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破城屠人

郭藥師熟悉燕京城虛實和周邊地理,他獻的這一計正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其不意之下,有很大的成功可能。

劉延慶覺得方案可行,便命郭藥師領本部常勝軍一千騎,作爲先導,又命楊可世、楊可弼、高士宣、趙鶴壽四將共統輕騎兵六千人緊隨其後,執行偷襲燕京城的計劃。

同時,劉延慶根據郭藥師的提議,又安排了劉光世軍對郭藥師、楊可世軍進行接應。

諸將接令後,各自分頭行事,郭藥師軍擔任先導,楊可世軍緊隨其後,宋軍選擇半夜時分悄悄離開了軍營。

這支輕騎部隊向東南急行,繞道固安縣渡過瀘溝河,再穿過安次縣境內,一路急行,至燕京東南的三家店,方纔停下來進行休整。

拂曉時分,郭藥師的心腹大將甄五臣帶着五十個勇士身着便裝,趕着馬車,化妝成入城賣菜之人,來到了燕京城東面的迎春門外。

燕京城東面是遼軍控制的薊州、平州、營州等地,燕京城的遼軍守城之人哪裡料到會有敵軍突然出現在東門外。

燕京城中有三十萬人口,每天都有不少的鄉下人將蔬菜運輸到城中販賣,因此迎春門守軍對城外聚集的人羣毫無防備,準時打開了城門放百姓入城。

見城門大開,甄五臣帶着手下趕車進入了迎春門。

進入城門後,甄五臣突然從馬車上抽出一把大刀,一刀砍翻了城門邊的守城校尉。

“殺!”

伴隨着甄五臣的一聲暴喝,甄五臣的五十個手下也紛紛抽出利刃襲擊沒有防備的守城官兵,一瞬間就斬殺了數十人,奪取了迎春門的控制權。

郭藥師等人早就埋伏在城東的迎春門外,見甄五臣控制了城門,他立即率領大部隊騎馬衝入迎春門,佔領了城東的憫忠寺,將這裡作爲了臨時的大本營。

郭藥師與楊可世在憫忠寺內分配出七支部隊,每隊配將官二人,士兵二百人,讓他們迅速佔領燕京城剩下的七個城門。

其餘的入城軍隊,則在熟悉內情的常勝軍帶領下,對駐守城中的遼軍發起了突然襲擊。

燕京城幅員三十六裡,城牆高三丈,寬一丈五尺,城牆上有八個城門,分別是東邊的安東門、迎春門,南邊的丹鳳門、開陽門,西邊的清晉門、顯西門,北邊的通天門、拱辰門。

燕京城內有三十萬人,包括了漢、契丹、奚、渤海、女真等民族。

因爲契丹遼國繼承自唐,所以燕京城內沿襲了唐代的城市佈局,劃分了二十六個“坊”,各坊有圍牆、坊門,門上有坊名,以此管理城內居民。

入城宋軍行動神速,迅速擊殺了睡眼朦朧的各門守軍,控制了燕京城外牆的八個城門。

待到宋軍控制各個燕京城出入口時,許多城內人尚矇在鼓裡。

被喊殺聲驚醒的人們從坊門裡探出頭來,才發現城牆上的遼軍已經被殲滅,城頭旗幟已然換成了宋軍的戰旗。

城中立時有那善於溜鬚拍馬搞投機的漢人跑到憫忠寺來勞軍,迎接天兵的到來。

還有人爲了讚頌宋軍真如神兵天降,當場厚顏無恥地對着楊可世和郭藥師賦詩讚道:“破虜將軍曉入燕,滿城和氣接堯天!油然靉靆三千里,洗盡腥羶二百年。”

