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治水三策

bookmark

“喳。”武同舉擦擦頭上的冷汗,繼續說道:“其實在此之前,黃河常發生氾濫以至改道的嚴重災害。有歷史記載的2千多年中,黃河下游發生決口氾濫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但是災害發生之後,由於有的朝代防備和治理措施得當,災害的損失便非常小,而有的朝代對黃河疏於治理,河災之後又治理的不及時,所以黃河流域里人、畜、房屋等損失異常慘重。這就是臣所說的說大便大,說小便小的緣故。”

楊深秀剛纔懸着的一顆心這才放了下來,心說這個武同舉說話大喘氣,幸好皇上沒有責怪下來。

關續清點點頭,面色開始和緩:“繼續說。”

“先說這河道。有文字記載的黃河河道,大體經河北,由今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稱爲‘禹河故道’。從周定王五年黃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前清咸豐五年改走現行河道;以後走現行河道以南,奪淮入海,災害波及海河、淮河和長江下游約十萬裡之遙的地區。每次決口氾濫都造成慘重損失。”

俗話說,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武同舉說的既詳盡又透徹,一聽就知道他曾經對黃河進行過深入的調查研究,關續清滿意的看了一眼楊深秀,凝神靜聽武同舉下面的話。

“臣再來說一下河水分流之事。黃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前明嘉靖中期基本結束,古書上記載‘南流故道始盡塞’,‘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這是河勢的一大變化。後來在萬曆初年,潘季馴推行‘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圖上的廢黃河。其後雖有決溢。但旋即恢復故道。前清前期經大築堤防。河南境內河道出現過一段相對安流時期,而山東、江蘇境內河段決口次數增多。江蘇徐州至淮陰河段兼作運河,因此咽喉命脈所關,最爲緊要。潘季馴治河重點即在這一河段上,如大修兩岸縷堤、格堤、月堤、遙堤,重修高家堰,擡高洪澤湖水位,蓄清刷黃等工程。到前清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陰至河口段,這是因爲金元以後黃河長期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斷延伸,使坡降變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積。故清中期以後徐州以下河患最爲集中,河道淤廢不堪,決口連年發生,更兼治河不力,黃河改道已不可避免。”武同舉說起水利問題來,顯得得心應手,方纔的緊張也消減了大半。

“好,接着說。”此時,關續清已經相信面前這個其貌不揚的武同舉必然有治河的良策,以往治河的官員一上來不是先擺出一大堆困難,就是深受向朝廷要錢,對黃河的情況根本就沒有一個全面的掌握,拿着朝廷撥下來二話不說就去亂堵亂防,結果錢花的不少,卻收不到什麼成效。

武同舉從懷裡摸出一張地圖來,鋪在靠殿門的桌子上面,然後對皇上說:“皇上,請您移步前來觀看。”

關續清一看武同舉準備的如此周詳,心裡自然是高興,走下丹犀,來到桌子旁邊,凝神觀看。楊深秀也圍攏過來。

“皇上請看,這是臣花費近十年的時間,走過了整個黃河流域,經過測量計算,最終制出的這張黃河水系圖。現在臣就來說說此次黃河決口的災情。此次,黃河在河南省蘭陽銅瓦廂決口,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各縣村莊,又往東漫流至蘭儀、考城、長垣等縣後,分成3股:一股出曹州東趙王河至張秋穿運;一股經長垣縣,流到東明縣雷家莊,這裡就分成了兩股,都東北流到張秋鎮;三股河匯合後,穿過張秋運河,經不鹽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蠣口入海。這裡是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帝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濮陽,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衝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這次決口,使黃河下游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灣入海。如果這次黃河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理,據臣判斷,其後,洪水在以銅瓦廂爲頂點,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縣、碭山一線,東至運河的三角洲沖積扇上自由漫流,水勢分散,氾濫無定。下游河道中自銅瓦廂至陶城埠一段,決口經常發生,故有豆腐腰之稱。”

“說說你的良策。”關續清已經有些急不可耐了,對於武同舉也越來越有信心了。

武同舉一笑道:“根據此次災情,臣治理黃河主要有三策。”

“哪三策?”

