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初入京城

這個年關,陳學文依然沒有回來與大傢伙,一塊過年,而陸浩傑和林小溪小夫妻兩,也因爲路途和行程的原因,沒有回來。

面對這樣的情形,李氏雖能夠表示瞭解,卻終究還是不免露出了落寞的神色,再加上家裡人對於大郎二郎兩兄弟,年後就要上京參加會試的緊張,這個新年,對於林小橋一家人來說,過得似乎比往年,少了些激情。

李氏心裡不得勁兒,便整日窩在屋裡,也不願意理事,好在還有個可愛的安哥兒,時常在一旁逗笑添趣,些許撫慰了一下,閨女頭一次不在家過年的落寞。

過了年,安哥兒虛歲就已經三歲了,但實則年齡卻只有一歲零幾個月,小傢伙胖嘟嘟的,特別的招人喜歡。

不管見着誰,粉嫩的小胖臉上都是堆着滿臉的笑意,而且自從林小橋有一回親了他幾下之後,小傢伙現在只要見着自己熟悉的人,就愛捧着人家的臉啃着,李氏幾個常常被他塗得一臉的口水。

鄭寡婦素日裡最是喜歡安靜的人,卻偏偏就喜歡摟着這個小魔星,樂呵呵的看着他鬧騰的歡實。

新年裡的正月,初一的下午,林小橋一家按着慣常的舊例,去李氏的孃家住了幾天,之後就窩在家裡,只偶爾會出去赴個宴,被那些貴夫人們邀着,去府上賞賞花什麼的。

說到這些,有一件事,林小橋起初倒還真是覺得挺稀罕的,她雖明白所謂的賞花什麼的,其實也就是那些大戶人家之間,互相聯絡感情,彼此走動的一個由頭。

但正值寒冬之際,外面還時常飄着雪花,這邊也沒什麼大棚技術,可那些大戶人家的夫人們,卻還真的能夠捧出,幾盆嬌豔豔的名貴花來,給衆人觀賞。

打聽過後才知道,原來這些富貴的主兒們,家裡頭都是有專門的暖房,以供冬日養花之用的,且這些府裡頭,光是花匠就會養上好幾個,林小橋聽說之後,不禁有些咂舌,感嘆這些富貴鄉的老少爺們,所過的生活是多麼的奢靡。

想當年,她剛剛來到林家老宅的時候,那些村裡的百姓過的又是何等的窮苦日子,終日在土裡刨食,全家人的辛苦勞作,卻只能換來一日兩餐,喝稀粥吃鹹菜的日子。

一盆花的買價,或許就要幾兩至上千兩的銀子,果真是貧富差距極大,階級太過分明瞭,林小橋不禁感嘆自己的好運氣,一路順暢的掙到了第一桶金,才使得一家人脫離了那種貧苦的生活。

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大郎二郎兩兄弟就開始,爲着進京做準備了,此時,鄭寡婦也向衆人宣佈了一個決定,她打算這回與大郎二郎兄弟倆,一塊兒上京。

大傢伙對於她這樣的打算,皆沒有什麼異議,衆人均以爲她是思念自己的兒子了,想上京去看看,說來陳學文也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回來了,作爲一個母親,怎麼可能會不掛念兒子呢。

李氏聽了這個消息後,還熱情的幫着鄭寡婦收拾行裝,準備了許多這邊的土產,想要帶去給陳學文。

臨行前的第三天,鄭寡婦又過去李氏的房間,找她透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順便與她商議一下。

火盆裡的炭塊燒的火紅火紅的,間或還會發出一兩聲‘噼啪’的輕微響聲,安哥兒穿的圓滾滾的,像個紅糰子似的,正窩在鄭寡婦的懷裡,好奇的打量着自己母親和姐姐的神色。

方纔,鄭寡婦過來剛一坐下,就與李氏開門見山,說她這回想帶着林小橋一塊進京。

李氏聽了她的打算,實在是心裡有些猶豫,不知該不該應下來。

按着她的本心來說,李氏自然是極不願意答應的,畢竟大閨女年前剛嫁了人,跟着丈夫去了外地,連過年都沒得回來,而兩個兒子也即將要去往京城,少說也得有小半年的時間都沒得回來了。

