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後當了三年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並且當時文化、經濟、手工業都是極盛時代,他在發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確爲一代有爲之君。廟號清高宗,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清裕陵。

愛新覺羅·弘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卒於嘉慶四年,弘曆自幼聰明,五歲就學,過

目成誦。據說康熙六十年的一天,康熙帝在雍親王府第一次見到了孫子弘曆,當時弘曆十歲,一下子就爲其祖父康熙帝所喜愛,令養育宮中,親授書課。雍正元年,雍正書立儲密旨,立弘曆爲繼承人,藏於錦匣,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

雍正十一年弘曆被封爲和碩寶親王,開始參與軍國要務。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駕崩,內侍取出諭旨,宣佈弘曆即位,改第二年爲乾隆元年。

雍正在位時乾隆被封被寶親王。雍正去世後,羣臣和總管太監從正大光明匾額後面取出錦匣,開讀密詔,上面寫着“皇四子弘曆爲皇太子,繼朕即皇帝位。”弘曆於同月即位。第二年改年號爲“乾隆”。

相傳乾隆不是雍正的親生兒子。而是海寧陳閣老之子。在雍親王妃分娩的那一天,恰好

陳閣老的夫人也生下了一個孩子,只是前者是女孩,後者則是個男孩。此時的雍正聽說後,密令家人將陳閣老請來,並強調一定要帶着小孩。然後藉口福晉要看孩子,將小孩帶入內室,將自己的女孩換給陳家。陳家後來發現不對,但不敢聲張。沒想到,男孩天資聰明,深得康熙,雍正二帝的喜愛,最後竟成爲一代君王。傳說乾隆在六下江南時,曾暗去海寧省親。

不過有學者認爲,乾隆不是雍正的長子,也就是說,雍正並不擔心無人繼承他的王位。而且,當時的皇位之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雍正怎麼敢與他人交換孩子,而給政敵留下話柄。因此,乾隆身世之謎是子虛烏有。

登基

弘曆繼位後,在政治上矯其祖寬父嚴之弊,實行“寬嚴相濟”之策,整頓吏治,釐定各項典章制度;優待士人,安撫起復雍正朝受打擊之宗室;經濟上獎勵墾荒,興修水利,蠲免錢糧,促進了經濟的繁榮;軍事上他統一西域、多次平定西部少數民族貴族的叛亂、反擊廓爾喀對西藏的入侵,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進一步鞏固了封建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文化上在編修《四庫全書》的同時大量焚燬文物古籍,加深了對漢人的思想統治;外交上乾隆時清朝帝國繼續以“天朝上國”自居,和周邊屬國友好往來,而對西方則堅持“閉關鎖國”。他六下江南,大修宮殿、園林;大興文字獄加強對漢人的思想統治。後期寵信大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年事已高,吏治敗壞,弊政叢出,激化了社會矛盾。

選擇皇儲

弘曆即位初年效法漢人立“嫡長子”的做法,在乾隆元年,密立嫡出的永璉爲皇太子。然而乾隆三年永璉就死了,還不到十歲。後又立皇后生的二兒子永琮爲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才兩歲。一年後皇后富察氏死在東巡途中,弘曆十分傷心,遂遷怒於庶出的皇長子,皇長子不久憂懼而死,立儲的事讓弘曆傷透了心,他命令大臣不準再提立儲之事。

轉眼到了乾隆三十八年,六十三歲的弘曆已經沒有任何理由迴避立太子的問題了,這個時候,還活着的皇子只有六人,這六人中,又有兩個過繼給了兄弟,所以可供選擇的就只有四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弘曆覺得誰都不是理想的人選,相對而言永琰的缺點最少,於是乾隆三十八年冬,弘曆下定決心,立皇十五子永琰爲太子,按照胤禛定下的規矩“秘密立儲”,他書寫了立儲諭旨,將諭旨藏在一個硬木匣子裡,再命人將匣子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完成了立儲工作。

