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遴選 到任

老城,劉邸之中,

“火銃者,真心大有可爲麼……”

暫時閒賦在家的老帥劉紹能,也在聽去劉延慶帶來的折可適,在做一些評估和彙報。

“成百上千軍士,排做數列橫陣,同時放銃,”

“可謂鋪天蓋地,人畜具驚,彈若雨飛,擊如菲粉……”

“且無憂力竭氣短之虞,凡子藥不絕,則彈幕不絕……”

“最利守禦,也最善後發制人……”

“只是對器械和操行,要求頗高……”

“另有要求場地略有開闊,被近身了也不無一拼之力……”

劉延慶想了想補充道

“據說還有配合炮隊的戰法,一直沒有展示出來……”

“粗估是用發炮打散驚亂敵陣,再以密集行伍輪行排射擴大傷亡,而擊潰士氣……”

“真若既有如此威勢,這些於礙,倒不是什麼的要緊的小節……”

劉紹能輕輕理了理美須,總結道。

“本朝不缺各色兵額,也不差編訓的卩些錢糧爾……更不用說對器械精良之道的最求”

“缺的倒是戰法和軍略上的推陳出新……”

“因此這部人馬雖然只是雜流,卻未嘗不是大有可爲的……”

“畢竟,雖說底下那些將士都是旁途出身,但是作爲主官,卻是正統的八葉嫡系……”

“這也是龍雀園的那位,把長孫派到他軍中的因由把……”

“只是他別出蹊徑,固然是大展拳腳,但也增加了諸多的無形妨礙……”

“要知道,一旦國朝因此重視銃器,素來與軍器、將作牽扯不清的那些世家大族們,又怎麼肯輕易善罷甘休而已……”

“銃器不堪用之說,可是被他們堅持了好些年的正圭……”

“其中厲害關節盤根錯節,沒那麼容易轉過來的”

“只是看在只有新軍一小部的份上……暫且觀之”

“但一旦嶄露頭角,有做大之勢,少不得還有如何的反撲和不擇手段……

“你以爲新軍觀閱之中,左廂遊擊部具列最後,真僅僅是前導官安排紕漏的問題麼……”

“事後的靈璧候,也僅僅是一時心血來潮麼……”

“只是某種投石問路而已……”

“畢竟新軍代表的是朝廷北伐大業的決心和樣板……”

“那些時代把持的軍造世族,也不好直接和得勢的主戰派,對上而已……

“說不定神機軍在其中,也有所關礙……”

“那些北人黨和主戰派,格外青眼這隻雜流出身的銃軍,不惜將其推進新軍資序……”

“只怕也有敲打神機軍本部那些老頑固的意思……”

“作爲軍國重器的所在,這些年暮氣沉沉,固步自封之態日重……”

“除了討好天子和幕府的那些糊弄人兵仗煙火,已經好多年沒有像樣的創舉,可以拿出手,”

“只怕這些老大人們,心中也不免着急的……”

“他們雖然看上眼,這一隻小小雜流出身的威脅,但卻不會不在乎背後那些人,所表示出來的態度……”

“所以纔不惜,在新軍中經營出一席之地來……”

“這次觀閱中大爲丟臉之後,只怕更加別上苗頭……”

“據說神機軍帥司,已經行文延邊各部,從野戰之旅抽調精於之士,用來添換那些被除名之輩……”

“憋住了一股勁是要掙個臉子出來……”

“如此情勢,豈不是前景堪憂呼……”

劉延慶更加有些疑惑不解了。

“他好歹是世臣八葉之後啊,作爲開過以來存續至今的藩家底蘊,又有那一個是簡單的”

“就算事有不諧,那些部署不少說,至少他本人也能全身而退……”

當然,他還沒有沒說出來的話,主要當心這個有些跳脫的兒子,在態度上守持不住而已,有時候一知半解也是一種幸福。

“屆時或是錦上添花,結好恩義,留待長遠,或是雪中送炭,伸出援手引爲臂助,或是於脆納爲己用……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纔是我贊成你與之結交,互爲援應的真正因由……”

