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啓東2

二月二,龍擡頭。

當我在臨沂城主持完近年的開耕典禮之後。作爲淮鎮的第四號人物,青州守捉使趙隆,終於也從南邊回來了。

這樣,淮東五大巨頭的基本格局,就又填補上了一環。

二號人物辛稼軒已經被奪情放假,回廣府去準備結婚了,屆時作爲大舅子和當事人,兼帶統籌協調,軍隊與政務方面的陸務觀,也少不得要回去一趟。

這樣淮東的上層權力體系,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某種空檔,剩下一個副使王貴畢竟是典型的武將出身,對於政務方面基本是敬謝不敏。除了自己熟悉的領域外,也很少在其他方面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態度。

萬一我真的需要去安東走一趟的話,他起碼是個臨時接替坐鎮後方軍中的人選。

不過,

他這一次從淮南迴來之後,除了帶來後續簽訂的一攬子私下協議之外,還帶來了一個重要的訊息。

江南四起的叛亂烽火,已經被國朝掌握的海量人力和物力投入下,已經宣告紛紛覆滅而逐漸消停下來,就連那些鬧得最起勁大雲教餘孽的叛亂,也被僅僅圍困和壓制在閩地一隅。

所謂國朝大梁的歷史底蘊,以及認真重視起來的政權機器能量,由此可見一斑。

是以,國朝有餘力抽出手來,充實和加強到中線和西線的戰場中去。因此,江寧行臺和大本營在開春之後,正在醞釀正一番大動作。

比如,有人提出計劃,在南方軍隊比較適宜的春夏期間發動攻勢,以求重新將中部和西部的戰線,推回到北邊去各道去。

而作爲其中重要的策應和牽制攻勢的需要。淮南方面也在抹兵利馬、操武整訓,還從淮南當地的流民中募兵補員,大量屯積糧草和其他物資,而在驟增的需求之下,也加大了與淮東方面的各種交流互利。

但在這個節骨眼上,

淮南到的軍前,卻突然出現了一股子要換帥的傳聞。說是寧總管在外爲帥時間已經夠久了。本來要按照國朝慣例,將其轉入樞密院資序,成爲常值四方的樞密副使、知事之一。

只是因爲危急關頭的權益需要,才被繼續留任了下來力挽狂瀾。現在淮南的局面已經穩定了,兵備也大致重整補足,作爲東南路的總帥,也已經到了該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據趙隆接觸的那些關係猜測,這似乎還與朝中分裂沒多久,新老北人派系的黨爭有關的。

作爲僅次於參事府總綱大將軍孫靜邦之下,新北黨的次席人物,東南招討行司兼行營總管寧衝玄,無疑也是新北黨人在軍中級別最高的方面大員。這一次就不免成爲了朝爭之中的衆矢之的。

而理由也很簡單也很有力,他已經獨攬東南方面的軍權太久了,培養的下屬和門人故舊是一批又一批。就算是正常的左遷到,其他戰區和行司去,只怕也沒有足夠級別來安置他,反倒是對於勞苦功高之士的折辱。

因此,按照朝中的那些言論,正所謂是功高不賞,非君臣相得的長久之計,是該把機會讓給別人,而在更重要的位置上發揮作用了。

而這背後,除了嚴重削弱的老北黨人之後,似乎還有其他勢力做爲推手和助力。

據我所知,作爲國中兩大主流派系之一的所謂東進派,本身就是一個以北人黨爲核心,類似主張而相對鬆散的地域聯盟。

而在在投入無數人力物力和多年準備的北伐全面失利,新北、老北當任的嚴重內訌和削弱之後,這個聯盟就幾近四分五裂不復舊觀了。

於是,這就給了朝中那些一直以來處以下風的保守派、穩健派,甚至是被壓制下去主張西拓的勢力,在朝堂中乘機逐漸捲土重來,甚至反攻倒算的機會。

只是因爲監國在江寧的一力堅持,而半退養半坐鎮國中的大相國,也始終站在這個立場上繼續爲北進的策略背書,這纔將他們這些異見和雜音給壓制住。

但這一次,似乎後方的廣府朝中,有些壓制不住的局面和趨勢了。這對我在廣府地方的本家勢力,也有不少牽連和後續影響的。

話說回來,因爲這個傳言實在是有板有眼的並非空穴來風。

故而,淮南軍前不免有些人心浮動起來。趙隆也不得不多花了點時間和精力,和東南行司下的那些統制、守臣們,進行更加細化的交涉,以敲定更長久的後續事宜,確保當地與淮東的利益紐帶不至於因人而非。

淮東的供應和配額有所減少,也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發生的,各種政治利益交換和資源調劑的某一環了。