“皇上容稟,遠古時期,人們基本是在距離河道很遠的地方居住,河流基本是自由流動,與人們互不干擾,相安無事。隨着河流周邊居住百姓的增加,人們開始在河道的兩邊修築堤防,開始的時候,人們在距離河道比較遠的地方建堤,河道的寬度仍然很大,洪水還沒有被束縛得很厲害。遇到漲水,水流基本可以分散到較寬闊的河道中,慢慢流走,幾乎不會沖毀堤防。後來人們開始大量佔用河灘地耕種,在大堤裡面修築圍埝,圈堤圍墾,不斷改變河道的流向,造成河道寬窄不一,河線再三彎曲,嚴重阻礙行洪。皇上,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臣以爲農耕是要發展,但是也要有一個整體規劃,正是當地百姓沒有節制的改變河道的原有狀況,不給洪水以足夠出路,引發河堤被洪水衝潰,給自身也帶來了一場場災難。像這樣一次黃河氾濫就會令國家數十年的農業發展毀於一旦,兩相比較是得不償失啊。”

關續清沉吟半晌,對楊深秀說道:“武同舉說的很有道理,治河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爲了長遠考慮,還是要對農田耕作有一個總體的規劃才行。”

楊深秀恭聲道:“喳。這一條臣謹記了。”

武同舉又說道:“所以針對這一情況,臣提出治河三策,請皇上斟酌。所謂事有輕重緩急,所以臣把這三策分爲上、中、下三策。上策爲不與水爭地,徹底改變當前的被動局面,還河道以本來的面目。具體的是將冀州區域容易受到洪水影響、生活沒有保障的百姓遷移出來,清除掉河道中的礙洪設施,將黃河改道向西,以原有河道與太行山之間的寬敞地區爲新的河道,讓黃河向北流進大海。這樣可以削減水勢,容納較多的泥沙,最大程度降低洪水沖毀堤防的可能。對移民安置所需要的費用臣也有所考慮,由原來黃河的歲修費來解決,從而達到徹底根除黃河水患。但恐怕用此方法,要毀壞許多村莊、田園及世代祖業,會招致一片怨言。但臣以爲,只要朝廷有決心,做好百姓的安撫之事,講明利害關係和長遠利益,一定會得到絕大多數百姓的支持。此項措施的推行,河流將基本實現原道流動,沿河百姓的生產和生活水平將穩步提升,國家也會日益強盛。”

關續清凝神思忖了一下,道:“這是比較長遠的一條辦法。”

“皇上明鑑,如果覺得上策費時費力太多,還可用中策。中策採取分水的辦法。在受災嚴重的州府縣道盡可能多地修築漕渠,從而將多餘的水引入其他的水系中,從而減少洪水流量,也讓更多的土地得到灌溉。臣已經在圖紙上面畫出了參照圖形。請您龍目御覽。具體的方法是利用淇口以上的地形,向西北修一道石堤,利用堤岸與西山腳的高地爲乾渠,然後加固從淇水到遮害亭之間的黃河堤防,在堤上建起幾座分洪水門,然後在東邊的渠堤上建若干引水口門。當遇到洪水的時候,打開高處的分洪水門,通過渠道引水入其他水系讓一部分洪水由其他水系流入大海;當天氣比較乾旱的時候,打開低處的引水口門,通過渠道灌溉農田,改良土壤,引種水稻,從而滿足了防洪和灌溉需要。爲了實現正常運行,每年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以維修渠道、設施。”

“說下去。”

“最後就是不得已而爲之的辦法了,如果我們不計長遠,只想把眼前的水患解除掉的話,就只好採取下策。下策是堅守目前狹小的河道,對大堤進行培高加固,加固的材料主要適用石塊配合沙漿草袋子等物。但採取這樣的措施,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勞力和財力,只會加劇懸河的形成,並不能改變黃河不時氾濫的局面,會給百姓帶來極大的危害。以上三策,都只是基本的治河思想,具體的方案,由於非常繁瑣,臣在這裡就不贅言了。請皇上聖裁。”

“好!武同舉,你可真有一手,看來漪村爲朕推薦了一位能人啊。三策各有側重,都有可取之處,朕只要求一點,就是治河之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一定要謀劃長遠,只要能對長遠有力,即使目前多耗費寫錢財和人力也無不可。”關續清堅定的說道。

@!!

