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大明之驃騎將軍

bookmark

劉興祚把昨日商議好的,由他所要講得臺詞全都略微快速說完之後,便令他身邊的錦衣衛指揮同知繼續詳細講解有關大明忠烈堂的佈局及意義所在。而他自己,則快步離開,往紫禁城而去。

此時,皇極殿內,一衆有功將士已被獎賞,空缺職位也有安排。還差大同總兵和宣府總兵,以及遼東巡撫一職沒有安排。

在前日的商議之中,之前那些官職都是已經商量確定,因此內閣擬旨,皇帝用印走完聖旨流程的。而剩下這幾個官職,比較特殊,因此並沒有立刻公佈。

如陝西連年旱災,早有流賊四起,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雖然三邊總督楊鶴在奏報中輕描淡寫,可其他官員卻已有奏報。如果不是建虜在十月入侵京畿之地,恐怕朝廷的重心早就轉移到陝西這邊了。

而陝西和山西交接的府谷縣,就已被王嘉胤攻佔。賊寇流動,很可能會躥入山西境內。大同就離陝西不遠,是大明九邊重鎮之一。大同總兵不但要防禦草原上的蒙古韃子,還要分心鎮壓剿滅可能流竄過來的流賊,因此這大同總兵的人選需要慎重,還沒有定論。

至於宣府總兵,當初商討的時候,崇禎皇帝直接言明不議,跳過了。除了曹化淳和劉興祚知道這宣府總兵事關查抄晉商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也不清楚皇帝這麼說是什麼意思。不過他們大概也能猜出來,皇帝心中已有宣府總兵人選。

另外,原遼東巡撫,主戰的畢自肅被兵變士卒羞辱而自殺後,原薊遼督師袁崇煥奏請當時的崇禎皇帝,說他五年平遼大計會被遼東巡撫制約,從而成功讓崇禎皇帝撤銷了遼東巡撫一職。

如今看來,袁崇煥當時確實沒有說謊,去除了遼東巡撫,把監軍太監趕回了京師,讓他那些求和的事情再沒制約。從而有了殺毛文龍,被建虜整合蒙古部族,並繞道蒙古草原入侵京畿之地。

因此,胡廣在商議時,就提出了恢復遼東巡撫之職。這並不是說信不過已內定爲薊遼督師的孫承宗,而是權力制約的必要。甚至連監軍太監,也會在不久之後派出。

只是遼東巡撫實在比較特殊,一般的文官還沒有那個膽子去就任。胡廣當然也看不上一般的文官,他所要求的,是能做好工作的遼東巡撫。對孫承宗,必須把握分寸,不能扯後腿;對遼東軍政,必須有獨到見解,能做好相應工作。這樣的人才,討論了幾個都覺得不行,最後就只好先晾着了。

司禮監掌印太監宣讀完聖旨之後,退回自己的站位,讓一衆有所期待的文臣武將不由得有點失望,怎麼就沒了呢?

馬世龍眉頭也是緊皺,心中有點不滿,自己這麼辛苦,可在皇上的眼中,竟然連一點功勞都沒有?自己那麼多精銳家丁,皇上難道就不重視?

此時此刻,他非常希望有人能出來提醒皇上,他這位手握重兵,被賜尚方寶劍的大將漏了封賞了!

然而,很可惜,朝中沒有盟友。

他有點猶豫,不知道要不要自己出列,向陛下毛遂自薦去遼東。

就在這時,殿外卻報錦衣衛指揮使劉興祚有緊急軍情請求覲見。

胡廣一聽,心想還好來得及時,否則不能冷場,只能繼續就不好了。

他這麼想着,當即大聲下旨道:“宣!”

不一會,在文武百官的注目之下,錦衣衛指揮使劉興祚大步進入皇極殿,神情似乎有點激動,剛見禮完畢,就大聲稟告道:“陛下,臣剛接到錦衣衛密報,說關寧軍守備吳三桂領八百騎軍,出關斬殺入侵京畿之地,攜劫掠物資而歸的蒙古軍三千,並壘京觀於建虜逃回路上。”

“另吳守備領軍千里奇襲,盡滅扎魯特和巴林兩大部族,豎幡於兩部族滅族之處,上書犯大明者,雖遠必誅!如今已到永平,全軍傷亡不過百,不日即到京師!”

聽到這話,皇極殿內頓時譁然。

這……這確實是大明軍隊麼?八百對三千全勝,還千里奇襲去滅族,這就算比不上漢之霍去病,也相差不遠了吧!這吳三桂到底是何人,竟然如此厲害?

當然,也有人知道吳三桂是什麼人,當即轉頭看向祖大壽。果然,祖大壽也是一臉驚愕,而後滿臉喜氣。

這其中,也有人不服氣,心中暗道:“要是自己也是將門出身,父親是總兵,舅舅也是總兵,湊出八百最精銳的騎軍不要太容易。不就是打蒙古韃子麼,有什麼了不起的!扎魯特和巴林兩個部族在蒙古諸部中也不強。

不管下面如何想着,在劉興祚奏完之後,胡廣就彷彿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一臉震驚,從御座上一下站了起來,大聲問道:“消息屬實麼?”

“回陛下,是錦衣衛天級密報,確認無誤!”劉興祚大聲回答,心中有點納悶,皇上爲什麼要讓自己說天級密報?難不成除了天級之外,還有地級和人級不成?

