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猙獰(一)

海風終於遂了人願,於是地中海艦隊由黃蕭養領着,帶着那不到千人的陸軍,其中五百黑色閃電還是冷兵器部隊,便向南而去;而丁一則又等了二個多月,海風轉變之後,方纔啓程,仍以萬安爲提督,以廣東、廣西號驅逐艦護航,五六艘大寶船改造的登陸艦次之,二十幾條補給船隨後,向紅海而去。

而先前派向華夏本土的兩艘中型寶船,貼着海岸而行,倒是十分幸運,順風順水,很快就抵達了華夏。

當英宗和于謙等人接到丁一的奏摺和書信時,都很有點無奈。

因爲丁一不單沒有啓程回來,還要求華夏這邊給他輸血:“……妥當之計,最遲於明年此時,至少調派一支規模不下地中海艦隊之水師,並以陸戰第一旅、第二旅爲骨幹,擴建四支陸戰旅,隨艦西來,此事刻不容緩,若有閃失,西方諸夷由海路而來,千萬倍於倭賊之患……”

丁謙搖了搖頭把這摺子遞給了首輔陳循看了,苦笑道:“如晉向無虛言,何況許道中身歷其境,想來是無假的。”許彬作爲與葡萄牙艦隊打過炮戰的親歷者,在明白自己無路可退的情況之下,充分發揮了這個年代文人誇張的筆法。

他的摺子,可不是如萬安向丁一彙報那樣,敵船噸位大約多少,每側炮窗多少。

而是按着“白髮三千丈”的節奏來,說着葡萄牙那邊的艦隊。那直接就是“雲帆遮天,鉅艦如城……戰端一起,夷船萬炮齊發。焰火如練,頓如置身地獄,又如天地之怒……”這樣寫法,看着不是一般的嚇人,比起說多少噸位,多少炮,每輪炮擊間隙多少的冰冷文字。帶來的效果要恐怖得多。

“如晉不是說什麼戰爭紅利麼?”老王直在邊上不冷不熱地說道,“到底落在何處?就他從番邦捎來那幾塊瓜果?楊思敬這人素來詼諧,依老夫看。搞不好是他故意捉弄如晉,如晉這厚道人,上了他的惡當!”因爲他先前一直捧殺丁一的籍口,就是丁一無虛言。所以現在要是說丁一說假話。那是打自己的臉,於是就來黑丁某人的智商,說他被楊善騙了。

閣臣王文這向來喜歡撕咬丁一的,看着對丁某人一黑到底的老王直開腔,自然也就不會落後:“提督呂宋那邊的南洋艦隊,便還從那如晉說的袋鼠大陸上,弄了許多土人、異獸過來……又遷了些人出海,據說那邊土地肥沃。倒也確算是教人有所期待的;但如晉這西去之師,到現在也沒見着他說的什麼紅利可圖。說來說去,都是打仗,國雖大,好戰必亡啊!自古以來,哪有打仗得什麼利?只是勞民傷財罷了!”

此時許彬、楊善都隨丁一出海,丁某人一脈之中,也沒有什麼高官可以出來撕擼,只好李賢仗着自己的噴子天賦,一會噴王文:“若是如此,蒙元何以滅宋?”一會噴王直,“如晉說了這喚作白薯之物,要在溫暖之地種植,如今方纔種下,又何以說彼言不實?”

雖然李賢很努力,但一人敵衆,明顯是勢弱,那些御史之類小官,便不乏丁一的爪牙,只是所謂職卑言微,也實在提供不了什麼火力支援,看着奉天殿上,黑丁一的聲音就成了主流,開始有人彈劾丁一:“抗旨不遵,居心莫測!”又人附議,“什麼西夷東來?不外養匪自重故技罷了!”

若是龍椅上坐着的景帝,大致就會揣摩着丁一是不是要在海外自立爲王了,會不會權柄過大了。但英宗這一旦信任某人,就偏執不改的,卻是不作此念,面對下面的聲音,他很堅定:“若無如晉,如今雲遠、烏思藏,得調多少軍兵去鎮守?丁如玉率領大明第四師,不過區區兩萬人,便是領雙餉,也要遠比以往節省許多。”

這年代的文官,是敢於和皇帝對噴的,就算英宗要比景帝強硬,也沒有得位不正的問題,但依然有人跳出來說:“正是忠國公治軍有方,方纔當召回華夏,以平邊患!海上之患,依着不許片板的祖訓下海就是,若是夷人再上岸來,我大明又豈會怕得了他!”