禪讓皇位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圓明園勤政殿,弘曆當衆開啓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宣佈永琰爲皇太子,改名顒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內毓慶宮。以第二年爲嘉慶元年,正月初一舉行傳位大典,自己退位稱太上皇帝,仍自稱“朕”,太上皇諭旨稱爲“敕旨”。皇帝處理“尋常事件”,如果有重要軍國大事以及官員

任免,由太上皇親自指導處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員,都要到太上皇前謝恩。太上皇每天還要對皇帝“訓諭”。

嘉慶元年的正月初一日,一場千年罕見的傳位大典在紫禁城舉行。八十六歲的乾隆皇帝不靠攙扶,邁着穩健的步伐登上太和殿寶座的臺階,就皇帝位。寶座前地上放着拜墊,寶座東側案上陳放着傳位詔書和皇帝玉璽,皇太子顒琰立在西側,侍衛近臣分立太和殿內外,大殿前廣場文武百官按文東武西原則,分班肅立。朝鮮、安南、暹羅、緬甸等屬國也派使臣前來朝賀,場面**、壯觀。

據說乾隆曾臨時決定不把玉璽授給顒琰,只念一下傳位詔書即可。這可急壞了幾位大學士,因爲這樣一來典禮就不圓滿了,傳播天下也有損乾隆帝的形象。於是連哄帶勸,最後乾隆答應交出玉璽。授璽後,禮部鴻臚寺官員詣天安門城樓,恭宣嘉慶帝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宣示天下。

去世

弘曆在禪位之後仍居住在養心殿掌控朝政。嘉慶元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在圓明園召見屬國使臣,告訴他們:“朕雖然歸政於太子,大事還是我辦。”

嘉慶帝對乾隆十分順從,當時朝鮮使臣向國內報告清朝帝國情況,說嘉慶帝“侍座太上皇,太上皇喜則亦喜,太上皇笑則亦笑。” 隨着乾隆太上皇的身體逐漸衰邁,和珅逐漸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乾隆剛一退位,湖北、四川多處爆發叛亂,後有數十萬人蔘加,波及川、陝、鄂、豫、甘5省。乾隆立即分兵鎮壓各路叛軍,戰局進展很不順利,白蓮教叛軍雖遭到一些打擊但仍如火如荼。和珅怕影響太上皇的心情和健康,對他往往報喜不報憂。

乾隆太上皇有一個聽話的兒子;還有一個能幹的和珅替他處理國家大事。據說他這個時候最關心的是他的重孫子能早日當爺爺,這樣他就六代同堂了,可惜最後沒有如願。

嘉慶三年十二月,乾隆病重。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辰時,乾隆太上皇在養心殿病逝,終年八十九歲。諡“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葬河北遵化清東陵馬蘭峪之裕陵。

當代學者張宏傑語

他的正面像當然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這個結論有五點有力證據。

第一,他是世界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王。

有人說,統治紀錄的創造者應該歸爲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然而衆所周知,太陽王5歲登基,22歲纔對統治國家產生興趣。他的實際掌權時間不過50年。而從胤禛嚥氣那一分鐘起,到自己嚥氣那一刻,弘曆手握專制皇權64年,一天也沒有與他人分享。

第二,他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君王之一。

其一,他一生身體健康,沒有遇到大災大病。其二,他在25歲的盛年繼位,獲得最高權力的過程非常順利,毫無波折。其三,他在一個恰到好處的歷史節點登上帝位。在此之前,三位皇帝—順治、康熙和雍正91年的統治,已經給他打下了良好的統治基礎。

第三,他是世界上統治成績最輝煌的君王之一。

乾隆年間的滿清帝國,政治安定,滿人旗人的特權地位較爲穩固;經濟繁榮,人口大幅度增長。他遠征回疆,一舉拓土二萬餘里,帝國的疆域由此鞏固。此時的清朝帝國氣派恢宏,威震遐邇,環顧四周,悉爲屬國,“通譯四方,舉踵來王”。甚至以前從來和清朝沒有交往的國家也紛紛遣使來朝,“以亙古不通中國之地,悉爲我大清臣僕,稽之以牒,實爲未有之盛事”。

