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

“什麼?沒有從北方過來的人?“兩天後,中年男人聽到手下人的稟告,大吃一驚,有點不信地問道:”你是說沒有商人過來還是說……“

他的話還沒說完,他手下就連忙稟告道:“是北門那邊進出的多是城中外出勞作的那些人,小人今天在城門處看了一天了,確實沒有從北面官道上來人!”

中年男人聽了,便再也坐不住,他轉頭看看天色,立刻站了起來往外走去。這種情況很蹊蹺,他要親自去核實下,否則貿然去打擾大人的話,怕會吃不了兜着走。

以他的身份,雖然不被洞吾人所待見,可還是能上城頭去的。

在上了城頭後,他便仔細打量着城外的一切。這個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夕陽紅彤彤地掛在西邊的天空,給大地也撒上了一層血色,不,是紅色。

中年男人糾正着心中的想法,同時看到,城外的農夫,正三三兩兩,成羣結隊地回城裡了。

咦,好像不對!中年男人忽然發現了什麼,連忙定睛看向那成羣結隊而來的農夫。

他比較關注農事,因此立刻察覺到不對了。城外的農夫,多是漢奴,一天到晚,不是幹活就是幹活,哪有心思成羣結隊,做伴兒行,頂多兩三人一起屬於一家洞吾人的,纔會一起走。好像城外的農夫,也比以往多了不少了!

這麼想着,他忽然又發現了一點不同,城外好多個農夫,都是身材魁梧的漢子,在精瘦的農夫襯托下,很是顯眼。

中年男人的精神立刻緊繃了起來,他立刻吩咐跟在身邊的手下道:“去,到城外攔着,覈實下他們的身份!”

他在城頭上說話的聲音有點大,正好被走在城下的一名農夫聽到了。這名農夫立刻轉身,對城外搖晃了手中的鋤頭。

城外的許多農夫一見,立刻加快了速度,快步往城門這邊走來。

“你們站住,不得再進城!”中年男人在城頭上有點慌了,立刻用手指着大聲說道,“誰敢抗命,小心收拾你們一家老小!”

那些農夫聽到,擡頭看去,把他的外貌深深地印到了腦海中,而後不但不停,也不是快步,而是跑了起來。

中年男人一見,知道不妙,正待大喊時,忽然眼角看到什麼,立刻擡頭看去。

只見官道地遠處,有騎軍出現,足足有上百騎,正飛快地往城門這邊奔馳而來。而在騎軍的身後,得益於道路的泥濘,並沒有塵土帶起,清晰地視野中,明顯看到許多穿大紅戰袍的步軍,正往這邊狂奔。

“不好,敵襲,明軍來了,明軍來了!”中年男人看清楚之後,嚇得連忙大喊大叫。

城頭上,懶散地洞吾守軍慢了好幾拍,在中年男人大喊大叫了好一會後,才發現城外的情況,頓時,一個個都驚慌失措,不知該怎麼辦好?在此時他們的腦海中,城外那是密密麻麻的明軍,這可怎麼辦?

還是中年男人先回過神來,連忙大吼着交代道:“快,快關城門,關城門啊!”

然而,此時的城下,那些強壯的農夫,已經殺了城門下的守卒,搶了他們的兵器,守住了城門洞,同時大聲喊道:“大明百萬天兵殺到,降者免死!”

這話喊得那些驚慌失措地洞吾軍卒更是不知所措了,雖然有中年男人的提醒,可他們的骨子裡,其實還是有對天朝上國的敬畏。只是因爲這些年來的得意,有些淡忘了。但此時面對明軍的攻城,他們終於還是想起來了。

中年男人已經顧不得是不是低人一等了,一把抓住城頭守將,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力氣,使勁搖晃,同時大聲喊道:“明軍要是殺進來,豈會饒過我們,還不快奪回城門,晚了就來不及了!”