這對我來說既是好事,也是壞消息。

從比較樂觀上,這一輪戰事打下來,必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牽動南北陣營之間莫大的關注和經歷。但也給與了我治下的淮東及其周邊地帶,今後數年不等的繼續休養生息,低調經營和埋頭髮展的寶貴時間。

乃至籍此逐步消化周邊的控制區,吸收和轉化當地物產、人口生聚力量的更多緩衝期。

不那麼樂觀的消息則是,在這場戰事中淮東被相對邊緣化的尷尬境地。要知道,隨着淮東的重要性和關注度的持續下降,國朝提供的相應扶持力度和資源補充,也將進一步的走低。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政治遊戲中的資源總量就是那麼多,就算一時能夠簡在上心,但也不能保證就此天長地久的永不動搖了。

在當權者身邊永遠都不缺乏,野心勃勃之輩和潛在競爭者的情況之下,要想在日理萬機的過程中,長期保持對一件事情的關注度和熱情,無疑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只可惜我雖然擁有稱據一方的實力,但在身份地位和遊戲資格上,還是沒有辦法走上臺面,成爲這盤以天下爲佈局其中的博弈者之一,而依舊是作爲上位者的格局中,比較重要的籌碼和底牌之一而已。

“給我馬上聯繫河北方面。。”

我想了想招來掌書記第五平道

“我需要他們配合,發起一場來自北面的攻勢。。”

接下來,我又對着標兵營正將,兼虞侯軍副都監穆隆道。

“通過建生軍的渠道,將那些降服的番胡部帳,暗中調一些過來。。”

“我需要這些貨真價實的番胡,在淮河北岸演出一出人人都可見的好戲。。”

要說養賊自重和假敵自肥,從來都是歷朝歷代長盛不衰的戲碼,就算是我也不能免俗的。

既然要閒下來,至少也要給外界一個忠於國事,而自顧無暇的基本印象纔對。不然各種眼紅黨和朝中的是非,還是不會讓淮東輕易置身事外的。

最後,第五平又特意和我提了一件事情。

“肅反委員會的工作很有成效。”

我漫不經心的道

“這是秦裡行的領導有方麼。。”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什麼其他動靜的麼。。”

既然是專門向我報告,而不是出現在例行的通報裡,那就意味着還有其他什麼的內情。

“確有一些事情。。”

第五平點頭道

“牽涉到肅反會的干係。。”

按照他的說法卻是,隨着流民甄別和檢疫事務的走上正規,這個肅反委員會也開始,自然而然的擴張起在外的追捕和搜拿在內的執行權來。

因此,不免與一些推官、巡官、巡事構成的地方各級提刑(司法審判)系統,由此產生了些許管轄上的爭端,以至於互相指責對方越主代庖的小矛盾和摩擦。

因此通過各自的渠道,幾乎同時申訴和告請上來了。

真不愧是另一個時空遺臭千年的秦長腳,這一有機會就會努力見縫插針的順杆往上爬。

不過真要算起來,他這個分巡道監察御史裡行的職責,其實也有提領判司,監督獄訟的部分。只是若不被我承認的話,他的所謂職權和行動力就完全是個笑話。

不過,這對我來說是好事。他這種潛在功利化的進取心,在淮東暫且也有足夠的用處。

而作爲一個制度健全的新興政權,就算是討人嫌的污爛事,也需要人去做的。而且如果這種位置用人不當,或是沒有足夠能耐做好的話,後果和影響也是同樣糟糕。

而第五平報告的另一個方面,則是在有過接觸的同僚和部署之間,對於秦長腳的個人風評,也呈兩端分化的趨勢。

既有覺得他生活簡樸清苦,自律甚嚴寬裕待人的好同志。也有頗爲不屑的說他是過於節約,小氣和摳門到家的。

基本除了偶爾去蘅清苑喝點花酒,鶚茄從不留宿之外,再就別無花銷了。所有的待遇和福利都被積攢起來,然後路途遙遙的不遠千里寄回去,看起來是一副伉儷情深,相當專一和忠於職守的樣子。

而作爲他的那些部下來說,則居然是普遍很讓人服氣和頗得口碑。只是因爲,他很有些做事的執拗和手段,又有足夠的擔待。

因此,肅反委員的工作上,固然不免失之粗暴和矯枉過正之嫌,但是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以至於,光看社統調和馬統調查貨的人和事件,還沒有肅反委員會加起來的四分之一。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爲這個肅反委員的存在,在各種外來人員進入淮東治下的過程中,就扮演了某種意義上變相防火牆的過濾角色。

