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六)

趙輔很有點後悔自己去校場告訴丁一,知府自殺的消息。

坐在府衙裡的丁容城,宛如是居於京師某些閒差衙門的公事房裡一般,全無半點火氣,也一點找不到在軍兵面前大吼粗口的那股子粗豪味道。

他端坐於在堂上,相勸着自殺不成的知府:“君不見,侯逆勢熾生靈塗炭?君不見,國家板蕩戰事頻頻?安忍一根白綾棄世而去?此非明志,乃是逃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良時正可用,行矣莫徒然……”

語重心長就罷了,那語速,趙輔感覺和七十五歲的石璞相比,也是不相上下的。真是慢到讓趙輔聽着就想死,他甚至有些惡趣味地揣摩着,丁容城是不是覺得這知府沒死成不太好,所以故意這麼說話想把這知府逼得受不了,再去死一回?

或許,這纔是探花郎的溫潤如玉的本性麼?趙輔有點不太明白了,不是迷惑於丁一真實的性情,而是對於丁某人爲什麼會選擇在這知府衙門裡,對着這位自殺不成的知府,花費這麼多時間,感覺到深深的不解。

因爲外面有一大堆燃眉之急的事情,等着丁某人去處置,不論是那支由楊守隨帶出去,至今仍無音信的千餘人部隊;還是生死不知的石璞石太保;或是那數萬仍在向南寧方向進軍的邊軍;校場上那夥仍在公審之中的士紳以及以蒼梧知縣爲首的官吏……

哪一件事,不比撫慰這位自殺不遂的知府要緊逼得多?但丁一便這麼風輕雲淡地坐在那裡。如果不是先前已經投靠了丁一,趙輔真想去把將丁一扯將下來,問他到底是想怎麼樣!而現在。他只有苦着臉陪在邊上,畢竟,折了石璞,若再惡了丁一,他的前途卻就是有着極大的麻煩了。

終於丁一有了離開的意思:“貴府不可再行此等事,梧州境內諸事皆急……”趙輔總算長出一口氣來,只不過看了一眼堂外。卻是他的親兵急衝衝地奔了過來,趙輔起身向丁一抱拳示意,看着丁某人點了點頭。他連忙出去迎着那親兵,細問到底出了什麼事這般慌張?

“將軍,大事不好!”那親兵神色慌張,急衝衝地說道。“那士紳們。有十幾個都讓百姓……不,亂民殺了!兄弟們是來討個主意,這該怎麼整?是彈壓還是撤出梧州府城?眼看這般下去,那知縣和吏目,只怕也……”

這時卻是知府送丁一出了廳堂來,丁一微微頷首,向趙輔做了個眼色,後者扯了扯親兵。不敢多話跟着丁一,由知府親自送着出了府衙。上了馬方纔對丁一說道:“晉公,大事不好!這府城民亂突起,還是由末將護送晉公殺回懷集吧!千錯萬錯都是末將的錯,不該去請晉公曆這險地……”

趙輔很是後悔,當時重傷之下昏了頭,去請丁一過來,結果石璞沒救出來,反倒把參知軍務的丁一也陷在梧州,這叫什麼事?現時想起,他真是悔不當初,丁容城拿什麼去救石璞?就那訓了幾個月的所謂大明第一師麼?當時若是死心塌地領着數千部下直接去投丁一,怎麼說自己也能有個周全啊,反正石璞身陷重圍是全然無法,至於廣西大局,還輪不到他一個小小參將來考慮啊!

他卻不知道,如果當時他真的不理會石璞,直接帶了數千邊軍去懷集投丁一,只怕當場就被丁一拿下之後,押解上京問罪去了。丁一之所以還願意接納趙輔的投靠,也是看在這廝在那當口,還念念不忘救出石璞,覺得這人至少也算一條漢子。

“慌什麼?也是做到參將的人,一點城府都沒有。”丁一冷聲訓斥了趙輔一句,纔好聲教那親兵過來,向他問道,“什麼事?是不是民憤滔天,羣情洶涌之下,那出賣百姓圖謀不軌的知縣,因着附逆的不道之事,已然被城中百姓千夫所指,無疾而亡?”

