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

渭州是宋、楚兩國西北邊境防範西夏國入侵的邊塞重鎮。

這渭州城,古時原名平涼。

平涼之名起始於南北朝十六國時的前秦甘露二年(公元376年)。

前秦天王符堅爲了宣揚自己平定前涼國的功績,在隴山以東的涇河流域設置了平涼郡,意爲“平定涼國”。

到了唐宋時期,平涼更名爲“渭州”。

渭州,是因渭水而得名。

渭,指渭河,南北走向的隴山是涇渭二水的一條分水嶺,嶺東的溪流匯入涇河,嶺西的溪流都匯入了渭河。

涇河與渭河都向東奔流,在京兆府匯合成一條河流。

平涼地處隴山以東的涇河流域,與渭河可是八竿子都打不着。

正所謂“涇渭分明”,那麼涇河邊的平涼緣何要用“渭”字命名呢?

其實,渭州這個地名最早誕生於北魏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原治所在隴山以西的襄武(今甘肅隴西縣境)。

當時在隴西設置渭州府,是因渭水而得名,可謂實至名歸。

從北魏直到隋、唐,渭州府管轄的地盤包括隴西、定西、漳縣、渭源、武山等地,與平涼並存於世。

因此,渭州之名誕生,起初與平涼並無關係。

平涼改名渭州發生在唐朝中後期,改名的原因是大唐軍隊敗給吐蕃軍隊,丟了老渭州隴西的地盤。

就在渭州府從隴西遷移到平涼的二十二年前,大唐德宗貞元三年(787年),平涼城西涇河北岸的虎山之下,發生了一件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史稱“平涼會盟”或“平涼劫盟”。

當時,平涼一帶被吐蕃佔據,吐蕃大相尚結贊借約唐會盟平涼之際,企圖伺機劫持唐朝主盟使渾瑊。

因吐蕃在軍事上屢遭挫敗,尚結贊遂圖謀劫獲渾瑊,以除掉得力唐將。

平涼劫盟以吐蕃縱軍劫使毀盟告終,突襲事件中唐軍死五百餘人,被俘一千餘人。

唐朝名將,檢校司空渾瑊奉命與吐蕃相尚結贊會盟時,因無戒備爲吐蕃軍所劫,後隻身逃歸。

吐蕃人劫盟後,又大掠鄰近諸州縣,然後退至清水縣境內。

平涼劫盟發生後,唐蕃關係惡化,戰事再起。此後雙方三十餘年未再盟和。

在你死我活的爭鬥中,唐軍奪回了平涼,但卻失去了渭州府。

無奈之下,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朝廷將渭州府原治所遷至平涼。

從此,平涼正式更名渭州,歷經唐、五代十國、宋等朝代,一直沿用至楚,歷時三百多年。

因爲從平涼(渭州)順着涇河可以直接衝到長安城下,自大唐時代起,平涼(渭州)就是長安城的一道重要門戶。

無論是西來的草原少數民族鐵騎,還是東來的大唐王朝的浩蕩軍陣,都把隴東平涼作爲一道相互攻防的門檻。

今日你得勢時跨過來耀武揚威,明日他占強時又跨過去劫掠燒殺。

大唐神都長安城一片繁花似錦歌舞昇平的景象,誰知僅在數百里之外的平涼,卻是一片刀光劍影,屍橫遍野,肅殺淒涼的景象。

突厥人來了又走了,吐蕃人走了又來了。

叛軍進攻長安先要攻克平涼,勤王之師收復失地必要借道平涼。

你來了燒殺搶掠,我來了徵糧要款,平涼人飽受戰亂之苦。

不論是五胡十六國,還是唐、宋王朝,平涼(渭州)都是戰亂不斷。

唐安史之亂後,平涼(渭州)成爲唐蕃戰場,幾度陷於吐蕃,失而復得、得而復失。

唐中後期,唐王朝的軍事力量也僅能控制今平涼崆峒區北界和鎮原的西界,天險隴山亦非唐有,這種態勢一直延續到北宋。

幾百年中,渭州一直就是唐、宋兩個王朝的前線,是一座邊城重鎮。

唐與吐蕃,宋與西夏,都在隴山東西展開過拉鋸戰。

到了宋代,因爲國家經濟繁榮,渭州城也發展成一座經濟繁榮、人口較多的邊地重鎮。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興慶府稱帝,建立西夏國。