這說法很多人都支持,但英宗明顯不耐煩跟他們對噴,直接就問于謙:“徵調兩萬兵員,訓練那陸戰旅,大司馬以爲如何?”于謙想了想,在大事上,他是不含糊的,再加上丁一向來很少胡說,所以他還是點了點頭,兩萬人,問題是不大。

“不必再議。”英宗是決心要撐丁一的了,“此事便這麼定下來。”之後又教李賢和商輅留下來,就直接退朝了。至於造船的事,他倒不用跟這些朝臣多說,那基本是屬於皇帝內庫的資源,教船舶司的太監督辦就是。不過英宗退了朝,又對夏時說道,“教各地礦監,儘量輸送些礦石過去梧州工場。”他總歸不是丁一,不會去考慮什麼打亂了整個市場的供求關係。

之後召見李賢和商輅兩人,主要是丁一的來信裡,希望英宗能幫忙看一下幾處書院的教學,所以英宗叫了李、商兩人過來,就對他們說道:“朕擬派提學官到如晉所辦幾處書院,卿等兼領此事,把人選報上來。”

“臣等遵旨。”

但結果在討論如何治理那幾所書院時,出了宮之後,去金魚衚衕相議的李賢和商輅卻就起了爭執。李賢認爲,道德文章是不可少的,入學的學生,一定要把經義學好了,再去學其他的科目不遲。

商輅卻以爲,不要去改變丁一的辦學方針,派提學官下去,也是儘量選認同丁一理論的士大夫,這樣出來的學生,纔會符合丁一的要求,至於提學官,主要任務是監督那些教習、老師,是否有按丁一的要求去辦。

就這事兩人談不攏。

李賢噴子天賦一旦發作,那是很可怕的,也饒得商輅那不慍不火的性子,儘管被噴了一面的唾沫,還是微笑着和他商量。但足足說了一個多時辰,李賢一點也聽不進商輅的意見。

“大兄,還是依小弟的辦法來辦吧。”商輅很無奈地搖了搖頭,伸手止住又要開口長篇大論的李賢,“如晉要的是治世的乾材,大兄此法,教出來的學子,怕是有些過於正直了,他們又無大兄的天資,若是這般出了去,到得俗世,不知道要撞多少次南牆。”

李賢聽着,很不以爲然地冷哼了一聲道:“立身於世……”眼看又要引經據典開噴,這位噴人是噴習慣的了,基本屬於天賦技能,不怎麼需要冷卻時間。

商輅這學霸中的學霸,論學識本也不怯他,問題是他本來就跟李賢關係不錯,又與丁一結拜兄弟,總不能爲了這麼點,扯破臉吧?當下連忙道:“不若如此,容城書院、南京分院那邊,由大兄看顧;關外的京師分院、廣西的梧州分院,包括雲遠、呂宋的分院,如何因材施教,便讓小弟一試,如何?”

李賢聽着,倒也就沒異議,畢竟容城、南京兩處都在華夏腹地,無論是生源還是教學條件都要好上許多;京師書院現時都遷關外了,裡面有不少草原牧民出身的學生,廣西的梧州書院更是邊陲之地,至於雲遠、呂宋,李賢更瞧不上眼,便就這般定下。

待得李賢出了金魚衚衕,商輅嘆了一口氣,對被英宗下旨急召上京,出任安全局大使的魏文成說道:“梧州、關外兩處的辦學章程,一有送達,不分晝夜送到我府中,唉,如晉卻不是要教出一批道學先生……”說着不住搖頭,也辭了出去。

商輅有他的打算,他覺得關外的學生,吃過苦;梧州的學生,見識着諸多的工業化環境,這兩處的學生,能教育得好了,方纔是重中之重。遠在海外的丁一併沒有想到,華夏幾處書院在他離開之後,因爲兩位結義兄長的作用,師資力量大幅度增長,居然有不少舉人,也以能入書院任教爲榮,而且在生源上,要比原來強上許多,商輅和李賢在士林的人脈和號召力,使得很多讀了幾年私塾的學童,也都以能上容城書院爲榮。

此時的丁一,正率領着運載了龍騎兵旅的登陸艦和補給艦,以稍作修繕的廣東、廣西號爲前鋒,開赴蘇伊士。一路上不長眼靠上來的海賊是極少的,他們倒不是恐懼頭前兩條驅逐艦,而是出於對後面大號寶船改造的登陸艦,龐大的體積覺到恐懼。