那親兵愣了一下,還有這說法?不過想想還真是,那些被百姓捶死的士紳,不就是無疾而亡麼?當下低頭稟道:“回老大人,那些士紳那個、那個無疾而亡了,知縣只怕接下來,也是、也是……”

“怎麼連說個話都不利索?”丁一笑着拍了拍那親兵的肩膀,對趙輔說道,“你這廝定然是平日時欺壓他們多了,弄得他們有點小事,就緊張成這般模樣,這可要不得,若是日後要跟着學生辦差,軍中不許體罰這一條,卻是一定要遵從的。要讓士卒明白自己不是什麼赤佬,而是軍人,是有尊嚴,有榮譽的才行。”

趙輔一臉苦澀,口中只能稱是,心中卻急得不行:丁大人,丁大爺!您要收買人心也找個安全的地方再弄成不?這關節梧州就要民變了,您還有這裡收買個鬼的兵心啊?您這是用生命來買人心?

但這話聽在那親兵的耳裡,卻就莫名生出了溫意,尊嚴,這個詞真是沒人對他們說過,就對親兵好的將領,也不過就是讓人放開吃喝,隨着主將升上去,給親兵弄個出身,或是平亂時睜隻眼閉隻眼讓他們撈點錢罷了。

越是沒錢的人,越是不希望別人感覺到他窮;越是社會地位低下的人,越是渴望得到尊重。尤其是至少還不愁吃喝的親兵,聽着丁一的話,真的眼眶就溼了,因爲他聽得出,丁某人這話不是虛言,是發自於內的,有一股子理所當然的味道。

“不要慌,你去知會校場的兄弟,我等軍餉糧草,盡是民脂民膏,除非百姓向軍兵衝擊,否則切切不可去爲難民衆,可記住了?此非民亂,乃是義民啊,百姓何罪之有?一邊是附逆的狗官,爲禍府城的劣紳;一邊是爲國奮起,不顧身家性命的義民,你想想,怎麼能向百姓動手?快去傳令吧!”丁一好聲對那親兵吩咐着,對此趙輔倒是沒有覺得丁一越過他這直屬上級,去對親兵下令有什麼不妥,他倒是很有一個武人的自覺,感覺被上級的文官指使,是很正常的一個事。特別他鐵心了投靠丁一之後的現在。

那親兵領了令策馬而去,在馬上不覺伸手拭去眼角的溼意,卻暗暗下了決心:這容城先生迂是迂了些,但卻是好官,比那石太保可是親切得多……一會無論如何,也得保着容城先生殺出梧州纔是!

待到丁一與趙輔來到校場的時候,百姓已靜了下來。

而且他們很惶恐,見着丁一就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府城裡怕是有近半數人等,都擠在這校場,男女老少怕有萬餘人,黑壓壓一大片的。丁一驅馬而來,便見這些百姓如同矮了一截地跪了下去。

他們惶恐的根本,是在於他們殺官了。

知縣被洶涌的民衆也活活打死了,然後他們開始慌亂起來,有人想逃回家去,有人是殺紅了眼,激起心中的獸性,想去把差役或是平時得罪了他的人也一併殺死……倒是那傳了丁一命令的親兵,福至心靈跳上臺去,拿着那個大鐵喇叭高聲吼道:“容城先生訓示:百姓何罪之有?此非民亂,乃是義民!除非百姓向軍兵動手,否則我等軍兵,不得爲難百姓!汝等民衆,稍安莫噪,敢衝擊軍兵,容城先生說了,我等卻就不能坐視了!”

有活路,誰喜歡去找死?再說這些邊軍都是跟韃子打老了仗,一個個五大三粗,又是披甲頂盔的,手裡刀槍也是明晃晃倒映着日光,百姓聽着喝話,似乎丁大人說他們不是民亂?還說大夥無罪?無罪那鬧騰個啥?跑個啥?就有些不安生的後生,也讓自家長輩拿拐掍砸老實了。

此時看着丁一過來,大夥就等着丁某人給個說法了。

“今日梧州府百姓,因知縣會同劣紳附逆而激於義憤……庶民思沐皇恩……忠君愛國……”丁一畢竟中過探花的人,作這樣的破題全無半點問題,何況這本來就是他昨晚緝拿士紳之後,就預料到場面。

公審批鬥之後,只要引導恰當,民衆會如何反應,這個問題只怕沒有人比丁某人的理解更爲深刻了。所以趙輔和邊軍所擔憂和害怕的事,丁一真的不慌亂,得知道不是隨便在幾百年後,扯個上過大學的人,就能做得出這年代的八股文章並且得中探花的。丁一能中探花,那比這時代的人所多出來知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在於他善於去適應,善於去學習,善於倒空自己。

民衆會如何反應,百姓情緒該如何引導,這年頭和人說烏托邦,鬼才知道是什麼東西吧?該說什麼話來引導,丁某人早在昨晚就有腹稿的了,有什麼好慌?眼看丁一開始訓話之後,校場上百姓情緒很快就平復了下來。

但是趙輔和那一衆邊軍,卻就心中大駭:城頭狼煙起!