城頭守將被他喚醒,一把推開了他,連忙指揮手下開始奪取城門。

城門這邊,畢竟是守城重點所在,守兵的兵力也比較多。因此,在驚慌失措之下,還是有上百軍卒被組織了起來,他們雖然沒有幾個人穿着盔甲,可至少手中都是拿着長槍等兵器的。對上城門洞下的那些明軍農夫時,至少比鋤頭要佔優勢。

看着人數比己方多,兵器比己方優,那些明軍農夫絲毫不露怯,甚至不但不退,反而主動殺上前,同時大聲喝道:“降者免死,敢有抵抗者,殺無赦!”

“殺,殺,殺!”後面的明軍農夫齊聲大吼,聲勢驚人,甚至都影響到了那些準備奪回城門的洞吾兵卒。

不過城頭守將和中年男人都在大聲喝令,洞吾的兵卒最終都猶猶豫豫地上前,準備進行接觸戰了。

可就在這時,他們的身後,很多地方都冒出了濃煙,燃起了大火,同時有一些人拿着短兵器從城中衝了過來,和城門洞的明軍形成前後夾擊之勢。這些人中領頭的那個,正是聊天羣成員之一,木邦人巴登頂。他之前已經混進了城,聯絡好了以前佈置的人手,就等着奪城的這一刻!

洞吾兵卒慌了,可終歸還是在他們頭目的催促下,雙方戰到了一起。一時之間,城門下的這片地方,不時有人倒下,有明軍的,也有洞吾兵卒的。雖然洞吾兵卒的裝備更好,可明軍的士氣明顯更高。

稍微僵持一下後,聽到城外的馬蹄聲越來越響,終於,不知道什麼地方的洞吾兵卒發一聲喊,紛紛拋了兵器逃跑,引發了其他洞吾兵卒也跟着逃跑,潰敗之勢,隨着鐵蹄入城,不可避免地蔓延到了全城。

騎軍一路不停留,根據早已得到的城中地圖,直接殺到了守將府這邊,正好看到有個大鬍子將領出了衙門,要騎馬逃走。

爲首那位騎軍頭領,二話不說,摘弓搭箭,就沒見他瞄上一瞄,“嗖”地一箭,正中剛翻身上馬的大鬍子後背,直接又把他射下了馬。

騎軍頭領對此似乎很有把握,射箭之後,轉頭看了下後方,看到穿大紅戰袍的明軍已經殺上城頭,並沿着城牆向兩邊擴散時,臉上微微一笑,似乎是自言自語地說道:“看來洞吾人一點都沒長進,難怪爹當年能以五百人就殺得他們幾萬人大敗!”

源源不斷地明軍不斷衝入城中,除了一部分上城頭之外,其他軍卒立刻沿着大街小巷攻過去,沿途之中,只要看到有拿兵刃的,一律格殺。殺到後來眼紅的時候,是看到前額有紋身的,一律殺無赦。

這是因爲,洞吾的兵其實叫阿赫木旦,是直屬於國王的兵農合一的軍隊制度。這個有點類似明國的衛所,這些阿赫木旦既是國王的佃農,又是國王的士兵。洞吾國王是否有力量進行統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能否有效地控制阿赫木旦。

他隆王很清楚這一點,因此他下令調查阿赫木旦人員的戶口,重新進行登記,編爲炮兵、水兵、象兵、步兵、弓箭手、圓盾兵、長盾兵、宮廷衛隊和撣族兵等等。

他隆王又多次下令,嚴禁阿赫木旦的洞吾人混雜到阿臺和奴隸中去。這點和明國的衛所軍制又很想象,許多人不願意當這阿赫木旦,想要逃走。,他隆王嚴旨下發,警告每一個洞吾人,不準窩藏從阿赫木旦中逃離出來的軍戶,還下令檢查債務奴隸,不讓阿赫木旦混雜其間。由此可見,身爲阿赫木旦的軍戶,其實有的時候,比奴隸還不如!

