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兩個要求

司馬紹的突然發難,令衆人均是暗生警惕,尤其是溫嶠與庚亮。師徒二人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讀出了隱隱現出的一絲不滿!雲峰是不是忠臣這裡誰都清楚,他這麼問想做什麼?

司馬紹卻頗爲自得,他的眼中帶有嘲諷之色,嘴角還翹起了個小小的弧度,看來,他挺滿意於自已突出奇兵將了雲峰一軍。

雲峰亦連聲叫好,心想畢竟是個沒社會經驗的年輕人,這麼快就沉不住氣了,胸無城府。卞壼接觸有限,暫時不是很瞭解,可那四人皆是主張祭在司馬政則士族的實力派人物,在他們面前表露鋒芒,現出收擾君權的態勢,究竟會引起怎樣的反應呢?

雲峰壓下心裡的期待,端端正正施了一禮,答道:“臣以爲,忠與不忠,不在於臣下而在於君主。強如秦皇漢武,號令一出,天下莫敢不從!弱如....這個,不需臣明說了吧?政令可能出的了身邊幾名侍從?正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主上闇弱,豈能加責於臣下不忠?殿下以爲然否?”

席中五人瞬間面色驟變!這是什麼話?挑唆滋事的意圖再也明顯不過,分明是想刺激司馬紹做些過份的舉動出來,用心何其毒也!荀菘更是直接向雲峰丟了個責怪的眼神過去。

再一看司馬紹,剛剛還滿臉的得意之色以肉眼僅見的速度快速消散無蹤,目光閃爍。面色也陰晴不定。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這句話在司馬紹的腦海中一遍又一遍的震盪不休,雲峰的應答深深刺痛了他,心愛女子被人搶走。父親活活被人氣死,這都是君主闇弱,主弱被臣欺啊!

最簡單的說,如果自已是個強勢君主,剛剛一聲發問,保管眼前這人立刻嚇的臉色蒼白四肢發抖,乖乖跪地大磕響頭!

‘不!孤一定要變強,絕不做闇弱君主!’司馬紹內心咆哮。臉色也漸漸地愈發獰猙!

溫嶠與庚亮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一對師徒,在司馬睿未曾晏駕之前。一個是東宮侍講,另一個是太子中庶子,說難聽點,就是陪吃陪玩的貨,司馬紹心裡想什麼。他倆自然清楚,均是暗中連聲大罵:‘你說你是不是沒事找抽?好好的問他是不是忠臣幹嘛?想擺威風是吧?如今倒好,被人戳了痛腳,搬起石頭砸到自已腳了吧?’

“咳咳!”溫嶠清咳兩聲。向雲峰拱了拱手:“雲將軍此言似有不當,主上闇弱更需臣僚扶助。又怎麼歸疚於主上?好了,此事先擱一邊。老夫倒是憶起一事,朝庭前兩日剛剛得到有關沈充消息,不知你可有興趣一聽?”

“哦?”雲峰現出意動,問道:“溫侍中請明言。”

溫嶠快速掃了眼司馬紹,見他面色稍有恢復,這才放下心來,開聲道:“據朝庭得到線報,沈充被放逐回鄉之後,並未安份守已,反而受了王敦密令,暗地裡招兵買馬,如今約聚攏了山越遺民近萬,其矛頭直指雲將軍你啊。”

雲峰淡淡一笑:“那又如何?末將於建康呆的日子也足夠長了,已打算待殿下登基之後便回返秦州,沈充召集再多兵馬,總不至於往上邽尋末將晦氣罷,溫侍中您說,沈充他可這個膽量前來?”

“呃?”席中六人面面相覦,他們把雲峰找來,是有更重要的事情相商,與之相比,那數萬部曲的歸屬並不算什麼。本想以沈充作爲切入點挑起話頭,卻沒料到,這人倒光棍的很,撒腳就跑!不禁均是暗感頭疼!

庚亮再度勸道:“雲將軍,你一走了之,沈充自然無可奈何,只是不把這個隱患清除,沈充找不到你,或會向瓦官寺報復,屆時你那書院中女子,瓦官寺佃戶皆會受你連累,莫非雲將軍不爲她們着想?雲將軍你心繫百姓,該不至於撒手不管罷?”

雲峰稱謝道:“多謝都亭候關心,不過,請放心便是,末將拙妻師尊已同意於末將離去之後全面接手瓦官寺,末將以爲,老師與都亭候及溫侍中誼屬同門,與中書令份屬父女,若沈充真來尋釁滋事,幾位該不會坐視不理吧?”

一瞬間,荀菘鬚髮無風自動,他真的想罵人了!這什麼人啊?怎麼天底下會有這麼滑不溜手的存在?其餘五人也相差不大,差一點就齊聲破口大罵!

好半天,荀菘鬚髮落回原位,忍着氣道:“雲將軍,老夫也不與你虛言,今次邀你前來,實爲王敦之事。王敦謀逆之心早現,如今又回返姑孰操演軍馬,據朝庭估計,不日即將兵發建康,你身爲晉臣,是否該爲國效力呢?”