除了統治的成功之外,他在許多方面也都很成功。

他是一個深情而專一的丈夫。他17歲與出身名門的富察氏結爲夫婦,兩人感情極好,伉儷情深,可謂舉案齊眉,恩愛無比。皇后不幸於乾隆十三年去世後,他悲痛欲絕,追念終生,寫下數百首悼亡之詩,其辭句感情真摯,令人動容,是他所有詩詞中最見真情的上乘之作。

他是一個極爲孝順的兒子。戴逸先生在《乾隆帝及其時代》中說:“乾隆對他的母親,感情深摯,發自天性。故禮敬有加,始終不渝。”他平時3天問安,5天侍膳,對母親的生活起居,關心備至。皇太后逝世後一年之內,本來幾乎每天都要寫詩的他詩興大減,作品寥寥。

還有一個身份也很有意思:他還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雖然詩作的質量不敢恭維。他一生作詩41863首,而《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餘首。他壽命89歲,摺合成天是32000多天,除去童年,能用來寫詩的不到30000天,平均每天寫詩超過一首。

除了這些光輝的正面外,這個人的另一面也讓人過目不忘:

第一,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專制者。他積六十餘年努力,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縝密、最完善、最牢固的專制統治,把皇權推到了頂點。他的乾綱獨斷,嚴重壓抑了民衆甚至官僚階層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化了同時也僵化了專制體制,給以後的發展製造了巨大障礙.他蠻不講理地利用專制權力,對社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嚴密控制,使所有人都不敢亂說亂動,消滅了任何不穩定的萌芽。乾隆推行“臣奉君,子遵父,妻從夫,不可倒置也”的機構制度,強調不得“越級上訪”,對於羣衆的聚衆抗議,維護自己的權利,他總是視如大敵,一再強調要“嚴加處置”,甚至“不分首從,即行正法”;因此,普通民衆無論被貪官污吏如何壓榨剝削,走投無路,也只能聽天由命,不得“越級上訪”。而對受百姓反對的官員,加以保護,“於官員應得處分,不即汲汲究治。獨慮匪徒因此長奸,不可不防其漸也”。

第二,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殘忍、最瘋狂的文字獄製造者。乾隆年間的文網之密,文禍之多,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在這個所謂的“聖主”、“十全老人”乾隆時期,文字獄達到頂峰,共發生一百三十餘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以死刑,這意味着生者凌遲、死者戮屍、男性親族十五歲以上者連坐立斬。而由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捕風捉影造出的文字獄,如脫繮野馬不可控制。甚至一些瘋子胡亂塗抹也被定爲“逆案”,凌遲處死,荒唐到極點。

第三,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惡毒的文化毀滅者。乾隆皇帝借修書而禁書的陰謀實在比秦始皇還要陰毒萬分。他一生禁燬圖書有記載者三千一百多種,十五萬一千多部,而民間因懼禍而自行毀掉的書,更是不計其數。比起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乾隆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四,他固步自封,錯過了瞭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機會。乾隆時期,一方面是清朝入關後的的頂峰,另一方面,也是清朝被世界甩下的時期。歐洲這時建造出新式戰艦,在各個方面迅猛變革、發展之時,也正是在乾隆皇帝自我陶醉之際,與清朝帝國擦肩而過,迅速超越。

