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 文武之辯

bookmark

崇禎皇帝的問話,含怒而問,有着皇帝威嚴的加成,讓企圖分辨的那些文官壓力倍增,最終在整個現場,就只剩下了他的聲音。

而地下站着的那羣武將,聽着皇帝說的這些話,都慢慢地在點頭。京師謠言中那些似而非是的道理,在他們這些武將看來,簡直荒謬可笑。但是,他們不敢說啊!否則的話,一個九品芝麻文官都敢指着他們的鼻子罵!

祖大壽看到不少文官被崇禎皇帝問得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忽然從心底感到,這真是非常地解氣。他看向皇帝的目光中,帶着敬佩,帶着欣賞,皇帝還是那個皇帝,並沒有什麼改變!不知覺間,他對崇禎皇帝曾經的許諾,有多了幾分信心。

過了一會後,崇禎皇帝終於問完話,那些文官個個低頭,一時沒人敢回覆。

不過這些文官終歸不會死心,不可能被崇禎皇帝說兩句就真得會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又或者他們根本就知道崇禎皇帝說得是對的,可就是不想承認。

只聽站在前面的輔臣成基命打破了平靜,沉聲奏道:“陛下此話不妥,武人浴血奮戰乃是其本份,如若貪生怕死則國將不國,必有軍法約束……”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看着他,冷冷地喝道:“如此說來,就是說本職工作必須要做到最好纔是正常的是麼?那行,武人浴血奮戰乃是其本份,那你們這些文臣呢?明辨是非,知道事情輕重,替朕管好這個國家了麼?各地賊亂是誰引發的?饑荒死人是誰引發的?冤假錯案是誰斷的……”

崇禎皇帝一句又一句的反問,讓成基命的額頭開始冒汗,心中不由得很是後悔。此時的他,已是明白崇禎皇帝之前之所以沉默,不是頂不住壓力,而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沉默而已!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自從建虜入侵京畿之地以來,崇禎皇帝似乎變了一個人一般,遇有事情,極有自己的主見,就算臣下舌生蓮花,也不容易影響他的決定,只能去完善補充之。

難道崇禎皇帝當了兩年多皇帝之後,已經開竅,不容易忽悠了!

成基命雖然心中得到這樣的結論,可此時已經騎虎難下,只能辯駁到底了。

因此在崇禎皇帝說完之後,他硬着頭皮,盯着皇帝的威嚴繼續奏道:“文武之事,實乃不可同日而語也!武人只要豁出去了就行,可文事複雜多變,解決起來,實在是困難重重,比如說……”

他還沒說完,崇禎皇帝就怒喝打斷道:“武人只要豁出去就行?你且問問祖卿他們,是不是隻要豁出去了就能贏,就能打好仗了?”

皇帝這是在替他們武將說話,而祖大壽已經更爲相信崇禎皇帝了,就算事後會引來文官的報復,他也不管了,當即配合地點頭。而其他武將則多有顧慮,並沒有幾個跟着點頭的。

“每個人的命就只有一條,你豁出命來給朕看看?”崇禎皇帝盯着成基命,掃視着底下出列的那些文官喝問道,“你可有把你的生命獻給你的文事,還是說當官只爲榮華富貴而已?”

這時候,不止是成基命了,底下剛纔不少人慷慨激昂的文官都已冒汗,臉色很不好看了。

“錦衣衛指揮使何在?”崇禎皇帝坐回御座後一聲喝道。

劉興祚當即上前抱拳大聲回道:“末將在!”

“卿把他們的事說說,讓他們自己聽聽。”

“遵旨!”劉興祚大聲領旨,而後轉頭看向底下文武百官,從袖子中拿出一個本子,大聲念道:“輔臣成基命,於崇禎三年四月初五,設宴……”

他大聲念着,把這些文官尋歡作樂的事情都一一說了出來,其中有不少人甚至在官衙幹私事的事情,也都一一說了出來。

這些事情,其實在大明官衙很普遍,大家都已經習以爲常了。可此時,話題是在說工作之盡責,在解釋武人用命很正常,那麼文官呢?當這些事情一一說出來的時候,那就是在打臉了!

劉興祚的那本小本本上,其實涉及了更多的人。不過秉承聖意,他只把跳出來鬧事的那些文官,給挑着唸了出來。一時之間,有人的汗開始往下滴了。不怕說,就怕比啊!

等劉興祚唸完退下,崇禎皇帝便又冷喝道:“朕最痛心,最深惡痛絕的是,將士們在捨生忘死,可有的人卻想着法子要抹去他們的功勞,甚至不惜用各種手段去攻擊他們,拖他們的後退!知道什麼叫豬隊友麼?知道大明爲什麼偌大一個帝國,竟然被一個部族壓着打麼?文武不濟,不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朕之江山,遲早被你們給禍害了!”

