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楚國初創

張邦昌得知自己被推舉爲替代趙氏的新皇帝后,嚇得面如土色,百般推脫,不敢從命。

張邦昌能夠做到宰相的位置上,自然也不是傻子。他明白自己手中無兵,威望也不夠,根本坐不穩皇帝之位。

趙氏與士大夫共天下,雖然對黎民百姓盤剝得厲害,但是在士大夫羣體中還是很受擁戴。

張邦昌知道,自己在金人的安排下代趙氏稱帝,天下的士大夫只怕會將自己視作叛徒漢奸,對自己唾棄不止。

沒有天下士大夫的支援,這江山坐得穩麼?

顯而易見,趙氏被廢后,這皇帝寶座可是一個隨時爆發的火山口,兇險無比。

一介書生出身的張邦昌當然鎮不住天下羣雄,只會成爲衆矢之的。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張邦昌心頭苦呀!

面對張邦昌的婉拒,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可沒有耐心安撫激勵他。二人直接派人警告他和東京汴梁城中的羣臣,張邦昌再不登基,金軍就殺掉這些大臣,並縱兵血洗汴京城。

在金軍的武力恫嚇威逼之下,張邦昌爲了羣臣和百姓的性命,只得違心的接受了金軍的安排。

對於張邦昌稱帝,城中的宋臣也有反對者。

宣贊舍人吳革、宗室趙子昉等人秘密聯絡軍民,計劃招募勇士奪下萬勝門,夜襲金軍大營,營救回二帝。

此時東京汴梁城中缺糧,吳革以賑濟爲名,吸引了許多青壯,數日間聚衆數萬,準備利用這些人攻打金軍。

吏部尚書王時雍、開封府尹徐秉哲等主和派大臣察覺了吳革等人的異動。

由於擔心吳革等人破壞他們的和議計劃,給京師百姓帶來滅頂之災,主和派就指使京城彈壓使範瓊故意把吳革等人的密謀泄露給了金軍統帥完顏宗望,讓吳革等人的救駕計劃難產。

吳革想要帶兵襲擊僞帝張邦昌,主和派大臣和幫兇範瓊等人,卻被範瓊先下手爲強,派兵將其擒殺。

實際上,如吳革這樣的所謂忠臣,都是空有一腔熱血,卻無實幹能力的迂腐之輩。

這種人明爲忠君愛國,實爲害民邀功。

東京汴梁城外有十幾萬金軍,外城的城牆也全部被金軍佔據,此時外城中居住生活的數十上百萬百姓就是金軍案板上的肉,生死只在金軍將帥一念之間。

數十萬宋軍精銳都打不過這十幾萬金軍,甚至七萬多宋軍連城牆都守不住,就憑吳革用糧食臨時招募的數萬烏合之衆怎麼可能擊敗金軍,救回二帝?

這種用糧食收買的烏合之衆,人心不齊,戰鬥力還不如相信神棍郭京的那些神兵。

如果王時雍、徐秉哲、範瓊等人縱容吳革領兵襲擊金軍,其結局必定是吳革和他的數萬烏合之衆被金軍殲滅,並且觸怒金軍,讓滿城百姓跟着吳革一起殉葬。

害死百萬京城百姓,爲自己搏一個忠君愛國的名聲,吳革這種人纔是真正的冷血無情之人。

吳革等人被誅殺後,京中大臣再無反對張邦昌稱帝之人。

在主和派大臣們的配合操持下,張邦昌的冊封大典很快舉行。

大典上,金國對張邦昌行冊命禮,定新國號爲楚,以江寧建康府爲國都。

冊封張邦昌爲帝后,金軍元帥府又以宗主國的身份連發三份詔書,分別是《行府告諭亡宋諸路立楚文字》,《與楚計會陝西地書》和《與楚減免銀絹錢書》。

《行府告諭亡宋諸路立楚文字》是告諭已經滅亡的宋朝天下各路、州、縣官員,宋朝已滅,楚國已立。並且說明張邦昌是最合適立爲新君的人選,要求各路官員向楚國、向新皇帝張邦昌效忠。

亡宋各路官員是否相信張邦昌值得效忠,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可不想管。

此時冊封膽小怕事的張邦昌,不過是爲了方便西門慶兄弟將來對他取而代之而已。

既然西門慶兄弟有信心壓制天下羣雄,那就將南朝交給他去折騰吧!

