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難戰更難和

除了西軍已經幾乎沒有可戰之兵外,皇帝趙桓登基後迫不及待掀起的政治鬥爭也讓許多地方官員對朝廷敬而遠之。

畢竟蔡京、童貫、王黼、樑師成等人的門生故吏遍天下,皇帝趙桓鬥倒了他們,也讓這些地方官員人人自危。

宋朝皇帝之所以能夠得到士大夫們的支持,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殺大臣。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的文臣們都有機會去西京洛陽頤養天年。

可是,趙桓沒當幾天皇帝,就破壞了君臣之間的這種默契。感覺以後有性命之危的官員們對於新皇帝的觀感和支持力大爲下降。

當金軍包圍東京汴梁城時,許多徽宗朝任命的地方官員都暗暗選擇了按兵不動,坐觀成敗。

南京應天府留守程萬里就是這種官員的典型。

胡直儒從程萬里這裡帶走三萬大軍,卻被金軍完顏昌部擊敗後,有兩千多殘兵敗逃回了南京應天府。

這裡面,就有殺出重圍的“醜郡馬”宣贊。

宣贊此人生的面如鍋底,鼻孔朝天,捲髮赤須,彪形八尺,當真是醜得讓人過目難忘。

西門慶知道宣贊武藝高強,使得鋼刀,又射得連珠箭,也算是一個武將之才,就讓程萬里將其收爲麾下將領。

如今手中無兵,圍城的金軍又如此兇猛,宣贊也不敢獨自殺回東京汴梁城交差,就安安心心的投在程萬里軍中。

郡主早就被宣贊醜得氣死了,宣贊在東京汴梁城一無親眷,二不受重用,對於東京汴梁城也沒有甚麼牽掛。

……

東京汴梁城,金軍尚未開始攻城,宋朝守城軍民就已經頂不住壓力,開始聚衆作亂。

閏十一月一日,城中百姓毆殺了未壁統制辛康宗。

當日,辛康宗在城上指揮軍隊防守城池,發現金軍出現在城外。

辛康宗見金軍離城甚遠,不在弓箭的射程之內,就命令兵士們不得胡亂射箭,以免射出去的箭支都被金軍撿走,反資敵用。

可是,城牆上卻有一個軍士不聽號令,無故向空射箭。

辛康宗痛罵了那個不聽號令的軍士。

那軍士不服,大聲嚷嚷着說辛太尉是童貫親戚,心懷叵測,他不讓城上官兵射金賊,是故意想讓金軍攻上城來。

城下的軍民百姓聽了,紛紛傳播這一謠言。於是,被煽動起仇恨的士兵和百姓衝上城頭,羣毆打死了守將辛康宗。

對於辛康宗之死,朝廷沒有窮治百姓的罪責,從此之後,朝廷對城中百姓事事姑息,從而導致一片混亂,號令不行。

在辛康宗被亂軍暴民打死時,皇帝趙桓正在南城的城牆上勞軍,激勵守城將士的士氣。

面對金軍的嚴重威脅,皇帝趙桓終於知道怕了,他走出高高的宮禁,擺出了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的架勢。

