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求戰心切的李綱

看了金國提出的和談條件,送金國使臣出殿後,皇帝趙桓立即與衆大臣商議和談大事。

李綱是一個強硬的主戰派,他不管東京汴梁城裡有多少可戰之兵,也不管城中上百萬的百姓家中還剩下多少餘糧,他只認一個死理,決不能向金軍妥協求和。

李綱祖籍福建邵武,自祖父一輩起遷居無錫縣。

他的父親名叫李夔,通曉軍事,曾隨呂惠卿抵禦西夏來犯有功,官至龍圖閣待制、京西南路安撫使。

因此,李綱也是官宦家庭出身。

政和二年,二十九歲的李綱進士及第,從此踏上了大宋的政壇。

因爲父親的關係,李綱的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短短三年就官至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

監察御史是從七品,殿中侍御史是正七品,雖然品級不算高,但是職權挺大。

因爲,這是諫官的職務,有監察彈劾百官的職權。

通俗一點的說,監察御史就是朝廷養的專職噴子,用來罵天下百官的。

恰好李綱此人性情剛直,他不愛財,只愛名,監察御史的官職讓他如魚得水,盡情發揮,那真是逮誰咬誰,不噴個痛快淋漓不會罷休。

不過,李綱罵人是罵過癮了,也給自己撈足了正直敢言的好名聲,但是連宋徽宗都忍受不了他的所謂剛直不阿了。

一個月後,李綱即因議論朝政過失,惹惱了宋徽宗,被罷去諫官職事,改任尚書比部員外郎,遷起居郎。

然而,雖然被罷去了諫官職事,李綱直言敢諫的英雄本色卻不能丟。

宣和元年,東京汴梁城遭遇水災,李綱又抓住機會借題發揮,認爲天災是上天的警示,說明朝廷施政有問題,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內憂外患。

李綱此舉被宋徽宗趙佶認爲是議論不合時宜,將他趕出了京城,謫監南劍州沙縣稅務。

雖然被宋徽宗一腳踢到遠離京師的地方去了,但李綱卻是名聲大噪,儼然成了清流的代表。

名聲就是清流們的護身符和敲門磚,雖然皇帝和權貴們不喜歡,但該給的官位還得給,否則怎麼向天下讀書人交代?

宣和七年七月,在外蹉跎了六年的李綱又被召回朝,任太常少卿。

李綱這一回來不到半年,就遇到了金軍南侵的大事件。

李綱既沒有領兵作戰的經歷,也沒有宰執天下的經驗和能力,按理來說不應該在這種複雜的軍事政治鬥爭中輕易發表意見。

可是,李綱是東京汴梁利益集團和清流們推出來的代表呀,能力不足,氣節來補,只要咬死抗戰到底的強硬立場即可。

因此,對於朝廷想要與金國和談,李綱是堅決反對,說金國前幾日進攻酸棗門等城門均無功而返,我們不用怕他們。

李悅卻說,我到金軍那裡談判時已經看得明白,金軍將士勇猛,士氣高昂,我軍不是金軍的對手。爲大宋江山社稷着想,還是趕快同意他們的條件,讓他們撤軍方爲上策。

朝中大多數人都對京城禁軍的孱弱心知肚明,丞相白時中、李邦彥也贊同接受和談條件。

廷議的結果,皇帝趙桓接受了主和派的建議,決定全盤接受金軍提出的議和條件。

李綱的意見被否,怏怏不樂的出了宮。

李綱出宮不久,就遇見了出使金國被金軍中途抓住,此時又被放回來的沈琯。

不死心的李綱便問沈琯城外金軍的虛實。

沈琯在出使時,被完顏宗望抓住,裹挾他一道南下。

金軍在河北一路勢如破竹,完顏宗望就曾問他:“聽說大宋朝有禁軍八十萬,不知這些軍隊都在哪兒呢?怎看不到他們出來迎敵呢?”

沈琯信心滿滿地對完顏宗望吹噓說:“八十萬禁軍一部分分散在各地,只要有戰事就可以召集在一起。此時汴京附近就有四五十萬人馬,黃河兩岸還有重兵把守,你們根本過不去。”

結果金軍不信邪,一路殺到黃河岸邊,郭藥師的前鋒只戰死三個人就全殲了樑方平的七千禁軍騎兵,而黃河南岸的何灌兩萬軍馬也望風而逃。

金軍憑藉幾隻小船就渡過了無人防守的黃河,以至於完顏宗望不無諷刺的問沈琯,你口中的數十萬大軍在哪裡呀?只要一兩千人馬守住黃河,我軍就過不來,可是人呢?