這話就嚴重了,有幾個跳出來的文官頓時雙腿一軟,跪倒在地。不過成基命還咬牙硬撐着,他知道,如今之計,只有堅持一件事纔可能逃過一劫了。

於是,他硬着頭皮繼續爭辯道:“陛下,凡事當以結果而論。就算臣等有尋歡作樂之事,可對於官事,卻是一直兢兢業業不敢出錯。而遼東戰事,其結果還是建虜佔據着遼東,並沒有什麼可拿得出手的戰果……”

還在狡辯,崇禎皇帝不由得大笑起來,似乎聽到了非常好笑的事情。成基命一聽,心中一沉。他明白,皇帝笑完,肯定有更犀利的言辭了。不過不怕,自己只要咬死沒什麼戰果就行了,什麼殺了建虜多少,振奮了遼東漢人的士氣什麼,這些都是虛的。

他這邊想着,崇禎皇帝忽然笑聲一收,指着成基命,指着底下那些文官大聲喝道:“這麼說,你們都是一個意思,遼陽、鞍山驛堡被奪回去了,就不算了是吧?”

成基命毫不猶豫,立刻點頭道:“光復失地,大明旗幟所在,是爲實打實之功勞,誰也無法抹除。”

其他文官跟着點頭,紛紛同意成基命的說法,畢竟,他們眼下能抓住的稻草,就是這根了。

“呵呵……”崇禎皇帝冷笑道,“好,那朕就讓你們看看將士們的功勞!”

一聽這話,文武官員都覺得莫名其妙,什麼功勞,怎麼看?

他們正想着,還沒來及說話,就聽到了外面好像有動靜,隱隱約約地聲音,正由遠而近,似乎還夾雜着狂熱的歡呼聲!

月票又多了50,晚上有加更!

432 孫傳庭升官3 結交近侍麼446 我不嫁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90 死無對證115 神秘謀士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1217 搶對面的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288 曹文詔的苦心1215 儀仗出巡493 回(第三更)180 道上混的879 錦衣衛在此10 定策846 皇太極的結局498 時機很重要105 下巴掉到了地上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762 此戰禍根302 瀋陽的八卦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1035 福王547 強者爲王65 劉懋244 下馬威1070 御駕親征291 家世背景終歸會用到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783 清宮劇367 集合412 冷血381 朝鮮鉅變1231 還要中心開花919 還沒有出世1200 這真是簡直了!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913 期待討價還價571 該坑還是得坑(第四更)284 游擊戰933 疑神疑鬼533 寶刀屠龍850 各種傳言379 招安張獻忠1147 一心只讀聖賢書628 期待(第三更)1179 漠北三族662 和鄂爾勒克832 套中套863 背景1240 出去裝逼嘛921 誤會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512 大明劉家將442 我們沒有被遺棄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143 要過年了881 定計(第四更)933 疑神疑鬼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479 皇太極的規劃563 捷報(第三更)699 我要發呆(第三更)1168 皇上顯靈了856 萬戶飛天(第三更)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408 追賊609 搶糧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07 決策(第三更)852 山上的風景917 打入十八層地獄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919 還沒有出世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531 隆重登場812 江湖相遇1031 皇上要看錄像358 清丈土地1014 童校409 焦灼戰事977 返老還童269 合作共贏138 民議883 終於見識了153 京觀1154 猜對了665 再次出使1154 猜對了1089 明軍來了907 攻心之戰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534 皇上就是皇上305 補餉的困難1187 潰不成軍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1000 殘殺
432 孫傳庭升官3 結交近侍麼446 我不嫁1026 一切盡在掌握中90 死無對證115 神秘謀士187 第一個被踢出羣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1217 搶對面的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288 曹文詔的苦心1215 儀仗出巡493 回(第三更)180 道上混的879 錦衣衛在此10 定策846 皇太極的結局498 時機很重要105 下巴掉到了地上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762 此戰禍根302 瀋陽的八卦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1035 福王547 強者爲王65 劉懋244 下馬威1070 御駕親征291 家世背景終歸會用到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783 清宮劇367 集合412 冷血381 朝鮮鉅變1231 還要中心開花919 還沒有出世1200 這真是簡直了!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913 期待討價還價571 該坑還是得坑(第四更)284 游擊戰933 疑神疑鬼533 寶刀屠龍850 各種傳言379 招安張獻忠1147 一心只讀聖賢書628 期待(第三更)1179 漠北三族662 和鄂爾勒克832 套中套863 背景1240 出去裝逼嘛921 誤會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512 大明劉家將442 我們沒有被遺棄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143 要過年了881 定計(第四更)933 疑神疑鬼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479 皇太極的規劃563 捷報(第三更)699 我要發呆(第三更)1168 皇上顯靈了856 萬戶飛天(第三更)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408 追賊609 搶糧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07 決策(第三更)852 山上的風景917 打入十八層地獄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919 還沒有出世515 你們能讓朕如願否531 隆重登場812 江湖相遇1031 皇上要看錄像358 清丈土地1014 童校409 焦灼戰事977 返老還童269 合作共贏138 民議883 終於見識了153 京觀1154 猜對了665 再次出使1154 猜對了1089 明軍來了907 攻心之戰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534 皇上就是皇上305 補餉的困難1187 潰不成軍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1000 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