因此,除了個尚不知事的小兒子外,她的身邊,也就只剩下這個小閨女,可以陪在一旁了。

女兒與兒子的相繼離開,本就使得李氏心裡生起了落寞的愁緒,只是想着還有小女兒的體貼和小兒子的天真,李氏纔沒有覺得十分難受。

但不捨歸不捨,李氏也知道小女兒向來懂事體貼,行事也很有分寸,她本來就擔心兩個兒子獨自上京考試,無人照應他們的起居飲食,若是有小閨女跟着去,自是可以將兩個兒子照顧的妥妥當當的,那麼她也可以爲兒子少擔着點心。

而且,李氏平日裡也曾聽到鄭寡婦唸叨過兩句,說是想帶着小閨女回孃家看看,聽說學文的外婆十分關心自己外孫的親事,想親眼看看他未來的媳婦。

李氏也能理解老人家,關愛外孫的心思,但糾結來糾結去的,就是有些捨不得。

鄭寡婦一邊逗着懷裡的安哥兒,一邊覷着李氏的面色,見她猶豫不定的模樣,便笑着說道:“咋了?這就捨不得閨女了啊?咱們也就只去幾個月的時間,等大郎二郎兩個考完試,不還跟着一塊兒回來嘛!帶着孩子去見見世面,也沒什麼不好的,而且小橋這丫頭去了,也能更好的照顧她兩個哥哥不是!我倒是也可以照顧他們的,只是不如小橋更熟悉瞭解他們的喜好,能夠照顧的更周到一些。”

李氏勉強笑了笑,“你說的,我心裡都清楚!還不就是捨不得嘛,家裡的孩子,一個個的都走了,我這心裡頭本來就難受,如果這丫頭也走了,心裡頭難免會覺着空落落的!”

鄭寡婦會意的淺笑了一下,“若不是我母親那邊,每回來信都提這事,我也是不肯將小橋帶離你的身邊的。說來我也是有十來年沒有回過京城,也不曾與孃家之人聯繫過了,從前只覺得心裡頭存了口怨氣,怪當初父母沒有替自己選到良人,硬逼着我嫁給一個負心漢,才導致後面的諸多事情發生!但是,這些年,我也漸漸的想開了,也不怨他們了,各人的命數皆是天註定的,或許我這輩子合該要經受這些,也怨不得他人。況且,那人雖然不好,但他卻給了我一個好兒子,我也就不算虧了!這一年多來,我母親那邊時常給我來信,透過信件裡的敘述,我也漸漸的感覺到,母親她老人家真的是老了,思念兒孫的心更加迫切了!所以,這回我也是想,了一下我母親的心願,讓她親眼瞧瞧,自己外孫的未來媳婦,也好了了她的心事。”

李氏聽着這些,也跟着欷歔了起來,“你也別太難過了,這次回去多陪陪她,她老人家肯定心裡頭高興!”

“你說的也都對,但這事吧,咱們也得問問小橋的意見,就怕聽了這事兒,會害羞不敢去了。”李氏說這話時,看了眼一直坐在一旁低着頭不出聲的林小橋,倒是存了絲希望,聽到她說出拒絕的話來。

豈料,林小橋打從聽到鄭寡婦,說要帶她上京的事情時,心裡頭就止不住的雀躍激動,終於可以有機會去京城看看了。

只是,方纔兩個長輩在議事,而且,林小橋也看出李氏不大想讓她去的意思,所以,才一直在一旁沒有吭聲,只等着她們二人商議好了再說。

現在聽到李氏問她,林小橋一個沒忍住,便不假思索的點了點頭,“我願意跟着鄭嬸一塊兒去京城!”

李氏聽了她的回答,心裡一陣泄氣,這下子可是連個阻攔的藉口都沒有了。

瞧着閨女臉上瞬間綻放的神采,李氏只得無奈的嘆了口氣,罷了,罷了,既然這丫頭那麼想去,她也就不做那個惡人了,省得以後落下埋怨。

鄭寡婦瞧着她鬆動的態度,心裡也是鬆了口氣,畢竟這是人家的閨女,她也不能強行帶去不是。

她此次決心帶着小丫頭上京,除了方纔說的,想領去給自己母親看看之外,其實,還是想讓小丫頭,提前去見識見識京城的繁華,到那邊去學習學習人際的交往。

京城那塊地界,到處都是權貴,遠遠不是小小的安平鎮能夠比得上的,小丫頭雖然現在已經能夠熟練的,與鎮上那些個夫人小姐們打交道了,但是,她以後作爲正經的官家夫人,要學的可還不止這些。