他看着劉延慶、折可適拜別的背影,輕輕嘆息道。

對我來說,旬休的日子格外短暫,對於嘉業君府上發生的事情,我還有些尷尬的不知道如何去消弭,就不得不回提前到軍營中。

因爲,羅浮山下,已經是人頭潺動,嘈雜喧天,主要是爲了新增的第三營,而臨時佈置的場地中。

來自中外諸軍,各道府州縣的駐屯軍,延邊的軍、城、鎮、戍。帶着鑑書選送過來的銃手,都聚集在此處,以參加新軍左廂增補兵員的遴選,

這些各種口音和形色,甚至是皮膚和髮色的軍人,乘坐着郵驛的車馬,或是客渡的海船而來,很多人身上除了一身風塵僕僕的老舊軍袍和一個小包裹外,就別無長物。

因此他們到這裡的第一件事,就是大量的喝水,然後飽餐一頓,然後交出各自本官開具憑條,換成選試的號牌,住進臨時搭建的營舍,十人一間的通鋪

然後等待營方,按照編組號進行選試,沒被教導的人,就必須在監督下,進行一些跑步、器械在內基本操行,以保持和激發身體狀態。

在此期間的一切食宿用度,皆有公中承擔,因此他們的旅途勞累很容易恢復過來,精神狀態看起來還不錯。

只是從外形上看來,其中以歪瓜裂棗的居多,從年紀偏大的老軍頭,年歲偏小的稚須少年都有,顯然病逝什麼人,都能於是俱進的看好,新軍第七將麾下的這隻人馬,所以就塞了一些老弱來虛應故事而已。

不過我至少應該感謝他們,至少礙於國朝的體面和形象,沒敢把病人和殘廢給我送過來,雖然有些無奈。

但是據我私下了解,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的實情,雖然按照《嘉佑典制》在國朝的正規編制中,擁有相當比例數量的銃手,但因爲裝備質量和實際表現的緣故,各部配屬的銃手,都是老弱病殘的去處。

因此,真正用銃用的好的,其實不多,因爲好射手需要時間和投入去培養,用發射足夠分量的子藥給堆積出來。

據說因爲質量參差不齊的緣故,很多官軍中配備的銃手,都不是用滿裝藥射擊的,而是靠聲響和動靜,來威懾和嚇阻敵人和坐騎的。

反正許多人服役期間面對的大多數敵人,主要是那些缺少戰術水準和軍事素養低下的土蠻、藩夷之輩。

因此,我看到有些人,明顯是把此行當作了某種變相的外出公差福利一般,幾乎是毫無憂慮的吃了睡,睡了吃然後就是在營地到處閒逛,四下攀談起來找老鄉和親緣。

但大多數人還是有着軍人令行禁止的基本,顯然比較看重這次機會。不僅僅是因爲新軍的名頭,也有爲待遇和前程而來,並不是什麼人都甘於一輩子呆在墊底資序裡。

因此,哪怕只有一線希望,還是有許多人不遠道路迢迢,央請了主官趕了過來參加選拔。當然我也多少要感謝銃手在傳統官軍中的尷尬地位。

他們幾乎是介於正軍和輔兵之間,但多數算是正軍的資序,拿的卻是輔兵的待遇,也算是吃兵餉的一個重災區。

當然作爲不受重視的好處,就是將他們拍出來參加遴選也是格外的爽快利落,要是其他軍隊序列,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這次安排考覈的銃試初步內容,主要是兩項,一個是準頭,一個是射速,使用的是新軍左廂的制式長銃,有二十發練手上心的機會,然後再十發快射三十步靶,慢射五十步靶,取準頭和射速兼長者優先。

估計很多人,一年到頭也沒打過這麼多發的數量。

因此僅僅頭兩天,就刷下許多人來了,僅有少數用銃較熟,上手快的老手,才得以過關,合格率不到百分之十。

雖然淘汰了大部分,但是面對這個結果,我想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延長遴選的時限,適當調低標準,儘量留下一批身體狀況較好,用的比較熟的老手,作爲預備隊,至於準頭什麼的可以慢慢煉出來。

