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風*流*眼(十六)

微服私訪重要的就是微服兩個字,隱瞞了訪者的身份官職,以免讓人得知之後,營造出一片的歌舞昇平或是將真實的情況掩遮起來。=?所以除了鄧廷瓚之外,淳安縣城裡是沒有人知道丁一的身份的。

但這位披麻帶孝的婦人,一入得堂裡來,便跪下磕頭,口中稱道:“小妹叩見丁家哥哥!外子已逝,今日妹子馬高蹬短,還求哥哥伸手,給小妹留條血脈!”她不單是叫破了丁一的身份,而且這話裡是透着極爲詭異的味道。

要知道這是大明年間,就算因爲丁一穿越來了以後有了一些變動,但整體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還是大致上沒有什麼改變的,一般來說,出嫁的女人和沒出嫁的閨女,發妝是不同,所以士兵入來報告,說的是“婦人”,就是根據她的發妝做出的判斷。

出嫁的女人,這種情況下,正常是自稱未亡人某某氏之類的,她卻是自稱妹妹,喚丁一做哥哥,也就是她跟丁一的交情,不是她丈夫的,而是她出閣之前就識得丁一的。而且這馬高蹬短的話,很有一股江湖草莽的氣味,對於太子少保忠國公的家裡來說,真的很奇怪。

“先生。”張玉喚了丁某人一聲,卻就起身要去把那婦人攙起來,誰知道那婦人極爲大力,一把竟攙不起來,幾個女兵想要過來幫手,張玉輕輕搖頭止住她們,向着這婦人好聲勸說道,“姐姐還請起身說話。只要能幫的,先生自然不會薄了故人,姐姐這般做派。卻是看輕了先生。”

那婦人聽着,便起了身,伸手拭淚,望着丁一說道:“雪夜,北通州、石景山,三十七打行的好漢,就沿着洗馬溝岸畔。拜得哥哥。那時哥哥說,‘現時見着了,大傢伙沒事回去吧。要是有難處的,只管說,好麼?’,哥哥可還記得這節?若是哥哥貴人事忙。小妹也無顏糾纏。就此辭去吧!”

她提起時間、地點、人物、事情,丁一倒就想了起來,那是英宗被囚南宮的光景了。

那時丁一才做到奉議大夫,那時他正在鬧着辭官去考科舉,那時丁一閒着無事,便把北直隸的江湖人物梳理了一番,教他們變得有組織性一些,也對民間少了許多騷擾。又教他們按月交錢到京師來,因柳依依那邊打點着。和鏢局一同運營。

後來丁一辭得了官回容城讀書,就把這江湖事和鏢局,都交給景帝寵愛的妃子所派出來的太監中官去料理。如今說將起來,丁一卻就覺得自己當時似乎真的在風雪裡,派了杜子騰和劉鐵把那些江湖人、打行全都打服氣了之後,在跟他們辭別分手之際,是有說過這麼一句話。

其實,當時丁一所說的,是“盤纏有難處的,只管說。”

不知道是當夜風雪交加,這婦人聽漏了;還是時長日久,把這兩個字記漏。

總之,現在連丁一自己也記不太清楚,畢竟這麼若干年過去,皇帝都換了人,都打出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和關外的大草原,連木骨都束和葡萄牙都有了華夏租界,他怎麼可能去記得當時風雪夜裡,對着一衆江湖人說過的每一個字?

張玉是在丁一出海時候,能操持起八大處的人物,自然看得出丁某人連這婦人叫什麼都不清楚,於是便低聲問了對方怎麼稱呼,又教丫環端了湯水上來,請那婦人淨了面,只是那婦人卻是倔強,是說了自己喚作聶雲英,夫家姓王,便向丁一說道:“哥哥,卻是給個爽利的話來。”

丁某人所能做的,也只有請這位婦人先坐下來,然後對她說道:“到底有什麼難處,還請妹妹直言。”張玉在邊上是使了兩回眼色的,她招呼人跟丁一開這個口是不同的,張玉自小就由前任英國公張輔耳濡目染的,對於江湖人,向來就是能用,但決不重用。

例如刑天那樣,幹了許多黑活,連個官身也混不上。

更別說,這要把江湖事扯到丁一身上的打算,她當然是覺得太可笑了,怎麼會去理會對方到底是什麼事?就算當年丁一說過那句話又如何?皇帝發了鐵券丹書還能殺人全家呢,別說丁一,這世上有幾個人真的就言出必行?

