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狂犬耿南仲

种師道上任後,向皇帝趙桓上奏,說宋軍在河北平原與金軍騎兵交戰,會處於劣勢。

爲了拱衛京師的安全,請求集中關、河兵力在滄州、衛州、孟州、滑州等黃河沿線修築防線,以防金兵再至。

然而李綱爲首的主戰派大臣先是主張派大軍窮追東路撤退的金兵,後又主張反擊西路圍困太原的金兵,強調恢復三鎮,禦敵於國門之外,反對修築黃河防線。

大臣們都認爲大敵剛退,不宜興師動衆修防禦設施來示弱。

种師道是西軍名將,心中當然明白宋軍與金軍的戰鬥力差距,曾經慘敗給遼軍的經歷也讓他對於平原作戰十分小心警惕。

种師道知道河北平原是金軍騎兵的天下,絕不可輕易與金軍在河北平原上交鋒。最爲穩妥之策,當然是守住黃河。

可是,李綱爲首的主戰派大臣們都是文人,哪裡懂得行軍打仗。他們只知曉“寸土必爭”的大道理,早已將宋軍的戰場設定在河北與河東。

至於在那些地方開戰會死多少宋軍將士,就不是李綱等人需要考慮的了。

我等抗金名臣只需要贏得堅持抗金的氣節和名望即可,怎麼廝殺流血是那些粗鄙軍漢之事!

主戰派大臣們與种師道意見不合,主和派更是不問軍事。种師道在朝中無人支持,頗有獨木難支的感覺。

种師道接旨後,就曾請求朝廷准許召集天下軍馬齊聚黃河岸邊,避免重蹈金軍完顏宗望東路軍兵臨城下的覆轍。

最初,皇帝趙桓也覺得是個好主意,便批准了种師道的申請。

不料僅過了半日,因爲又有宰臣對欽宗說我們把天下兵馬都調過來,費用太大,萬一完顏宗翰軍不渡河來攻,我們不是白費銀兩麼?

皇帝趙桓覺得很有道理,便又下旨,取消了原來的決定。

种師道被欽宗折騰了幾個來回,諸事無成,頓時心灰意冷,便上表說自己年歲大了,現在還得了重病,請求致仕。

皇帝趙桓竟然就此照準。於是种師道在當了兩天宣撫使後,便退休致仕,不再過問抗金軍事。

於是,對金作戰的軍事指揮權,完全落入了李綱等主戰派文臣的手中。

李綱等人雄心勃勃,開始策劃反擊金軍的夏季戰略。

面對北方金國的軍事威脅,大宋朝廷本該團結所有人一致對外,避免產生內訌。

可是,金軍剛剛撤退,皇帝趙桓和他的親信們就迫不及待的掀起一場激烈的內部政治鬥爭。

皇帝趙桓的繼位登基,本就是太上皇趙佶面對金軍南侵時甩鍋的行爲,讓趙桓留在京師代替自己承受金軍的怒火。

實際上此時趙佶不過四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遠不到應該退位禪讓,放棄權力之時。

並且,朝中許多大臣都是太上皇趙佶的心腹寵臣,他們擁護着趙佶逃到鎮江,儼然在那裡組成了一個小朝廷,欲將東南半壁掌控在自己手中。

天無二日,大宋各地的臣民們面臨着一個選擇,當金軍南侵的危機解除後,這大宋天下究竟是小皇帝趙桓說了算,還是太上皇趙佶說了算?

皇帝趙桓雖是被迫繼位的,但他此時已經嚐到了九五之尊的滋味,當然不願意讓太上皇騎在自己頭上,架空自己的權力。

何況耿南仲等太子黨的人已經上位,也不願交出到手的權力。

一場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似乎已經無法避免。

金人暫時退兵後,太上皇趙佶認爲危機並未解除,依然帶着他的政治班底呆在鎮江,對外發號施令。

皇帝趙桓則想盡辦法說服太上皇回京,不希望南方出現另一個政治中心。

新皇帝與太上皇之爭甚至已經從暗流變成了明面上的事。宰相們在延和殿奏事時,耿南仲就建議屏去太上皇左右。

李綱是一箇中立的大臣,此時他卻不合時宜的站出來指責耿南仲不以堯、舜之道輔佐聖上,是暗而多疑。

面對口口聲聲都是聖人之道的李綱,皇帝趙桓只是笑而不語,太子黨領袖耿南仲卻被憤怒了。

當日退朝後,皇帝趙桓在睿思殿召對耿南仲、李綱等大臣。

賜茶完畢,耿南仲突然起身說:“臣剛纔在百官隊伍中看到了左司諫陳公輔,他是李綱結連士民伏闕上書之人,豈可爲諫官?請求下御史獄對質。”