夏國立國後,疆域方圓數千裡,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界蕭關,北控大漠。

因爲西夏騎兵時常侵擾宋朝邊境,宋仁宗抽調一批禁軍到延州和渭州衛戍協防,從而拉開了宋夏之間八十多年的戰爭序幕。

因爲隴山是邊境線,隴山之東的渭州叫塞下,隴山之西的遊牧民族叫塞上。

唐詩宋詞裡的出塞、塞上曲和塞下曲由此而詠唱。

王安石因與西夏王李元昊打仗,來到了渭州,寫了《隴東》一首詩:“隴東流水向東流,不肯相隨過隴頭。只有月明西海上,伴入征戍替人愁。”

如今,西夏國兵馬大元帥李察哥陣兵於渭州城外,將這個邊陲重鎮圍得水泄不通。

Wωω ★TTkan ★¢O

此時的渭州,不像後世西門慶穿越前的時代,四周都是荒山禿嶺。

實際上,渭州氣候溫和,草豐林茂,植被寬厚,起伏的山巒上是同樣起伏連綿的森林地帶。

在隴山以東的渭州城北,有一條清亮寬闊的河流,正是千古著名的涇河,

這涇河兩岸土質肥沃,人跡未至的古樹林下腐殖質厚可達一尺或幾尺。

只見涇河流過的溝溝岔岔中,茶樹、桑樹成片成帶。

由於山青水綠,各種飛禽走獸也隨處可見。

散佈在這綠樹叢中的城市,就是渭州的市井。

沒有戰亂時,每年夏天這裡牧民、耕農和由長安京兆府遠道而來的商人們交易着青蟲、鸚鵡、龍鬚席、麝香、土絹、戰馬、毛氈、山果、涇河魚、茶葉等商品。

戰事一起,來不及逃走的商販們也顧不得生意了,紛紛躲入城中避難。

可是,城內的百姓們都有一個隱憂,不知城中的楚軍還能夠堅守多久。

渭州城位於涇河之南的南山二臺地上,城呈葫蘆形,由三個圓形小城組成。

這樣的城池,表明渭州城更像是一個利於防守的城堡。

正是因爲三個小城防守面不寬,涇原路經略司統制官曲端才能憑藉城中不多的將士打退西夏軍的一次次進攻。

此時在城中主持大局的是渭州經略使席貢。

分別領兵防守三座小城的,則是涇原路經略司統制官曲端、涇原路副總管吳玠和閣門宣贊舍人吳璘三匠。

第七百三十八章 快拜我爲師第一百四十四章 打山賊,分錢糧第六百零七章 異類奇葩趙良嗣第八百一十九章 破城屠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楊雄搬兵第六百零六章 四大家族的叛徒第一百八十四章 撞上宋江團伙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段景住走歪了第八十六章 離開孟州第七百四十七章 佈局岳家莊第三百一十七章 翠屏山三賤聚首第五百七十九章 晁天王賺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誠實守信的楚軍第三百零八章 分贓好是難爲情第五百五十五章 急公好義的西門慶第二百六十五章 董平喜收豬隊友第四百一十二章 登州見聞第七百零七章 重逢毛子廉第七百六十八章 弘吉剌部來訪第三百五十九章 粉絲盧大傻第三百零七章 牟山賊覆滅第四百六十九章 推動了歷史的車輪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末往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上景陽崗第九百四十四章 遲來的援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鬱保四誤闖募兵棚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臨汴梁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官人的第一個義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水中蛟龍第六百六十一章 桃花山上的雷聲第六百二十章 患病的金國巨頭第八百零八章 金國使臣入東京第六百二十九章 西門謀良虎第九十九章 技術壟斷的力量第九百四十一章 神兵覆滅第一千零五十章 耶律餘睹的糾結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張孝純出使第八百六十三章 金國好女婿第五百零二章 好漢請留步第五百四十一章 爆兵狂人柴進第一百零六章 對酒當歌第一百八十五章 羊毛出在狗身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陽謀難防第三百零四章 小的們頂住,讓頭領先跑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心腹之患第六百五十章 阿骨打得隴望蜀第三百零三章 蔣門神要捉熊第三百九十二章 休走了反賊柴進第四百二十六章 史大郎的心思第五百三十四章 雙槍將中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金軍水師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智多星的後路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門大官人要收徒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軍巧奪大定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九百七十二章 威名傳天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宗澤的抉擇第五百五十章 大內密探王雕兒第一千零六十章 金國內亂初起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七百九十六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六十九章 走黴運的楊志第二百二十八章 神仙保佑船火兒第八百一十六章 故人之死第十章 陸小乙找的好漢第一百六十九章 走黴運的楊志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內密探西門慶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士無怨第七百七十章 我要搶女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趙良嗣的艱鉅任務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的手是叛徒第六百五十章 阿骨打得隴望蜀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想不到的好漢第六百三十四章 賊和尚的妙用第五百四十五章 呼延灼的大捷第六百三十一章 招降納叛第六百九十六章 平分秋色第六百三十八章 毛子廉送大禮第二百四十九章 豕突狼奔的衆好漢第四百八十五章 輕鬆救人第四百八十章 組團北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折服蘇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搶赤發鬼的人頭第七百八十二章 童太尉的煩惱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無功而返第九百九十六章 完顏宗翰的表演第一百八十三章 燕順的廚藝第六百零五章 林靈素的宗教戰爭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官人惜才第八百二十九章 童貫的難題第八百三十七章 爲了世界和平第二百八十八章 神箭周同殺到第四百零九章 目標登州第六十四章 你還不如馬第七百七十七章 小婿只要窮山僻壤第五百一十二章 兄弟們的任務達成第四百五十章 縱馬胡凱山第九百六十章 西門大債主