若日後,學文可以外放任上,那還稍微好些,天高皇帝遠的,也無需多與一些達官顯貴打交道,但是,若學文日後的前程,就留在京城的話,那小丫頭要面對的人和事就多多了。

天子腳下,是非最是多的地方,尤其是各個官家內宅的糾紛,這裡頭的彎彎繞繞和勾心鬥角,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鄭寡婦知道這丫頭向來聰慧伶俐,但卻也過於心善,許多時候,她也能看透一些人和事,可是這丫頭的一貫態度,卻是不予理會,只關注着自己周邊的那一方寸土,說到底,還是心直了一些,總還是要好好教教才行的。

想到這些,鄭寡婦心裡也不禁生出一絲無奈之感來,當年她就是厭倦了那些,才帶着兒子逃離的,卻沒想到,現在還要手把手的教導兒媳,那些個煩人的陰司勾當,真不知是不是老天在故意捉弄……

看到李氏眼裡的擔憂,鄭寡婦也忙開口承諾,“你放心好了,丫頭交給我,我定是會將她照顧好的,到了京城,我也不會允許任何人,給她委屈受的,幾個月後,一定會全須全尾的帶回來交給你。”

臨行前一天的晚上,李氏將幾個兒女都叫到自己的面前,絮絮叨叨的很是囑咐了一番,交代完這個,又去交代那個,直折騰了將近兩個時辰,才肯放他們離去。

第二天,大傢伙準備啓程出發,李氏又摟着兄妹三個哭了一場,殷殷的囑託了一大堆,但那些話卻是自幾天前,就開始翻來覆去的說過好些遍的。

兄妹三人雖然心裡無奈,但面上卻是沒有表現出來,不論李氏說什麼,他們只一個勁兒的點頭應下,如是這樣,李氏還是哭得跟個淚人似的,看得大郎二郎兩兄弟在一旁急的跺腳,最終還是林小橋喚人將安哥兒抱來,把李氏給哄住了。

一路坐在馬車上,顛簸了五天之後,他們一行人又換成了水路,坐船坐了十來天,纔到了京城。

二郎自小就沒坐過船,所以,這傢伙只在船上待了半天,就上吐下瀉的沒個消停,後來還是大郎去找了船伕,問他討了個偏方,等船隻臨時靠岸的時候,去抓了藥讓二郎喝下,情況纔會有所好轉。

鄭寡婦瞧着二郎暈船症狀如此嚴重,心裡也是一片焦急,還不忘時時守着林小橋,怕她也會有所不適。

但是,事實證明,她的想法完全錯了,這丫頭不僅一點不適感都沒有,還成日在船上蹦上跳下的折騰,一會兒不知從哪裡尋了個漁網出來,身子勾着船沿,拿着漁網在那兒網魚,一會兒又自己做了幾個魚竿,帶着兩個丫鬟坐成一排,一本正經的釣魚……

鄭寡婦瞧着她折騰的那個歡實樣,也不禁鬆了口氣,索性也沒拘着她,任由她自己找樂子消遣,反正這整條船都是他們包下的,船上除了船公夫妻倆之外,也沒什麼外人。

且鄭寡婦原以爲這丫頭,也就是隨便折騰的玩玩,卻沒想到還真的每天都能弄上幾條魚來,還會變着花樣的,每天用魚做食材,做出一些好吃的菜式來。

等到他們船行靠岸,到達目的地時,林小橋已經將蒸魚,烤魚,紅燒魚,麻辣魚,煎魚等各式魚類菜式,都做過一遍了。

這樣接連着十幾天吃魚,若不是林小橋真的做的味道不錯,大郎幾個早就看魚生厭了。

一行人剛上了碼頭,就有個官家模樣的人過來接應了,鄭寡婦稱呼他爲‘海叔’,由二人的對話中,林小橋得出了消息,這個海叔以前是鄭寡婦孃家那邊的下人,又由她的母親送給了陳學文,現在幫着陳學文打理一些內宅事物。

