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趁火打劫

最近這十幾年,趙國一直採取與民休養的政策,除了三年前曾經遭到韓信大軍的入侵之外,就再沒有遭過兵災,而且韓信入侵時滿心以爲能夠征服趙國,因而並沒有對趙國採取太大的破壞,所以,趙國的情形一直都是不錯的。

不過,趙國的不錯僅僅侷限在經濟民生上,軍事上卻不怎麼樣。

趙國大約有人口兩百萬左右,正卒、戎卒、更卒加一起足有四五十萬,但是趙國根本就召集不齊這麼多大軍,因爲趙國沒有足夠的武備,兵器、凱甲、馬匹奇缺,次將軍白宣極力要求加強武備,卻屢遭亞相張景、上將軍趙午壓制。

亞相張景掌理國庫,要是大肆增加武備,他手中的油水就少了,他當然不答應,至於上將軍趙午,反對擴張武備則是因爲不想白宣威脅他的地位,就這樣,擴充武備的事情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拖了下來,邯鄲解圍之後都沒有改觀。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貫高、趙午和白宣便相繼進了宮。

聽完張景的介紹後,貫高等人盡皆臉色大變,好半晌都說不出話來,沒別的,這個消息實在是太讓人震憾了!

見無人說話,張敖便有些不託底,問貫高道:“老國相,您說幾句?”

貫高從無盡的震憾中回過神來,喟然長嘆道:“齊王一代兵家,竟然敗在了畢書這個豎子手下,實在是讓人意外,看來次將軍的擔心是對的,我們當初就不該跟楚國結盟,不過現在糾錯也還來得及,大王,趕緊擴充武備吧!”

“武備當然要擴充!”貫高話音方落,上將軍趙午便接着說道,“不過當務之急是即刻出兵攻滅齊國,眼下齊軍新敗、韓信又死,齊國正是人心惶惶、舉國動盪之時,我王當譴上將率領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攻伐之,則滅之不難!”

張景也附和道:“上將軍所言極是,眼下正是對齊國用兵之時。”

張敖有些猶豫,問白宣道:“次將軍,您的意見呢?”張敖懦弱歸懦弱,也不太有膽子敢違逆老國相、亞相還有上將軍的意見,可他始終牢記着先王臨死前的遺囑,因而對於白宣的意見也是相當倚重的。

白宣心下有些遺憾,趙國若真想對齊國用兵,並且從滅齊大戰中分一杯羹,那麼早在畢書與韓信對峙之初就該出兵了,等到這時候出兵,楚國又怎可能再給趙國機會?不出意外的話,畢書只怕已經張開了陷阱,就等着趙國往裡鑽了。

再說了,齊軍雖然新敗,韓信雖然已死,可哀兵真的就好欺負嗎?只怕未必!

不過白宣同樣清楚,既然趙午、張景都贊同出兵,貫高又是個老糊塗,這種情形下,以張敖的懦弱和無能,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敢違逆的。

所以,白宣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地減小對齊國用兵的風險,當下白宣說道:“大王,對齊國用兵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得與燕國聯兵前往。”

“憑什麼?”趙午大叫道,“齊國這麼大一塊肥肉,跟楚國分也就罷了,憑啥還要跟藏荼那個反骨仔分?”說此一頓,趙午又跪坐起身,衝張敖作揖請戰道,“我王,臣請率領十萬大軍,剋日出征,此去若不能掃滅齊國,誓不回邯鄲!”

張景跟着跪坐起身,朗聲道:“大王,臣願調撥糧草,全力配合上將軍!”

張敖扭頭看貫高,貫高雖然耿直用餘,謀略和見識卻頗有不足,心裡拿不定主意便只是低垂着老眼不發話。

白宣卻嘆息道:“若燕國大軍趁虛來攻邯鄲,如之奈何?”

貫高微眯的老眼霍然睜開,趙午卻大手一揮不屑地道:“這不可能,燕國可是趙國的盟國,他又怎麼可能背後對趙國捅刀子?”

白宣反駁道:“劉邦還是項羽分封的漢王呢,他怎麼就起兵造反了?”

