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特種製藥

崇禎皇帝朱由檢之所以憧憬着大明能夠從銀本位,在極端的時間內過度到金本位,是有當下的世界大環境的,當前的大明帝國,實際上處於一個非常有利於大明,甚至可以說是有利於中國的發展間隙當中!

大明的資本主義萌芽並不比歐洲落後,世界爭奪海外霸權的戰爭也沒有形成主流,一切都只是在萌芽當中!

要想在對外貿易當中,更加的積極主動,崇禎皇帝朱由檢只需要做好幾個方面,首先就是打的過!武力是外交的終極王道,這是不爭的事實!

這一點,看盡了歷史的滄海桑田的崇禎皇帝朱由檢比誰都清楚!

但是在武力佔優的情況下,就要開始考慮貨幣和商品的問題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現代學了一段時間的醫學,學習了現代的製藥,還有那‘特種’的製藥技術,都是爲這能夠讓商品快速進入世界市場,而做出的積極準備!

過個兩百來年,如果中國按照歷史走,中國就會被世界列強們,那‘特種’的製藥技術和洋槍洋炮一道,轟開閉關鎖國的國門!陷入萬劫不復的處境!

崇禎皇帝朱由檢雖然很是看不慣那‘特種’的製藥技術,但他不得不承認,那是利器!

金本位制下,匯率固定,消除了匯率波動的不確定性,有利於世界貿易的進行;各國央行有固定的黃金價格,從而貨幣實際價值穩定;沒有一個國家擁有特權地位。

但是同時,金本位制限制了貨幣政策應付國內均衡目標的能力。只有貨幣與黃金掛鉤才能保證價格穩定;貨幣供應受到黃金數量的限制。不能適應經濟增長的需要;黃金生產不能持續滿足需求。央行無法增加其國際儲備;當一國出現國際收支赤字時,往往可能由於黃金輸出,貨幣緊縮,而引起生產停滯和工人失業;給黃金出口國很大的經濟壓力。

本位幣,也稱主幣,是一個國家的基本通貨和法定的計價結算貨幣。所謂基本通貨,是指一個國家的計價標準單位。在金屬貨幣制度下,本位幣可以自由鑄造。在紙幣制度下。本位幣由國家壟斷髮行。本位幣具有無限法償力。

本位幣可以理解爲基準貨幣,貨幣其實就是一種萬用商品,所以本位幣就是衡量一般貨幣或者說一切商品的一個基準。例如金本位,就是以黃金這一金屬作爲基準來衡量商品的價值。我國現行的本位幣是“人民幣”,而在過去,幾乎所有文明的本位幣都是“金”和“銀”。

拿金銀作爲本位幣的原因,最早可能是由於這兩種金屬稀有而且好看。按道理講金、銀說到底也就是比較稀有的金屬,最多加上可以算是財富的象徵,意義再高,也只是金屬。反過來說並不一定非要把它們作爲本位幣。我們也可以用銅、鐵,包括紙幣來作爲本位幣。但是在經濟學方面。金、銀有着極爲特殊的意義。

拿紙幣作爲本位幣,這也無可厚非,但是紙幣最大的問題在於,它是可以濫發濫印的。貨幣的發行必須受到監管,濫發濫印會造成通貨膨脹,這原因在前面我們也已經提到過。金、銀作爲本位幣,他有兩個其他任何物質都無法取代的優勢,那就是稀少以及爲所有文明所接受。稀少決定了金、銀不容易濫發,而“爲所有文明所接受”則確定了金、銀廣泛的流通性。所有的貨幣種類,無論英鎊、美元、人民幣,只要與金銀掛鉤,就可以把匯率的比值穩定地確定下來。這也是過去很長時期內世界經濟學的大體框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黃金作爲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金幣本位制是以黃金爲貨幣金屬的一種典型的金本位制。其主要特點有: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熔化;流通中的輔幣和價值符號(如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金幣;黃金可以自由輸出輸入。在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之間,根據兩國貨幣的黃金含量計算匯率,稱爲金平價。