她招呼人的意思,是要從這聶雲英身上,問出對方是如何得知丁一行蹤的事。

因爲這是一個安全上極大的隱患。

但丁一開口這話就不對了,直言,那就是要幫人扛事上身的意思啊。

堂堂太子少保、忠國公,去爲這江湖人扛江湖事?不說對不對吧,多大出息這是?

聶雲英聽着丁一的話,卻就伸手拭了一把淚水,起身道:“好教哥哥知曉,倭國來使朝貢,隨船而來的二十七名倭國高手在泉州上岸之後,就一路挑戰華夏高手,至江浙已六十四戰,倭人七人戰死,九人被重傷,福建、浙江兩地江湖好漢前往應戰,六十四戰三十一敗。先夫本有舊創,但身爲江湖一脈,仍然挺身而出。然七日前舊創迸發,先夫已逝,雲英斷無貪生之理,五日後便替外子應約赴會,這兩個孩兒,便託付與哥哥,卻要教他們知道,他們的爹孃,是江湖上響噹噹的好漢子!”

說着她便叫了兩個小孩過來,對他們說道:“這位便是大明第一條好漢,丁容城丁大俠,你們過來磕頭!”

“慢。”丁一擡手止住了那兩個小孩,這倒是讓張玉鬆了一口氣。

誰知道接下來丁一所說的話,卻就讓張玉苦笑起來,因爲丁一對着劍慕說道:“端茶來,兩個孩子磕了頭,我少不得要喝上兩杯茶的。”又向聶雲英問道,“不知聶家妹妹,意下如何?”、

聶雲英激動得當場就落淚,因爲丁一這是要收她兩個孩子爲徒弟啊,磕了頭給師父端茶,一般江湖上都是這樣的做派,她上門來,是仗着一口氣,自己和丁一的差距,她心中是知曉的,那真的是雲泥之別,兩個孩子能在忠國公府裡當個小廝,就是在她身後,打行易主,終也能謀個衣食無憂。她是做着這樣的打算,哪裡敢想什麼丁一收徒的事?

她自己也是豁出命來,纔敢對着丁一叫出那一聲“哥哥”啊!這可是太子少保、忠國公當面,要不是聶雲英不想活了,說不好聽的,就是丁一的書僮劍慕,她也不夠格叫上一句“哥哥”,她是懷了死志,卻不是腦子不靈光,此時聽着丁一問她,自然忙不迭地點頭。

但當劍慕備了茶立在一邊時,聶雲英卻拉住她兩個孩子,起身衝丁一抱拳行禮道:“當日在洗馬溝畔,人說丁容城是北直隸第一條好漢,許多人是不服的,不瞞哥哥說,妹妹也是;後來哥哥打下雲遠,江湖中又風聞,說哥哥是大明第一條好漢,妹妹卻覺得,身手再好,若無我輩俠氣,卻是當不得好漢這兩字!”

“今日,雲英服氣了,哥哥果是好漢!”

“雲英江湖草莽,上門來求,居然得見哥哥,一有所託,便盡力庇護!”

“其實雲英詐了哥哥,那風雪夜裡,哥哥說的是‘要是盤纏有難處的,只管說,好麼?’,哥哥高義,雲英實無面目自處,就此辭去!”說着一手扯着一個孩子,便向門外而去。

“慢。”卻是丁一開口叫住了聶雲英。

他說着站了起來,去到聶雲英身邊,把那兩個小孩牽了過來,對聶雲英說道:“咋咋呼呼的,你就不能好好說話?這小孩沒了爹,夠可憐的了,你這做孃的也去了,誰心痛他們?我便是給他們吃暖穿飽,總歸不如自己親孃來得心暖啊!”

聽着聶雲英就嚎啕大哭起來,張玉無奈,過來把她攙住,只聽聶雲英悲泣道:“我爹就只有我一個女兒,先夫去了,老爹年邁,若是我不去應戰,聶家打行的哪裡還做得下去?若是我死在倭人刀下,江浙的江湖好漢,總歸還得顧着這情份,讓打行維持下去……”

張玉長嘆了一聲,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是丁一也有着自己的事情要應對,這關係着的可是華夏國運,不止是區區一家打行,哪有空閒來搭理這江湖上的破事?她想着不如讓聶家打行遷到兩廣去,也算是幫這聶雲英一個忙好了。

但沒等張玉開口,就聽丁一向聶雲英問道:“那倭人的名號,你可知道?有沒有叫織田信長、服部半藏的?”