稍加寒暄幾句之後,林小橋她們便被安排上了馬車,往陳學文的宅子行去。

第61章 林二牛說分家第204章 武安侯夫人到第209章 耍樂第101章 親人相聚第2章 現實與矛盾第94章 過新年第54章 鬧大發了第44章 歸家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211章 前程定,議親事第53章 李氏出事兒第148章 自尋樂趣第209章 耍樂第58章 劉氏出場第31章 進鎮賣福果兒第149章 人才培養第22章 姥姥孫氏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121章 雲禪寺拜佛第67章 林家二房蓋新宅第14章 林嬌第214章 歸家第206章 執念第142章 梅乾菜第10章 一碗紅棗粥的承諾第55章 林老爺子的包庇第23章 暫住姥姥家第27章 上山第13章 母女第42章 李家——有牛有車一族第185章 挪月子第14章 林嬌第155章 遷去省城第138章 省城再相聚第23章 暫住姥姥家第86章 學文母子的過去第87章 要債的來了(上)第60章 “孽種”之說第175章 絮話第161章 鄉試第10章 一碗紅棗粥的承諾第105章 小姨威武第118章 鋪子田地兩邊忙第143章 李家有喜第114章 閒適的生活第159章 春閒第34章 舒心的一頓飯第79章 包子爹的崛起,林小橋的發飆第23章 暫住姥姥家第184章 洗三兒第141章 收芥菜第94章 過新年第124章 開塊菜地第146章 買人第129章 成親前的準備第50章 李氏有喜第14章 林嬌第205章 無端的挑釁第142章 梅乾菜第79章 包子爹的崛起,林小橋的發飆第80章 劉氏被逼無門,踏上歧路第192章 成親前的籌備第198章 相見第15章 大伯母劉氏第68章 遷入新宅第88章 要債的來了(下)第120章 小試成功第164章 好消息第158章 陸浩傑第194章 添妝第26章 鎮上考察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119章 鎮上買宅子第157章 ‘有意思’開業第91章 宰豬迎新年第53章 李氏出事兒第95章 林嬌的變化第162章 中舉第8章 鬧劇後續第68章 遷入新宅第25章 趕集第213章 各自態度第35章 改變銷售策略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21章 二房夜話下第49章 李家蓋房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55章 林老爺子的包庇第91章 宰豬迎新年第101章 親人相聚第80章 劉氏被逼無門,踏上歧路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32章 收穫的喜悅第180章 內宅社交第66章 全家人的商議第172章 出手第43章 喜悅第76章 搗鼓新的賺錢法子第72章 搶收稻子
第61章 林二牛說分家第204章 武安侯夫人到第209章 耍樂第101章 親人相聚第2章 現實與矛盾第94章 過新年第54章 鬧大發了第44章 歸家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211章 前程定,議親事第53章 李氏出事兒第148章 自尋樂趣第209章 耍樂第58章 劉氏出場第31章 進鎮賣福果兒第149章 人才培養第22章 姥姥孫氏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121章 雲禪寺拜佛第67章 林家二房蓋新宅第14章 林嬌第214章 歸家第206章 執念第142章 梅乾菜第10章 一碗紅棗粥的承諾第55章 林老爺子的包庇第23章 暫住姥姥家第27章 上山第13章 母女第42章 李家——有牛有車一族第185章 挪月子第14章 林嬌第155章 遷去省城第138章 省城再相聚第23章 暫住姥姥家第86章 學文母子的過去第87章 要債的來了(上)第60章 “孽種”之說第175章 絮話第161章 鄉試第10章 一碗紅棗粥的承諾第105章 小姨威武第118章 鋪子田地兩邊忙第143章 李家有喜第114章 閒適的生活第159章 春閒第34章 舒心的一頓飯第79章 包子爹的崛起,林小橋的發飆第23章 暫住姥姥家第184章 洗三兒第141章 收芥菜第94章 過新年第124章 開塊菜地第146章 買人第129章 成親前的準備第50章 李氏有喜第14章 林嬌第205章 無端的挑釁第142章 梅乾菜第79章 包子爹的崛起,林小橋的發飆第80章 劉氏被逼無門,踏上歧路第192章 成親前的籌備第198章 相見第15章 大伯母劉氏第68章 遷入新宅第88章 要債的來了(下)第120章 小試成功第164章 好消息第158章 陸浩傑第194章 添妝第26章 鎮上考察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119章 鎮上買宅子第157章 ‘有意思’開業第91章 宰豬迎新年第53章 李氏出事兒第95章 林嬌的變化第162章 中舉第8章 鬧劇後續第68章 遷入新宅第25章 趕集第213章 各自態度第35章 改變銷售策略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21章 二房夜話下第49章 李家蓋房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55章 林老爺子的包庇第91章 宰豬迎新年第101章 親人相聚第80章 劉氏被逼無門,踏上歧路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32章 收穫的喜悅第180章 內宅社交第66章 全家人的商議第172章 出手第43章 喜悅第76章 搗鼓新的賺錢法子第72章 搶收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