爲了幫助西門慶立威,完顏宗翰在《與楚計會陝西地書》中按照西門慶的計策,在給楚夏兩國劃定邊界時,有意無意地偷了一個懶,於兩國邊境上劃了一條完顏宗翰線。

西夏與楚國陝西五路的國境線犬牙交錯,又因爲歷史原因時常變化,要公平地劃定兩國邊界絕非易事。

可是,完顏宗翰卻不理會夏楚兩國的邊境現實和歷史經驗,以宗主國的身份,直接簡單粗暴地在陝西五路和西夏國的交界處橫着劃了一條東西走向的邊境線,規定邊境線以北屬於西夏,邊境線以南屬於新成立的楚國。

這條完顏宗翰線一劃,有的西夏國佔據的城池和堡寨被劃歸了楚國,當然楚國邊境上的一些城堡也被劃入了西夏國。

很顯然,這是一個讓夏、楚兩國都不會滿意的邊境劃分方案。兩國的邊軍都不會將自己實際控制的地盤拱手相讓。

想要土地?可以啊!自己派兵來搶啊!

毫無疑問,這個邊境劃分方案會成爲夏、楚兩國再次爆發戰爭的導火索。

這不是陰謀,而是陽謀。夏、楚兩國就算能夠看穿其中的問題所在,但兩國是難以化解的世代仇敵,不可能協商解決此中的爭端,依然會落入金國的圈套。

楚國張邦昌等人此時當然不想招惹西夏國。因此,他們看到《與楚計會陝西地書》後,暗暗叫苦,不知該如何是好。

此時西軍精銳盡失,並且張邦昌還不知陝西五路是否會向楚國效忠,他當然不想與西夏國爆發邊境戰爭。

在張邦昌等人看來,西夏國卻不同,夏崇宗李乾順定必會利用楚國空虛之時,以此邊境劃分方案的糾紛爲藉口,對陝西五路大舉入侵。

大金國的完顏宗翰元帥,究竟是何意圖啊?

張邦昌派人試探性地向元帥府提出一點異議,但卻立即被完顏宗翰駁回了。張邦昌嚇得再不敢吭聲,預設了這個後患無窮的邊境劃分方案。

當然,雖然在領土劃分上對新楚國不利,但金國的《與楚減免銀絹錢書》還是向新立的楚國釋放了許多善意。

按照宋金以前的盟約,宋朝除了依遼國舊例歲輸銀、絹五十萬兩、匹給金國外,還要另外歲納錢一百萬貫作爲收回燕地的代價。

如今燕地已經被金國佔據,所以金國主動免去了一百萬貫的代燕錢。

此外,對於歲幣也減放銀、絹二十萬兩、匹,每年只需要楚國納三十萬兩、匹即可。

金國主動減免楚國繼承自宋國的債務,證明了金國也是一個文明的大國,而不是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的國家。

