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立儲(十八)

錢皇后遲疑了一下,很明顯她一點也不想回答這個問題,這是一個讓她感覺到爲難的問題。但不是因爲害怕回答了以後,丁一會以此爲把柄,來攻擊她或是什麼的,因爲單是那疊文件,事實上已足夠把投毒案的矛頭指向她了。

儘管推行立憲,但在法律上,在習慣性的判罰上,各級的衙門,還是有着很大的隨意性。

而且整個華夏基本上都是習慣於認同這種隨意性的。便是“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這樣的事,都有人寫詩讚“鴛鴦錯配本前緣,全賴風流太守賢”。所以丁一手上的文件資料,如果真要撕破臉皮,不論是去到大理寺也好,刑部也好,都察院也好,都足夠了。

也許英宗會保她,因爲英宗和她的夫妻感情很好。

但要知道這是一個連皇帝吃了春藥不敢上朝,都敢寫出來的朝代,別說去到有司,就是丁一把這疊東西,找幾個膽子肥的舉子之類,當筆手寫上一寫,都足夠把錢皇后搞到身敗名裂了。丁一可不是秋風鈍秀才,他可是威振華夏的丁容城!

“娘娘?”丁一卻不打算繞過這個問題,因爲他是真的想不明白。

錢皇后無奈地長嘆了一聲,終於還開口了:“六部、內閣諸公請託到本宮這裡,總歸是因着三叔對親人最是仁厚,便是所請不妥,看在皇帝的面子上,三叔總歸不會勃然大怒。故之有個進退的餘地,不至教本宮爲難。”

她是極小心的,就是說出來。也是繞了個圈子,說的仍是鐵路的事。

但對於丁一和邊上的丁君玥來說,卻就是很明白的回答了。

爲什麼錢皇后要對儲君投毒?因爲丁一!

沒錯,就是因爲丁一,所以朱見深纔會差點被毒死。

所謂“最是仁厚”,說的就是丁一護短,如果錢皇后吹枕邊風。讓英宗立了她的兒子爲太子,廢了朱見深的話。她不知道,丁一發作起來,會怎麼樣!特別到時英宗駕崩,她的兒子登基。如果丁一不爽,或是被朱見深求着,要來爲朱見深搶回那張椅子,她真不知道如何應對。

別說泱泱大明之君,竟懼一郡王?

燕王如何?建文帝可是名正言順得了位子的啊,還不是被燕王搶了去?要不爲什麼燕王登基之後,把宗室都當豬養?不就是擔心有人學他麼?不然爲什麼太后要用死來陷丁一,把他封郡王?因爲大家都看着燕王的例子啊,封了郡王。丁一就要被圈禁,就算提前謀劃,也得滾出華夏本土。以免對那張椅子有影響。

丁一也很自覺,交出了兩廣的許多東西,包括十年心血的工業體系。

如果不是英宗有旨意,丁一就算要回華夏本土,還不能大張旗鼓,得偷偷潛入呢。

但是。錢皇后感覺到恐怖的是,丁一離開了。他的影響力還在,並且還在日益加深之中。

事實上,這是她和士大夫階層的共識了。

也是她放手讓外戚毀了工業部的根本原因。她不是不知道,工業部交到那些人手,會弄砸,而是她就希望弄砸,希望把丁一的影響力消除掉!可惜,兩廣地帶,丁一的影響力已然根深蒂固,叫參與工業化賺了大錢嚐了甜頭的鄉紳,去反對丁一?得了吧,晉商到了明末,爲了利益,把大明賣給建虜都幹得出,別說丁一在大明的形象,還正義到不行,壓根沒有道德上的心理負擔!

至於那些土改分了田地的泥腿子?張玉露了個面,按廠衛的彙報,實務都其實是張玉的丫環、丁如玉的女兵去談的,那些泥腿子壓根沒提什麼條件,就計聽言從了,爲什麼?因爲丁一啊,他們相信丁一。

軍權方面,派誰下去任大明第一師和第四師的軍將?

不是能派誰去,而是誰敢去!文貴武賤,石璞這兵部尚書銜掛在身上的,都能死得不明不白了,只不過卡了一下彈藥糧餉,就死了!哪個軍將敢去大明第一師和第四師任職?嫌命長麼?兩廣總督的位子,更也如此的。

“雲遠、關外,更賴三叔虎威,本宮常言道,若非三叔,天下紛亂!”錢皇后反正說開了,也不怕再往深層說多一句,這可不是拍馬屁,這是進一步說明,爲什麼她要主持這投毒案。

因爲不單是兩廣,雲遠和關外,對於丁一的個人崇拜,也是愈來愈加強烈了。

無他,雲遠那邊,也是土改搞得很徹底的,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等衙門,朝廷又無大員願去任職,那裡都是丁一的門生弟子在主持,那邊是繼廣西之後,另一個丁一的老巢了,比廣東還更甚;至於關外,牧民的文盲率太高了,加上第三師的手段,都音部落的屠刀,真的什麼聖旨或是公文,絕對不如一句:“這是阿傍羅剎的話!”