緊接着,初二皇帝趙桓趕到西城勞軍,初三又趕赴北城勞軍。

可是,皇帝趙桓還未來得及去往東城勞軍,金軍就發起了進攻。

靖康元年閏十一月初三,金軍率先從城東的善利門、通津門、東水門和城南的宣化門發起了進攻。

金軍的攻勢很猛,箭發如雨,將城樓、城壁射得如同刺蝟毛一般。

並且,有了宋朝送的五百座石砲,金軍又以收集的磨石爲炮彈,向着東京汴梁城一陣亂轟,將城牆上的樓櫓砸得稀爛。

在金軍的瘋狂進攻下,城東的通津門很快陷入危急之中。

東壁守將劉延慶一邊組織將士拼死防守通津門,一邊向城中求援。

姚友仲得知軍情緊急,趕忙帶領一千餘人前往通津門救援。

面對蜂擁蟻聚到城下的金兵,悍將姚友仲率軍從城牆上吊下去,背靠城牆與金軍血戰,終於將金軍打了回去,保住了通津門。

劉延慶雖然是個庸帥,但畢竟久練邊事,其軍事素養比起城裡那些太平軍官來說還是強上了許多。

在姚友仲的助戰下,挺過初期的混亂後,劉延慶負責的東城城牆防守得法,讓金軍無法攻破。

於是,金軍避開了劉延慶防守的東城方向,轉而主攻南城。

經過一番血戰後,宋軍終於打退了金軍的進攻,保住了外城的城牆。

城中的大臣們見狀,對於首日的戰事大加渲染,將其吹噓成一場大勝,還說東京汴梁城固若金湯,金軍也突破不了宋軍的防線。

皇帝趙桓將信將疑,就召見首日立下戰功的劉延慶,向他請教如今的事勢究竟如何。

劉延慶在西夏邊境作戰多年,自然能夠看清如今東京汴梁城的攻守之勢。

對於皇帝趙桓的詢問,劉延慶直言不諱地答道:“陛下,大臣們謂城不可破者,皆是在欺罔陛下!朝廷今日之事可謂危矣!

大臣們不知兵事,卻向陛下奏捷。

然而,我軍現在是在被動的守禦城池。即使打退敵人,也僅能自保而已。

如果不能打退金軍,那陛下和朝廷該當如何是好呢?

所以,今日之戰有甚麼值得慶祝的呢?”

聽了劉延慶的答覆,皇帝趙桓如同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勝利的喜悅煙消雲散。

如今既然守不住京師,那還是得將希望寄託在求和之事上麼?

皇帝趙桓這些時日雖然讓主戰派組織軍馬守城,但同時也將主和派大臣用於對金求和談判。

爲了讓金軍退兵,皇帝趙桓同意將黃河以北的河北、河東都割讓給金國。

爲了讓河北、河東守將盡快交出城池,皇帝趙桓派遣耿南仲、聶昌跟隨金國使者去宣讀旨意,向金國交割土地。

臨行前,聶昌對皇帝趙桓說道:“兩河民衆忠義勇勁,萬一不服從朝廷旨意,一定會被他們捉拿不放,微臣我是死不瞑目啊!

如果和議不成,微臣就分遣屬官,督促勤王之師入京護衛。”