第二百八十六章 攻守有道第一千零四十章 得勝還朝第六百八十四章 耶律餘睹降金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官人招惹不得第一百一十二章 餘波未平第八百三十八章 宋人好算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俊的極限逃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完顏吳乞買的惱怒第八百三十五章 鬆亭關分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六十二章 燕青很浪第八十七章 飛雲浦的埋伏第九百九十八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軟蛋廂軍上了陣第六百四十八章 比武資格第八百七十八章 金軍南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遠惡軍州第四百三十五章 血戰癿六嶺第一百七十七章 城樓觀燈第五百四十章 你來我往的攻防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棄暗投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強弓斷後第九百六十一章 張邦昌出城第七百四十章 李世民比我壞第六百三十八章 毛子廉送大禮第五百四十六章 洗腦大師方臘第九十九章 技術壟斷的力量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六十一章 大官人被綁票了第九百六十四章 張邦昌封官第三百二十一章 楊雄搬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遼軍喪膽第二十九章 我的下面還有第一千零七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七十二章 海戰準備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二十章 目標獨龍崗第三百六十八章 二入東京城第九百二十二章 种師中的榮譽第四百零八章 在德還是在險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可知大禍臨頭第四百一十五章 倔強的堅持第四百一十六章 金國來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前倨後恭第五百七十一章 黃信的自信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下求醫第十八章 那一夜的偷情第三百零九章 相州的人才第四百八十四章 西門慶的好商隊第七百七十八章 沒人妨礙我發財第二百零九章 打虎將下山第二百九十八章 仿製寶甲第九百零九章 協議是用於撕毀的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流招數第四百一十九章 斡離不的馬第四百四十二章 被金國皇帝盯上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孝義黑三郎第二百二十四章 任原義救黑旋風第五百四十章 你來我往的攻防戰第一千零一章 誘敵劫營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一千零七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金軍水師第五百九十七章 知府人選第三百八十二章 康莊大道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兒必將爲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精兵的雛形第一千零四十章 得勝還朝第六百八十四章 耶律餘睹降金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歸扈家莊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蕭乾的戰利品第八百五十一章 宋徽宗的送命題第一百零八章 教李師師彈琴第八百五十章 興風作浪李安弼第一千零一章 誘敵劫營第二十三章 三碗不過崗第五百四十九章 招西門慶爲女婿第九百三十八章 難戰更難和第九百零三章 妹夫何在?第四百七十四章 智勇雙全的王進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遷的生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登州團伙現身第七百三十七章 打你的是江湖大哥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四百二十六章 史大郎的心思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用的心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望夫歸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末往事第六十三章 糾纏第一百五十三章 怎能輸給一匹馬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孃的刀還鋒利否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入東昌府第五百九十六章 高廉徵南第七十三章 此地乃是快活林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完顏吳乞買的惱怒第二百零三章 桃花山下桃花莊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擒九尾龜第七百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
第二百八十六章 攻守有道第一千零四十章 得勝還朝第六百八十四章 耶律餘睹降金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官人招惹不得第一百一十二章 餘波未平第八百三十八章 宋人好算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俊的極限逃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完顏吳乞買的惱怒第八百三十五章 鬆亭關分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六十二章 燕青很浪第八十七章 飛雲浦的埋伏第九百九十八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軟蛋廂軍上了陣第六百四十八章 比武資格第八百七十八章 金軍南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遠惡軍州第四百三十五章 血戰癿六嶺第一百七十七章 城樓觀燈第五百四十章 你來我往的攻防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棄暗投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強弓斷後第九百六十一章 張邦昌出城第七百四十章 李世民比我壞第六百三十八章 毛子廉送大禮第五百四十六章 洗腦大師方臘第九十九章 技術壟斷的力量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六十一章 大官人被綁票了第九百六十四章 張邦昌封官第三百二十一章 楊雄搬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遼軍喪膽第二十九章 我的下面還有第一千零七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七十二章 海戰準備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二十章 目標獨龍崗第三百六十八章 二入東京城第九百二十二章 种師中的榮譽第四百零八章 在德還是在險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可知大禍臨頭第四百一十五章 倔強的堅持第四百一十六章 金國來人第七百九十六章 前倨後恭第五百七十一章 黃信的自信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下求醫第十八章 那一夜的偷情第三百零九章 相州的人才第四百八十四章 西門慶的好商隊第七百七十八章 沒人妨礙我發財第二百零九章 打虎將下山第二百九十八章 仿製寶甲第九百零九章 協議是用於撕毀的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流招數第四百一十九章 斡離不的馬第四百四十二章 被金國皇帝盯上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孝義黑三郎第二百二十四章 任原義救黑旋風第五百四十章 你來我往的攻防戰第一千零一章 誘敵劫營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一千零七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金軍水師第五百九十七章 知府人選第三百八十二章 康莊大道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兒必將爲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精兵的雛形第一千零四十章 得勝還朝第六百八十四章 耶律餘睹降金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歸扈家莊第七百三十五章 得水稻者得天下第八百二十四章 蕭乾的戰利品第八百五十一章 宋徽宗的送命題第一百零八章 教李師師彈琴第八百五十章 興風作浪李安弼第一千零一章 誘敵劫營第二十三章 三碗不過崗第五百四十九章 招西門慶爲女婿第九百三十八章 難戰更難和第九百零三章 妹夫何在?第四百七十四章 智勇雙全的王進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遷的生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登州團伙現身第七百三十七章 打你的是江湖大哥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的老師是宗澤第四百二十六章 史大郎的心思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用的心機第一百九十九章 望夫歸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末往事第六十三章 糾纏第一百五十三章 怎能輸給一匹馬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孃的刀還鋒利否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入東昌府第五百九十六章 高廉徵南第七十三章 此地乃是快活林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完顏吳乞買的惱怒第二百零三章 桃花山下桃花莊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擒九尾龜第七百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