趙午兩眼一瞪正要訓斥白宣幾句時,張景趕緊跳出來圓場道:“大王,臣也以爲次將軍的擔心不無道理,可眼下也的確是攻伐齊國的天賜良機,因而不妨由上將軍領兵出征,而由次將軍留守邯鄲,藏荼若來自有次將軍抵擋!”

白宣心下嘆息,當下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幾乎是趙午帶着十萬趙軍開拔的同時,燕王藏荼也召集了五萬軍隊準備南下,顯然,藏荼存了跟張敖一樣的心思,都認爲現在正是痛打齊國這隻落水狗的好時候,就算最後最大的好處會讓楚國佔去,可作爲盟國,燕國怎麼也該分得一兩個郡。

可是沒等燕軍開拔,來自邯鄲的急報便送到了他的案頭上。

燕太子藏衍看完急報,陰聲說道:“父王,大軍開拔不妨再等幾日。”

藏荼猛然一拍桌子,罵道:“放屁,再等幾日寡人就連湯都喝不上了。”

雖然捱了父王的罵,太子藏衍卻毫不爲意,低聲說道:“父王,趙軍傾巢而出,邯鄲必然空虛,父王還不如趁虛取了邯鄲、滅了趙國,豈非勝過與楚趙爭搶齊國地盤百倍?一個民生疲弊的齊國,又怎麼比得上一個富足的趙國?”

藏荼心頭微動,拈着脣角反捲的鬍子,道:“會不會惹惱項莊,招來楚國大軍?”

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先例的,當年項羽分封田都爲齊王,田榮不服,趕跑了田都,結果卻惹惱項羽招來了楚國大軍,最後兵敗身死,藏荼雖然覬覦趙國的土地,卻不能不擔心項莊的態度,需知燕趙韓現在可都是楚國的盟國。

藏衍冷笑道:“項莊現在正與劉邦在南陽對峙,自顧尚且不暇呢!”

“可是將來呢?”藏荼還是有些擔心,又道,“萬一項莊打敗了劉邦,回頭再跟咱們算帳呢?就憑我小小燕國,怎麼抵擋楚國大軍?”

藏衍不以爲然道:“項莊若真打敗了劉邦,接下來就必然會對燕趙韓國用兵,就算父王你沒有忤逆他,他也會尋找藉口爲難父王你的,所以,父王才更要趁虛攻伐趙國,爭取在楚國攻滅漢國之前儘可能地壯大自身。”

不得不說,這個燕太子還是有些眼光的,是個人物。

藏荼明顯被說服了,目光一陣閃爍之後,咬牙喝道:“善,就打邯鄲!”

相比燕王藏荼,韓王韓信的野心顯然更大!

從一開始,韓王韓信就沒有想過要跟楚燕趙瓜分齊國,韓信韓信的目標是關中,他要趁着漢軍傾巢而出,與楚軍於南陽決戰之時,趁虛席捲關中,然後據守關中與楚對峙,以謀求鼎定天下之時機!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韓王韓信這些年一直都在隱忍。

而且,項莊、劉邦所不知道的是,韓王韓信還找了個強大的助力——匈奴!

早在齊漢與楚國在淮南、南陽對峙之初,韓王韓信的使者就已經深入陰山北麓的漠南王廷,與匈奴單于冒頓取得了聯絡,韓匈兩家甚至已經約定,待時機成熟,就一起出兵攻伐漢國,當然,匈奴人的目標是河套,而韓王韓信的目標是關中八百里秦川。

不過,韓王韓信雖然與齊王韓信同名同姓,卻委實算不上什麼兵家,這次出兵,他想出的所謂的“奇計”不過是拾人牙慧,而且,學的就是齊王韓信當初攻滅魏國的計策,甚至連奇正之數也沒變,同樣是明渡蒲阪、暗渡夏陽。

當然,齊王韓信是自西向東渡,韓王韓信是自東向西渡。

在蒲阪渡口,五萬“韓國大軍”已經擺開陣仗,正在大張旗鼓架設浮橋,準備渡河,其實這不過是一些臨時徵集的老弱病殘而已,於暗中,韓王韓信卻在夏陽集結了五萬精銳,其中包括兩萬騎兵,這會正在收集大甕木盆,準備渡河。

清冷的月輝下,一隊隊韓軍騎兵正藉着大甕的幫助渡向河水西岸,韓王韓信手持馬鞭站在河水東岸的一座土臺上,頭也不回地問身後的軍師趙既道:“軍師,你說冒頓會不會按照約定,同時起兵攻伐九原?”