耿南仲這是舊事重提,直接將京師太學生和民衆鬧事的屎盆子往李綱頭上扣,要讓李綱獲罪下臺。

面對耿南仲突然發起的人身攻擊,皇帝趙桓都看得愕然了。

李綱最怕的就是太學生鬧事,脅迫皇帝爲他復職之事被人提起,耿南仲的攻擊可謂是蛇咬一口,入骨三分,當真惡毒之極。

李綱只得激憤地說:“臣與南仲所論是國事,南仲卻說這話!願因陳公輔事被下吏問訊。”

此時李綱對皇帝趙桓有用,趙桓當然不認可耿南仲所奏,但耿南仲仍堅持要徹查李綱。

李綱因而請辭,但皇帝趙桓不允,此事暫時作罷。

雖然李綱沒有被耿南仲扳倒,但此事向朝中大臣們釋放出一個明確的信號:

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黨的羣臣爲了鞏固新皇帝的權力,要向依然忠於太上皇的舊臣們發起攻擊了。

對李綱的攻擊就是在警告中立派羣臣,你可以保持中立,但絕不可再爲太上皇的舊臣子說話。

否則,即使是如李綱這種爲新皇帝立下功勞之人,也難逃政治打擊。

耿南仲那廝逮着清流大臣李綱都能亂咬,還有誰是他不能咬的?

此等狂犬,惹不起,惹不起啊!