而那些敢於來摸老虎屁股,都全葬身腹了。

經歷了漫長的旅程,他們終於到達了蘇伊士海港,很快就是埃及的船隻圍上來,大致是來盤問或是引水、收稅的。萬安吃了教訓之後,倒是不敢胡來,便上甲板來請示丁一的意見。

“擊沉,炮擊港口,搶佔灘頭陣地。”丁一站在甲板上,眺望着蘇伊士這個軍港,對着前來請示的萬安下令。

ps:月票啊月票。。。。

第36章 刺殺(二)第4章 憑陵雜風雨(四)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22章 江山萬里煙(十二)第2章 絕戶計(十)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6章 傷別離(十)第32章 舌戰(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八)第106章 天子賜顏色(十八)第5章 租界(四)第1章 入埃及(一)丁一的奮鬥二十八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33章 幽懷恨無句(三)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一)第3章 立儲(十三)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5章 奪門(七)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33章 或言堯幽囚(六)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九)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5章 奪門(十九)第2章 絕戶計(四)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一)第7章 猙獰(八)第41章 殺熟(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六)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1章 入埃及(四)第2章 遠航(二)第5章 君臨(十八)第6章 傷別離(十九)第49章 破家(一)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3章 永鎮廣西(八)第3章 飛地(十)第1章 溫柔鄉(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二)第2章 遠航(十二)第6章 傷別離(十九)第2章 定埃及(十八)第3章 心如鐵(一)第9章 風*流*眼(九)第1章 督廣西(二十九)第7章 風蕭蕭(三)第5章 奪門(十八)第2章 定埃及(十九)第6章 傷別離(一)第39章 尺土是漢天(六)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第5章 君臨(十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一)第1章 督廣西(四)第5章 奪門(九)第1章 伴君如虎(五)第5章 君臨(十三)丁一的奮鬥十第3章 飛地(十九)第2章 篳路藍縷(二)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五)第9章 風*流*眼(六)第71章 把吳鉤看了(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七)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七)第52章 淡馬錫(二)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84章 虎脫柙(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19章 獨立顧八方(二)第7章 考較(一)第4章 新君(三)第6章 歐洲(八)第9章 風*流*眼(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5章 奪門(十一)第65章 更有強中手(十)丁一的奮鬥三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六)第6章 傷別離(七)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2章 篳路藍縷(二十)第9章 風*流*眼(十四)第6章 歐洲(四)第5章 租界二第38章 尺土是漢天(五)第8章 轉進(四)第3章 心如鐵(十二)第2章 定埃及(十二)第1章 溫柔鄉(八)第2章 絕戶計(十四)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一)第1章 伴君如虎(九)第9章 風*流*眼(十一)
第36章 刺殺(二)第4章 憑陵雜風雨(四)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22章 江山萬里煙(十二)第2章 絕戶計(十)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6章 傷別離(十)第32章 舌戰(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八)第106章 天子賜顏色(十八)第5章 租界(四)第1章 入埃及(一)丁一的奮鬥二十八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33章 幽懷恨無句(三)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一)第3章 立儲(十三)第74章 閒遊獨木橋(四)第5章 奪門(七)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33章 或言堯幽囚(六)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九)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5章 奪門(十九)第2章 絕戶計(四)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一)第7章 猙獰(八)第41章 殺熟(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六)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1章 入埃及(四)第2章 遠航(二)第5章 君臨(十八)第6章 傷別離(十九)第49章 破家(一)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3章 永鎮廣西(八)第3章 飛地(十)第1章 溫柔鄉(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二)第2章 遠航(十二)第6章 傷別離(十九)第2章 定埃及(十八)第3章 心如鐵(一)第9章 風*流*眼(九)第1章 督廣西(二十九)第7章 風蕭蕭(三)第5章 奪門(十八)第2章 定埃及(十九)第6章 傷別離(一)第39章 尺土是漢天(六)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第5章 君臨(十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一)第1章 督廣西(四)第5章 奪門(九)第1章 伴君如虎(五)第5章 君臨(十三)丁一的奮鬥十第3章 飛地(十九)第2章 篳路藍縷(二)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五)第9章 風*流*眼(六)第71章 把吳鉤看了(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七)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七)第52章 淡馬錫(二)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84章 虎脫柙(十五)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19章 獨立顧八方(二)第7章 考較(一)第4章 新君(三)第6章 歐洲(八)第9章 風*流*眼(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5章 奪門(十一)第65章 更有強中手(十)丁一的奮鬥三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84章 虎脫柙(十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六)第6章 傷別離(七)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2章 篳路藍縷(二十)第9章 風*流*眼(十四)第6章 歐洲(四)第5章 租界二第38章 尺土是漢天(五)第8章 轉進(四)第3章 心如鐵(十二)第2章 定埃及(十二)第1章 溫柔鄉(八)第2章 絕戶計(十四)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一)第1章 伴君如虎(九)第9章 風*流*眼(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