金塊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銀行發行、以金塊爲準備的紙幣流通的貨幣制度。它與金幣本位制的區別在於:其一,金塊本位制以紙幣或銀行券作爲流通貨幣,不再鑄造、流通金幣,但規定紙幣或銀行券的含金量,紙幣或銀行券可以兌換爲黃金;其二,規定政府集中黃金儲備,允許居民當持有本位幣的含金量達到一定數額後兌換金塊。

金匯兌本位制是指以銀行券爲流通貨幣,通過外匯間接兌換黃金的貨幣制度。金匯兌本位制與金塊本位制的相同處在於規定貨幣單位的含金量,國內流通銀行券,沒有鑄幣流通。但規定銀行券可以換取外匯,不能兌換黃金。本國中央銀行將黃金與外匯存於另一個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允許以外匯間接兌換黃金,並規定本國貨幣與該國貨幣的法定比率,從而穩定本幣幣值。

各國政府將本幣與美元掛鉤制定兌換比率,這樣使各國貨幣與黃金間接掛鉤。在這種國際貨幣制度安排中,美元相對於其他成員國的貨幣處在等價於黃金的關鍵地位。所以,這種制度又稱爲以美元爲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

銀本位制是指以白銀爲本位貨幣的一種貨幣制度。在貨幣制度的演變過程中銀本位的歷史要早於金本位。銀本位制的運行原理類似於金本位制,主要不同點在於以白銀作爲本位幣幣材。銀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其名義價值與實際含有的白銀價值一致。銀本位分爲銀兩本位與銀幣本位。

複本位制指一國同時規定金和銀爲本位幣。在複本位制下金與銀都如在金本位制或銀本位制下一樣,可以自由買賣,自由鑄造與熔化,自由輸出輸入。

複本位制從表面上看能夠使本位貨幣金屬有更充足的來源,使貨幣數量更好地滿足商品生產與交換不斷擴大的需要,但實際上卻是一種具有內在不穩定性的貨幣制度。

“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即金銀兩種金屬中市場價值高於官方確定比價的不斷被人們收藏時,金銀兩者中的“貴”金屬最終會退出流通,使複本位制無法實現。這一現象被稱爲“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的根本原因在於金銀複本位與貨幣作爲一般等價物具有排他性、獨佔性的矛盾。

1、紙幣本位制又稱作信用本位制,概由於從國家法律而論,紙幣已經無須以金屬貨幣作爲發行準備。

2、紙幣制度的主要特徵是在流通中執行貨幣職能的是紙幣和銀行存款。

3、紙幣給政府通過調節貨幣數量影響經濟活動創造了條件。

4、對紙幣制度自實行之日起就存在着不同的爭論。

主張恢復金本位的人認爲只有使貨幣能兌換爲金,才能從物質基礎上限制政府的草率行爲,促使政府謹慎行事。贊同紙幣本位制的人則認爲,在當今的經濟社會中,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十分廣泛,政府通過改變貨幣供應量以實現預定的經濟目標,已經成爲經濟政策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以金銀以外的其他物質形式作爲本位幣有什麼不可以嗎?比如說我們國家現行的以人民幣作爲本位幣的形式?理論上講沒有什麼不可以,但是實際存在問題。

