幾個人能聽得懂?

此時此刻,要說真正精神一振的人,除卻三皇子,恐怕只有圓滾滾的陸三郎了。小胖子幾乎是剎那之間坐直了身子,本待爲自家祖師爺搖旗吶喊幾句,卻沒想到直接被皇帝點了名。

“陸家三郎,你伺候葛太師去那邊坐着講,端茶遞水之類的活計,朕交給你了!”

雖說皇帝只是指使自己去打雜,但陸三郎還是極其高興,他不假思索地霍然起身,一溜小跑來到了葛雍身邊,滿臉堆笑地把這位祖師爺給攙扶了起來。

看他一路小心翼翼把葛雍給攙扶到講臺後頭安坐的小意殷勤,陸綰怎麼看怎麼不順眼。他這個老子都沒享受過兒子這樣服侍的待遇!

而葛雍卻早就習慣了小胖子的殷勤和妥帖,此時他接過小胖子親手送上來的羅漢果茶,就慢條斯理地說:“今日皇上既然讓我講算經,那我就給各位講一講,最新幾冊《算學新編》裡的知識……”他雖不好意思直接把葛氏兩個字掛在嘴邊,但說暈這些人卻不在話下!

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頂罪?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過關?第四百四十四章 進擊的趙幫主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勞王大頭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五百三十二章 虛懷若谷求教忙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二百五十三章 別苗頭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六百零五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九章 小先生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兩百二十一章 新式紡紗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談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兩百零二章 女孩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六百九十一章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四十八章 夜色殺機第二十七章 何方高人?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零六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洶洶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陣換將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課題的代齋長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三百一十一章 駭人聽聞第三百三十三章 頂尖的吃貨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愛嫁誰嫁!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四百三十一章 請君上船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駕到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三十五章 顏值不夠,衣服湊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挾持者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五百九十一章 賢王和閒王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三百零三章 考試第三百一十章 鮎魚第六百四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一百七十章 空心湯糰第兩百二十六章 坐地分錢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
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頂罪?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過關?第四百四十四章 進擊的趙幫主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勞王大頭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五百三十二章 虛懷若谷求教忙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二百五十三章 別苗頭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六百零五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九章 小先生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兩百二十一章 新式紡紗機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談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兩百零二章 女孩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六百九十一章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四十八章 夜色殺機第二十七章 何方高人?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三百零六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洶洶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陣換將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課題的代齋長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三百一十一章 駭人聽聞第三百三十三章 頂尖的吃貨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愛嫁誰嫁!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四百三十一章 請君上船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駕到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三十五章 顏值不夠,衣服湊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挾持者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五百九十一章 賢王和閒王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三百零三章 考試第三百一十章 鮎魚第六百四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一百七十章 空心湯糰第兩百二十六章 坐地分錢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