耿南仲的這番表演很快奏效了,天下各州官員紛紛選邊站隊,聽命於新皇帝趙桓。

畢竟,太上皇代表的是過去,而皇帝陛下才是未來。

很快的,就連江南地區的官員們也向皇帝陛下靠攏了。

太上皇趙佶的小朝廷到達揚州、鎮江後,曾下旨讓江南各州將錢糧送到太上皇的行在,相當於截留了江南的稅賦。

皇帝趙桓騰出手來後,立即下旨,命淮南、江南各地官員不得將國家稅賦送到太上皇行在,必須全部送到東京汴梁城。

此事表面上是錢糧稅賦之爭,實際上就是赤裸裸的皇權之爭。

江淮地區的官員頂不住壓力,全部倒向了皇帝趙桓,切斷了對鎮江的錢糧供應。

於是,太上皇趙佶一行被釜底抽薪,再難維持一個小朝廷的運轉了。

迫於無奈,太上皇趙佶只得接受皇帝的請求,御駕返回東京汴梁城。

第一百七十九章 秦明與黃信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去日本嗎?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國落日第七十九章 金眼彪的回馬槍第七十章 孫二孃的洗腳水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秘藥丸第八百二十九章 童貫的難題第四百六十章 想被他抓走第五百一十三章 程萬里相邀第二百九十八章 仿製寶甲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九百七十七章 童貫復職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進突陣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四十九章 深夜奇夢第八百八十章 白河決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代的古德里安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弟來報師兄之恩第七十四章 肉霸施恩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南征北戰的謀劃第二百一十五章 娘子們的新角色第四百零五章 鄆哥兒發絕招了第九章 大官人真是活神仙第八百一十四章 西門慶的立場第九百八十八章 任君選擇第六十二章 那廝逃走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拜見師尊第十六章 叫我巨石.扈第八百零四章 絕不投宋第七百六十九章 賽因的斤的仇恨第五百九十八章 吳軍師的表演第九百零四章 總有刁民要害朕第五百四十三章 混得好的呼延灼第八百四十三章 宇文虛中的毒計第八十六章 離開孟州第二百六十章 鬱保四和李小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良嗣求助第四百九十三章 徐大刀與大鱷鯨第五百五十六章 本府以德服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西京洛陽的餘暉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八百五十二章 形形色色的遼國遺臣第三百七十章 帽子送不出去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九十四章 初會徐寧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孃的刀還鋒利否第四百一十三章 初會宗澤第四百六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七百七十四章 孛兒只斤?阿蘭懷孕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婆速路的奇襲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弟前來獻馬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三章 大官人開始收小弟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功勞給你,錢財給我第六百四十章 圍獵祖州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醜女婿也要見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告別廢都第七百七十六章 完顏宗翰的閃擊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蕭幹投降第九百六十七章 你也配姓趙?第六百七十二章 海戰準備第九百三十五章 呼延灼陣亡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弟來報師兄之恩第七十章 孫二孃的洗腳水第六百二十九章 西門謀良虎第五百九十五章 指南針與水泥第四百二十六章 史大郎的心思第八百三十一章 重返乞顏部第二百五十一章 火併王倫的報應第六百零一章 貧道來也第九百三十九章 郭京是個好神棍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圍渡江第五百零二章 好漢請留步第九百一十九章 步步殺機第八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的面子第六百零三章 回頭無路第五百零二章 好漢請留步第五百三十三章 吳用的回馬槍第九百四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百六十七章 你也配姓趙?第八百零八章 金國使臣入東京第九百八十三章 北上吊喪第九十五章 繁華若夢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禍亂江南第二百一十六章 宋江發配第一千零二章 秋天裡的一把火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靠譜的寄信人第九章 大官人真是活神仙第六百五十五章 水軍初成第五百五十四章 梁山泊是一塊肥肉第八十章 十面埋伏第八百四十四章 永垂青史的勝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好戰的銀術可第五十四章 武松之死第五十四章 武松之死
第一百七十九章 秦明與黃信第三百八十一章 要去日本嗎?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國落日第七十九章 金眼彪的回馬槍第七十章 孫二孃的洗腳水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秘藥丸第八百二十九章 童貫的難題第四百六十章 想被他抓走第五百一十三章 程萬里相邀第二百九十八章 仿製寶甲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九百七十七章 童貫復職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進突陣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四十九章 深夜奇夢第八百八十章 白河決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宋代的古德里安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弟來報師兄之恩第七十四章 肉霸施恩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南征北戰的謀劃第二百一十五章 娘子們的新角色第四百零五章 鄆哥兒發絕招了第九章 大官人真是活神仙第八百一十四章 西門慶的立場第九百八十八章 任君選擇第六十二章 那廝逃走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拜見師尊第十六章 叫我巨石.扈第八百零四章 絕不投宋第七百六十九章 賽因的斤的仇恨第五百九十八章 吳軍師的表演第九百零四章 總有刁民要害朕第五百四十三章 混得好的呼延灼第八百四十三章 宇文虛中的毒計第八十六章 離開孟州第二百六十章 鬱保四和李小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良嗣求助第四百九十三章 徐大刀與大鱷鯨第五百五十六章 本府以德服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西京洛陽的餘暉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八百五十二章 形形色色的遼國遺臣第三百七十章 帽子送不出去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九十四章 初會徐寧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孃的刀還鋒利否第四百一十三章 初會宗澤第四百六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七百七十四章 孛兒只斤?阿蘭懷孕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婆速路的奇襲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弟前來獻馬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臨漳縣第三章 大官人開始收小弟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功勞給你,錢財給我第六百四十章 圍獵祖州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醜女婿也要見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告別廢都第七百七十六章 完顏宗翰的閃擊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蕭幹投降第九百六十七章 你也配姓趙?第六百七十二章 海戰準備第九百三十五章 呼延灼陣亡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弟來報師兄之恩第七十章 孫二孃的洗腳水第六百二十九章 西門謀良虎第五百九十五章 指南針與水泥第四百二十六章 史大郎的心思第八百三十一章 重返乞顏部第二百五十一章 火併王倫的報應第六百零一章 貧道來也第九百三十九章 郭京是個好神棍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李良輔軍的悲歌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圍渡江第五百零二章 好漢請留步第九百一十九章 步步殺機第八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的面子第六百零三章 回頭無路第五百零二章 好漢請留步第五百三十三章 吳用的回馬槍第九百四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百六十七章 你也配姓趙?第八百零八章 金國使臣入東京第九百八十三章 北上吊喪第九十五章 繁華若夢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禍亂江南第二百一十六章 宋江發配第一千零二章 秋天裡的一把火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靠譜的寄信人第九章 大官人真是活神仙第六百五十五章 水軍初成第五百五十四章 梁山泊是一塊肥肉第八十章 十面埋伏第八百四十四章 永垂青史的勝利第四百五十八章 好戰的銀術可第五十四章 武松之死第五十四章 武松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