錯過這個機會,估計日後就沒那麼容易挖牆腳了。

當然不是馬上自打臉的改弦更張降低標準,而是在剩下的人中,選取射術比較靠前的,進行一次再度遴選,增加了包括長跑和障礙攀越、格鬥技在內的身體素質考校。

如此思考着,我來到了靠近海邊的第二營營區,

楊再興帶領的矛隊,正在編練一種新戰術,他們列陣時,由最強壯的排頭兵,用腳丁字步站立,左手持矛,矛尾抵在地上用腳頂住,幾百根長矛相互交叉形成一道籬笆,而士兵的右手則抽出細長的輕劍,時刻準備肉搏。

而少量白兵,將盾牌或是格鬥短矛,或是雙手持的長柄刀,單斧、釘錘什麼的插在地上,雙手持弓弩,站於隊後,他們既是後方掩射,也是預備隊。

一亦衝擊中的敵人,撞上矛尖,迅速放開長矛,踩着矛杆向前,二度刺殺那些躲過矛尖的漏網之魚,然後抽身而退,換成下一列矛手,如此反覆數次來殺傷錯其鋒銳,

而白兵們在臨敵三發齊射之後,則負責對付那些試圖繞過前方的矛手,迂迴側翼和後方的敵人。糾纏和阻滯他們的行動,打亂其隊列,爲後排的矛手調整方向爭取時間。

或是在敵人露出頹勢時,從兩翼之一發動反突擊,擴大戰果。

這樣肉搏部隊,就算暫時脫離了銃兵和馬隊的掩護,也能夠在敵人的圍攻下,更爲長久的自持上一段時間。

於是我發現,隨着部隊的擴增和各種不間斷伴隨的夜校、補習班、研討會的進修普及,底下的這些營團主官們,開始應地制宜的,呈現出個人的特色和擅長的風格雛形來。

與此同時,

正在獄門島附近海面的幾艘大海船之上,正在上演某種跳幫戰和接舷射擊,按照婆羅洲會館和聯合船團的慣例,我的部下會輪流派到船上去進行跟隨,既是保駕護航之類的,也是培養經驗和見歷,所以先要進行船上的適應性訓練

有了人員和物資的敞開供應之後,我於脆將源九郎麾下的夷州義從,和新增募的龍州團左,都納入新軍的對抗訓練中,主要是用作火器對射和壓制的假想敵。

我也不怕人攻擊所謂公器私用,因爲廣府之內,別無其他普遍使用火器的部隊了。

在這種熱火朝天的氣氛中,

第三營的都尉,終於到任了,乃是來自大內宿衛諸班之一,飛雲都的兩位銃士指揮之一,崔邦弼,官拜懷化司階,改授模範新軍第三營營將,領折衝都尉銜。據說是五脈之一的熙和崔氏,旁支庶出的子弟。

作爲內廷杖前班的出身,他不過二十八九,身材挺拔魁偉,儀表堂堂,只是相較我們這些被風吹日曬雨淋的傢伙,作爲軍人的膚色偏白了一些。

也不愧爲世家子出身,言談舉止堪稱得體有禮,看起來頗爲和善,但是骨子裡自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倨傲和自得。

對於我這個實質的主官和副手辛稼軒,倒還算恭謙有禮,比較低姿態的自承乃是儀衛出身,對軍中實務尚有不足,很是以後進身份請教了一番,但是對於其他人,就不免有些不假顏色的味道了了。

