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姜煜站在門口,呼出了一口熱氣,看着這口氣在空中霧化,隨後又消散。他的目光逐漸變得深邃了起來,彷彿能夠透過這口呵出的白霧,看到這世界運轉的真相。
……不我說那個充滿了中二味道的描寫是怎麼回事啊?還是說你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聖人嗎?
察覺到自己腦子裡剛纔冒出的奇怪想法後,姜煜扯了扯嘴角,在地面上頓了頓鞋頭,回身往屋中喊道:“小埋還有真白,還沒好嗎?”
“……等等啦~馬上就來~”
從屋子裡側立馬傳來了自家妹妹的迴應聲,隨後姜煜只聽得一陣略顯急促的腳步聲,大概過了兩分鐘後,兩位穿戴整齊的少女,便站在了他的面前。
姜煜特地瞅了瞅真白的腿部,確認這位少女這次沒有拉下襪子後,才側身讓開了位子。
走在上學的路上,姜煜一邊隨意應付着小埋不厭其煩的關於京都之旅的提醒,一邊拎着自己小行李箱,打量着周圍急匆匆前行在這個繁華都市裡的身影。
莫名的,他聯想到了上個世界的自己。那時候的他,想必也是這樣步履匆忙到,連周圍人的行爲亦或表情,也沒有餘裕去觀察吧?
但現在的他,雖說也同樣行色匆匆,但沒關係的是,尚且從容。
這世上,還有什麼是比在一切都充滿了希望的年紀,從事着自己最爲喜愛或者說最爲渴望的事業,更來的舒暢的呢?
更別提,身邊還有着那樣一羣可以相互扶持的好友。這種一羣人爲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的姿態,是他以前從未體驗過的。
一念至此,姜煜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揚,一直關注着自家哥哥的小埋,有些奇怪地問道:“你怎麼了,哥哥?”
“不,沒什麼。”姜煜自然不會把剛纔心中那番羞恥的念頭說出口,只是再度敷衍般笑了笑。
“哦……”小埋雖然不解,但心中掛念着其他事情的少女自然也不會繼續追問下去,只是再度提起了之前已然說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話題,“哥哥你可要多拍點照片回來,小埋這麼多年,還沒有去過京都呢~~啊!還有還有,別忘記帶京都的特產回來啊~”
“知道啦知道啦……”姜煜有些無語地接話道,“話說小埋你知不知道這已經是你從出門開始,唸叨的第幾遍了啊?”
“第四遍。”
一旁默不作聲地走着的真白,突然如此接話道。
“哪、哪有啦~”
亞麻色長髮少女有些不好意思地撅了噘嘴,別過腦袋,低聲嗔道。
姜煜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車站,輕輕拍了拍自家妹妹的腦袋,囑咐道:“那今天早上,真白就拜託你了。下午放學的話,有麗塔去接所以沒問題。而且從明天開始,也是麗塔負責真白的接送工作,因此小埋你今天可得好好幹喲?”
“知道啦知道啦……”小埋聞言露出了跟剛纔的姜煜如出一轍的無語表情,這種時候,姜煜纔會產生一種面前這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果然是他的妹妹的感覺,“話說哥哥你也快走啦~不是馬上就要到你們集合的時間了嗎?”
姜煜聳了聳肩,點頭應是,往車站裡邊走去。
兩位少女則是目送着姜煜離去的背影,消失在了晨間的人潮中後,才調轉方向,往水高的方向走去。
……
順利地搭乘jr山手線至東京站後,姜煜很快便在車站中不遠處,發現一羣穿着豐之琦校服的,面帶興奮的少年少女。
因爲他在學校同年級間,並不認識幾個人,因此倒也沒人上前來找他搭話。不過對此,姜煜倒是樂得清閒,若無其事地待在一羣人的外圍,便像是隸屬那個團體。
就在他無所事事地等待着發車的時候,一隻手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下意識地扭頭看過去,卻只看見了一片空氣,
姜煜愣了愣,隨後瞭然般露出了無奈的笑容,轉頭看向另一邊,徑直說道:“老是玩這一招,倫也你也不嫌……呃……”
“不嫌什麼呢?”