第931章 霸氣的大明皇帝第178章 回到機艙第216章 會見孫承宗第880章 享受殘酷第1041章 張敏第108章 一聲槍響第402章 不可能的吧第904章 被迫賣大明水泥廠第961章 車廂峽大戰第937章 陳圓圓第774章 害怕了第929章 展翅高飛第1061章 策反計中計第205章 劉鴻訓第796章 鄭月琳的價值第90章 瀛國太夫人第862章 總老大第135章 張老太第260章 遠洋貨輪第601章 泰鬆格格第808章 特種製藥第554章 做客第251章 死亡走廊第263章 衝關第176章 拒馬河第1008章 低級國家第196章 堅韌的意志力第777章 單獨談第999章 閃電戰第986章 火車第97章 危機重重第272章 分道走第745章 天雷第397章 陰冷的粉第807章 把握未來的眼光第426章 林丹汗第843章 孤獨的境界第1002章 陸戰之王第1029章 周皇后第132章 調查司和檢查司第646章 不斷殺人第437章 客巴巴第1004章 倭奴第269章 腥味第50章 青龍楊衰第413章 忠誠的楊衰第13章 副職主持工作第124章 天火第754章 萌動的反民們第204章 閣臣既要服衆又要聽話第853章 蘑菇雲第596章 林丹汗酒席第892章 前後壓迫第327章 報國無門第434章 楊啓聰1130 國之大者第532章 完爆第18章 京師保衛戰第10章 糾糾大明共赴國難第647章 數字第388章 激勵太監第118章 聖旨比皇帝本人威力大第968章 朕再也不是捱打的位置第51章 懿安皇后張嫣第800章 濟長海第214章 一腳踢死錢龍錫第905章 朕很無能第358章 一次次的失望第859章 何可綱第673章 白蓮教第925章 蒙古不能不管第891章 拿出魄力來第376章 開車第14章 暴力皇帝第782章 有所保留第47章 暴風中心第953章 大明存錢罐第342章 到岸第43章 到底是要改革還是要革命!?第366章 很大方第636章 一幫蠢狗1101 雜衆島省第1037章 帝國前途第1019章 楊啓聰第909章 除夕第400章 京城一下多了五千官員第1087章 最懂皇帝的女人第763章 很自私的人第868章 西廠的人第1065章 洞悉人心第968章 朕再也不是捱打的位置1098 涼山戰場1134 天下爲公第156章 不堪重負第931章 霸氣的大明皇帝第656章 敬畏第17章 皇帝不想活了第519章 高德猛被冷第726章 魏明波用計第752章 王承恩的不安
第931章 霸氣的大明皇帝第178章 回到機艙第216章 會見孫承宗第880章 享受殘酷第1041章 張敏第108章 一聲槍響第402章 不可能的吧第904章 被迫賣大明水泥廠第961章 車廂峽大戰第937章 陳圓圓第774章 害怕了第929章 展翅高飛第1061章 策反計中計第205章 劉鴻訓第796章 鄭月琳的價值第90章 瀛國太夫人第862章 總老大第135章 張老太第260章 遠洋貨輪第601章 泰鬆格格第808章 特種製藥第554章 做客第251章 死亡走廊第263章 衝關第176章 拒馬河第1008章 低級國家第196章 堅韌的意志力第777章 單獨談第999章 閃電戰第986章 火車第97章 危機重重第272章 分道走第745章 天雷第397章 陰冷的粉第807章 把握未來的眼光第426章 林丹汗第843章 孤獨的境界第1002章 陸戰之王第1029章 周皇后第132章 調查司和檢查司第646章 不斷殺人第437章 客巴巴第1004章 倭奴第269章 腥味第50章 青龍楊衰第413章 忠誠的楊衰第13章 副職主持工作第124章 天火第754章 萌動的反民們第204章 閣臣既要服衆又要聽話第853章 蘑菇雲第596章 林丹汗酒席第892章 前後壓迫第327章 報國無門第434章 楊啓聰1130 國之大者第532章 完爆第18章 京師保衛戰第10章 糾糾大明共赴國難第647章 數字第388章 激勵太監第118章 聖旨比皇帝本人威力大第968章 朕再也不是捱打的位置第51章 懿安皇后張嫣第800章 濟長海第214章 一腳踢死錢龍錫第905章 朕很無能第358章 一次次的失望第859章 何可綱第673章 白蓮教第925章 蒙古不能不管第891章 拿出魄力來第376章 開車第14章 暴力皇帝第782章 有所保留第47章 暴風中心第953章 大明存錢罐第342章 到岸第43章 到底是要改革還是要革命!?第366章 很大方第636章 一幫蠢狗1101 雜衆島省第1037章 帝國前途第1019章 楊啓聰第909章 除夕第400章 京城一下多了五千官員第1087章 最懂皇帝的女人第763章 很自私的人第868章 西廠的人第1065章 洞悉人心第968章 朕再也不是捱打的位置1098 涼山戰場1134 天下爲公第156章 不堪重負第931章 霸氣的大明皇帝第656章 敬畏第17章 皇帝不想活了第519章 高德猛被冷第726章 魏明波用計第752章 王承恩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