沈琯被問得啞口無言,深以爲辱。

金軍決定與宋朝和談後,就將宋使沈琯送回了東京城。李綱這才遇見了沈琯。

面對李綱的詢問,沈琯說就他所見,完顏宗望率領的金軍東路主力軍只有不到五萬騎兵,能上場打仗的更是連一萬人都不到。

沈琯還說,護衛完顏宗望營帳的軍隊不及兩千人,另外郭藥師帶領的常勝軍有三千騎兵,其餘諸部軍隊合計只有三萬餘人,而且還有近一半沒有渡河到東京城下。

沈琯對李綱提議說,金軍兵力十分有限,我軍可以出奇兵強攻他們。

沈琯明顯是在胡言亂語,出於敵視心態,對於金軍的戰鬥力大肆貶低。這廝也不想一想,錯誤的情報會葬送多少宋軍將士的性命。

反正上陣上敵的都是那些粗鄙的軍漢,關我等斯文讀書人何事?

李綱一心求戰,對沈琯的話信以爲真。他對沈琯說茲事體大,必須和衆大臣商議後才能定奪,準備帶着沈琯說服朝廷出兵主動攻擊金軍。

正月十一日,李綱和沈琯一同到東府與耿南仲、李悅等商議奇襲金兵的可行性。

李悅聽後大怒,質問李綱說,你敢看輕金軍戰鬥力?如果我們出兵你敢說必勝麼?