那彷彿刻在記憶深處的平淡嗓音,讓姜煜下意識地後退了一步,撓了撓臉頰,有些不自在地迴應道:“原、原來是加藤你啊……話說你什麼時候學起倫也那一套了?”
“唔……”少女腦後馬尾辮晃了晃,想了想說道,“我倒是覺得待在那個社團裡,卻至今沒有變成御宅族,纔是一個更好的吐槽點吧?”
姜煜聞言不由得笑出了聲,搖頭說道:“加藤你啊……現在這就叫做人物建立起來了,懂嗎?雖說是些奇奇怪怪的屬性就是了。”
“是嗎?”
加藤惠聞言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隨後便拿出了手機,自顧自玩了起來。姜煜看到這一幕不由得一愣,隨後忍俊不禁地搖了搖頭,暗道果然不管這位少女的造型再如何變化,那個“資深網民”的屬性標籤,恐怕是一輩子都摘不掉了。
不久後,倫也也來到了車站裡,同姜煜和加藤惠兩人打過招呼後,便同樣拿出手機,全神貫注地操作着什麼。
姜煜瞥了自己好友一眼,心下了然對方應該是在忙碌着他上個週末纔跟其討論過的現場live的事情。
集合時間到來後,在隨行老師的招呼下,原本到處散開的學生們在瞬間衆攏,排成整齊的隊伍。
以班級爲單位點名後,接着是入場、行進。
話說,現在是要參加運動會嗎?不過在周圍一圈的人都興奮無比的時候,這種吐槽,顯然有些不合時宜,因此姜煜頗爲明智的沒有說出口。
再來還要以小組爲單位點名,確認人數。
值得一提的是,本來校風頗爲嚴謹的豐之琦,在這種難得的修學旅行上,展現出了巨大的自由度。同班的人以四人爲一組,男生女生分開,除此之外,便沒有任何的限制了。
不過這種事情,對於姜煜這樣在班上基本上沒啥人緣的人來講,就是一件難得的酷刑了。好在倫也雖說是比他的程度還要深的御宅族,但在班級上卻不像是他那樣的孤零零。倒不如說,由於堅持傳教,現在的倫也,哪怕是在班級中,也有着一片獨屬於御宅族的天地。
雖然說,那個小團體,通常會被班級中的現充組投之以輕蔑的眼神。
每當這種時候,都讓姜煜不由得感嘆渡航書裡的高中生生活,究竟是有多真實。
總而言之,在一番連波折也算不上的會面後,姜煜被順利拉進了班級中御宅族的團體,一組的人除了倫也外,還有那個似乎叫做“喜彥”的人以及另外一個他只是面熟,完全叫不出名字的貨。
順便一提,那個御宅族的小團隊裡,由於倫也的順利傳教,全部都是《春物》以及「百里屠蘇」的忠實粉絲。
……
踏上新幹線的車廂後,一羣彷彿是初次出遠門的少年少女的興致,也是絲毫不減。不過姜煜倒是彷彿在跟記憶中的什麼進行印證似的,特地仔細看了幾眼新幹線的座位。
這樣的行爲,當然引起了倫也的疑惑。不過姜煜用一個敷衍無比卻又是在說真話的“取材”,便打發了自己那位好奇心極其濃厚的好友。
經過了平淡無奇的分座位……當然這只是對於姜煜一行人的平淡無奇。
由於新幹線的座位頗爲奇特,每一橫排有五個座位,五個座位又隔着走道分成一邊三個、一邊兩個。所以碰到這種四人一組的旅行後,就會顯得很尷尬。
姜煜饒有興趣地觀察了一會兒,在他的印象裡,應該是屬於“班級領導地位”的一個小團體坐下後,其餘人才紛紛在其周圍落座這一現實無比的現象,心中不由得再度升起了對於渡航的感嘆——
——你到底是在高中時期受過多少傷啊?