雲峰不解道:“建康宮城易守難攻,且儲備充足,若不生內亂,堅守個三年五載都不成問題,況且王敦坐擁水陸大軍八萬,末將這區區五千親衛能抵何用?呵呵,中書令恐擡舉末將了。”

雲峰剛到建康的時候,司馬紹父子倆就打着把他拖下水的主意,前一陣子云峰又大發神威,三下兩下搞定了吳郡四姓聯軍,使司馬紹意識到了這人的重要性,更是不會放他離去。

司馬紹看了看席中五人,開口道:“雲卿,朝庭自是不會讓你白白出力,你有何要求儘管提出,若朝庭能辦到當是不會拒絕,甚至在誅滅逆賊王敦之後封你爲異姓王也非是沒有可能!”

雲峰把臉上的笑容收了起來,他知道,終於進入了正題,頭腦亦不由自主的快速,斟酌起該提出哪些條件,至於司馬紹所說的封王,其實大家都心知肚名,封與不封沒多大區別。

片刻工夫,雲峰鄭重道:“孫子有云: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在此之前,臣要清楚朝庭兵力部署,以作出有效配合,請殿下與諸公放心便是,無論成與不成,臣都不會向外人提及。”

六人繼續以眼神交流,逐一點頭同意,郗鑑說道:“雲將軍所提甚是合理,禁軍將由老夫代掌,此外,梁州甘卓改遷荊州刺史,水陸並進攻打江陵,廣州陶侃改遷江州刺史,率部北上攻打武昌,淮陵內史蘇峻渡江南下,另有鎮西將軍祖逖弟奮武將軍祖約所部萬餘、溫侍中兼任丹陽尹領丹陽郡兵、廣陵太守陶瞻、江北塢堡主北中郎將劉遐、再加上雲將軍你,數路齊發共討國賊!”

雲峰眉頭一皺,沒有立刻開聲,略一尋思,心裡起了些明悟,司馬紹這是在玩火!可王敦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逼的司馬紹也不得不跟着玩火!

郗鑑、祖約、蘇峻、陶瞻以及劉遐均可視爲流民帥,這些人自有部曲,其中郗鑑因成功與王氏聯姻得以融入了士族圈子,可其他人或由於門第,或由於嗜好爲士族所排斥,可以想象的是,後四人蔘戰必然是司馬紹封官許願的結果。

陶瞻是陶侃之子,祖約是祖逖之弟,與華仙門有些牽扯,餘下數人也全屬於華仙門勢力,無須置疑,如果平了王敦,華仙門將取代王敦坐鎮荊州,佔據大江上游,朝中又有溫嶠庚亮把持,勢力將達到一個新的頂點。

而流民帥因勤王有功,必將求取更大的利益。士族從骨子裡歧視流民帥,士族對流民的態度是,流民可用,流民帥不可用,然而,士族與流民是兩個階層,本身沒有控制流民的能力,因此只能試圖通過流民帥來控制流民。可是流民帥俱爲桀驁不遜,殺人如麻之輩,比如郗鑑,別看他現在一副笑咪咪老好人模樣,真算起來,死在他手中的冤死鬼難以計數,流民帥又怎會願意受制於人?

可以說,引流民帥平王敦,司馬紹此舉實爲種下了禍根。

不過雲峰也能理解,一是當場送命,一是飲鴆止渴,司馬紹別無選擇,暗自搖了搖頭,雲峰繼續道:“請問尚書令,石頭城如何處置?石頭城駐有王含部衆三萬,地勢險要,庫藏充足,易守難攻之極,朝庭可有謀取對策?若不取之,終是如刺在喉,變故隨生。”

郗鑑神秘的笑了笑:“雲將軍,你若願匡扶社稷,改天一同制定行動計劃,如何?”

雲峰點了點頭,不再多問,轉向司馬紹施禮道:“臣已明瞭,既如此,臣只提兩點要求,一旦平了王敦之亂,臣即刻回返秦州,絕不在建康多留。”

司馬紹伸手示意:“雲卿但言無妨!”

衆人明白關鍵時刻來臨,均是豎起了耳朵。

雲峰答道:“第一點,臣於建康所留產業維持現狀,請朝庭代爲留心。”

這個要求很簡單,衆人都知道只是個過渡,關鍵還在第二點,司馬紹也沒徵詢其他人意見,當場表態同意。

雲峰繼續道:“第二點,臣向殿下求取於我大晉公開刊印發行任何書籍之權利,請殿下恩准。”

其實,雲峰原打算再提個要求,從朝庭手中把巴東郡索取過來,巴東郡是進入益州的陸上交通要道,郡治魚腹即爲三國時期的白帝城。可轉念一想,只要一開口求取,這些老狐狸們立刻就能猜出益州已被自已實際控制住的事實。