李悅堅決反對李綱這個軍事冒險的提議。

後來宰相李邦彥也到了東府,聽說了這件事情。

李邦彥說此戰如敗於金軍,則社稷都有傾覆的危險,穩妥的方式,還是先答應講和,讓金軍退兵。

在金軍遠離京師後,我軍可再派重兵在後追擊,在河北前後夾擊金軍。如此勝利更有把握一些。

應該說,宰相李邦彥的提議老成謀國,更爲穩妥,既避免了刺激金軍,給京師帶來更大的危險,也照顧了主戰派與金軍決戰的情緒。

大臣們都贊同李邦彥的意見,李綱主動出擊的建議就此流產。

然而,李綱心中卻依然保留着偷襲金軍的計劃。

第二百三十一章 戴宗痛打宋公明第九百三十七章 孤獨的援軍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六百七十章 因材施教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南備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官人名聲在外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炮響兮轟他娘第六百五十章 阿骨打得隴望蜀第六百六十二章 等待招安的二龍山第四百六十七章 狗賊拿命來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臂弓的回憶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軍兵逼燕京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隔河對峙第一百六十九章 走黴運的楊志第五十七章 等待欒廷玉第十一章 滄州往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池魚之殃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頭市演武第八百一十二章 郭藥師義釋蕭幹百萬字感言第九百五十五章 舉賢任能第七百九十八章 杜充邀功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頭可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六十一章 桃花山上的雷聲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二十一章 宋黑子入了江州第四十五章 欒廷玉出手第三百零一章 挽弓當挽強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喋血西門堡第三百八十三章 陸小乙的新任務第六百七十三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五十八章 何時娶妻第五百一十九章 方臘的妙用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金軍水師覆滅第二百零九章 打虎將下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曲譜傳情第七百二十八章 西京洛陽的餘暉第七百六十七章 蕭幹投降第八百九十八章 种師道千里勤王第九百一十八章 無望的等待第一百八十七章 宋江的毒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豕突狼奔的衆好漢第三百一十四章 石秀與楊雄第三十八章 外宅那些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師兄你好卑鄙第六百一十四章 明月何處看第六百八十二章 帶着打手北上第八百五十章 興風作浪李安弼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李乾順的反擊第二百二十三章 給李逵送賭資的好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刀下留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紫髯伯加入西門堡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官人的情敵們第七百四十五章 賜你法號“重陽子”第九百四十七章 西門慶軍出征第六百四十四章 遼軍喪膽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無路可逃第四百三十章 都是緣分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宮裡的秘密第六百一十四章 明月何處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迫降韋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門慶的祖宗第六十五章 進入扈家莊第五百零四章 安道全與李巧奴第四百八十章 組團北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未來岳父找上門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神兵覆滅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九十七章 跑了一個第一千零六十章 金國內亂初起第三百二十六章 祝家莊一敗梁山軍第九百八十八章 任君選擇第七百五十章 該發戰爭財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一百三十章 南下求醫第六百三十章 西門慶從軍記第八百九十九章 趙桓的底氣第八十五章 血濺鴛鴦樓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入東昌府第七百四十五章 賜你法號“重陽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宋江拜訪李家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小小的惡趣味第八百九十七章 趕鴨子上架的張邦昌第一千零六十章 金國內亂初起第八百五十四章 晁蓋他鄉遇故人第八十四章 張都監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五章 董平喜收豬隊友第九十一章 投名狀第五百七十一章 黃信的自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技驚全場第六百一十七章 海上之盟第二百六十一章 募兵防亂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陽謀難防第一千零三十章 “夜叉將軍”史文恭第九百一十八章 無望的等待第六十一章 大官人被綁票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蕭乾的奮鬥第三百七十九章 阮琴迴音
第二百三十一章 戴宗痛打宋公明第九百三十七章 孤獨的援軍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六百七十章 因材施教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南備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官人名聲在外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炮響兮轟他娘第六百五十章 阿骨打得隴望蜀第六百六十二章 等待招安的二龍山第四百六十七章 狗賊拿命來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臂弓的回憶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軍兵逼燕京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隔河對峙第一百六十九章 走黴運的楊志第五十七章 等待欒廷玉第十一章 滄州往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池魚之殃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頭市演武第八百一十二章 郭藥師義釋蕭幹百萬字感言第九百五十五章 舉賢任能第七百九十八章 杜充邀功第七百二十一章 刺頭可用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六十一章 桃花山上的雷聲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二十一章 宋黑子入了江州第四十五章 欒廷玉出手第三百零一章 挽弓當挽強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喋血西門堡第三百八十三章 陸小乙的新任務第六百七十三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五十八章 何時娶妻第五百一十九章 方臘的妙用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金軍水師覆滅第二百零九章 打虎將下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曲譜傳情第七百二十八章 西京洛陽的餘暉第七百六十七章 蕭幹投降第八百九十八章 种師道千里勤王第九百一十八章 無望的等待第一百八十七章 宋江的毒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豕突狼奔的衆好漢第三百一十四章 石秀與楊雄第三十八章 外宅那些事第三百三十八章 師兄你好卑鄙第六百一十四章 明月何處看第六百八十二章 帶着打手北上第八百五十章 興風作浪李安弼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李乾順的反擊第二百二十三章 給李逵送賭資的好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刀下留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紫髯伯加入西門堡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官人的情敵們第七百四十五章 賜你法號“重陽子”第九百四十七章 西門慶軍出征第六百四十四章 遼軍喪膽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無路可逃第四百三十章 都是緣分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宮裡的秘密第六百一十四章 明月何處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迫降韋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門慶的祖宗第六十五章 進入扈家莊第五百零四章 安道全與李巧奴第四百八十章 組團北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未來岳父找上門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神兵覆滅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九十七章 跑了一個第一千零六十章 金國內亂初起第三百二十六章 祝家莊一敗梁山軍第九百八十八章 任君選擇第七百五十章 該發戰爭財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一百三十章 南下求醫第六百三十章 西門慶從軍記第八百九十九章 趙桓的底氣第八十五章 血濺鴛鴦樓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入東昌府第七百四十五章 賜你法號“重陽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宋江拜訪李家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小小的惡趣味第八百九十七章 趕鴨子上架的張邦昌第一千零六十章 金國內亂初起第八百五十四章 晁蓋他鄉遇故人第八十四章 張都監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五章 董平喜收豬隊友第九十一章 投名狀第五百七十一章 黃信的自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技驚全場第六百一十七章 海上之盟第二百六十一章 募兵防亂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陽謀難防第一千零三十章 “夜叉將軍”史文恭第九百一十八章 無望的等待第六十一章 大官人被綁票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蕭乾的奮鬥第三百七十九章 阮琴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