第七百三十八章 快拜我爲師第一百四十四章 打山賊,分錢糧第六百零七章 異類奇葩趙良嗣第八百一十九章 破城屠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楊雄搬兵第六百零六章 四大家族的叛徒第一百八十四章 撞上宋江團伙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段景住走歪了第八十六章 離開孟州第七百四十七章 佈局岳家莊第三百一十七章 翠屏山三賤聚首第五百七十九章 晁天王賺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誠實守信的楚軍第三百零八章 分贓好是難爲情第五百五十五章 急公好義的西門慶第二百六十五章 董平喜收豬隊友第四百一十二章 登州見聞第七百零七章 重逢毛子廉第七百六十八章 弘吉剌部來訪第三百五十九章 粉絲盧大傻第三百零七章 牟山賊覆滅第四百六十九章 推動了歷史的車輪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末往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上景陽崗第九百四十四章 遲來的援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鬱保四誤闖募兵棚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臨汴梁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官人的第一個義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水中蛟龍第六百六十一章 桃花山上的雷聲第六百二十章 患病的金國巨頭第八百零八章 金國使臣入東京第六百二十九章 西門謀良虎第九十九章 技術壟斷的力量第九百四十一章 神兵覆滅第一千零五十章 耶律餘睹的糾結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張孝純出使第八百六十三章 金國好女婿第五百零二章 好漢請留步第五百四十一章 爆兵狂人柴進第一百零六章 對酒當歌第一百八十五章 羊毛出在狗身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陽謀難防第三百零四章 小的們頂住,讓頭領先跑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心腹之患第六百五十章 阿骨打得隴望蜀第三百零三章 蔣門神要捉熊第三百九十二章 休走了反賊柴進第四百二十六章 史大郎的心思第五百三十四章 雙槍將中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金軍水師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智多星的後路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門大官人要收徒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軍巧奪大定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九百七十二章 威名傳天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宗澤的抉擇第五百五十章 大內密探王雕兒第一千零六十章 金國內亂初起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向汴梁行第七百九十六章 前倨後恭第一百六十九章 走黴運的楊志第二百二十八章 神仙保佑船火兒第八百一十六章 故人之死第十章 陸小乙找的好漢第一百六十九章 走黴運的楊志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內密探西門慶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士無怨第七百七十章 我要搶女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趙良嗣的艱鉅任務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的手是叛徒第六百五十章 阿骨打得隴望蜀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想不到的好漢第六百三十四章 賊和尚的妙用第五百四十五章 呼延灼的大捷第六百三十一章 招降納叛第六百九十六章 平分秋色第六百三十八章 毛子廉送大禮第二百四十九章 豕突狼奔的衆好漢第四百八十五章 輕鬆救人第四百八十章 組團北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折服蘇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搶赤發鬼的人頭第七百八十二章 童太尉的煩惱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無功而返第九百九十六章 完顏宗翰的表演第一百八十三章 燕順的廚藝第六百零五章 林靈素的宗教戰爭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官人惜才第八百二十九章 童貫的難題第八百三十七章 爲了世界和平第二百八十八章 神箭周同殺到第四百零九章 目標登州第六十四章 你還不如馬第七百七十七章 小婿只要窮山僻壤第五百一十二章 兄弟們的任務達成第四百五十章 縱馬胡凱山第九百六十章 西門大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