這聽起來簡直就是忠於職守,克己奉公,體國愛家的新時代典範啊。可我印象中那個口蜜腹劍,兩面三刀,殺人不見血的秦長腳,卻究竟跑到哪裡去了,難道是在這個時空藏的格外深麼。

因此,要找他的毛病和錯失,在短時之內就似乎變成不可能的事情了,最多隻能申斥一下相關部門的做事手段和急功近利之心而已。

這可不是我希望的畫風和趨向啊。我還想等他作法自斃,好徹底的用完就丟呢。

第35章 逃離第461章 歸亡9第352章 援濟5第266張 窮盡第228章 決定、靜觀第562章 營生2第436章 天傾第658章 出援8第905章 臨峙5第890章 反動10第786章 萌動16第260章 交囑 幸運第1095章 立新25第218章 營中。整備第1027章 瀾動7第779章 萌動9第1243章 新章3第四百一二十章 戰局3第898章 反動18第31章 再逢第293章 戰淮北六第947章 破釜7第323章 仿如初見第165章 街戰第818章 啓新8第249章 搽背、分析第396章 在河北6第1244章 新章4第1069章 零落19第52章 仿若初見第181章 途戰第784章 萌動14第145章 淵源第900章 反動20第806章 淪沒6第1275章 卷蕩5第116章 碎夢第445章 天傾13第1193章 徐州起3第717章 大羅(7)第1100章 立新30第653章 出援3第380章 戰雲2第839章 雲起9第732章 抉擇2第9章 折轉第688章 新氣4第629章 悵懷24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965章 沉驚15第932章 驚破12第562章 營生2第437章 天傾3第145章 淵源第1087章 立新17第1076章 立新6第677章 出援27第1023章 瀾動3第1191章 徐州起第742章 思變2第526章 兵戎10第1271章 卷蕩第178章 再臨第166章 交代?第1097章 立新27第1159章 滄瀾9第442章 天傾10第652章 出援2第719章 大羅(9)第212章 年會第11章 在山上第917章 臨峙17第354章 馳歸第1257章 再決7第1009章 夷變9第75章 綢繆第629章 悵懷29第1193章 徐州起3第110章 驚夢第404章 憂喜4第920章 臨峙20第193章 中藏第373章 再戰2第63章 遊園驚夢(上)第811章 啓新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954章 沉驚4第276章 孤城、喋血第三百三十七章第1189章 江寧變3第764章 憂亂4第833章 雲起3第980章 浮夢10第425章 戰局8第875章 撥亂15第1229章 平盧13第951章 沉驚第799章 肘腋9第384章 戰雲5第693章 暮氣3
第35章 逃離第461章 歸亡9第352章 援濟5第266張 窮盡第228章 決定、靜觀第562章 營生2第436章 天傾第658章 出援8第905章 臨峙5第890章 反動10第786章 萌動16第260章 交囑 幸運第1095章 立新25第218章 營中。整備第1027章 瀾動7第779章 萌動9第1243章 新章3第四百一二十章 戰局3第898章 反動18第31章 再逢第293章 戰淮北六第947章 破釜7第323章 仿如初見第165章 街戰第818章 啓新8第249章 搽背、分析第396章 在河北6第1244章 新章4第1069章 零落19第52章 仿若初見第181章 途戰第784章 萌動14第145章 淵源第900章 反動20第806章 淪沒6第1275章 卷蕩5第116章 碎夢第445章 天傾13第1193章 徐州起3第717章 大羅(7)第1100章 立新30第653章 出援3第380章 戰雲2第839章 雲起9第732章 抉擇2第9章 折轉第688章 新氣4第629章 悵懷24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965章 沉驚15第932章 驚破12第562章 營生2第437章 天傾3第145章 淵源第1087章 立新17第1076章 立新6第677章 出援27第1023章 瀾動3第1191章 徐州起第742章 思變2第526章 兵戎10第1271章 卷蕩第178章 再臨第166章 交代?第1097章 立新27第1159章 滄瀾9第442章 天傾10第652章 出援2第719章 大羅(9)第212章 年會第11章 在山上第917章 臨峙17第354章 馳歸第1257章 再決7第1009章 夷變9第75章 綢繆第629章 悵懷29第1193章 徐州起3第110章 驚夢第404章 憂喜4第920章 臨峙20第193章 中藏第373章 再戰2第63章 遊園驚夢(上)第811章 啓新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954章 沉驚4第276章 孤城、喋血第三百三十七章第1189章 江寧變3第764章 憂亂4第833章 雲起3第980章 浮夢10第425章 戰局8第875章 撥亂15第1229章 平盧13第951章 沉驚第799章 肘腋9第384章 戰雲5第693章 暮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