聶雲英搖了搖頭:“死傷的倭人裡有沒有,我便不知道,毫髮無損的十一名倭人,卻就是:野村的大炊孫太夫、新堂的小太郎、楯岡的道順、下柘植的大猿、下柘植的小猿、上野的左、山田的八右衛門、神戸的小南、音羽的城戸、甲山的太郎四郎、甲山的太郎左衛門。”這就是還活着,還將要繼續北上,挑華夏江湖好手的十一名倭國高手。

“伊賀十一名家。”丁一笑着點了點頭。丁一在現代的動畫、小說中是聽說過這些人的,是這個時代日本的絕世高手。

“我替你去。”

張玉在邊上聽着,感覺要瘋了,這叫什麼事?又不是評書話本,堂堂英國公,怎麼可能去跟人比武!若有什麼閃失,以丁一爲首的利益集團怎麼辦?華夏怎麼辦?還沒推行開的土改怎麼辦?大航海怎麼辦?工業革命怎麼辦?立憲怎麼辦?

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五)第3章 爪哇(七)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五)第3章 飛地(三)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21章 江山萬里煙(十一)第127章 待從頭(十)第6章 傷別離(十七)第4章 新君(十二)第108章 血腥序幕(五)第72章 把吳鉤看了(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48章 尋人(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第7章 萬事開頭難(七)第7章 猙獰(七)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4章 出印度洋(二)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四)第2章 遠航(二十)第4章 新君(十二)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98章 天子賜顏色(十)第6章 歐洲(十五)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六)第4章 槍在肩(三)第5章 君臨(九)第34章 收徒(二)第1章 舊部(八)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九)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3章 立儲(十二)第12章 江山萬里煙(二)第2章 遠航(十九)第5章 奪門(十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丁一的奮鬥十八第3章 心如鐵(三)第9章 風*流*眼(十四)第105章 血腥序幕(二)第32章 幽懷恨無句(二)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8章 獵火照狼山(三)第2章 絕戶計(十四)第80章 贏取自由身(五)第114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六)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7章 風蕭蕭(五)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五)第1章 督廣西(十六)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六)第2章 遠航(十二)第22章 獨立顧八方(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九)丁一的奮鬥十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七)第107章 天子賜顏色(十九)第4章 新君(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七)第6章 傷別離(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三十)第2章 絕戶計(十四)第8章 轉進(二)第7章 猙獰(五)第92章 天子賜顏色(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七)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一)第1章 溫柔鄉(七)第3章 立儲(七)第13章 江山萬里煙(三)第110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二)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3章 立儲(五)第6章 歐洲(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三)第40章 熟人(二)丁一的奮鬥三十四第4章 新君(九)第3章 永鎮廣西(四)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2章 篳路藍縷(四)第5章 君臨(五)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五)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1章 入埃及(十四)第9章 風*流*眼(二)第1章 督廣西(七)第5章 君臨(十六)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
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五)第3章 爪哇(七)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五)第3章 飛地(三)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21章 江山萬里煙(十一)第127章 待從頭(十)第6章 傷別離(十七)第4章 新君(十二)第108章 血腥序幕(五)第72章 把吳鉤看了(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48章 尋人(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第7章 萬事開頭難(七)第7章 猙獰(七)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4章 出印度洋(二)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四)第2章 遠航(二十)第4章 新君(十二)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98章 天子賜顏色(十)第6章 歐洲(十五)第6章 傷別離(二十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六)第4章 槍在肩(三)第5章 君臨(九)第34章 收徒(二)第1章 舊部(八)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九)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3章 立儲(十二)第12章 江山萬里煙(二)第2章 遠航(十九)第5章 奪門(十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丁一的奮鬥十八第3章 心如鐵(三)第9章 風*流*眼(十四)第105章 血腥序幕(二)第32章 幽懷恨無句(二)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8章 獵火照狼山(三)第2章 絕戶計(十四)第80章 贏取自由身(五)第114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六)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八)第7章 風蕭蕭(五)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五)第1章 督廣西(十六)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六)第2章 遠航(十二)第22章 獨立顧八方(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九)丁一的奮鬥十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七)第107章 天子賜顏色(十九)第4章 新君(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七)第6章 傷別離(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三十)第2章 絕戶計(十四)第8章 轉進(二)第7章 猙獰(五)第92章 天子賜顏色(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七)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一)第1章 溫柔鄉(七)第3章 立儲(七)第13章 江山萬里煙(三)第110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二)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3章 立儲(五)第6章 歐洲(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三)第40章 熟人(二)丁一的奮鬥三十四第4章 新君(九)第3章 永鎮廣西(四)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2章 篳路藍縷(四)第5章 君臨(五)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五)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1章 入埃及(十四)第9章 風*流*眼(二)第1章 督廣西(七)第5章 君臨(十六)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