其他聽得人也納悶了,錦衣衛天級密報,這是什麼東西?以前怎麼沒聽說過?難道是這位新任錦衣衛指揮使搞出來的東西?聽這語氣,似乎這天級密報很厲害似的!

胡廣繼續在演戲,聽了之後大喜道:“是天級密報?好,不錯!這樣朕就放心了!”

他這麼一說,頓時讓文武百官對這天級密報更好奇了。由皇帝背書,這天級密報肯定是錦衣衛最高級的報告了!

他們轉頭看看錦衣衛指揮使,發現他一臉傲然地站在那裡,似乎這天級密報是錦衣衛的驕傲!

轉回頭再看皇帝,卻見皇帝好像非常高興,竟然還搓了搓手,而後擡頭讚賞地重複道:“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犯大明者,雖遠必誅……”

連續說了幾句,似乎是在品味這句話裡面的味道。而後忽然猛地一拍手道:“這吳守備真乃我大明之驃騎將軍,說得好,犯大明者,雖遠必誅!朕要重賞之!”

明天早上7點兩更,中午十二點左右三更。星期天再看情況,明天會在章節末尾說明更新情況的。

807 國士358 清丈土地914 明國蠻橫無理729 夜襲蓋州675 比試1184 死要面子活受罪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899 打手(第四更)508 第二選擇(第三更)1061 陰差陽錯259 暴怒中的馬祥麟333 俠之大者(第四更)1293 民侯588 檢閱160 高興地往坑裡跳1062 小不忍則亂大謀802 開民智893 耗誰?1094 能不扯淡不?1173 南亞之變957 不要慌60 沉迷女色629 西部草原(第四更)1120 吏治371 新軍配屬714 這可怎麼辦啊484 這可是穿越福利520 爲了秦地百姓543 顧全大局1272 尿壺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347 保德州陷149 再薦輔臣996 襲營1114 “朝廷不知道發什麼瘋了”14 清查內宮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614 怎麼和我鬥981 斷子絕戶計5 興奮了532 傳國玉璽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983 異姓王(第三更)155 毒計(第五更)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1080 魂兮歸來兮814 他們有背景(第三更)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1327 圍魏不是救趙411 柳暗花明1070 御駕親征1215 儀仗出巡968 大有可爲94 出動1328 沙賈汗的笑581 兩個皇帝都忙429 眼見爲實989 掃蕩334 渡河(第五更)862 富了崇禎1006 科技神器67 冒死彈劾123 初步規劃269 合作共贏60 沉迷女色613 高瞻遠矚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501 會師982 兩個吐血548 梟雄的下場1265 短板1190 宗室藩王大會400 看天又怎麼了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1263 教育司226 聊天羣模式切換932 就不如你的意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1114 “朝廷不知道發什麼瘋了”263 溫體仁密奏677 怎麼有劃痕?(第三更)1133 值364 貓抓老鼠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493 回(第三更)1127 再次微服南巡1266 被多爾袞那啥了一次843 陛下都看着呢!510 熊文燦的打算713 入不敷出1123 又是一年1298 陰魂不散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64 明末黨爭,果然名不虛傳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346 晉地災情307 中伏
807 國士358 清丈土地914 明國蠻橫無理729 夜襲蓋州675 比試1184 死要面子活受罪399 男人之間的衝突1291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899 打手(第四更)508 第二選擇(第三更)1061 陰差陽錯259 暴怒中的馬祥麟333 俠之大者(第四更)1293 民侯588 檢閱160 高興地往坑裡跳1062 小不忍則亂大謀802 開民智893 耗誰?1094 能不扯淡不?1173 南亞之變957 不要慌60 沉迷女色629 西部草原(第四更)1120 吏治371 新軍配屬714 這可怎麼辦啊484 這可是穿越福利520 爲了秦地百姓543 顧全大局1272 尿壺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347 保德州陷149 再薦輔臣996 襲營1114 “朝廷不知道發什麼瘋了”14 清查內宮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614 怎麼和我鬥981 斷子絕戶計5 興奮了532 傳國玉璽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983 異姓王(第三更)155 毒計(第五更)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1080 魂兮歸來兮814 他們有背景(第三更)1055 老夫比廉頗強多了1327 圍魏不是救趙411 柳暗花明1070 御駕親征1215 儀仗出巡968 大有可爲94 出動1328 沙賈汗的笑581 兩個皇帝都忙429 眼見爲實989 掃蕩334 渡河(第五更)862 富了崇禎1006 科技神器67 冒死彈劾123 初步規劃269 合作共贏60 沉迷女色613 高瞻遠矚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501 會師982 兩個吐血548 梟雄的下場1265 短板1190 宗室藩王大會400 看天又怎麼了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1263 教育司226 聊天羣模式切換932 就不如你的意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1114 “朝廷不知道發什麼瘋了”263 溫體仁密奏677 怎麼有劃痕?(第三更)1133 值364 貓抓老鼠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296 軍器大案(第四更)493 回(第三更)1127 再次微服南巡1266 被多爾袞那啥了一次843 陛下都看着呢!510 熊文燦的打算713 入不敷出1123 又是一年1298 陰魂不散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64 明末黨爭,果然名不虛傳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346 晉地災情307 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