第492章 叛軍敗退第733章 世界的心臟第1340章 敵機,失蹤!第28章 一網打盡第495章 田中奏摺第25章 閱兵第720章 兼職運動員第1054章 一線生機第752章 毒氣!毒氣!第674章 真主保佑巴基斯坦第774章 唐·維託·科里昂第487章 收購道奇第176章 載灃第684章 帝國擴張計劃第513章 聖駕親臨第821章 鐵血虎賁第975章 決死南海(4)第600章 大難不死第225章 海上爭霸6第325章 天子腳下第357章 暗流第403章 中國速度第1068章 王者對決4第1074章 三千里鋼鉗3第1225章 站在勝利的門口第1348章 閃電之王第1218章 超級特工第605章 爆炸性消息第568章 端灰娘娘第802章 血與火第352章 幕後黑手第266章 怒海爭鋒3第1200章 兩強會晤第489章 進攻馬來半島第773章 鐵血和劍第471章 囚禁段馮第271章 西線戰爭第529章 戰火重燃第343章 閃電戰理論第1章 日本崛起第50章 東嶺大捷第599章 不明追殺第630章 總統就職第580章 復仇之戰第1097章 泥濘中的野獸第396章 海軍是基石第588章 新式武器第44章 全國一心第880章 軍事衛星第776章 不死迷情第1174章 新經濟政策第1083章 軟弱的丹佛第732章 15億美元的力量第1178章 鋼鐵聯邦第825章 天劍行動第324章 新聞發佈會第1362章 俄羅斯的地標—冬宮!第778章 中伊間諜事件第910章 熱血冰鋒(下)第815章 目標:巴格達第646章 後宮粉黛第871章 狂熱的民族主義分子第769章 工業巨人第861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770章 貝加爾湖底黃金第52章 南海大戰第821章 鐵血虎賁第96章 中英談判第916章 喬珍珍第200章 大打出手第790章 教科書式的伏擊戰第1205章 官二代請纓第993章 關島戰役(3)第460章 鴻門宴(下)第792章 鋼鐵城市第28章 一網打盡第196章 萊特兄弟來了第937章 消失的電波第559章 重創聯合艦隊第447章 袁克定被抓第809章 終結:德黑蘭第554章 傾巢而出第53章 南海大戰(二)第1221章 超級劫匪第236章 諜海女王3第347章 英法的示威第938章 地下魔窟第616章 套中人第927章 殺人誅心第274章 草原蒼狼1第541章 王朝覆滅第828章 全線開花第190章 行刺行動第104章 聰明的外交第1072章 三千里鋼鉗1第132章 日本間諜第738章 英國使館的舞會第1166章 雄獅遠征第435章 美西戰爭第87章 緬人
第492章 叛軍敗退第733章 世界的心臟第1340章 敵機,失蹤!第28章 一網打盡第495章 田中奏摺第25章 閱兵第720章 兼職運動員第1054章 一線生機第752章 毒氣!毒氣!第674章 真主保佑巴基斯坦第774章 唐·維託·科里昂第487章 收購道奇第176章 載灃第684章 帝國擴張計劃第513章 聖駕親臨第821章 鐵血虎賁第975章 決死南海(4)第600章 大難不死第225章 海上爭霸6第325章 天子腳下第357章 暗流第403章 中國速度第1068章 王者對決4第1074章 三千里鋼鉗3第1225章 站在勝利的門口第1348章 閃電之王第1218章 超級特工第605章 爆炸性消息第568章 端灰娘娘第802章 血與火第352章 幕後黑手第266章 怒海爭鋒3第1200章 兩強會晤第489章 進攻馬來半島第773章 鐵血和劍第471章 囚禁段馮第271章 西線戰爭第529章 戰火重燃第343章 閃電戰理論第1章 日本崛起第50章 東嶺大捷第599章 不明追殺第630章 總統就職第580章 復仇之戰第1097章 泥濘中的野獸第396章 海軍是基石第588章 新式武器第44章 全國一心第880章 軍事衛星第776章 不死迷情第1174章 新經濟政策第1083章 軟弱的丹佛第732章 15億美元的力量第1178章 鋼鐵聯邦第825章 天劍行動第324章 新聞發佈會第1362章 俄羅斯的地標—冬宮!第778章 中伊間諜事件第910章 熱血冰鋒(下)第815章 目標:巴格達第646章 後宮粉黛第871章 狂熱的民族主義分子第769章 工業巨人第861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770章 貝加爾湖底黃金第52章 南海大戰第821章 鐵血虎賁第96章 中英談判第916章 喬珍珍第200章 大打出手第790章 教科書式的伏擊戰第1205章 官二代請纓第993章 關島戰役(3)第460章 鴻門宴(下)第792章 鋼鐵城市第28章 一網打盡第196章 萊特兄弟來了第937章 消失的電波第559章 重創聯合艦隊第447章 袁克定被抓第809章 終結:德黑蘭第554章 傾巢而出第53章 南海大戰(二)第1221章 超級劫匪第236章 諜海女王3第347章 英法的示威第938章 地下魔窟第616章 套中人第927章 殺人誅心第274章 草原蒼狼1第541章 王朝覆滅第828章 全線開花第190章 行刺行動第104章 聰明的外交第1072章 三千里鋼鉗1第132章 日本間諜第738章 英國使館的舞會第1166章 雄獅遠征第435章 美西戰爭第87章 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