“柳氏近年帶攜宮中,多有進項,浙江、雲南、貴州、福建等處,往往有不決之事,以三叔名號行之,也皆無阻。”錢皇后一旦說開,也就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感覺了,端起茶喝了,笑道,“故之,這鋪設鐵路之事,還得三叔定下方略,諸公纔好擬定細則章程。”

後面這句是廢話,主要是不單兩廣、雲遠、關外,連雲、貴、浙、閩,都能以丁一之名,而皆無阻啊!大明十三布政使司,加上丁一新拓的雲遠布政使司、關外安西大都督府,十四布政使司一大都督府,十五個省級機構,其中居然有八處,盡在丁一羽翼之下!

丁一聽着也是苦笑着搖頭。

他算是明白了。

錢皇后是趁着英宗還在,所以就決心要試上一試,就算被丁一識破,也就是她說的“所請不妥”,那麼丁一“看在皇帝的面子上”,不論如何,總歸“有個進退的餘地”。

“君玥看把這案子結了吧。”丁一起身,把那份文件扔給了丁君玥,又從中抽出兩張表格,那是宮中天地會衝鋒隊成員的證詞,證實了下毒者曾經去過皇后宮裡,並且曾與皇后單獨奏對。

丁一把這兩頁表格在錢皇后眼前亮了一亮,隨手扔進了火盆裡。

“沒有什麼必要的話,就不要去提原始證鑑資料庫的問題。”丁一對着丁君玥說道。

“你聯繫一下見深,東宮的侍候的人手,最好通過一次政審,不然的話,這樣問題很大。”

“娘娘看是不是跟皇帝提一提,太子能否開府,先歷練一下治世的能力,畢竟現在是二元君主立憲制,如果必要的時候,身爲人君,還是得有點能力的;真要把君主當成是國家的精神象徵,那就得議會立憲了。娘娘秀外慧中,這道理應該一點就明吧?”

錢皇后看着那兩張表格化爲灰燼,終於鬆了一口氣,她緊張的不是這兩份證詞,而是丁一的態度,至少現在看來,他是準備這件事到此爲止了,所以她也很識趣:“三叔所言甚是,本宮深以爲然!太子今已長成,當是開府視事,以歷練其能。”

開府,就是東官有自己的一套班子和人馬,有自己的官吏。

這在大明來說,是很扯蛋的一個事。

因爲在朱元璋的時代,爲了避免前代經常出現的東宮官僚自成體系,與朝廷大臣鬧意見,甚至宮廷對立的弊端,明太祖朱元璋就命李善長、徐達等朝廷重臣兼任東宮官僚。而到了後來就成了慣例,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這三師,還有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這三孤,都成了虛銜和加銜了。

燕王得位之後,除了姚廣孝有真正輔佐過太子朱高熾,其他的三師、三孤,都是虛銜,太子賓客都存在他官兼任之類的問題。詹事府成爲翰林官遷轉之階,太子出閣的講讀之事都由其他官員充任,名實已不相符了。 Wшw⊕Tтkan⊕Сo

也說是說,東宮除了使喚的宮人、太監之外,個別親厚近侍,根本就沒有自己正式的屬官!開府?扯吧!

但錢皇后會這麼回答,是因爲她真的不想招惹丁一。

其他人不知道,錢皇后是很清楚,英宗的身體,已經很差勁了。

如果英宗一旦倒下,惹到丁一翻臉的話,她完全無力去抵抗丁一的狂風驟雨的攻勢。

別看士大夫階層現時仍視丁一爲敵,一旦丁某人鬆口,說一句除了兩雲、兩廣、貴州、浙江、福建、關外八處,其他七個布政使司,暫不適宜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話,錢皇后幾乎可以看到,那些士大夫階層,給丁某人舔菊都幹得出來!