爲了遏制阿赫木旦的逃跑,他隆王在前不久頒佈一道旨意,學宋朝時候的制度,加強阿赫木旦軍戶的人身束縛和控制,頒下旨意,阿赫木旦軍戶不願在前額刺花紋者,以違令罪論處,送去割象草。

這些明軍兵卒,多是逃民和災民,他們自然知道,造成他們家破人亡的人,大都是這些阿赫木旦軍戶,因爲他們纔是洞吾發起戰爭的主力。這殺紅了眼的情況下,又有唐王在出發前的許諾,他們順手就殺了起來,就當這些阿赫木旦軍戶全部都抵抗。事實上,在城門口那邊時,也已經給了他們機會,但他們沒有立刻投降。

再說富御蠻領着一百餘騎佔了守將府之後,扔給了隨後趕到的步軍,而他自己,又領着一百餘騎,出了南門,繼續向前追殺。

一路之上,就沒有一個洞吾軍卒敢反抗,全都扔了兵器在路上狂奔。富御蠻和他的手下在這種追擊潰兵的過程中,輕鬆地收割着人命,或槍或刀,只是輕輕地往前一送,藉助馬力,一條人命就已經到手了。

殺到後來,洞吾人終於醒悟過來,發一聲喊,全都往兩側山林逃了進去。就像猴子一般,三竄兩跳的,幾下就隱沒於濃密的森林之中。富御蠻等人是騎兵,沒法追趕,而且這也不是他們的重點所在。他們只是往前追擊,一直到看不到潰兵爲止。

調轉馬頭,稍事休息之時,有明軍騎卒笑呵呵地說道:“這些洞吾人真不經打,連個像樣的抵抗都沒有。聽說北方的建虜那才叫一個兇悍,我們明軍往往幾個對付一個才行!”

富御蠻聽了,笑了下說道:“這些洞吾人其實在骨子裡還是怕我們朝廷大軍的。想想看,洞吾這邊,其實也就我們大明一個行省那麼大而已,而且還地廣人稀,境內多是山林而已。此次我們大軍突襲木邦,他們又不知道有多少軍隊,兵又不是精兵,不跑纔怪了!”

說到這裡,他頓了下,往北的方向望了一眼又道:“建虜以前是厲害,不過從邸報上能看到,這兩年我大明在對虜戰事中,不斷地打勝仗,建虜雖兇悍,也不可能是我大明的對手!”

他爹最終是以遊擊之職退下去養老的,以他爹的地位,要想看到邸報,自然是沒有問題的,比起這些手下,見識自然就多了,知道的事情也多一些。

“怎麼回事,以前可是一直打不過建虜,聽說遼東的很多地方都丟了,前兩年,皇上還發下了勤王詔書。”有一名騎卒有點好奇地問道,“怎麼這轉眼間,就又不斷地打勝仗了呢?該不會是我大明又出了絕世明將了吧?”

聽到這種沒有見識的話,富御蠻搖頭一笑,打了勝仗,心情好,就給他解釋道:“其實,這是當今皇上的英明神武。建虜打勝仗,奪下遼東是前朝的事情。當今皇上登基之後,開始革新朝政,那些奸臣殺得殺,流放的流放,我們大明的國力、軍力才又好轉了起來。說起來我們皇上確實是個雄主,你們不知道,十萬建虜大軍攻打京師的時候,皇上可是上了城頭的,還在城頭上當着奴酋的面,許下了御駕親征的諾言。”

說到這裡,他又感慨一下道:“可惜我等是南兵,估計是不可能隨聖駕前去剿滅建虜了,這可真是遺憾!”

雲南離京師那邊太遠,而這些騎卒原本又是普通百姓,軍戶等等,消息知道得有限,此時聽到這些意外的消息,一個個都非常震驚。他們沒想到,皇上竟然這麼厲害。

就這樣,他們七嘴八舌地說着這些事情,不自覺間,心中有多了一份身爲大明人的自豪。一陣子之後,才重新出發,前去清理官道上的洞吾逃卒。

一天後,明軍已經全面控制了木邦,大軍休整了一日後立刻開拔,前往攻打孟密。而名義上的最高統帥唐王,則是喜不自禁。他在聊天羣中,在城破之後,巴登頂就找機會說了拿下木邦的消息。