皇帝趙桓同意了聶昌見機行事。於是,聶昌奉旨出使河東。

耿南仲陪同金國使臣王汭去了河北衛州。

衛州的鄉兵打算殺死金使王汭,王汭急忙逃跑了。

耿南仲獨自去衛州宣旨,衛州人卻拒絕接納耿南仲入城。

聶昌前往河東,到了絳城,絳城人閉城拒其入內。

聶昌手持詔令到了城下,用繩索攀登上城。

絳州軍民卻拒絕接受朝廷割讓土地的旨意,兵馬鈐轄趙子清指揮士兵殺害了前來傳旨的聶昌。爲了泄憤,士兵們還挖出他的眼睛切成了碎塊。

趙桓這個朝廷在地方上的威信由此可見一斑。

第四百一十二章 登州見聞第二百四十章 梁山好漢劫法場第三百三十六章 師弟來了喜洋洋第四百三十八章 踏上金國土地第六百三十四章 賊和尚的妙用第四百零一章 接盤俠西門慶第八百五十四章 晁蓋他鄉遇故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點撥黃文炳第五十六章 擴張之路第五百四十章 你來我往的攻防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內密探西門慶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誠實守信的楚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遼軍應戰第五百八十章 流星錘的滋味第二百一十一章 宋代的火器之術第七百四十八章 拉盧大傻入夥第九十九章 技術壟斷的力量第七百七十九章 宋軍巡邊第二百一十一章 宋代的火器之術第二百一十七章 抵達江州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奚王蕭乾的孤獨抗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九十一章 投名狀第八十四章 張都監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五章 滄州杜知府第五百三十三章 吳用的回馬槍第七百二十六章 密會觀音院第五百三十章 玉麒麟在此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盜也要過年第七百四十九章 送佛送到西第一百一十四章 家中有賊第八百零七章 寡婦不可不欺負第二百五十八章 極品人渣董平第二十四章 酒後的一棍第七百八十六章 童太尉的軍議第七十四章 肉霸施恩第二百五十八章 極品人渣董平第五百八十一章 濟州城血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抄家是老本行第五十章 何九叔的證見第二百八十三章 莊裡有弓箭手第七百七十二章 無恥小人第三百七十章 帽子送不出去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一百五十章 沒有養娘的張清第二百九十五章 你這廝想當叛徒?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婆速路的奇襲第七百三十九章 拐走王重陽第八百五十八章 蕭幹敗亡第四百零七章 未來名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官人的第一個義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官人的實力第四百一十九章 斡離不的馬第六百六十一章 桃花山上的雷聲第八百一十一章 易州請降第七百四十四章 告別廢都第九百一十章 狂犬耿南仲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才叫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羊毛出在狗身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彈阮琴的公子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倔強的堅持第七百章 花落誰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蒙古奴隸第一百九十章 軟骨頭秦明第二百零二章 劉高夫人的重託第九百七十六章 雞犬升天第四百三十一章 招攬少華山第八百六十八章 制衡郭藥師的高招第九百七十六章 雞犬升天第七百八十六章 童太尉的軍議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勝敗難料第六百四十四章 遼軍喪膽第八百零五章 改投門庭第五十五章 爲知縣排憂第三百八十九章 苦苦相逼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戰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順風使帆第八百六十一章 擋不住的宋徽宗第六百一十六章 寶刀來歷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衙內失蹤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唐括部的力量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軍兵逼燕京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五百九十六章 高廉徵南第二百五十一章 火併王倫的報應第四百七十五章 也會長大第九百零一章 襲營失敗第八百七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二百五十八章 極品人渣董平第五百七十一章 黃信的自信第六百三十五章 甘泉寺之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獵物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靠譜的寄信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北方大港第一千零五章 喜從天降第三百三十八章 師兄你好卑鄙第四百九十七章 假旋風李鬼第六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獵物
第四百一十二章 登州見聞第二百四十章 梁山好漢劫法場第三百三十六章 師弟來了喜洋洋第四百三十八章 踏上金國土地第六百三十四章 賊和尚的妙用第四百零一章 接盤俠西門慶第八百五十四章 晁蓋他鄉遇故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點撥黃文炳第五十六章 擴張之路第五百四十章 你來我往的攻防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內密探西門慶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誠實守信的楚軍第七百八十八章 遼軍應戰第五百八十章 流星錘的滋味第二百一十一章 宋代的火器之術第七百四十八章 拉盧大傻入夥第九十九章 技術壟斷的力量第七百七十九章 宋軍巡邊第二百一十一章 宋代的火器之術第二百一十七章 抵達江州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奚王蕭乾的孤獨抗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九十一章 投名狀第八十四章 張都監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五章 滄州杜知府第五百三十三章 吳用的回馬槍第七百二十六章 密會觀音院第五百三十章 玉麒麟在此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盜也要過年第七百四十九章 送佛送到西第一百一十四章 家中有賊第八百零七章 寡婦不可不欺負第二百五十八章 極品人渣董平第二十四章 酒後的一棍第七百八十六章 童太尉的軍議第七十四章 肉霸施恩第二百五十八章 極品人渣董平第五百八十一章 濟州城血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抄家是老本行第五十章 何九叔的證見第二百八十三章 莊裡有弓箭手第七百七十二章 無恥小人第三百七十章 帽子送不出去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一百五十章 沒有養娘的張清第二百九十五章 你這廝想當叛徒?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婆速路的奇襲第七百三十九章 拐走王重陽第八百五十八章 蕭幹敗亡第四百零七章 未來名將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官人的第一個義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官人的實力第四百一十九章 斡離不的馬第六百六十一章 桃花山上的雷聲第八百一十一章 易州請降第七百四十四章 告別廢都第九百一十章 狂犬耿南仲第三百四十四章 這才叫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羊毛出在狗身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彈阮琴的公子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倔強的堅持第七百章 花落誰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蒙古奴隸第一百九十章 軟骨頭秦明第二百零二章 劉高夫人的重託第九百七十六章 雞犬升天第四百三十一章 招攬少華山第八百六十八章 制衡郭藥師的高招第九百七十六章 雞犬升天第七百八十六章 童太尉的軍議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勝敗難料第六百四十四章 遼軍喪膽第八百零五章 改投門庭第五十五章 爲知縣排憂第三百八十九章 苦苦相逼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戰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順風使帆第八百六十一章 擋不住的宋徽宗第六百一十六章 寶刀來歷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衙內失蹤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唐括部的力量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軍兵逼燕京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五百九十六章 高廉徵南第二百五十一章 火併王倫的報應第四百七十五章 也會長大第九百零一章 襲營失敗第八百七十六章 劍拔弩張第二百五十八章 極品人渣董平第五百七十一章 黃信的自信第六百三十五章 甘泉寺之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獵物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靠譜的寄信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北方大港第一千零五章 喜從天降第三百三十八章 師兄你好卑鄙第四百九十七章 假旋風李鬼第六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