九原的十萬漢軍就像一根刺紮在韓王韓信的背上。

韓軍奇襲咸陽,若能一鼓而下也就罷了,一旦戰事不順陷入僵持,那麼駐守九原的漢軍就肯定會回師救援,九原主將盧綰雖說是個草包,可他手下的兩大副將酈商還有梅鋗卻是身經百戰的沙場宿將,韓王韓信對這兩人很是忌憚。

所以,匈奴是否會按照約定南下就將決定整個計劃的成敗。

軍師趙既寬慰韓王韓信道:“大王放心,河套草原可是讓匈奴人魂牽夢瑩的沃土,冒頓野心勃勃,對十幾年前的九原之戰,冒頓更是耿耿於懷,他無時無刻不想着報仇雪恥,重新奪回河套,所以,臣料定匈奴必定會出兵。”

“好!”韓王韓信興奮地道,“只要冒頓肯按照約定出兵,只要匈奴人能夠牽制住九原的十萬漢軍,寡人就有十萬把握拿下咸陽,哈哈!”

ps:第一更到,晚了些,汗。

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451章 主動出戰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530章 智取歷下第83章 名將周勃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247章 無解第49章 漢軍撤了第135章 立威第417章 威逼利誘第63章 老朽有一計第98章 離間計(下)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183章 九原大較第458章 瘟疫(下)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512章 妾不如偷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538章 瓜分第503章 遷都第45章 王的號角第301章 變數第90章 二渡河水第160章 屠殺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69章 魏地豪強第122章 叩關第383章 結盟第23章 圍師必闕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45章 王的號角第389章 引蛇出洞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338章 滅掉臨江國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1章 垓下之戰(上)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396章 陣前鬥將第47章 激戰正酣第150章 大秦公主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538章 瓜分第223章 七路聯軍第248章 局面失控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44章 斬殺劉邦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492章 單于庭第557章 直取咸陽第28章 尉繚的顧慮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264章 二星爭輝第288章 士族瓦解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487章 合縱連橫(十五)第328章 巔峰對決(一)第221章 項冠人頭在此第115章 張良計第453章 大破漢軍(上)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326章 輕敵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151章 美人心計第506章 分封風波第246章 三虎競食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414章 分化瓦解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
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519章 進場收屍第277章 驃騎將軍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451章 主動出戰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494章 殺戮盛宴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530章 智取歷下第83章 名將周勃第388章 滅楚的最後機會第247章 無解第49章 漢軍撤了第135章 立威第417章 威逼利誘第63章 老朽有一計第98章 離間計(下)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183章 九原大較第458章 瘟疫(下)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512章 妾不如偷第385章 厚積薄發第538章 瓜分第503章 遷都第45章 王的號角第301章 變數第90章 二渡河水第160章 屠殺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69章 魏地豪強第122章 叩關第383章 結盟第23章 圍師必闕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45章 王的號角第389章 引蛇出洞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338章 滅掉臨江國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1章 垓下之戰(上)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396章 陣前鬥將第47章 激戰正酣第150章 大秦公主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538章 瓜分第223章 七路聯軍第248章 局面失控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164章 交易馬匹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44章 斬殺劉邦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492章 單于庭第557章 直取咸陽第28章 尉繚的顧慮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264章 二星爭輝第288章 士族瓦解第407章 楚漢大戰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487章 合縱連橫(十五)第328章 巔峰對決(一)第221章 項冠人頭在此第115章 張良計第453章 大破漢軍(上)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326章 輕敵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151章 美人心計第506章 分封風波第246章 三虎競食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414章 分化瓦解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