而且英宗一旦倒下,就算士大夫階層不賣帳,丁一登高一呼,百戰虎賁聚於旗下,華夏之地,誰敢擋其兵鋒?真的不論是軟的、硬的,錢皇后的腦子裡是轉過千百回了,覺得這時去惹丁一,絕對是沒有丁點好處的,纔會接下這話茬。

“見深若是無行,於先生當年所言‘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我也是很認同的。”

丁一這句話,總算讓心情冷到了極點的錢皇后,又生起了一縷暖意。

“除皇帝及太子之外,於皇城之中,我所敬重的,便是娘娘。”

“三叔謬讚,本宮實不敢當!如此,鐵路之事,本宮便教部閣諸公不必擔心,只要能拿出合適的章程,三叔終歸不會虧待了彼等的。太子開府一事,本宮盡力與皇帝分說,但皇帝與部閣大臣,是否……”

“言必行,諾必誠。”丁一微笑着,截斷了皇后的話,他一點退路也不準備給她留。

第2章 定埃及(二)第108章 血腥序幕(五)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六)第7章 萬事開頭難(七)第6章 故人心(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十)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七)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130章 待從頭(十三)第8章 轉進(九)第1章 伴君如虎(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1章 督廣西(七)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三)第81章 翻雲覆雨(十二)第56章 受辱(二)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4章 萬山在握(十)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七)第4章 新君(七)第8章 轉進(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4章 萬山在握(二十)第111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五)第50章 破家(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六)第98章 只待東風(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八)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後記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五)第3章 立儲(十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六)第84章 虎脫柙(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四)第7章 考較(一)第3章 飛地(十)第1章 伴君如虎(九)第9章 風*流*眼(十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一)第26章 謀逆(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一)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二)第6章 傷別離(一)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五)第8章 轉進(十二)第8章 決鬥(五)第63章 工欲善其事(十三)第1章 督廣西(七)第8章 轉進(二)第2章 絕戶計(六)第3章 爪哇(三)第8章 決鬥(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七)第59章 更有強中手(四)第3章 立儲(十三)第8章 轉進(七)第22章 種田(一)第1章 督廣西(十三)第1章 入埃及(二十)第30章 或言堯幽囚(三)第54章 離別易銷魂(五)丁一的奮鬥十二第8章 轉進(五)第1章 入埃及(九)第3章 立儲(十二)第64章 更有強中手(九)第3章 退婚(一)第35章 尺土是漢天(二)第2章 定埃及(十五)第1章 入埃及(七)第44章 幽懷恨無句(十四)第2章 篳路藍縷(二)第2章 絕戶計(一)第1章 入埃及(十六)第3章 爪哇(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四)第122章 待從頭(五)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30章 或言堯幽囚(三)第29章 江山萬里煙(十九)第1章 督廣西(九)第84章 虎脫柙(五)第2章 絕戶計(十一)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八)第95章 天子賜顏色(七)第6章 歐洲(七)第2章 絕戶計(七)第3章 飛地(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一)第55章 受辱(一)
第2章 定埃及(二)第108章 血腥序幕(五)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六)第7章 萬事開頭難(七)第6章 故人心(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十)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五)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七)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130章 待從頭(十三)第8章 轉進(九)第1章 伴君如虎(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1章 督廣西(七)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三)第81章 翻雲覆雨(十二)第56章 受辱(二)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4章 萬山在握(十)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七)第4章 新君(七)第8章 轉進(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4章 萬山在握(二十)第111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五)第50章 破家(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六)第98章 只待東風(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八)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後記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五)第3章 立儲(十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六)第84章 虎脫柙(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四)第7章 考較(一)第3章 飛地(十)第1章 伴君如虎(九)第9章 風*流*眼(十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一)第26章 謀逆(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一)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2章 篳路藍縷(十二)第6章 傷別離(一)第7章 風蕭蕭(十五)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五)第8章 轉進(十二)第8章 決鬥(五)第63章 工欲善其事(十三)第1章 督廣西(七)第8章 轉進(二)第2章 絕戶計(六)第3章 爪哇(三)第8章 決鬥(六)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七)第59章 更有強中手(四)第3章 立儲(十三)第8章 轉進(七)第22章 種田(一)第1章 督廣西(十三)第1章 入埃及(二十)第30章 或言堯幽囚(三)第54章 離別易銷魂(五)丁一的奮鬥十二第8章 轉進(五)第1章 入埃及(九)第3章 立儲(十二)第64章 更有強中手(九)第3章 退婚(一)第35章 尺土是漢天(二)第2章 定埃及(十五)第1章 入埃及(七)第44章 幽懷恨無句(十四)第2章 篳路藍縷(二)第2章 絕戶計(一)第1章 入埃及(十六)第3章 爪哇(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四)第122章 待從頭(五)第3章 心如鐵(十四)第30章 或言堯幽囚(三)第29章 江山萬里煙(十九)第1章 督廣西(九)第84章 虎脫柙(五)第2章 絕戶計(十一)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八)第95章 天子賜顏色(七)第6章 歐洲(七)第2章 絕戶計(七)第3章 飛地(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一)第55章 受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