唐王在漢龍關再也待不住,一再要求前往木邦坐鎮。錦衣衛在收到捷報之後,才護送唐王前往木邦。

而等唐王到達木邦,看着這座飄揚着大明旗幟的城池,看着百姓跪道迎接他的到來之時,他內心地激動,簡直難以言表。此時此刻,他似乎感覺到了當年太祖打天下時候的豪情。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

不過,按照約定,木邦以後還是大明的國土,分封他的乃是洞吾的領土,是要完成第一階段的戰事後,纔是爲他打天下。

1262 都忘記這號人物了1009 出兵洞吾476 胡言亂語?1181 首戰193 黔驢技窮812 江湖相遇1280 讓文官修理文官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974 宦海浮沉150 看來可以794 一點點的改變1080 魂兮歸來兮511 今非昔比48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三更)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920 分析390 孫傳庭拍照816 絕望822 脆弱的信任1054 君父582 安撫國人552 大明必將中興726 自以爲是542 毒計(第三更)1079 榮耀120 士氣高漲997 南海平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1091 折騰得好1273 死中求活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1102 監軍問題1075 城破427 推銷貨幣672 有了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219 既往不咎247 拼着皇帝責罰也要你們體面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722 幫他賣女兒208 絕密對話(第五更)466 推卸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109 一頭黑線1305 帶頭作用795 不情之請1333 爲自己正名932 就不如你的意1300 懵逼619 草原貴客1289 喪家犬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446 我不嫁1319 崩潰1153 南方造勢975 東廠辦案(第三更)976 光明正大的第一炮(第四更)1135 南洋局勢256 禍不單行928 一面倒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902 藉機摟錢罷了(第三更)1108 刺探368 曹變蛟之秀(第三更)397 鐵器鋪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429 眼見爲實28 公佈身份633150 看來可以1009 出兵洞吾1032 清除奸細254 頭疼220 大老爺們475 鮮花插牛糞1304 有天大的事763 五年平遼190 你行你上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1044 期待的一戰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316 建虜的戰法189 大嘴巴244 下馬威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195 重點695 決斷1287 神風助力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1234 有點懵312 物資匱乏1277 一定要遍及全球493 回(第三更)633471 嚇死了192 唐玄宗第二麼
1262 都忘記這號人物了1009 出兵洞吾476 胡言亂語?1181 首戰193 黔驢技窮812 江湖相遇1280 讓文官修理文官1170 水不要太涼了(加更)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974 宦海浮沉150 看來可以794 一點點的改變1080 魂兮歸來兮511 今非昔比489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三更)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920 分析390 孫傳庭拍照816 絕望822 脆弱的信任1054 君父582 安撫國人552 大明必將中興726 自以爲是542 毒計(第三更)1079 榮耀120 士氣高漲997 南海平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1091 折騰得好1273 死中求活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1102 監軍問題1075 城破427 推銷貨幣672 有了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219 既往不咎247 拼着皇帝責罰也要你們體面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722 幫他賣女兒208 絕密對話(第五更)466 推卸994 是皇上英明神武109 一頭黑線1305 帶頭作用795 不情之請1333 爲自己正名932 就不如你的意1300 懵逼619 草原貴客1289 喪家犬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446 我不嫁1319 崩潰1153 南方造勢975 東廠辦案(第三更)976 光明正大的第一炮(第四更)1135 南洋局勢256 禍不單行928 一面倒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902 藉機摟錢罷了(第三更)1108 刺探368 曹變蛟之秀(第三更)397 鐵器鋪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429 眼見爲實28 公佈身份633150 看來可以1009 出兵洞吾1032 清除奸細254 頭疼220 大老爺們475 鮮花插牛糞1304 有天大的事763 五年平遼190 你行你上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1044 期待的一戰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316 建虜的戰法189 大嘴巴244 下馬威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195 重點695 決斷1287 神風助力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1234 有點懵312 物資匱乏1277 一定要遍及全球493 回(第三更)633471 嚇死了192 唐玄宗第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