作爲主官的職分,他這次直接帶過來數十名內班衛士,簡單的介紹了名目和司職,就此丟給我們安置和派遣了。

帶着兩名扈從,到營中略略轉了一圈,帶上一套操條,就以還有事情需要交割處置爲由,徑直走了。

於是乎,在我手下那些老將官中的第一印象,這也是個皮裡秋陽,不怎麼於脆利落的人物。

第636章 悵懷36第660章 出援10第1265章 又決5第1124章 浪奔4第1022章 瀾動2第220章 家中、設備第646章 後手6第329章 猛進第323章 仿如初見第1159章 滄瀾3第7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855章 風動15第384章 戰雲5第81章 局外第751章 徒變第932章 驚破12第916章 臨峙16第952章 沉驚2第1178章 會江寧2第528章 經略2第105章 薄發5第470章 歸亡19第1227章 平盧17第742章 思變2第1164章 滄瀾8第489章 漸變19第771章 萌動第631章 悵懷26第665章 出援15第988章 浮夢18第952章 沉驚2第1045章 殤國5第308章 淮北紛紛第442章 天傾10第642章 後手2第670章 出援20第1286章 旋滅6第683章 落盡3第1050章 殤國10第550章 序間4第853章 風動13第305章 戰淮北十九第537章 風雨第133章 暗謀第1236章 底定6第587章 變數7第762章 憂亂2第110章 驚夢第592章 期新2第980章 浮夢10第931章 驚破11第392章 在河北2第1009章 夷變9第553章 歸還(3)第1237章 底定7第823章 啓新13第58章 船聞第454章 歸亡2第226章 禁足?處斷第930章 驚破10第1205章 淮動5第1090章 立新20第59章 江寧第548章 序間8第347章 應調第655章 出援5第2章 在人間(中)第1164章 滄瀾8第215章 交代第870章 撥亂10第98章 薄發1第776章 萌動6第992章 跌宕2第三百三十七章第207章 升官與發財第106章 薄發6第450章 天傾(18)第830章 啓新20第1116章 歸遠16第529章 經略3第929章 驚破9二十一章 片刻的日常第294章 戰淮北七第1070章 零落20第894章 反動14第573章 決意3第373章 再戰2第218章 營中。整備第848章 風動8第29章 蘿莉蘿莉,順我心意第731章 抉擇第741章 思變第582章 變數2第612章 悵懷12第663章 出援13第602章 悵懷2第1131章 潮新第849章 風動9第455章 歸亡3第213章 散盡
第636章 悵懷36第660章 出援10第1265章 又決5第1124章 浪奔4第1022章 瀾動2第220章 家中、設備第646章 後手6第329章 猛進第323章 仿如初見第1159章 滄瀾3第7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855章 風動15第384章 戰雲5第81章 局外第751章 徒變第932章 驚破12第916章 臨峙16第952章 沉驚2第1178章 會江寧2第528章 經略2第105章 薄發5第470章 歸亡19第1227章 平盧17第742章 思變2第1164章 滄瀾8第489章 漸變19第771章 萌動第631章 悵懷26第665章 出援15第988章 浮夢18第952章 沉驚2第1045章 殤國5第308章 淮北紛紛第442章 天傾10第642章 後手2第670章 出援20第1286章 旋滅6第683章 落盡3第1050章 殤國10第550章 序間4第853章 風動13第305章 戰淮北十九第537章 風雨第133章 暗謀第1236章 底定6第587章 變數7第762章 憂亂2第110章 驚夢第592章 期新2第980章 浮夢10第931章 驚破11第392章 在河北2第1009章 夷變9第553章 歸還(3)第1237章 底定7第823章 啓新13第58章 船聞第454章 歸亡2第226章 禁足?處斷第930章 驚破10第1205章 淮動5第1090章 立新20第59章 江寧第548章 序間8第347章 應調第655章 出援5第2章 在人間(中)第1164章 滄瀾8第215章 交代第870章 撥亂10第98章 薄發1第776章 萌動6第992章 跌宕2第三百三十七章第207章 升官與發財第106章 薄發6第450章 天傾(18)第830章 啓新20第1116章 歸遠16第529章 經略3第929章 驚破9二十一章 片刻的日常第294章 戰淮北七第1070章 零落20第894章 反動14第573章 決意3第373章 再戰2第218章 營中。整備第848章 風動8第29章 蘿莉蘿莉,順我心意第731章 抉擇第741章 思變第582章 變數2第612章 悵懷12第663章 出援13第602章 悵懷2第1131章 潮新第849章 風動9第455章 歸亡3第213章 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