如今朝庭雖有懷疑,卻不能肯定,也沒有證據。真要是明朗下來的話,雲峰與朝庭之間將再無轉圜餘地了,倒不如維持現狀,誰都不提爲好。

第308章 敗血症第255章 看候鳥第127章 有客來訪第431章 掛印歸隱第251章 成功說服第356章 夷陵之戰第84章 藤甲軍第415章 香豔治療第334章 司馬紹之死第105章 殺器第245章 暴力搶救第78章 該回家了第161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340章 一觸即潰第56章 以大欺小第19章 關中塢堡第65章 一石三鳥第78章 該回家了第39章 回駐灞上第90章 賊老天第148章 突破徵兆第436章 火船阻擊第57章 線索第10章 賢良淑德第123章 替死鬼第125章 大凶之物第128章 百家譜第237章 溫嶠相邀第297章 道與術第318章 火系各方第17章 靳準作亂第370章 阻斷歸途第103章 搶地盤第25章 天梯第五山第126章 不戰而逃第89章 趁雨來攻第353章 羌族淵源第141章 金銀幣第127章 害喜第36章 全軍開撥第299章 放棄淮北第74章 連夜出兵第31章 舉國之力第433章 收功過相抵第264章 蘇峻來訪第105章 殺器第90章 神兵附身第23章 一個個玩死你們!第96章 拒婚第79章 君臣密謀第47章 各不相同第344章 初抵東木根第360章 甘卓失蹤第381章 待君以誠第31章 法會第116章 趙國來使第441章 舊事重提第8章 媒人上門第403章 立誓戒賭第119章 佈置第334章 狗不理第240章 誰要大後?第204章 真正的中槍者第424章 不明白第246章 沒老子批准都不許死!第133章 兩萬親衛第374章 圍困第255章 看候鳥第122章 厚厚的嫁妝第307章 仇人見面第257章 鳥羣的武器第188章 文化傳播觸礁第252章 相見歡第79章 徵收所得稅的曙光第167章 離婚第84章 開口索人八十五章 招兵第216章 女先生的來源第130章 抽絲剝繭第57章 流民與原住民第99章 蘇綺貞的身世第287章 兩全之策第423章 放大觀測第40章 圍而不攻第16章 籌謀對策第268章 蠶食軍權第338章 正面衝陣第223章 敵從何處來第263章 葛城國的下落第177章 登山拜山第68章 韓雍再來第253章 巧遇第181章 船頭望海第219章 緊急商議第124章 太子廢立第420章 再臨天機門第17章 牀弩初戰第40章 撥河比寨第246章 王羲之來訪第50章 養騾子
第308章 敗血症第255章 看候鳥第127章 有客來訪第431章 掛印歸隱第251章 成功說服第356章 夷陵之戰第84章 藤甲軍第415章 香豔治療第334章 司馬紹之死第105章 殺器第245章 暴力搶救第78章 該回家了第161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340章 一觸即潰第56章 以大欺小第19章 關中塢堡第65章 一石三鳥第78章 該回家了第39章 回駐灞上第90章 賊老天第148章 突破徵兆第436章 火船阻擊第57章 線索第10章 賢良淑德第123章 替死鬼第125章 大凶之物第128章 百家譜第237章 溫嶠相邀第297章 道與術第318章 火系各方第17章 靳準作亂第370章 阻斷歸途第103章 搶地盤第25章 天梯第五山第126章 不戰而逃第89章 趁雨來攻第353章 羌族淵源第141章 金銀幣第127章 害喜第36章 全軍開撥第299章 放棄淮北第74章 連夜出兵第31章 舉國之力第433章 收功過相抵第264章 蘇峻來訪第105章 殺器第90章 神兵附身第23章 一個個玩死你們!第96章 拒婚第79章 君臣密謀第47章 各不相同第344章 初抵東木根第360章 甘卓失蹤第381章 待君以誠第31章 法會第116章 趙國來使第441章 舊事重提第8章 媒人上門第403章 立誓戒賭第119章 佈置第334章 狗不理第240章 誰要大後?第204章 真正的中槍者第424章 不明白第246章 沒老子批准都不許死!第133章 兩萬親衛第374章 圍困第255章 看候鳥第122章 厚厚的嫁妝第307章 仇人見面第257章 鳥羣的武器第188章 文化傳播觸礁第252章 相見歡第79章 徵收所得稅的曙光第167章 離婚第84章 開口索人八十五章 招兵第216章 女先生的來源第130章 抽絲剝繭第57章 流民與原住民第99章 蘇綺貞的身世第287章 兩全之策第423章 放大觀測第40章 圍而不攻第16章 籌謀對策第268章 蠶食軍權第338章 正面衝陣第223章 敵從何處來第263章 葛城國的下落第177章 登山拜山第68章 韓雍再來第253章 巧遇第181章 船頭望海第219章 緊急商議第124章 太子廢立第420章 再臨天機門第17章 牀弩初戰第40章 撥河比寨第246章 王羲之來訪第50章 養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