這便是有大股人馬奔襲而來的訊號了,幾乎不論是趙輔還是那些邊軍,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都嶠山裡的侯大苟所部義軍。看起來楊守隨那千把人是全沒了,侯逆又來圍梧州了!

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一)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八)第5章 奪門(八)第4章 萬山在握(九)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7章 風蕭蕭(二)第61章 工欲善其事(十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三)第65章 麻煩(二)第5章 君臨(十一)第1章 割袍(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2章 遠航(十)第8章 決鬥(十六)第4章 新君(六)第3章 立儲(十一)丁一的奮鬥一第106章 天子賜顏色(十八)第7章 辭京(十)第115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七)第65章 更有強中手(十)第46章 角力(二)前情回顧已閱第一卷的讀者請略過第46章 教看風雲手(七)第91章 天子賜顏色(三)第1章 舊部(十)第3章 立儲(十二)第88章 萬事皆備(七)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2章 絕戶計(八)第2章 遠航(二十)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七)第82章 贏取自由身(七)第2章 遠航(二)丁一的奮鬥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十)第70章 把吳鉤看了(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五)第4章 新君(六)第2章 絕戶計(十七)第5章 奪門(十一)第7章 猙獰(四)第4章 新君(二)第83章 其血玄黃(九)第12章 威脅(二)第6章 傷別離(一)第5章 君臨(八)第3章 爪哇(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1章 督廣西(二十四)第2章 遠航(九)第5章 租界(九)第7章 辭京(七)第7章 風蕭蕭(十三)第1章 舊部(九)第5章 奪門(一)第8章 決鬥(十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7章 猙獰(八)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四)第50章 破家(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七)第3章 心如鐵(十九)第1章 憑陵雜風雨(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五)第27章 謀逆(三)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五)第68章 把吳鉤看了(一)第18章 大禍(二)第62章 工欲善其事(十二)第50章 破家(二)第8章 決鬥(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四)第5章 故人心(一)第3章 爪哇(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第7章 猙獰(九)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八)第84章 虎脫柙(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三)第1章 督廣西(十三)第7章 辭京(九)第77章 贏取自由身(二)第1章 溫柔鄉(四)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85章 贏取自由身(十)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3章 立儲(十七)第7章 風蕭蕭(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56章 受辱(二)第4章 出印度洋(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三)第45章 角力(一)第21章 江山萬里煙(十一)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
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一)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八)第5章 奪門(八)第4章 萬山在握(九)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7章 風蕭蕭(二)第61章 工欲善其事(十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三)第65章 麻煩(二)第5章 君臨(十一)第1章 割袍(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2章 遠航(十)第8章 決鬥(十六)第4章 新君(六)第3章 立儲(十一)丁一的奮鬥一第106章 天子賜顏色(十八)第7章 辭京(十)第115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七)第65章 更有強中手(十)第46章 角力(二)前情回顧已閱第一卷的讀者請略過第46章 教看風雲手(七)第91章 天子賜顏色(三)第1章 舊部(十)第3章 立儲(十二)第88章 萬事皆備(七)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2章 絕戶計(八)第2章 遠航(二十)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七)第82章 贏取自由身(七)第2章 遠航(二)丁一的奮鬥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十)第70章 把吳鉤看了(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五)第4章 新君(六)第2章 絕戶計(十七)第5章 奪門(十一)第7章 猙獰(四)第4章 新君(二)第83章 其血玄黃(九)第12章 威脅(二)第6章 傷別離(一)第5章 君臨(八)第3章 爪哇(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1章 督廣西(二十四)第2章 遠航(九)第5章 租界(九)第7章 辭京(七)第7章 風蕭蕭(十三)第1章 舊部(九)第5章 奪門(一)第8章 決鬥(十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六)第7章 猙獰(八)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四)第50章 破家(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七)第3章 心如鐵(十九)第1章 憑陵雜風雨(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五)第27章 謀逆(三)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五)第68章 把吳鉤看了(一)第18章 大禍(二)第62章 工欲善其事(十二)第50章 破家(二)第8章 決鬥(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四)第5章 故人心(一)第3章 爪哇(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第7章 猙獰(九)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八)第84章 虎脫柙(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三)第1章 督廣西(十三)第7章 辭京(九)第77章 贏取自由身(二)第1章 溫柔鄉(四)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85章 贏取自由身(十)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3章 立儲(十七)第7章 風蕭蕭(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56章 受辱(二)第4章 出印度洋(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三)第45章 角力(一)第21章 江山萬里煙(十一)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