進城後,楊可世命人奔赴城中各處傳令,號召城內漢人配合宋軍,與契丹人作戰。

此時燕京城中一片混亂,城中守城的遼軍不知來了多少宋軍,他們見城門全部插上了宋軍的旗幟,以爲大勢已去,亂紛紛地退往西南角的內城。

左企弓等城中大臣們察覺得早的,急忙帶着家兵趕往內城護駕,有的大臣得知宋軍入城時,街道上已經爲宋軍控制。

這些人見情況不明,只得關門閉戶,聚集家中丁壯自保,靜觀其變。

楊可世,高世宣等將曾經在雄州城慘敗給遼軍,對契丹人恨之入骨。他們攻佔城門之後,立即縱容軍士對城中的契丹官民百姓展開了屠殺。

因爲宋軍無法分辨二十六坊裡哪裡住的是契丹人,哪裡住的又是漢人,宋軍就讓城中前來助陣的漢人登上城牆,逐一指明契丹人居住之所。

有了漢人的指引,確認目標後,宋軍就破門而入,在契丹人家中燒殺搶掠,奸**女,盡情發泄着對契丹人的恨意。

城中的契丹人很快就發現宋軍要對他們趕盡殺絕,於是所有的契丹人,不論男女老幼都拿起了武器與宋軍拼命。

宋軍與契丹人都殺紅了眼,城內坊院和街道上混戰不止,血流成河。

許多普通的契丹百姓手中沒有趁手的武器,不過是棍棒、石塊而已,哪裡是全副武裝的宋軍對手?

燕京城中殺聲震天,契丹人死傷無數,大街上死屍橫陳,慘不忍睹。

楊可世在憫忠寺聽着城中契丹百姓的哀嚎,露出了猙獰的笑容。

他手書了一份戰報,命人直接快馬加急送往了河間府的河東、河北宣撫司,向太尉童貫告捷。說他領軍四千出奇兵,已經佔領了燕京城。

楊可世此舉,自然是對與自己不和的劉延慶父子不放心,不想他們把自己的功勞搶了,所以直接向太尉童貫報捷。

這攻佔燕京城的首功,必須是我楊可世的,豈能讓劉延慶父子染指!

在楊可世看來,城中各自爲戰抵抗宋軍的契丹百姓無足爲懼,如今需要徹底解決的,只剩下駐守內城的遼軍。

因此,楊可世讓郭藥師和趙鶴壽二將帶領一支人馬前去攻打內城,抓捕主政遼國的蕭太后。

燕京城的內城也就是皇城,位於燕京城的西南角。宋軍進城後,城中遼軍和跑得快的契丹貴族都退到了這裡,依託內城城牆抵抗宋軍的進攻。

蕭太后知道宋軍打進城來,忙率羣臣登內城宣和門城樓觀望形勢。

爲了鼓舞士氣,蕭太后親自披甲上陣,站在城樓上開弓搭箭射殺宋軍。

內城城牆上的遼軍將士見狀,口呼萬歲,一時間士氣大振,盡皆堅守城牆,與宋軍拼死奮戰。

郭藥師見遼軍死受內城,死傷了數百人馬也未能攻破宣和門,便讓人招降蕭太后。

郭藥師的使者來到宣和門下,對城樓上高叫道:“蕭太后,我宋朝大軍已經入城,遼國敗局已定,再做抵抗徒勞無益!

現命你讓城中遼軍立即放下武器,脫掉鎧甲,投降我軍。我軍可以饒你等不死!”