第一百二十四章 面聖《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孝《中》第340章 證劵交易所《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貧窮否?《中》洪亮吉第二百八十五章 風起雲涌《下》第六十章 流年《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上身邊無小事《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早朝《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風起《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上身邊無小事《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起《上》第333章 匕現《下》第326章 青幫的家產《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又是月圓夜《中》第二十六章 遊西湖《中》第七十二章 入門《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謀《下》第一百一二十章 營救《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伴君如伴虎《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貧窮否?《中》第344章 招商《中》第302章 萬福記《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京報連登皇家《上》第五十九章 流年《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中》第二章 初到異域《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斗酒破百聯《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金榜題名時《下》第十八章 起色《下》阮元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使《下》第四章 沈府《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下奇緣《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殿試《下》第320章 晉商《中》第291章 一切皆在聖裁《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病危《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小議《下》第八十一章 喬遷《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下奇緣《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面聖《上》第五十章 齊聚《中》第二十七章 遊西湖《下》第八十四章 初涉官場《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殿試《下》阮元宿慶祥第四十八章 縣太爺《下》第七十八章 離開《下》第四十九章 齊聚《上》第344章 招商《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馮家小姐《中》第338章 懲戒《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馬嘎爾尼《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時激起千層浪《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授課《中》第七十二章 入門《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八年《中》第329章 圖窮《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營救《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行程《中》第五十八章 流年《上》第297章 胡長嶺《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婚嫁《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時激起千層浪《中》第十一章 落幕《中》第二十章 闖禍了《中》第302章 萬福記《中》第三十二章 青幫老頭子《中》第321章 晉商《下》第一百四十章 面君《中》第六十五章 帷幕《中》第七十七章 離開《中》第七章 異變《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是冤枉你了《下》第八十四章 初涉官場《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授課《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禮儀之爭《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上身邊無小事《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千里尋醫《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君《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策對《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孝《下》第五十二章 家有一寶 《上》第八十章 喬遷《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婚嫁《下》第八十八章 準備《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病危《中》第300章 牧守一方《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斗酒破百聯《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雲涌《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風起雲涌《中》第九十八章 燈會《中》第313章 序幕《上》第六十四章 帷幕《上》第七十六章 離開《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斗酒破百聯《下》第297章 胡長嶺《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上身邊無小事《上》
第一百二十四章 面聖《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孝《中》第340章 證劵交易所《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貧窮否?《中》洪亮吉第二百八十五章 風起雲涌《下》第六十章 流年《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上身邊無小事《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早朝《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風起《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上身邊無小事《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起《上》第333章 匕現《下》第326章 青幫的家產《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又是月圓夜《中》第二十六章 遊西湖《中》第七十二章 入門《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謀《下》第一百一二十章 營救《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伴君如伴虎《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貧窮否?《中》第344章 招商《中》第302章 萬福記《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京報連登皇家《上》第五十九章 流年《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中》第二章 初到異域《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斗酒破百聯《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金榜題名時《下》第十八章 起色《下》阮元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使《下》第四章 沈府《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下奇緣《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殿試《下》第320章 晉商《中》第291章 一切皆在聖裁《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病危《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小議《下》第八十一章 喬遷《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下奇緣《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面聖《上》第五十章 齊聚《中》第二十七章 遊西湖《下》第八十四章 初涉官場《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殿試《下》阮元宿慶祥第四十八章 縣太爺《下》第七十八章 離開《下》第四十九章 齊聚《上》第344章 招商《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馮家小姐《中》第338章 懲戒《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馬嘎爾尼《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時激起千層浪《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授課《中》第七十二章 入門《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八年《中》第329章 圖窮《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營救《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行程《中》第五十八章 流年《上》第297章 胡長嶺《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婚嫁《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時激起千層浪《中》第十一章 落幕《中》第二十章 闖禍了《中》第302章 萬福記《中》第三十二章 青幫老頭子《中》第321章 晉商《下》第一百四十章 面君《中》第六十五章 帷幕《中》第七十七章 離開《中》第七章 異變《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就是冤枉你了《下》第八十四章 初涉官場《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授課《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禮儀之爭《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上身邊無小事《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千里尋醫《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君《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策對《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孝《下》第五十二章 家有一寶 《上》第八十章 喬遷《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婚嫁《下》第八十八章 準備《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病危《中》第300章 牧守一方《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斗酒破百聯《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雲涌《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風起雲涌《中》第九十八章 燈會《中》第313章 序幕《上》第六十四章 帷幕《上》第七十六章 離開《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斗酒破百聯《下》第297章 胡長嶺《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上身邊無小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