新幹線從東京出發,大約兩小時後,便會抵達京都。
於是乎,在瞌睡中聽着包含倫也在內的其餘幾人低聲呼喊的有趣經歷後,姜煜在下車之時,便暗自決定把這段經歷從準備講給小埋聽的旅行日誌裡面抹去。
走下列車,一行人在竄上肌膚的寒意中,走向遊覽車乘車處。
姜煜看着周遭似曾相識,但也確實沒有見過的風景,心中不由得產生了一種特殊的觸感。
那種彷彿是在跟記憶中的景色進行對比,然後映證的行爲,在御宅族的領域裡,有一個專門的詞彙,喚作“聖地巡禮”。
現在的他,就有了一種自己彷彿正在聖地巡禮一般的感受。
京都屬於盆地地形,夏天燥熱,冬天寒冷。
這種氣候比起全世界都有名的邁阿密那種四季如春的地方,當然是不適合居住的。但是,如果換個角度思考,由於寒暖時節的強烈落差,因此爲京都的四季帶來不同美景。
春天可以欣賞滿山遍野的淡紅色櫻花;夏天可以坐在鴨川畔納涼,順便欣賞茂密的綠蔭;秋天可以飽覽將山頭染成火紅的楓葉,雖說少了一份獨立寒秋、湘江北去的狀況;冬天則有在風中飛舞的雪花,以及堆滿白雪的山脈。
豐之琦學院選擇修學旅行的這個季節,恰好便是楓葉季的尾聲。再過不久,便會降下一粒一粒的白雪,將京都變成一座銀裝素裹的純白城市。
到達京都之後,一羣猶在興奮之中的少年少女的第一站,是清水寺。
面對這種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定數的行程,姜煜除了苦笑外,便也只有接受了。
於是,他帶着略顯複雜的聖地巡禮的心態,搭上了這幾天特地用作觀光旅行的遊覽車。
清水寺坐落於京都東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於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數次被燒燬並重建,後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因此,說這裡是京都的地標性建築之一,也是沒錯的。所以豐之琦學院制定行程的老師,會將第一站放在這裡,也是理所當然。倒不如說,若是都來京都遊玩了,卻沒有去過清水寺,纔會是一場不完美甚至日後想起會充滿了遺憾的旅行。
車站似乎距離清水寺很近,在市區內行進了一會兒,再拐了一個彎後,一條坡道便出現在眼前。
姜煜一行人搭乘的車,很快便在停車場停下,加入了停在這裡的其他旅行團的遊覽車的行列。
雖然楓紅最壯麗的時期已過,但清水寺一帶畢竟是京都數一數二的熱門景點,因此遊客數量幾乎沒有受影響。
真切地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後,姜煜卻沒有感到絲毫的不自在,反倒是充斥着小學時期春遊秋遊的時候,那種近乎快要滿溢出來的興奮感。
這大概便是上個世界那麼多的御宅族,只要有機會,就一定會去日本來一趟聖地巡禮的理由了吧?
沒有真正進行過這種在外人看來很難理解的行爲的人,大概很難想象那種來到一座完全不熟悉的城市,走在充斥着即視感與陌生感的街道上,尋找着曾經無意識間納入眼中的風景時,心底的那種不安,以及找到之後的那種喜悅,還有努力拍攝出還原動畫裡那副景象的照片後的興奮與滿足。
倫也看着面帶懷念之色的姜煜,有些奇怪地問道:“你以前來過這裡嗎,阿煜?”
姜煜搖了搖頭,露出了一個神神秘秘的笑容,故作高深莫測之態,說道:“不久之後,倫也你也會產生這種感覺的。”
“嗯?”
倫也撓了撓腦袋,一副完全弄不明白你在說什麼的表情。
姜煜自然也不會過多解釋,朝已然開始準備踏上三年阪前往清水寺的人羣努了努嘴,示意自己等人也要趕緊跟上才行。
所謂三年阪,也不過就是一條山坡上的普通石板路。只是因爲作爲清水寺的神道,而有着大量的紀念品店,陶器店以及餐館。
不過也正因如此,縱使這條道路上商鋪林立,但終究也是保持了幾分古香古色,讓姜煜聯想到了從未去過卻心嚮往之的蘇杭小道。
青磚灰瓦,飛檐畫角。
寥寥幾字,便能勾勒出一副曼妙的畫卷。
若不是街道上有着來來往往的身着現代衣着的人流,姜煜還真以爲自己誤入了林間深處,見到了本該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古風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