第八百零三章 李處溫的奮鬥第五百七十一章 黃信的自信第九百七十六章 雞犬升天第二百二十章 琵琶亭上的豔遇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射追擊第七百一十六章 朋友們都升遷了第八章 大宋第一書法家西門慶第五百五十四章 梁山泊是一塊肥肉第六百五十八章 反賊消息第九百零四章 總有刁民要害朕第七百零九章 斬將奪旗第九百一十一章 六賊當誅第七百八十章 熱血不可亂灑第四百四十三章 文化下鄉的好生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甕中的鱉跑了第八百六十九章 宋朝統治的滋味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楚國領土第二百九十一章 結拜兄弟第四百二十六章 史大郎的心思第七百八十三章 指點馬擴第九百四十三章 趙桓乞降第八十六章 離開孟州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八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的面子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惜代價第四百六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三百七十九章 阮琴迴音第九百八十九章 收了這個帝姬第四百九十八章 蝴蝶效應的遺憾第五百八十五章 飛刀對飛石第五百七十六章 假宋江招降真黃信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的手是叛徒第三百九十九章 林沖之憂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名府猛將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征北戰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金軍水師覆滅第六百三十九章 上京與祖州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的人才在哪裡第六百四十三章 盧彥倫的鬱悶第六百二十章 患病的金國巨頭第五百五十章 大內密探王雕兒第五百四十三章 混得好的呼延灼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一章 各展神通第二百九十八章 仿製寶甲第四百四十四章 妖孽天才第九百一十七章 楊志的謀略第五十六章 擴張之路第三十六章 我不會作詩詞第七十八章 酒肉店換了新主人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混戰序幕第二百九十四章 牟山密探孔彥舟第四百九十五章 東坡酒樓第五章 科學種田,休耕輪作第三百七十九章 阮琴迴音第一千章 強化的西夏軍第八百二十五章 隔帳有耳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惜代價第三百一十八章 祝彪前來拜訪第八十二章 壯觀孟州氣象第三百一十八章 祝彪前來拜訪第五百三十七章 程萬里退出東平府第一百零九章 李師師不愛瘦金體第九百一十九章 步步殺機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人要戴罪立功第六百零三章 回頭無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四十八章 比武資格第七百八十六章 童太尉的軍議第三十九章 日夜操勞的大官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可知大禍臨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關門打狗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弟前來獻馬第二百一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四百四十章 酒後殺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臨登州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壓寨夫人李師師第七百一十四章 給秦檜的信第五百一十二章 兄弟們的任務達成第六百四十二章 兵臨上京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康莊大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學射箭法第一千零一十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一十六章 有福同享第一百五十章 沒有養娘的張清第七百六十七章 蕭幹投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洗腦大師方臘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太公的點化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門慶的保護傘第三百零三章 蔣門神要捉熊第八十一章 各展神通第二百三十八章 戴宗的逃跑計劃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送佛送到西第九百五十五章 舉賢任能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喋血西門堡第七百五十二章 投靠遼國的梁山好漢第三百九十六章 救了兩淮之地?第九百四十八章 軍前敘舊
第八百零三章 李處溫的奮鬥第五百七十一章 黃信的自信第九百七十六章 雞犬升天第二百二十章 琵琶亭上的豔遇第二百八十九章 騎射追擊第七百一十六章 朋友們都升遷了第八章 大宋第一書法家西門慶第五百五十四章 梁山泊是一塊肥肉第六百五十八章 反賊消息第九百零四章 總有刁民要害朕第七百零九章 斬將奪旗第九百一十一章 六賊當誅第七百八十章 熱血不可亂灑第四百四十三章 文化下鄉的好生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甕中的鱉跑了第八百六十九章 宋朝統治的滋味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楚國領土第二百九十一章 結拜兄弟第四百二十六章 史大郎的心思第七百八十三章 指點馬擴第九百四十三章 趙桓乞降第八十六章 離開孟州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八百一十五章 大官人的面子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惜代價第四百六十二章 搶灘登陸第三百七十九章 阮琴迴音第九百八十九章 收了這個帝姬第四百九十八章 蝴蝶效應的遺憾第五百八十五章 飛刀對飛石第五百七十六章 假宋江招降真黃信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的手是叛徒第三百九十九章 林沖之憂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名府猛將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征北戰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金軍水師覆滅第六百三十九章 上京與祖州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的人才在哪裡第六百四十三章 盧彥倫的鬱悶第六百二十章 患病的金國巨頭第五百五十章 大內密探王雕兒第五百四十三章 混得好的呼延灼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一章 各展神通第二百九十八章 仿製寶甲第四百四十四章 妖孽天才第九百一十七章 楊志的謀略第五十六章 擴張之路第三十六章 我不會作詩詞第七十八章 酒肉店換了新主人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混戰序幕第二百九十四章 牟山密探孔彥舟第四百九十五章 東坡酒樓第五章 科學種田,休耕輪作第三百七十九章 阮琴迴音第一千章 強化的西夏軍第八百二十五章 隔帳有耳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惜代價第三百一十八章 祝彪前來拜訪第八十二章 壯觀孟州氣象第三百一十八章 祝彪前來拜訪第五百三十七章 程萬里退出東平府第一百零九章 李師師不愛瘦金體第九百一十九章 步步殺機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人要戴罪立功第六百零三章 回頭無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四十八章 比武資格第七百八十六章 童太尉的軍議第三十九章 日夜操勞的大官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可知大禍臨頭第二百四十六章 關門打狗第七百一十一章 得勝還朝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弟前來獻馬第二百一十一章 假戲真做第四百四十章 酒後殺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臨登州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壓寨夫人李師師第七百一十四章 給秦檜的信第五百一十二章 兄弟們的任務達成第六百四十二章 兵臨上京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康莊大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學射箭法第一千零一十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一十六章 有福同享第一百五十章 沒有養娘的張清第七百六十七章 蕭幹投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洗腦大師方臘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太公的點化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門慶的保護傘第三百零三章 蔣門神要捉熊第八十一章 各展神通第二百三十八章 戴宗的逃跑計劃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送佛送到西第九百五十五章 舉賢任能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喋血西門堡第七百五十二章 投靠遼國的梁山好漢第三百九十六章 救了兩淮之地?第九百四十八章 軍前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